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张艺谋2009年为铁道部拍摄1850万元天价宣传片《中国铁道》一事,引起网友广泛热议。中国审计署上周曾批评铁道部,除了并未按规定为该片制作公开招标之外,更批评该宣传片未达预期效果。对此,张艺谋的助理厐小姐2号曾代表张艺谋方面作出回应称,张艺谋此前只是对这部宣传片的样片提过意见,但并未参与拍摄。不仅如此,就连张艺谋导演的署名,也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使用的,是“被署名”,至于张艺谋有没有收钱,厐小姐则并未正面回答。
不过,7月5号,知名网络爆料人“长春国贸”却在博客中表示,有知情人士披露,张艺谋确实系铁路宣传片《中国铁路》的导演,他亲自参与拍摄且已收钱,所谓的“只参与不署名”是张艺谋在向公众说谎。据网易娱乐的报道,这位知情人士说:我自始至终参与了这部广告片的拍摄工作,片子就是张艺谋拍摄的,并且也是由他亲自剪辑的,张艺谋千真万确地收了钱,等深入调查后事实真相总会大白于天下的。长春国贸追问知情人张艺谋收了多少钱,对方并不愿意过多透露,只是说张艺谋收钱是有证据的,到时候会一并公布,对于事情的真伪,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另据了解,该片肩负的宣传任务重大,当时是要向出席2010年世界高速铁路大会的各国来宾展示中国的铁道历史和成就。不过,《联合早报》的文章却对此点评说,即便是再重要的任务,短短5分钟就要1850万元,相当于每秒钟烧掉61600元,这样的天价,任凭哪个纳税人都会感到难以接受。因此,该短片的帐目一经爆光,舆论骂声一片也就不难想象了,有网民表示,类似水平的宣传片,十几万元的制作费就已足够;也有网友因此挖苦张艺谋说他自砸招牌,收了天价却拍出伪劣宣传片;有的则暗示铁道部没有公开招标,肯定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文章又说,其实收费是否离谱,那属于市场问题,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对错无从说起。至于宣传片的质量、有没有公开招标也都是次要的,难道张导亲自出马,拍出举世无双的宣传片,这1850万元就花得应该?如看准某一导演的才华,并能借其名气宣传,那不公开招标,直接聘用又有何不可?最关键的问题应该是铁道部花这笔钱是否经得起正义的考验,成效的结算,这也正是评估任何政府部门的两把尺子,是官员在接下管理国民税务的任务时,潜在的“聘雇条件”。
正义黑白分明,如果资金平白无故地在行政过程中被私吞,那断然要遭讨伐;至于成效,虽然未必总是能明白无误地摆在眼前,但执政者最起码也要能说出个所以然,值与不值,需与不需,应是决策前的必要评估。就铁道部的例子,就不知当局有否问过自己,区区一部宣传片是否真有必要请来国际导演操刀?如为打造世界级铁路的形象,是不是把钱投到改善列车设施和服务更实在呢?
近期,因神舟九号升空,关于中国航天工程投资“值不值得”的议论也不少。有位读者日前来信斥责说人们不该总是用“小商人的眼光”看世界,总是在计算回报成效,那样的视野很狭隘。但当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时,斤斤计较不能少,公众质询也不可怕,只要花费经过深思熟虑,能给个清楚明白的交代,公道自在人心。我愿意乐观相信,大部分官员初带乌纱帽时确实真心为民,可是一路上难免有人不小心把正义和成效这两把尺子给遗失、遗忘了。
《联合早报》的文章最后强调说,中国审计署的年度报告,正是通过揭露问题,努力提醒同僚重拾审判之尺。可是当关系凌驾于制度之上、排场气势压倒实质内容、抽油水成了领月薪般“正常”时,审计署的小小提醒只怕是杯水车薪。当制度的操作以致人的心态都已“习惯”了一些恶习,大环境不变,官员的决策中难免还要出现更多1850万元的天价五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