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有、党营的宣传机器,以伪装和收买作为“改革”的方式,可谓用心良苦。内帑喂养和垄断开路,或许给新的党宣机器一个好的开始,却无法保佑它走得更远.
极权能够施於大众的,无非暴力和欺骗,党宣机器承担的任务就是欺骗.在前互联网时代,党宣机器拥有两个无可比拟的优势:一是单向传播的垄断,二是信息内容的垄断。信息垄断剥夺了受众的感知判断能力,大量灌输的洗脑信息得以深植受众心中;传播垄断剥夺了受众获取信息的其他渠道,使受众被迫只能通过党宣机器满足信息需求。进入互联网时代,当局卡位扩张和打压异见并用,直到如今的伪装和收买,都无非试图继续把欺骗当作统治的重要手段。
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现实经济、政治压力的增大和民众的觉醒,信息传播这个拟态环境越来越难以发挥它的作用。这首先是信息数量的膨胀造成的。过去,主旋律影视、新闻联播、人日社论等营造了一个情境,身处其中的受众被其引导,处於相对的认同状态.如果信息数量限於此,受众的认同状态会因信息飢渴而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党宣机器就有足够的时间组织内容和传播,获得不间断的认同效果。而信息数量的膨胀,使受众能够迅速摆脱认同的拟态环境。虚假情境虽然仍在一定时间内剥夺了受众的认知和判断,但是这个时间会持续得越来越短,其表现也就是受众越来越不信任党宣机器。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传说中万书记在会议室被宣布“双规”时,在座诸公都忐忑不安,想必也下了什么决心。而离开会议室,他们又都恢复了原来的角色,一边高唱廉洁,一边贪腐如故。这说明,拟态环境对於信息的强化,可以使受众处於相当强烈的认同状态;而离开这个环境,认同就迅速降低,甚至会出现负认同。党宣机器的传播也同样是这样,无论多么精巧的设计,多么感人的情节,只要有不同信息的持续获得,它们的作用就非常有限。况且,受众每天都要作出的利益选择,与党宣内容的差距越来越大,即使在这个拟态环境之中,效果也很难说怎么样。
信息的迅速膨胀,使人们的信息需要从数量的满足,逐渐转向质量的提升。信息质量提升的首要目标就是真实。信息的真实,不仅表现为内容本身的真实,而且表现为内容选择的真实,更重要的是表现为评价倾向的真实。而党宣机器因其欺骗本质,最大的缺陷也就是真实。据不完全统计,各类抗日神剧已经累计消灭了超过10亿名日本军人,这样的虚假内容想要赢得受众的信任,进而产生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真是天方夜谭.新闻联播每天播出的“全国形势一片大好”和“外国人民水深火热”,在内容选择上已经完全失去了真实性的意义;而对於普世价值的批判和背离,以及对於民主、自由的各种歪曲,对於各类事件的指鹿为马、颠倒黑白,在评价倾向上也绝不可能令人信服。
内容上如此,党宣机器在传播渠道上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洗脑信息的充塞和实际认知的割裂,使党宣渠道和可信渠道正在分道扬镳.党宣渠道充斥着伟光正的舆论宣传及其各种变形;而民间实际生活状况信息,通过近邻及其扩展形成的社交媒体,被可信地放大。当两个渠道的信息产生强烈的冲突,逼迫受众必须作出选择时,受众自然会放弃党宣渠道的拟态环境,选择更符合其认知的现实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收买和伪装再成功,也不可能挽回党宣机器的夕阳西下。对党有、党营媒体的伪装,以及对其他媒体的收买,也只会继续消耗捉襟见肘的维稳资源。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