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然: 官员兼任教授的重大弊端
一心不可二用,资源不可垄断。可在大陆的大学,一心却可二用,资源却可垄断。在大学里,有这么一批人,你说他们是官,可他们是教授,你说他们是教授,可他们是官。你说他们是教授,可他们很少上课,他们很少上课,却能评上省级教学名师,全国教学名师。你说他们不是教授,可他们的科研成果却不少,不是省级专家,就是国家级专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他们不但能一身兼二任,而且都称职。在大学,好像没有什么东西是官员做不好的。这是大学行政化的产物,是大学官本位的产物,从宏观上说,是现行政治体制的产物。大学行政化,官员支配一切,垄断一切。他们支配教授,让教授给他们完成大学的教学业绩和科研业绩。他们垄断大学的各种资源,让各种资源围绕着大学官员的政绩转。官员评职具有优先性。在大学,评职是重要的内容,先评上职称的,都是官员,如院长,院书记,至于校长,校书记,职称根本不是评出来的,而是主动奉送。只有官员评完职称,然后才有普通老师评职称的事。在官员没有评上职称之前,普通老师只有靠边站的份。当然,这也并不绝对,那些科研强的老师,总也得给点面子,让人家评上。但在同等条件下,官员评职称具有优先性。官员评上教授,课总得上点,但课时至少需要减半,减半的工作量,也是满工作量,官员在教学工作量上具有特权。官员教授课题腐败突出。从表面上来说,官员申报省级尤其是国家级课题与普通教师没有什么区别,大家都是平等竞争,其实里面却大有学问。省级的课题,对于官员来说,评上是很容易的事,因为他们认识相关评审人员。国家级的课题,评上也就难了。但官员可以利用手中的资源,在同等竞争的条件下优先评上国家级课题。在评上国家级课题之后,总有人得做课题。官员教授没有时间做课题,就让其组成的课题组成员做课题。国家级课题的指标是专着和论文。课题组成员都是官员自己的人,官员利用手中权力,在让课题组成员写完专着或论文之后,签上自己的名字,于是官员就成了专家。垄断课题的腐败主要是学术腐败,学术腐败主要表现就是自己不干活,只拿名誉和金钱,这就比马克思眼里的资本家剥削工人更具有残酷性了。官员教授招生具有特权。官员教授招生的腐败,主要体现在硕士生和博士生招生上,尤其是在博士生招生上。这一方面官员招博士生的目的是让博士生为其打工干活,这也是硕士生博士生背后称自己导师是老板的原因。另一方面官员招生多。招生多,干活的就多,获得的好处和利益就多。官员招硕士生博士生还具有权钱交易,互相利用的目的。对于博士生来说,他们要的是文凭,但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买文凭,这主要是针对官员博士生来说的,这些官员博士生没有时间上课,也没有时间写论文,可他们去有时间完成学业论文和毕业论文,真是让人匪夷所思。官员垄断就业资源。一些硕士生和博士生,其志向非常明显,他们都愿意报考官员教授。这是因为,当这些学生毕业的时候,都具有一定的好去向。如果硕士生和博士生深得官员教授的喜欢,官员教授就会主动为他们找工作。在工作难找的情况下,官员教授对这些学生来说就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吸引力。这对于普通教授来说,就太难了。普通教授除了有点学问之外,没有额外的可资利用的资源,研究生毕业即失业,研究生当然不爱选普通教授。当然,这对于那些致力于搞学问的研究生是例外。官员垄断思想。官员会做官,即使学问意识很好,也没有时间做学问,他们每天都会被各种各样的事业所纠缠。还有一部分人,官员会做官,但不会做学问,却自认为学问很好,他们的学问,基本都是来源于从政经验,而不是读书写作思考搞学问。这部分人把经验当学问,把经验当思想,把行政思维当学术思维,经常向学生讲授非学问的官场之学,而官场之学的厚黑部分却伪装成不知道的样子。他们不但告诫学生,而且还经常告诫老师,把他们的经验之谈变成教师的思维原则,思想原则。他们垄断思想的核心,其实就是向教师传达上级指示精神,让教师必须在上级指示精神下工作,否则就变成官员眼里的异类。只要教师成了官员眼里的异类,受打压是避免不了的。官员兼职教授弊端是明显的,有大楼无大师却有大官,教师不想好好搞学问,都争相当官,败坏了学术,带坏了学生,影响了创新,给国家与社会带来了一个极坏的没有思想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