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晓波传》的作者笔下,他有血有肉,有过常人的通病,也躲不过人性的弱点。但他勇于承担,勇于认错,勇于改正,在忏悔中净化灵魂。《刘晓波传》没有隐瞒传主的缺点,对中国海内外民主运动中涉及刘晓波的每一件事情都详加介绍,引用的还常常是批评或抨击刘晓波的言论。正是这种“不为尊者讳”的写作,凸显了刘晓波成长过程。

谁真能道明白刘晓波的过去和今天?/申民


诺贝尔和平奖让刘晓波成了中国最重要的国际级公众人物之一。

此前,不论作为文学批评家,抑或异议人士,刘晓波都是以文章展示自己。现在,戴着诺贝尔和平奖桂冠的刘晓波,他的过去与今天,他的优点和缺点,他的个性和脾气,他的婚姻和家庭,他的一切,都在公众视线以内。在这个时候,光是刘晓波自己的言说已然不够。更何况,在拥有言论自由的海外华人网站上,早就存有反对刘晓波获奖的声音,理由是,刘晓波与中共妥协,当初写过悔罪书,后来又反对暴力革命。

有人说,现在的互联网酷似当年的大字报,文章一贴上去,叫你有口难辩。狱中的刘晓波自然淹没在赞扬与攻击之中。

其人其事

1956年出生的刘晓波,没有赶上北京的民主墙,不可能有魏京生那样的经历与名声;在吉林大学的校园诗人中,他远没有徐敬亚、王小妮那样出众。人们最初知道刘晓波,还是他到了北京,当上黄药眠的硕士研究生之后。最出名的,莫过于《深圳青年报》1989年10月刊登了刘晓波关于“新时期文学的危机”的长篇文章,加上他后来挑战李泽厚,还获得了中国第一个文艺学博士学位,算是在中国文学批评界赢得一席之地。不过,这时的刘晓波,多给人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感觉,充其量也只是江湖上一匹“黑马”!

时势造英雄,刘晓波在1989年的“六四”后被北京政权打成“黑手”,又因为“悔罪书”遭到白眼,之后近二十年,他写下无数文章追怀亡灵,忏悔自己。谁又能理解一个真诚的刘晓波?及至《〇八宪章》诞生,他被中南海视为首恶,关进大牢,刑期11年

在海外自由的网络和媒体上,倒是有不少关于刘晓波的轶事,崇拜、赞扬、批评乃至谩骂的都有;而中国官方媒体以《刘晓波其人其事》为题的文章则将他列为大批判的靶子,自然是恶言相加,他被塑造成恶贯满盈的罪犯。

有血有肉

10月8日以来,关于刘晓波的评说铺天盖地。

可是,扪心自问,有谁真能道明白刘晓波的过去和今天?有谁讲得清诺贝尔和平奖的桂冠竟然落到这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身上?他究竟有着如何的人格魅力?他将如何引领中国的民主运动?

感谢明镜出版社及时出版了公小玄的《刘晓波传》,满足了读者的等待,也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作者没有预设立场,而是引用了大量的原有素材,从刘晓波的出生到妻子刘霞的最新一次探监,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刘晓波。读者随着刘晓波的人生经历,看到了他的渐渐成熟。

在作者笔下,刘晓波有血有肉,是个普普通通的汉子。他有过常人的通病,也躲不过人性的弱点。但是,他勇于承担,勇于认错,勇于改正,在忏悔中净化灵魂,在探寻着不断向前。刘晓波有过放荡不羁的滥情,也因为和刘霞的爱情,把自己的生命专注到中国的民主事业上。

“不为尊者讳”

读《刘晓波传》的许多篇章,你会潸然落泪。刘晓波在进入地狱之前已经学会不惧怕黑暗;他在一次次的磨难中学会经营人际关系,懂得团结最普通的民众,这恐怕是这二十年他最大的进步,彰显了中国民主运动的未来。

《刘晓波传》没有隐瞒传主的缺点,对中国海内外民主运动中涉及刘晓波的每一件事情都详加介绍,引用的还常常是批评或抨击刘晓波的言论。正是这种“不为尊者讳”的写作,凸显了刘晓波成长过程。

何频在该书的前言中指出,“现在显赫的部长们、省长们乃至总书记、总理们,百年后会有什么人记得他们的名字吗?但是,百年后人们记得刘晓波名字的可能性更大。”

读完《刘晓波传》,你也许会明白,何频此言不差。因为,在我们的这片苦难的大地上,要养育出一个刘晓波实在不那么容易。(《外参》)

 

栗宪庭、于建嵘、张耀杰、刘晓波四人。2008年夏天在通州画家村村长栗宪庭家里摄。

 

独立笔会会长刘晓波在北京给自由创作奖和林昭奖颁奖。

 

《刘晓波传》独家照片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