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初,卫生部例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十二五”期间要全面取消“以药补医”,“确保医生不被腐蚀,不再做替罪羊”。对此,诸多人士为之叫好,认为这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医疗的问题。然而,在我看来,如果只取消“以药补医”,而无法根除其背后的“开单提成”制度,那么中国医改仍前景堪虞。
所谓“以药补医”,其实就是“以药养医”,这个问题已经喊了十多年,其实质,无非就是将医界问题归咎于药品,认为是药品的问题腐蚀了中国的医生队伍,进而毁了中国医疗卫生事业。
可事实当真如此么?在我看来,“以药养医”这个提法本身就是含混不清的,甚至是别有用心的。“医”是否真的由药来“养”且不论,单是所谓的“养医”一词,就是值得商榷的。这里的“医”,是指医生还是医院?如果是指医生,那么医院管理者本应制定合理的分配办法,让医务人员靠本事、有尊严地挣钱,为何逼着他们卖药、蜕变成药厂的推销员?如果是医院,既然药厂可以靠制药赚钱,药商可以靠卖药赚钱,那么作为药品最大、最主要的终端市场,医院通过药品赚取一定合理利润又有何不可?
所以,“以药养医”本身就疑似一个伪命题,它将中国医疗界更深层面的制度问题简化为一个药品问题,在此问题上大做文章,往小处说是小题大做、隔靴搔痒,往大处说就是转移视线、误导公众。国家将精力过多聚焦于“以药养医”上,不仅解决不了老问题,相反会制造出更多新问题。试问,假如真有一天“以药养药”解决了(事实上不可能也不应该),医院在牟利冲动的刺激下,会不会又很快出现(事实上已经出现)“以械养医”、“以疗养医”?“以药养医”不对,“以械养医”、“以疗养医”就对了?没这么简单。
我注意到,就在“以药养医”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之际,中国医界一个根本性弊端却鲜有人提及:“开单提成”。所谓“开单提成”,就是医院管理者将医生的收入与其为医院赚取的利润直接或间接挂钩,以提高积极性为名,鼓励医务人员为医院“创收”的一种制度。这种令人诅咒的制度伴随“医改”产生,它很少拿上台面,现实中也有一些冠冕堂皇的说法,比如“按劳分配”啦、“多劳多得”啦,生命力异常顽强。在我看来,真正腐蚀医生、将医生变成“替罪羊”的,不是什么“以药养医”,而是这种“开单提成”制度。对于中国医疗的腐蚀,它远比什么红包、回扣更具杀伤力,因为后者不过是医生的个人行为,前者则是医院的集体行为。换句话说,收取红包、回扣只不过是鱼的问题,开单提成却是水的问题。
在中国的公立医院,“开单提成”与“以药养医”几乎同样由来已久。尽管它早被卫生部明令禁止,却从未在医院内消失。实际上,“开单提成”已成为支撑中国医院运转的一项重要制度,尽管它一直以潜规则的形式在地下运行。在这种制度的刺激下,医院出现可怕的逆淘汰现象:医德良好、医术精湛的医生因为不能或不愿以他不认可的方式为医院赚钱而被扫地出门;医德败坏、医术粗劣的医生却可能因为心狠手黑而名利双收。正因如此,中国医疗界才出现如王雪原、肖启伟、胡为民、陈晓兰等孤胆英雄,而他们又无一例外地处境凄凉。也正因如此,中国的医患纠纷才惊人地增长、恶化,医患关系势同水火。
正如杀人不能归咎于刀枪或买卖刀枪的人一样,中国医疗的问题显然也不能归咎于药品。取消“以药养医”的呼声再高,如“开单提成”制度一日不能根除,则中国的医改一日无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