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来戏剧在过去的24小时里再度呈现令人瞩目的新发展。多头并进的新发展来自中国、英国、美国,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酒店、毒药、官员、谋杀*
自前重庆市公安局局长王立军2月6日突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以来,中国执政党共产党原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就成为中国几十年来最大的政治丑闻剧的主角。早些时候,中共宣布薄熙来的中共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职务被停止,他的妻子谷开来有故意杀人犯罪重大嫌疑被逮捕。
路透社
中国官方媒体早先已经表示,有证据证明,英国商人尼尔·海伍德去年11月15日死于重庆是死于他杀。谷开来以及薄家的一位勤务人员有重大杀人犯罪嫌疑。
英国《金融时报》星期三发表记者席佳林(Kathrin Hille)从重庆发出的报道,首次披露海伍德在其中中毒身亡的酒店是在重庆南山丽景假日酒店。该酒店地位于南山风景区,可以俯瞰重庆;薄熙来妻子在该酒店所在的重庆南岸区有一所山间居所;该区的中共区委书记夏泽良得到薄熙来的破格提拔,与谷开来也关系密切。
席佳琳的报道说:“熟悉这次调查的官员和知情人士说,他(夏泽良)被怀疑提供毒药,并在海伍德被杀当晚,调用辖区内安保人员控制附近地区。重庆官员和商人表示,夏泽良是薄家动用官方资源谋取私利的一个典型。”
早些时候,国际媒体报道说,海伍德之所以在重庆死于非命是因为他掌握着薄熙来家非法向海外转移大笔资产的材料,并威胁要将这些材料曝光。
*薄熙来-王立军-海伍德*
今日重庆显然已经成为调查报道的新闻记者的金矿。星期二,路透社发表记者储百亮(Chris Buckley)从重庆发出的独家报道,报道引用多个熟悉有关调查的消息来源话说,在今年1月18日,王立军当面向薄熙来提出证据,显示谷开来与伍德死亡案的关联;薄熙来一时震怒,并要王立军离开办公室,但不久又要王立军返回,表示可以继续进行调查。
“多个消息来源表示,两三天之后,薄熙来又改变了主意,使王立军靠边站;薄熙来显然是意图打消有关案件的调查,保护他的妻子,也保护自己的仕途。”
储百亮的这一报道与中共早些时候有意或无意泄露外界的初步调查结论吻合。
那份题为“中共中央办公厅王立军事件通报”的中共内部文件说:
“今年1月28日,王立军找薄熙来同志通报有关重要案件与薄的家人有关,由于办案人员为此感到了压力,已经接到辞职信,希望薄熙来同志予以重视,妥善处理。薄熙来同志对此十分不满,随后找市政府、市纪委、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商量,以多岗位全面锻炼为由,提出调整王立军工作。”
该文件还说,“在薄熙来同志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的压力下,有关方面以各种名义违规审查王立军身边工作人员及有关重要案件的办案人员。王立军认为自己人身安全受到威胁,遂决定出走,…….”
路透社的报道说王立军头一次向薄熙来提出谷开来问题是在1月18日,而中共中央外泄的文件则说是在1月28日。综合路透社本身的报道和中共文件来看,那个日期看来应当是1月28日。
*中国丑闻,英国丑闻*
不饮酒或很少饮酒的海伍德在重庆死于重庆当局所说的酗酒过量,并且在没有尸体解剖的情况下匆匆火化,英国驻中国领事人员对中方处理海伍德死亡案一度还表示满意。于是,海伍德死亡案不仅在中国引起一场政治大丑闻,也在英国引起一场政治大丑闻。
英国反对党指责伦敦现政府力图维持和拓展跟中国的贸易关系,对海伍德死亡案实行了有意无意的淡化处理。在强烈的批评声中,英国政府则声辩说,政府绝无为了推进跟中国的贸易而淡化处理海伍德死亡案之事。
英国政府在海伍德死亡案处理问题上所受到的强烈批评和英国政府对批评的应对,成为《纽约时报》记者约翰·伯恩斯星期四从伦敦发出的报道的主题。他的报道说:
“一个英国商人在中国据信是死于谋杀之后的几个月里,英国的外交官对这一问题的处理一直是不紧不慢不冷不热。但大卫·卡梅伦首相的政府星期二突然改弦更张,对议会表示已经直截了当地强烈要求中国‘揭开这一悲剧性死亡事件的真相,’而且要在‘没有政治干扰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
“星期二,卡梅伦首相在唐宁街10号(英国首相官邸)会晤了中国事实上的宣传总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明确提出41岁的商人尼尔·海伍德去年11月15日被发现死于重庆市酒店的案件。英国外交大臣威廉·黑格则在议会受到反对党议员的一连串的愤怒质询。那些议员担心英国政府淡化处理海伍德死亡案的诸多疑点,为的是在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中占据更大的地盘。”
