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下午4点左右,一辆装载机开进了云南昭通巧家县老店镇老店村,准备拆村民丁发朝家新修的门窗和阳台。看到镇政府工作人员强拆自己的阳台,丁发朝的妻子刘国珍与拆迁人员吵了起来。在村里帮人干活的丁发朝回到家看到房子被拆,也和镇党委书记陈德顺理论。结果被抓住手脚强行拖上一辆三菱车的后备厢。丁发朝被带到了镇政府后遭到官员殴打,次日凌晨3点多,丁发朝被带回家,身上和肚子剧痛,半个小时后便死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土地价格的飙升,征地、拆迁在全国各地都如火如荼,然而,因在此过程中存在着很大权力寻租空间,所以,各地官员都乐此不疲。在中国,征地、拆迁绝大多数时候都带有强制性,只是强制的程度不同而已。城市里很多小区,在拆迁之前,拆迁方并未与住户商榷,便早早地计划好该拆谁家的房子,该如何拆了。
在这个号称“依法治国”的国家,官员普遍缺少法制意思,他们非常清楚什么行为违法,但是,因为有权在手,所以完全不顾及法律和舆论,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不惜采取违法和违德的手段剥夺民众的资产。中国民众当中,以顺民居多,所以,即使土地被强征,房屋被强拆,敢于起来反抗的人并不多。那些没有出现抗议的征地、拆迁事件中,并非民众就心甘情愿,很多都是无可奈何才忍气吞声。
当然,这些年当中,民众的公民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增强,从维权网、参与网等关注人权的网站所发布的消息来看,维权事件正日益增多,而民众的维权行动也日渐成熟。很多民众在维权的过程中,不再采取过激的行为,而是尽量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行事,并且懂得运用互联网为维权服务。
据媒体报道,中国每年的群体事件数量都在上升,如今已经超过了每年十万起,不难想象的是,在这浩瀚的群体事件当中,因为强制征地和强制拆迁所引发的群体事件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因为这方面的统计数据往往都是保守数据,所以,事实上的群体事件数量或许更大。中共当局如今所投入的维稳经费比军方还高,显然与他们对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感受有直接关系。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虽然在经济上并不发达,但拆迁的事情同样是屡见不鲜,而强制拆迁的情况也举不胜举。如今,虽然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三令五申,不许强制拆迁,但是,在云南以及其它地方,强制拆迁的案例依然是层出不穷。可见,官员有法不依、违法不究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的常态,只要有利可图,地方官员对于各种红头文件和法律法规完全是视若无睹。
据悉,镇政府官员之所以要强拆丁发朝家的阳台,是因为官方认为该阳台属于违规建筑。倘若事实真的如此,官方在强拆前也应该拿出让丁发朝家信服的理由让他家接受拆除,倘若丁发朝家不愿意,可以通过法院来解决,一旦法庭裁决丁发朝家的阳台违建,那么,便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强拆。
从媒体的报道当中,我们看不到官方在强拆丁发朝家阳台前跟丁发朝家有什么协商,即使丁发朝家的阳台真的属于违规建筑,那么,镇政府的强拆行为也是违法的。丁发朝在得知阳台被官方强拆以后回家跟官员们理论,结果竟然遭到官员当场殴打,不仅如此,而且还将他拖进后备箱,带到镇政府去殴打,最后导致了丁发朝的死亡。
丁发朝死后,儿子丁明仓、丁明宝又把丁发朝的遗体送回镇政府讨要说法。4月18日上午,老店村村民得知丁发朝去世的消息后,也自发组织来到镇政府讨要说法。当天下午5点多,不少村民从老店村出发,放着鞭炮前往镇政府给丁发朝举行追悼会。丁发朝的遗体摆放在镇政府的办公大楼内,身上仍然穿着被撕烂的衣服。
现场传来低沉的哀乐声和家属的哭声,老店镇政府办公大楼在当时就像一个灵堂。虽然巧家县的相关领导以及数十名警察正在现场维持秩序,但他们并没有阻止家属的这一行为。显然,在那种气氛下,一旦警方阻止家属以这种方式进行抗议,那么,在家属义愤填膺的情况下,很可能导致流血死人事件发生。
因为此事的影响在当地很大,最终引起了巧家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抗议当天下午,巧家县委经研究决定,停止陈德顺老店镇党委书记职务。县委副书记王刚在群众大会上宣布了上述决定,并代表县委、县政府向死者表示沉重的哀悼,向死者家属表示诚挚的慰问。这种反应速度跟其他事件发生后官方的反应速度相比,显然是非常快的。巧家县委、县政府的这种表现值得肯定。
不过,媒体的报道并未披露相关涉案人员被警方刑事拘留的消息,只是说警方和检方正在对案件进行调查。报道此事的不是外地媒体,而是云南当地的《都市时报》,这是令人欣慰的,因为这种消息在以前多半是以异地监督的形式出现,当地媒体往往不敢触及。云南媒体自揭家丑显示征地、拆迁这类消息的敏感度正不断下降,而当地媒体对这类事件的舆论监督已经有了很大的空间。
根据丁发朝死亡的事实结合法律来看,将他殴打致死的官方人士显然涉嫌谋杀,倘若他们并无将丁发朝殴打致死的初衷,那么,至少也是涉嫌故意伤害,而情节是相当严重的。当地警方和检方虽然已经介入调查,但因为当下官官相护的官场生态,没有谁能确定司法机关能够对此事进行公正的调查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舆论的穷追猛打或许是让此事划上圆满句号的不二法门。
