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权对人思想的改造,不只是洗脑那么简单,也许到了批量生产拥护者的阶段。
最近在大陆被谈论较多的话题是百度贴吧翻墙到脸书上灌水,在蔡英文及台湾媒体等facebook专页留下较多的评论。其目的说是反对台独,但是连台独也搞不清楚是谁,只能说这是别有意图的举动。大陆方面为此争论不休,对爱国青年的取态迥异。
在乐观的看法中,是这么一个理解的逻辑:翻墙去外面世界的年轻人可以更好地了解台湾,从而在异己观念的碰撞中产生自我脱毒的功效,洗净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实现自行开化,从而利用他们的年轻优势和思想先进,为更好的未来创造良好条件。
为了证明这个逻辑,许多赞扬者说:“当年我也是这样,后来就解毒了”云云。给人的感觉是,这帮小粉红爱国青年也将在价值观上亲近自由民主,只不过要经过必然的人生阶段而已。很想给这种不知所以的乐观情绪泼点冷水,事实上很可能不是这样。
首先,翻墙去“远征”台独的行动,很可能被夸大了规模和影响力。对于组织者来说,当然是乐见舆论将其作为现象,进而渲染出肌肉感来,这对于完成预设的目的(比如掩饰百度丑闻,转移焦点)很有帮助,但不太能赞成自由派知识分子对小粉红存在的过度肯定。
夸赞者对小粉红都放在了文化经验的维度上去考察,以为自己如何,后来者必然如何。姑且不论此种乐观缺乏实证,更大的问题在于,它没有看到小粉红们所成长的环境,其心理上的精致利己主义,已经是非往日可比。这种生搬硬套人生经验的做法,不可取。
小粉红翻墙,与前辈自由派知识分子翻墙,根本是两回事。前者是为了攻击,将意识形态防线突进到更远,后者则是要在墙外无封锁地带实现对内的交流,它向外是为了向内。所以,认为小粉红在翻墙过后,就能在新知中转变政治立场的说法,过于脆弱。
许多小粉红实际上早就在墙外生活,他们在欧美学习和生活,即使在那样一种对外的环境中,他们依旧充满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情绪,只要意识形态指挥者征召他们,便随时听候指令去出击。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粉碎了“因为翻墙而实现启蒙”的推断。
而在夸赞者更大的乐观上,是认为一代更比一代强,是以进化论的观点看世代命运与国运的联系,以为少年强则中国强。真实的情况是,小粉红并不弱,其强不强的问题,也只是针对爱国的强度,而不是反对的强度。而且,没有证据表明,新世代一定强过上辈。
如果引入另一种世代经验看,六十年代人比五十年代人更向往民主吗?七十年代人比六十年代人更追求自由吗?如果不是这样,何以说九零、零零年代生人一定比八零七零年代高明?这里面的逻辑不是一般的凌乱,没有办法支撑起那张寄望新世代的乐观论断。
小粉红并不是具备必然向文明转化的因素,他们所受的所谓良好教育,所谓眼界宽广问题,也可以成为芮成钢那样的人,甚至可能成为前驻英大使傅莹那样的人——傅莹在英国对共产党的辩护,很像是小粉红长成后的模样,为什么没有人看到这一点?
认为年轻的一定代表进步,将他们犯下的错误理解为经验问题,以为可以在更强烈的文化冲击、更长的岁数获得心智成熟,这种不无盲目的乐观夸奖其实是因为一种无力感使然。因为无力,才对世代做出区分,才好容纳新比老强的期盼来,这也是虚假希望。
有没有想过这样的情形,小粉红代表的是对共产党执政更驯服的接受、更加具有认受性质的同情与理解?将这种取态预设为不稳定的、随时优化的,也许是过于乐观,过于经验主义了。极权对人思想的改造,不只是洗脑那么简单,也许到了批量生产拥护者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