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质问美国为何不改革?

“美国为何不改革开放?”,这是中国人民日报旗下环球时报发表的某文章的核心内容。该报元旦后发表的这篇署名文章说,在诸多方面,美国都有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环球时报(网)》1月5日发表的这篇文章署名是“瑞士苏黎世州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刘志勤。他这篇文章题目是:是时候督促美国“改革开放”了。

文章说,“2011年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世界到了应当督促与帮助美国进行改革开放的时候了。”

“让美国改革开放,是近十年来许多有识之士的共同呼声,但美国始终只在枝节问题上做一些无关痛痒的小打小闹,在许多原则问题上却始终裹足不前。”

*朝鲜记者:美国应该改革开放*

刘志勤所说的“有识之士”应该包括朝鲜中央通讯社驻京记者申镇燮。在采访中共17大时这位操流利中文的朝鲜记者曾同美国之音记者,“交流”了很长时间,谈到了方方面面的问题和话题。其中,美国之音记者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申镇燮提高语调问:美国为何不改革开放?!

当初的话题是这样引起来的:美国之音记者问朝鲜在中朝边境的“特区”,叫什么名字?是经济特区?还是工业区?还是改革开放区?还是千里马区?申镇燮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反问:你们美国为何不改革开放?“我们为什么要改革开放?你们美国有改革开放吗?”

美国之音记者说,美国是世界强国,老百姓衣食无忧,而朝鲜人民有饥寒交迫的问题,是故需要改革开放。申镇燮说:我们的老百姓也没有这些问题。我们在领袖领导下过着幸福生活。

*刘志勤:西方标准不断变换*

回到刘志勤的文章。这位曾呼吁在中国设立孔子奖同诺贝尔和平奖抗衡的银行界人士刘志勤说,“我们听惯了美国等西方国家要求新兴国家改革开放的呼声,也确实进行了认真、深刻和有效的改革开放。但不管我们怎么改,如何放,却总也满足不了西方不断变换的标准。”

刘志勤认为,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西方国家一直没有进行和中国一样的改革,使得双方对视的角度永远不可能一致。文章还说,要在新的一年里,帮助美国进行必要的改革开放,“因为这不仅对美国的未来关系重大,也直接影响世界的前途。”

*刘志勤:美国是“3A”国家*

刘志勤认为,美国是个自傲(Arrogance), 自狂(Aggressive),自恋(self-Appreciation)的“3A”国家,“长年故步自封、听不进不同意见,我行我素、称王称霸、不相信自身也有需要改革开放的地方。”“这使得美国在这次世界金融危机中遭到全球的批评。”

刘志勤提出美国需要改革开放的“领域”至少应当包括美式两党制。刘志勤说,这种制度实际上就是“二人转”或相声的舞台,一个“捧哏”,一个“逗哏”。再一个领域是思想舆论市场。美国应该听取更多外部的声音。文章还说,美国最需要改革开放的地方是其金融、经济管理体制,使得美国的金融机构“不再仅仅为美国聚财敛富。”

*丁学良:谁更需改革?不言自明*

中国社会科学学者丁学良对德国之声说,衡量一种制度的指标有很多,如该制度对普通公民权益、自由、社会福利、自由思想、创造力等的保障。“而社会制度其实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拿美国制度来说,在长期的演化中,公众知晓这种制度的负面,也在享受制度带来的正面影响,他们会对此进行权衡,决定要不要改革。” 在对比之下,中国和美国“谁更需要改革,结论不言自明。”

*刘志勤曾提议中国设立孔子和平奖*

北京的瑞士银行驻京代表刘志勤,早在两年前(2010年12月9日)在《环球时报》上发表过题为“中国要设立‘孔子和平奖’”的文章。刘志勤说,诺委会“得到了一个刘晓波,却失去了13亿中国人的信任。他们支持了一个‘异见分子’却造就了13亿对诺委会不满的‘异见分子’。”

刘志勤认为,诺委会“凡是中国拥护的他们就要反对,凡是中国反对的他们就要拥护,已经成为当前西方人士的思维定式。”

关于作者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