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共领导人陈云在1950年首次提出“摸着石头过河”的口号之后,这类具有乡土味的经验主义词句就不断在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政策中涌现,不过它们不再是教人如何出行,而是领着十几亿人口的庞大国家跌跌撞撞地走在现代文明当中。与陈云的“石头论”齐名的,是邓小平的“猫论”,他以此开启中国的改革开放,并成为1986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与前辈中共领袖们相比,今年3月14日就任国家主席的习近平毫不逊色,他就任一周后的首次出访中就以“鞋子论”引发激烈争议。
陈云的“石头论”最早出台于1950年的一次中央政务会议上,面对物价上涨或下降的两难处境,陈云提出“要摸著石头过河”,要稳妥处理。1980年12月16日,跃升为第二代领导人中二号人物的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指中国改革问题复杂,要摸著石头过河,不能过急。陈云的“石头论”获得邓小平完全赞同,并沿用至今。
对于“石头论”的弊端,习近平的博士论文导师、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认为“在改革初期,提出‘摸着石头过河’是一种现实的选择,现在的问题是,可能是摸石头摸上瘾了,连河也不想过了。”与导师的质疑态度不同,习近平现在还肯定“摸着石头过河符合中国国情”,习近平在2012年最后一天的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强调“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
“猫论”出自邓小平在1962年7月7日发表的《怎样恢复农业生产》一文,就如何评价包产到户问题,他引用了刘伯承常讲一句四川话:“黄猫、黑猫,只要能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后来,“黄猫”被传成了“白猫”。在邓小平70年代末复出成为中共第二代领导人之后,“黑猫白猫”成为了“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代名词,他力求在政治制度的考量之外,生产力能得到高速发展。
通过30年的实践,“石头论”和“猫论”使21世纪的中国深陷环境极度污染、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中,活跃在中文网络的加拿大独立华人政论者付明泉更指“猫论”和“石头论”全面摧毁了中国的社会道德,因为它们使“昔日做好人的理论坍塌了,做聪明猫的理论诞生了,不论抓到假耗子真耗子,不论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总之只要达到目的,就是好猫,全社会的道德体系开始瓦解。”今年2月,还有人在国内网站《凯迪社区》撰文,指“猫论”已成为官员腐败的理论基础,它使“各级官吏不顾国计民生、践踏社会公德、无视法律,以致国家深陷‘反腐亡党、不反腐亡国’的危局”。
如果说“石头论”和“猫论”的问世是为探寻经济发展之途,“鞋子论”一诞生就是为中国现行政治制度辩护。3月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表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中国共产党官网大赞习近平的“鞋子论”道出了中共的道路自信,人民网强国社区则称它“踩痛了西方的中国问题专家和被收买的中国精英们”。《北京之春》主编胡平认为习近平错用了这句常被用来论证“主权在民”的西方谚语,专制的中共一贯冒充人民发号施令,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的政治秘书鲍彤也怀疑习近平是否真的明白当下中国的“鞋子与脚”的深意。
习近平的“鞋子”是否“合中国的脚”,其导师孙立平在去年11月就给出了否定答案。当时他在《财经》杂志“2013:预测和战略”年会上说“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和法制国家、法治社会完全格格不入的,而且是越走越远的这样一种政府的运作模式,各级政府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授权作恶。中国的问题越早回头越主动,如果现在不及时的话,将来能不能实现切割都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