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些国家在经济上的强劲崛起,亚洲的人权状况受到各方的格外关注。缅甸反对派领导人昂山素姬获释时受到众多民众拥戴的场景以及诺贝尔和平奖颁奖仪式为中国异见人士刘晓波设置的空椅子,这两幅本年度具有代表意义的画面,似乎成为政治改革陷入困境的亚洲的一个象征。

网络的发展,为数百万亚洲民众了解世界提供了方便。尽管许多外国政府对亚洲一些国家的人权状况深表不满,但专制政权并未因此而削弱。人权观察组织的高级官员大卫-马蒂森指出:在捍卫人权领域,甚至令人感到一种空缺。过去一些认为西方民主概念不适于亚洲价值观的国家,如今却将选举作为一种对批评的回应。许多国家以从事选举作为标榜民主的借口,声称这是一种进步。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空壳,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持现状。

在众多被指违背人权的亚洲国家中,缅甸和中国尤为突出。

缅甸军政府在今年11月份组织了最近二十年来的首次大选。选举一周之后,11月13日,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昂山素姬意气风发地出现在其居所门前,受到数千名支持者的拥戴,然而她的前途并不明朗。

中国异见作家刘晓波荣获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受到北京的抵制。中国不惜施压,二十多个国家因此拒绝出席颁奖仪式,在颁奖的当天,中国国土上的所有外国电视台的图像播放均受到干扰。在华尔街日报刊载的一篇文章中,亚洲协会副主席杰米-梅茨谴责了中国支持国际上违背人权国家的做法指出,中国以外贸协议的方式帮助保护这些国家以获取自然资源。国际捍卫人权的努力对它们不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