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03
法新社3号的报道表示,由于官方的审查、作家们的自我审查等一系列原因,能够让国际上的读者了解当代中国的文学书籍寥寥无几,这就使得人们观察当代中国的视野显得狭窄。
法新社说,国际上的读者能够读到的有关当代中国的文学书籍非常有限,论其原因,除了官方对于文学书稿的审查、作家们的自我审查而外,出版商们倾向于出有商业价值的书,在书目的遴选上往往偏于保守。另外,中国文学作品被译成外文的太少,不懂中文的人能够读到的关于当代中国的文学书籍实在太少。
纽约的华裔作家董鼎山说,他同意法新社的上述分析。他举自己为例,说明作家的自我审查不仅仅限于中国作家,他自己经常为在美国的侨胞写东西,自觉不自觉的也在自我审查。这位既能用英文写作、也能用中文写作的作家讲到翻译中国文学的困难:
“中国的杨宪益翻译《红楼梦》翻了好几年才翻出来,而且他的英国太太帮助他的。”
杭州作家昝爱宗也谈到中国文学作品译成外文的困难:
“包括唐诗宋词,变成英文后也是没有这个味道的。汉语非常独特的。”
不过,昝爱宗着重讲到中国对文学作品的双重审查:
“作家本人的自我审查,还有出版商的审查—就等于双重审查。”
昝爱宗表示,作家感到写歌功颂德的东西最保险,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作家都被官方养起来了… 既然有这种待遇,他怎么能写出好东西来呢?而且他写出好东西有可能要失去这个待遇。”
但是,这位作家表示,官方对文学作品的审查主要是政治性的;对于某些色情的东西,现在比过去有较多容忍度了:
“所谓扫黄打非,他实际上是打非,不是扫黄。”
法新社说,“多数人开始意识到,弄懂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是值得的,但是现在(国际上)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却落后于对中国经济和政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