《纽约时报》记者伯恩斯在报道中还写道,黑格承认,尽管英国政府早先获悉在中国的英国人对海伍德死亡案提出的怀疑,但他只是在接到美国外交官另外向英国传达的相关信息之后才向中国正式提出调查海伍德之死要求的。
*海伍德案关键日期*
截至本星期二,英国政府向中国正式提出调查海伍德之死要求是在王立军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之前还是之后,英国方面一直拒绝对追问的新闻媒体作出说明。而在外界广泛报道英国提出这一要求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外交部则表示对这一要求不知情。
星期二,英国大报《卫报》发表记者尼古拉斯·瓦特和塔尼亚·布拉尼根联合采写的报道说,在英国首相星期二会晤到访的李长春之前,外交大臣黑格对英国议会发表一项声明,详细列出黑伍德离奇死亡案有关的重要日期,从而揭开了3月下旬以来的一个谜团:
11月16日(去年),英国驻成都领事馆得到重庆市公安局报告,说海伍德死于酒精摄入过量
11月18日(去年),海伍德家属对英国外交部表示,希望将遗体火化。英国一位外交官参加了火化仪式
1月18日,英国外交部官员获悉重庆官方对海伍德死因说法有疑点
2月6日,王立军进入美国驻成都领事馆,提出海伍德死与他杀问题
2月7日,外交大臣黑格获悉海伍德死亡案疑点,他要求有关官员向中国当局提出紧急陈述
2月15日,英国驻北京副大使会晤中国外交部官员,提出海伍德可能死于谋杀的疑点,并正式要求中国当局调查
2月21日,英国大使对负责欧洲事务的中国副外长也提出了相同的要求,并在一个星期之后对外交部欧洲司司长再次提出
3月22日,在没有得到正式回应的情况下,英国外交交部领事部主任对到访的一位中国官员提出海伍德死亡案问题
4月10日,中国当局宣布对海伍德死亡案进行调查
*王立军缘何未得美国庇护*
将英国、美国、中国、薄熙来、谷开来、海伍德这些国家和人串连起来形成令人瞩目大事件的是原重庆市公安局局长王立军。感到生命威胁的王立军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试图寻求庇护,从而在中国掀起一场政治大风暴或大丑闻。
美国为什么决定不向王立军提供庇护呢?《纽约时报》在先前的一篇报道中简短地提到美国官员担心王立军的庇护申请资格问题。
星期二,《纽约时报》再发表记者斯蒂文·李·麦耶斯和马克·兰德勒的长篇报道,详细讲述了王立军在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内滞留36个小时离去的情况。这篇根据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提供的情况写成的报道说,美国方面之所以决定不给与王立军正式庇护,是因为1)在中国内定最高领导人、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即将访问美国之际,美国方面不愿接手这样的烫手山芋,给美中关系带来重大消极影响;2)美国方面担心王立军的庇护申请资格问题。
所谓的担心王立军的庇护申请资格问题,是指担心王立军有犯罪记录,美国方面不愿意庇护罪犯。麦耶斯和兰德勒在他们的长篇报道中写道:与1989年中国科学家和异议人士方励之夫妇得到美国北京大使馆庇护相比,
“王立军案明显不同。王立军是重庆市副市长,在跟薄熙来闹翻之前是重庆市公安局局长。在担任薄熙来的首要助手期间,他在重庆以不留情面、肆意武断执法而著称。”
*美国的自辩*
尽管如此,在一个感到自己生命受到威胁的人寻求庇护时回绝其庇护请求,这从道德或道义上说是成问题的。美国国务院有关官员在这个问题上为美国提出了辩护。麦耶斯和兰德勒的报道援引一些没有透露姓名的美国外交官的话说,在确定王立军不能提出正式庇护申请的情况下,
“美国国务院对他提供了保护。假如没有这样的保护,他几乎肯定会被忠于薄熙来的警察逮捕。另外,美国国务院也确保了王立军可以在北京提出他的指控。”
报道说,王立军在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期间给他认为能帮助他的北京有关部门官员打了电话,安排了北京来人把他接走。
《纽约时报》报道的这一说法,跟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有关王立军离开美国领事馆的说法明显不同。黄奇帆三月间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他在美国领事馆跟王立军进行了几个小时的长谈,说服了王立军同意离开;最后王立军离开并被来自北京的中国国家安全部的官员带走,是因为这是一个中国官员进入一个外国领事馆,涉及国家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