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答记者问,称将重点查办扶贫领域的腐败,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实现脱贫。中国学者和观察人士则认为,如果不从制度上改革,只能治标不治本。
中国官媒新华社3月29日采访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该负责人汇报说,检察机关在过去三年内共查办扶贫开发领域职务犯罪2295人,其中科级以下工作人员和村组干部犯罪占较大比例,涉及罪名主要是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等。
中国社会观察人士田奇庄对美国之音说,扶贫款被侵占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最根本原因是行政不透明,监督机制不完善。他说:“就我认识的那些贫困户,他自己是半身不遂,他儿子被摔成了也是半身不遂。两个残疾人申请了三年才申请下来一个人80块钱。这种情况也就说明,真正的困难户他们往往得不到救助。反而那些有权有势有亲戚关系的人,他们会拿钱。另外一些就是官员们会挪用钱,这也的确是一个普遍现象。”
一位江苏省沐阳县政协工作人员今年2月29日为《人民政协报》撰稿,呼吁在使用扶贫资金时应公开公示,充分尊重每位贫困户的意见。这位作者用自己姑父所在村的例子讲述了贫困户经常面临“被签字”、“被入股”的困境。他写道:“必须确立作为扶贫对象的农户才是扶贫资金使用的主体”,村干部擅自替贫困户“做主”,“有侵犯贫困户合法权益的‘嫌疑’”。
扶贫款腐败为何越查越多?
田奇庄认为,检察院通报的犯罪案件数相对于实际案件数“只是零头”,因为扶贫款“被挪用、被截留、被挤占,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普遍存在。
根据最高检提供的数据,检察机关2013年查办职务犯罪579人,2014年783人,2015年933人,呈逐年上升之势。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认为,腐败越查越多的原因在于“不是制度反腐”,“治标不治本”。
他说:“这种反腐就是抓倒霉的,它不是制度反腐。就是说你为什么会出这么多苍蝇老虎啊?它并没有深入讨论过这个问题。那你怎么从制度上杜绝它啊?它也没有。我们叫治标。原来叫标本兼治,治本为主,原来还这么说,现在不说了。现在说治标,用治标赢得治本的时间。”
田奇庄也认为,杜绝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 就要赋予人民以监督权,对民众进行法制和权利教育。他谈到,只有中国民众真正成长为公民,中国社会才有可能实现法治的进步,实现对官员的有效监督。
周孝正:政府在贫困线标准上玩儿“花活”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周孝正提醒道:“它有一句话要注意,它是按照现行的贫困标准。”
世界银行去年10月将国际贫困线标准从一人一天1.25美元上调到1.9美元。而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中国现行农村贫困标准为每人每年2800元。如果按照世行的方法换算,中国现行农村贫困标准约等于每天1.6美元,低于最新的国际标准。但统计局发布的文章说,根据中国实际国情,现行农村贫困标准的实际生活水平相当于“不愁吃、不愁穿”的稳定温饱生活水平。
周孝正认为,中国现行贫困标准已经低于国际水平,到了2020年却依然使用2016年的标准是不太合适的,因为这五年内或会出现通货膨胀。
他说:“它(指政府)这里头玩儿了一个花活。就是说,我是按照16年的贫困标准,完了我到了2020年五年以后我就扶贫了,但是我扶的那贫困的标准是五年以前的标准。但是随着通货膨胀,我们的通货膨胀非常之利害,因为我们的政府印货币啊,它一年要增加多少。它并没有说我五年以后,我要把这五年的通货膨胀我得给它刨掉。它只是说在数字上,我要达到16年或者15年的水平。它给做了一个花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