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岐山主张探索中国特色道路,但他也承认,东西方最基本的价值是一样的。
4月23日,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北京会见了美国政治学者福山等人,他似乎很健谈,谈了他对东西方文化、中国现代化、民主政治、法治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问题的理解与认识。谈话由中信证券国际董事长德地立人记录,发布在网络上,使我们得窥中共领导核心成员内心的真实想法。
尤其难得的是,王岐山乾脆把自己的谈话称为“信号”,即西方理解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信号。就在对话福山后的5月7日,王岐山又会见了参加第八届中美政党高层对话的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代表团,明言“同中国打交道,不了解中国共产党不行”。在对话福山时,他表示要通过发达国家的前沿学者,传达这样一些信息:中国现代化的方向和目标、时间、尺度和存在的问题,这条现代化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王的基本观点,涉及中国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可以说有点“惊世骇俗”,他彻底否定了“中国为体,西学为用”的传统观点。会见结束时有人问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说法还能适用吗?王岐山的回答就两个字:“不行。”据他解释,人类文化的最基本的要素其实中国都有,中国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其中好的东西发扬光大。
这场会见网上名曰“王岐山对谈福山”,王岐山开门见山说请福山等人“给我们上上课”,但实际上是他自己大发信号。王是西北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在谈论历史时,王岐山的观点是:福山近来强调国家、法治、问责三要素的平衡,此三者在中国历史里都有DNA。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所谓民主、法治中国古已有之,这些东西并非西方独创。
为了论证自己的观念,王岐山讲到一个论据:美国人吃饭AA制,上世纪80年代,这套规则传入中国,很多中国人不习惯。由此很多人可能得出结论,觉得中美文化回异。但王岐山说,其实本质上没有白吃的饭,中国人讲“来而不往非礼也”,今天白吃别人的,明天请别人白吃。文化差异只是形式上的,本质并无不同。
我将王岐山对话福山时所持观点总结为两点:一是中国只能走自己的路,也就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二是中国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法治。
关于中国特色,王岐山论证说,发达国家加起来11亿人口,而中国有13亿到14亿人口。现在中国13亿人口脱贫了,但文化教育的进展前路漫漫,这无疑将影响到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中国走什么路,不可能让13亿人走悬崖陡壁,办中国的事情要很慎重。王还借用邓小平、习近平“共享”的一个论断,来打消人们以为中国现代化可以一蹴而就的幻想:中国需要几代,几十代才能实现现代化。
王岐山强调,中国特色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点决不能定摇。美、英、法、日等各国具有不同的宪政体制,宪政发展所走道路也大不一样。中国帝制结束后也有过大辩论,即走向“君主立宪”还是“共和”。中国封建时代的皇帝,起到西方宪法的作用,两者类似于基督教的“神”。中国必须走中国特色道路,宪法确立中国的治理架构,司法维护权利、制衡权力,但这一切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
对于美国的民主,王岐山认为根本无法复制。他说,美国的民主是美国精英先把自己的利益用制度保障起来,再慢慢渐次给白人穷人、妇女和黑人以投票权,这一过程历时200年。近几年美国在中东推广民主,但以失败告终。美国民主不可制,中国也不应该复制美国民主。
这场对话,使我们想起2012年2月,当时王向北京的专家学者推荐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激发了一部分右派人士的幻想。他们认为,《旧制度与大革命》无非是说,改革引起大革命,但不改革更将点燃革命的熊熊烈火。王推荐《旧制度与大革命》,意味着他知道中国的问题的严重性,他肯定主张立即实行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看来,这些人是过于幼稚了。
民间有言:“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套用这句话,反对民主不可怕,就怕反对民主的人有想法。王岐山公开否定“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我们不妨说,他未必认同回到过去,亦不赞成全盘西化,甚至也不认为马克思主义能够解决中国的问题。他有一套自己的理论,那就是,中国要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现代化之路。
王岐山也许觉得,福山已由一名“民主原教旨主义者”转变成一名比较现实的政治思想家,他有可能给中国的权威主义政治留下理论空间,中国可以争取他当“中国模式”的理论界鼓吹者。不过福山也有他的“理论自信”: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会导致一系列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的变化,这将逐步改变传统政治文化,产生越来越强烈的公民政治参与诉求,这就是民主化的压力。当这种压力超过一定“阀值”,最终将推动国家走向自由主义民主体制。
令人欣慰的是,虽然王岐山主张探索中国特色道路,但他也承认,东西方最基本的价值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他不一定否定普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