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周的訪英之行讓英國媒體期待眾多合作大單。英國「金融時報」社評稱,在面臨人權活動人士和美國的壓力下,英國為了商業利益隆重歡迎習近平是沒錯的,此次訪問必將標誌著英國從根本上重新校準自己的大國關係。

「英國金融城早報」報導稱,眾多的投資者們也正在焦急盼望兩國之間貿易與投資領域價值數十億英鎊「大單」的塵埃落定。在中英雙方可能宣布的一系列合作協議中,價值數十億英鎊的欣克利角核電站項目也位列其中。這一項目一直以來就備受外界的關注。

此外天空新聞頻道(Sky News)報導,中國電信巨頭華為將對曼徹斯特大學的國家石墨烯研究所研究項目進行價值數百萬的投資。

「金融時報」發表社評稱,倫敦為追逐商業利益而對北京發起不加批評的魅力攻勢,已在外交政策重點上與美國產生裂痕,美國仍在網安和南海等問題上對中 國抱有疑心。在今年倫敦決定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投行後,美國已抱怨英國「不斷遷就」中國。本周英國歡迎習近平的熱情很可能加劇美方的擔憂,華盛頓方面認為, 英國已不再置身於歐洲事務的核心地位。

英國倒向中國不像只是權宜之計。2012年卡麥隆會晤達賴喇嘛後,英方在恢復關係的道路上走出的每一步都流露出精心栽培。唐寧街放風稱,卡麥隆沒有 計畫再會達賴喇嘛,而財相奧斯本(George Osborne)上月訪華時拒絕批評中國人權紀錄。威廉王子今年早些時候親手把女王的邀請交給習近平,也幫助建立了信任。但中英關係最大提振是,英國不顧 美國的反對,帶頭申請加入亞投行,為其它西方國家加入該行鋪平了道路。

習近平訪英之行應表明,英方為改善對華關係付出的可觀的「首付款」會否帶來切實回報。迄今,中方的回報只是幾個承諾。北京方面表示,計畫在倫敦發行 人民幣債券,將該市列為中國時區以外首要的人民幣業務金融中心。中國還計畫在倫敦證交所和中國的證交所之間實現互聯互通,為潛在的雙向證券投資流動奠定基 礎。此外,預計雙方將在習近平訪英期間簽署遠超100筆商業交易。

英國在冒著風險追求英中關係的「黃金十年」。這兩個國家在政治制度、外交聯盟和人權態度上的尖銳分歧似乎表明,無論當前的友好氣氛得到多麼精心的編排,未來出現破裂幾乎是板上釘釘的。然而潛在商機的規模意味著,英國本周應該展開最紅的紅地毯歡迎中國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