林贡钦 香港自由撰稿人

特区是中国当年真理标准讨论和解放思想的产物

今年是中国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深圳等地都在大举庆祝。同时,四个经济特区都先后扩大面积,呈现出一幅开疆辟土、欣欣向荣的景象。

从历史看,经济特区功不可没

30年前的1980年,经过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拨乱反正,中国认识到,大力发展经济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必由之路。

国务院颁发文件,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将深圳、珠海、汕头及厦门确定为经济特区,其最主要功能是建立中国利用外资、信息、技术及先进管理经验的窗口。

经过30年的努力,不仅经济特区本身的发展成绩斐然,而且将经济特区的政策扩大到海南岛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扩大到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并且进一步推广到中西部不发达地区。

从历史的角度看,成立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步,是最重要最关键的第一步。没有经济特区的建立,就没有中国目前取得的一切成就。

从现实看,经济特区完成了历史使命

经济特区当年靠“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起家,甚至让出部分国内市场,才能引进外资、技术及先进管理,较好的完成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

经济特区成立30年后的今天,绝大部分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已经成为全国各地通行的政策措施;甚至一些不是经济特区的地方,国家赋予了比经济特区更“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例如上海的浦东、西南的重庆、华北的天津等地。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已经没有太多的政策优势,因此,经济特区名存实亡,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

从科学发展观看,经济特区可以休矣

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个城市的持续发展,要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符合客观发展规律,要具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经济特区要进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而不能再靠“特殊政策、灵活措施”。

有人认为,经济特区永远是发展经济的灵丹妙药。其实不然。在目前的现实中,随着“吃小灶”等特殊政策的逐渐消失,经济特区的发展优势也逐渐消失,经济特区的历史使命即将完结。

还有人认为,经济特区可以发展成政治特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试点。其实也不然。经济特区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国民经济行将崩溃之时的明智之举,既符合全民的共同利益,也维持了中共的统治。

然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真政改而不是假政改),虽符合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但侵犯了利益集团的特殊利益,直接动摇了中共的统治。由于错过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体制内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最好时机,改革的动力已经基本衰竭。

 
随着特殊政策的逐渐消失,经济特区已经优势不再。

因此,寄希望于经济特区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新的试验田,只是美好的愿望。以深圳为例,在经济特区的建设中,也多次提出或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实质上只是行政机构改革,不敢涉及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例如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制度、选民的民主投票制度、官员的廉政制度、媒体舆论的监督制度等,与内地的其它城市大同小异。

从实事求是看,经济特区名存实亡

时至今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红利已经消耗殆尽,政治体制改革的步履维艰,难以成事。改革,这个30年来在中国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逐渐从褒义转向贬义。

下岗的工人、失去土地的农民、为共和国建设竭精殚虑的普通退休人员等弱势群体,可能在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尝到一些甜头,而现在,成了改革的最大牺牲者,成为反对改革的中坚力量。因为,经过30年来的改革开放,国富民穷,贫富悬殊。

虽然胡锦涛仍然提出,要“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温家宝也信誓旦旦地说:“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然而,中共不到维持不下去之时,是不会真正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因为,那将动摇中共统治的基石。

可是从实事求是看,没有了改革的元素,经济特区名存实亡,只是一个花瓶。

现在看来,以俄为师并不过时,俄国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后再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有独到之处。

在深圳庆祝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的歌舞升平之际,特区政府送给每个市民一张面值百元的电话充值卡,不知是否意味着经济特区就像有钱充值就能永远使用的电话卡一样,将永远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