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8qiaoxinshengfanfubaiimage001.jpg (348×242)
 
百度网络图片
 
 独立学者:乔新生
 
随着反腐败不断深入,我国体制内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浮现出来。一些单位出现了风声鹤唳、万马齐喑的景象。在一些单位负责人声色俱厉,要求全体党员群众必须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话里话外,要求必须服从统一领导,必须讲团结,必须坚定地维护领导的威信和形象。部分学者尖锐地指出,反腐败非但没有将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打下去,反而使一些腐败分子更加猖狂。中国的反腐败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
 
最近,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湖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雍正王朝》的总监制、《走向共和》的总策划、湖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郑佳明说出了其中的道理,他认为,“反腐不反封,到头一场空”。
 
他之所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根本原因就在于,当代中国出现了人身依附关系,这种关系导致腐败呈现出帮派化的趋势。无论是石油行业出现的腐败问题,还是山西出现的塌方式腐败,都充分说明,执政党内部出现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一些省部级高级领导干部彻底沦为腐败分子的家臣和家奴。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特别指出:“党内不能搞人身依附关系,我们共产党人决不能搞封建社会的那种封妻荫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腐败之道。不能把党组织等同于领导干部个人,对党尽忠不是对领导干部个人尽忠,干部都是党的干部,不是哪个人的家臣。”这些话切中要害,反映出我国当前反腐败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中国宪法规定,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强调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都必须提交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通过。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是西方国家的联邦制度,当然也不是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按照一些历史学家的说法,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存在的时间很短。封建社会的最大弊端就在于,容易形成各自为政的腐败现象。不论是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还是现在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都没有为封建社会的死灰复燃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上的空间。但是,在我国为什么会出现封建主义思想,为什么会存在封建主义的残余呢?
 
其中的道理非常简单,执政党在执政的过程中,领导干部违背党章,把个人的意志强加于党员群众身上,他们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封建皇帝,认为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只有自己说了算。正是这种皇帝思想,使得一些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陷入瘫痪,群众监督流于形式,组织纪律荡然无存。
 
所以,反腐败就要进一步完善民主监督体制,要从根本上克服一言堂的现象,杜绝一把手恣意横行。目前党的领导体制仍然是高度集中的体制,个人服从组织,全党服从中央。但是,如果考虑到我国宪法规定的根本政治制度,正确理解执政党与人民代表大会之间的关系,那么,就会发现从体制内进行反腐可资利用的途径。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如果人大代表不同意,人民代表大会没有作出决议,那么,执政党的意志就无法转化为国家的意志,就不能变成国家的法律。从这个角度来说,充分利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人民代表的选举程序,真正让那些德才兼备的公民担任人大代表,也是从体制自身有效地遏制执政党的腐败的途径。
 
应该看到,目前在反腐败的路径选择问题上,始终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当依靠党内的力量,彻底清除党内的害群之马,通过革故鼎新,树立党的形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但是,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党内长期形成的一把手说了算的现象以及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等级授权制”,使得党内的民主发展容易形成死循环。反腐败本来是为了反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及违法犯罪行为,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反腐败变成了党员领导干部强化权力、党同伐异,排斥异己的工具。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强调必须坚决执行政治纪律,对那些敢于反映领导干部腐败作风的普通党员群众采取严厉的打击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依靠党内的集权体制反腐败,那么,最终必然会出现“抓住头发往上跳”的现象。反腐败必须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必须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因为只有这样反腐败才能消除党内的体制障碍,反腐败才会避免陷入死胡同。
 
笔者认为,在反腐败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团结群众,相信群众的力量,并且依照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和表决程序,依法罢免那些作奸犯科的犯罪分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反腐败真正赢得民心,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反腐败真正取得胜利。
 
反腐败首先要彻底铲除封建社会的思想,必须打掉各个单位的“土围子”,必须要让各单位的腐败分子尤其是担任领导职务的腐败分子如坐针毡,因为只有这样,反腐败才能取得实效。当前我国反腐败主要依靠党内纪检监察机关推动,这是在特定历史时期采取的措施。但是,随着反腐败的深入,阻力会越来越大,面临的障碍会越来越多。如果在反腐败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路径依赖,单纯依靠党内的纪检监察机关继续推动反腐败工作,那么,最终必然会出现强大的反弹。事实上,在一些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已经出现了联合抵制的现象。一些高等院校的党委书记公然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排斥异己,直接威胁那些敢于反映问题的党员群众。这种现象说明,如果依靠党内的组织纪律,解决腐败深层次问题,那么,最终必然会是缘木求鱼,无功而返。
 
执政党内部腐败主要是一把手腐败。一把手担任领导职务,在单位内部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部分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的一把手表面上温文尔雅,衣冠楚楚,道貌岸然,可是背地里却勾心斗角,男盗女娼,作奸犯科。解决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的腐败问题,必须绕开一把手,必须彻底清除一把手长期营造的封建堡垒,必须让腐败分子无依无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树倒猢狲散,才能使腐败无法形成气候,才能让腐败分子胆战心惊。
 
在反腐败的过程中必须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必须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必须让腐败分子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如果在反腐败的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思维定势,没有看到一些腐败分子张狂的举动,在反腐败的过程中允许腐败分子打着强化政治规矩的幌子排斥异己,那么,反腐败必然会彻底异化为政治斗争。反腐败的大方向确定之后,选择正确的道路非常重要。只有充分依靠民众,落实公民的监督权、选举权、罢免权等等宪法权利,坚决打掉各单位一把手说了算的封建地盘式的“土围子”,中国的反腐败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