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钓鱼岛之争时而吃紧,时而西线无战事,乘这空闲,重温革命样板戏《沙家浜》,俺就剧中人物就事论事,得出结论,中国人要打败日本人,门都没有。1945年8月15日日本人投降的主要成因是:美国人扔了原子弹,中国人春雷炸醒,回头一看,怎么俺就赢了!?
一阵锣鼓后,阿庆嫂首先出场,据说是地下党,这个女人不寻常,一个人在阳澄湖边叫沙家浜的开茶馆,持个体户营业执照。这地方是旅游观的好地方,有水,有船,有芦围荡,秋天还有蟹,三教九流,人来人往生意肯定不错,黄金周更好。那时候是旧社会,当时的地方官员肯定比今天的共产党要坏多了,各种乱七八糟的税外,阿庆嫂还要被“潜规则”,加上他丈夫阿庆不在她身边,表示“不混出个人样不回来见我”,阿庆工作单位是在上海跑单帮哪,贩阳澄湖的水产,顺便在阳台上吊个拖把作暗号,俺猜。
丈夫不在身边,女人混得也有点出格,吊膀子的事常常发生,日本人扫荡,她胆敢把军头一霸胡传魁藏在水缸里,女人没有爱情的力量不可能有这么大胆,(西皮流水)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她那里提壶续水,面不改色,无事一样,骗走了东洋兵,我才躲过了大难一场。时过境迁,八路军稍稍得势,她马上又和新四军郭建光吊上了,可以断定:阿庆嫂从来没有读过马列,也没有上过廷安的抗日军政大学听毛委员上课,就她的政治觉悟,不可能把握中国未来的走向。但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凭着女人天生的本事在找靠山,她知道,靠她老公,那个死阿庆是靠不住的。
阿庆嫂这段历史可谓不清不白,随便怎么她能说会道,49年以后想要说清楚是有难度的。买几杯茶,买几粒瓜子,虽不是大富,和赤雇农比还是有矩离,必竞是剥削阶级,你掩护过八路军,刘文彩还帮助过共产党呢。文革一到,沙家浜红卫兵首先砸了“春来茶馆”,阿庆嫂,你往哪里逃!当年海南红色娘子军的连长只得嫁给国民党,重庆山城双枪老太婆都成了反革命。阿庆嫂生命中三个男人,阿庆,买卖人,胡传魁,军伐,郭建光,活到文革一定是走资派,她一定后悔,一辈子扎苗头,看风水,脚踩几条船,最后就是看共产党走眼。
胡传魁,胡司令,俺深深向您一鞠躬,您是亲身和日本鬼子打过遭遇战的抗日英难,您的命是捡来的,靠一腔热血,七八条枪,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钩挂三方来闯荡,老蒋、鬼子、青红帮,抗日多不容易啊,就象几个登上钓鱼岛的,最后都进了监狱。胡司令自所以得阿庆嫂等革命群众的支持,主要是全中国抗日成了主旋律,枪口对外成了中国各界层的共识,连金棱十三钗都不例外。在沦陷区,民众自发抗日,比远在陕北,见不到一根鬼子毛,天天高喊抗日强多了,胡司令是脑袋揣在腰上在抗日,不但抗日,还要遭到不抗日的中国人,背后放冷枪。纵观历史,从8.13上海沦陷后江南总的抗战局面,不成气侯,《黄桥烧饼歌》也只是哀歌一曲。
胡传魁同志文化程度不高,却当上了“忠义救国军”的司令,胡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汪精卫当年脱离国民党与日本人合作,与德军全面入侵法国前是一样的局面,如何抗敌,如何保国?和今天保卫钓鱼岛一样,放在全国人民的面前。历史再一次告诉我们,抗战八年,在960万平方公里面积上,占主导地位的是120万日军,和250万中国伪军,应了30年后邓小平对钓鱼岛的重要指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沙家浜》中最出彩的除了阿庆嫂,就是习参媒长,刁德一。说刁德一,不得不提刁德一的亲爸爸,刁老爷。沙奶奶有一段唱腔(二黄)说来话长……
想当年家贫穷无力抚养,四个儿子有两个冻饿夭亡。遭荒年背上了刁家的阎王账,为抵债他三哥去把活儿扛。刁老财蛇蝎心肠忒毒狠,他三哥,终日辛劳,遭受毒打,伤重身亡。四龙儿脾气暴性情倔强,闯进刁家论短长。刁老财他说是夜入民宅,非偷即抢,可怜他十六岁孩子也坐牢房。新四军打下沙家浜,我的儿出牢房他得见日光。共产党就象天上的太阳一样,没有中国共产党,早已是家破人亡!