2012年4月19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土地价格的飙升,征地、拆迁在全国各地都如火如荼,然而,因在此过程中存在着很大权力寻租空间,所以,各地官员都乐此不疲。在中国,征地、拆迁绝大多数时候都带有强制性,只是强制的程度不同而已。城市里很多小区,在拆迁之前,拆迁方并未与住户商榷,便早早地计划好该拆谁家的房子,该如何拆了。
在这个号称“依法治国”的国家,官员普遍缺少法制意思,他们非常清楚什么行为违法,但是,因为有权在手,所以完全不顾及法律和舆论,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不惜采取违法和违德的手段剥夺民众的资产。中国民众当中,以顺民居多,所以,即使土地被强征,房屋被强拆,敢于起来反抗的人并不多。那些没有出现抗议的征地、拆迁事件中,并非民众就心甘情愿,很多都是无可奈何才忍气吞声。
当然,这些年当中,民众的公民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增强,从维权网、参与网等关注人权的网站所发布的消息来看,维权事件正日益增多,而民众的维权行动也日渐成熟。很多民众在维权的过程中,不再采取过激的行为,而是尽量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行事,并且懂得运用互联网为维权服务。
据媒体报道,中国每年的群体事件数量都在上升,如今已经超过了每年十万起,不难想象的是,在这浩瀚的群体事件当中,因为强制征地和强制拆迁所引发的群体事件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因为这方面的统计数据往往都是保守数据,所以,事实上的群体事件数量或许更大。中共当局如今所投入的维稳经费比军方还高,显然与他们对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感受有直接关系。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虽然在经济上并不发达,但拆迁的事情同样是屡见不鲜,而强制拆迁的情况也举不胜举。如今,虽然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三令五申,不许强制拆迁,但是,在云南以及其它地方,强制拆迁的案例依然是层出不穷。可见,官员有法不依、违法不究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的常态,只要有利可图,地方官员对于各种红头文件和法律法规完全是视若无睹。
据悉,镇政府官员之所以要强拆丁发朝家的阳台,是因为官方认为该阳台属于违规建筑。倘若事实真的如此,官方在强拆前也应该拿出让丁发朝家信服的理由让他家接受拆除,倘若丁发朝家不愿意,可以通过法院来解决,一旦法庭裁决丁发朝家的阳台违建,那么,便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强拆。
从媒体的报道当中,我们看不到官方在强拆丁发朝家阳台前跟丁发朝家有什么协商,即使丁发朝家的阳台真的属于违规建筑,那么,镇政府的强拆行为也是违法的。丁发朝在得知阳台被官方强拆以后回家跟官员们理论,结果竟然遭到官员当场殴打,不仅如此,而且还将他拖进后备箱,带到镇政府去殴打,最后导致了丁发朝的死亡。
丁发朝死后,儿子丁明仓、丁明宝又把丁发朝的遗体送回镇政府讨要说法。4月18日上午,老店村村民得知丁发朝去世的消息后,也自发组织来到镇政府讨要说法。当天下午5点多,不少村民从老店村出发,放着鞭炮前往镇政府给丁发朝举行追悼会。丁发朝的遗体摆放在镇政府的办公大楼内,身上仍然穿着被撕烂的衣服。
现场传来低沉的哀乐声和家属的哭声,老店镇政府办公大楼在当时就像一个灵堂。虽然巧家县的相关领导以及数十名警察正在现场维持秩序,但他们并没有阻止家属的这一行为。显然,在那种气氛下,一旦警方阻止家属以这种方式进行抗议,那么,在家属义愤填膺的情况下,很可能导致流血死人事件发生。
因为此事的影响在当地很大,最终引起了巧家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抗议当天下午,巧家县委经研究决定,停止陈德顺老店镇党委书记职务。县委副书记王刚在群众大会上宣布了上述决定,并代表县委、县政府向死者表示沉重的哀悼,向死者家属表示诚挚的慰问。这种反应速度跟其他事件发生后官方的反应速度相比,显然是非常快的。巧家县委、县政府的这种表现值得肯定。
不过,媒体的报道并未披露相关涉案人员被警方刑事拘留的消息,只是说警方和检方正在对案件进行调查。报道此事的不是外地媒体,而是云南当地的《都市时报》,这是令人欣慰的,因为这种消息在以前多半是以异地监督的形式出现,当地媒体往往不敢触及。云南媒体自揭家丑显示征地、拆迁这类消息的敏感度正不断下降,而当地媒体对这类事件的舆论监督已经有了很大的空间。
根据丁发朝死亡的事实结合法律来看,将他殴打致死的官方人士显然涉嫌谋杀,倘若他们并无将丁发朝殴打致死的初衷,那么,至少也是涉嫌故意伤害,而情节是相当严重的。当地警方和检方虽然已经介入调查,但因为当下官官相护的官场生态,没有谁能确定司法机关能够对此事进行公正的调查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舆论的穷追猛打或许是让此事划上圆满句号的不二法门。
2012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