证明两个问题,1,刁家是当地地主,富一代,2,刁家是在抗日期间被共产党消灭的。刁家老爷用当年剥削来的钱做了一件事,送自己孩子出国学习先进国家的先进知识,这对一个阳澄湖边上的土地主,土豪绅是多大的勇气和远见,如果对一个国家未来没有担当的话,为什么要化那么多钱送儿子出国留学,为什么用这种方式救国?刁老爷和邓小平,周恩来的父母一样,化出去的都是真金白银,吃喝拉撒,哪一样不化钱?如果住得靠唐人街和红灯区,开销更大。
刁家是当年社会的中坚,和绝大多数民族资产阶级形成对抗日本侵略的重要力量,没有他们,就没有八年抗战。刁德一是海归,是上世纪老一代留学生,他没有学做生意赚钱,而是学习军事,他没有辜负刁老爷的期望,作为人民子弟兵,他回到家乡,保一方平安,他有知识,有文化,见过世面,看问题比阿庆嫂这种女人深刻多了,他深深知道,谁对中国危害更大,难怪阿庆嫂说“他神情不阴又不阳”,完全智慧形的,她玩的是短线,他放的是长线。
中国的地主并不富余,刁家负担一个海归后,第二个也负担不起,捉禁见著,刁德一堂弟刁小三就无法受到良好的教育,显得粗鲁,没文化。可刁家把两个孩子送到社会大变革中,不畏生死,不计各人得失,说实话,沙家浜不会因为出“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女人而著名,相反,有刁家这种忧国忧民,出钱出力的乡绅,中国新农村才有希望。
剧中唯一形象猥秽的是新四军某部连指导员郭建光,指导员就是政委,连队党支部书记,就是一群人中他说话永远正确的那个。有日本鬼子,他就养伤,没日本鬼子,他就出现,他永远象上帝派来救大家的,既便他受了伤。沙家浜的百姓养18个伤员负担不轻,老百姓打下粮食不给皇军,不给忠义救国军,结果给了新四军。同时,百姓还要承担菲佣的任务,“缝补浆洗不停手,一日三餐有鱼虾。”养到他们“心也宽,体也胖,路也走不动,山也不能爬,怎能上战场把敌杀!”沙奶奶年青时受刁家剥削,做了奶奶还要管共产党“一日三餐九碗饭,一觉睡到日西斜,直养得腰圆膀又扎,一个个象座黑铁塔”可见老百姓养我们党可不是一日两日,让他们吃得,用得都是最好的。
新四军到沙家浜首先不打日本人,而是杀刁家等地主老财,分浮财,再不断给百姓加压,正面和敌人接触的永远是小百姓扛着,党躲在背后。郭建光有一段台词很有意思。(西皮散板)“困难吓不倒英雄汉。红军的传统代代传。毛主席的教导记心上,坚持斗争,胜利在明天。同志们!(纵身跃上土台)这芦苇荡就是前方,就是战场,我们要等候上级的命令,坚持到胜利!”郭建光一直在芦围荡等,等鱼等虾,等小百姓送来的水磨年糕,搞得象农家乐,却没有等到廷安传来杀日本鬼子的命令。但是,等啊等啊,终于和全国人民一样等到了。日本鬼子投降的前一天,毛主席发出号召,气壮山河,发起对日总攻,动员大家下山摘桃子罗。
整个剧中,一个日本鬼子没被打死,中国人自己又是智斗,又是武斗,杀来杀去,阿庆嫂一句“我是共产党员”翻脸不认人,把抗日老贼胡司令刁参谋长拉出去蹦了。
摘自一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八路军,新四军消灭日本军队的数据,其中包括地雷战,地道战,李向阳,郭建光,小兵张嘎,和我的兄弟叫“顺溜”。
百团大战击毙日寇302人。
平型关大捷击毙日寇167人。
晋察冀区1938年秋反围攻击毙日军39人。
1939年冀南春季反扫荡击毙日军37人。
1939年冀中冬季反扫荡击毙日军27人。
1940年冀中春季反全面扫荡击毙日军11人。
115师陆房突围击毙日军16人。
8年抗战共打死600日寇。
区区600日寇好意思称中流砥柱。抗日保钓进入了持久战,领土一寸没夺回,大刀也没砍到日本人头上,中国人自己杀成一团,谁能指望沙家浜的后代们能从日本人口中掏出钓鱼岛?抗日可不是戏中背台词。
201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