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工作者 林彦邦)

 

 

 

2017年,香港人见证了一场诡异的「选举」,超出了以往对小圈子选举荒谬怪诞的想象。

 

所谓「选举」似乎大局已定,这并不出奇。诡异在于,早在曾俊华去年12月辞职时,有关中央「不信任」他的消息满天飞,到林郑月娥今年1月辞职,「唯一属意」、「真命天子」、「中央不任命」等说法陆续浮现,尔后张德江南下宣旨到两会,所谓「中央」的属意从来没有改动过,换言之这个「选举」,没有开始就已结束。

 

不少开明建制人士和民主派,期望过中央「让子弹飞一会」,来个「真正有竞争选举」,但结果连这些假像也懒得装。

 

而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是林郑月娥到底有甚么无法取代的优势,又或者反过来说,曾俊华有甚么绝不能用的理由,令曾任九年财政司,并和习近平握手的曾俊华,成为了部份极左人士口中,勾结外国势力的反对派代言人;曾同朝为官的两位前司长,一个是中央唯一信任,另一个竟然是绝不委任,这种戏剧性的反差,恐怕连口口声声说林郑完全符合四大标准的建制派,都难以自圆其说,其中原因就只有中央那「一男子」才知道。

 

但更诡异的是,即使大局已定,无票的还是假戏真做,有票的则连戏都懒得做。

 

假戏真做,说的是曾俊华团队和他们的支持者。整个「选举」,民意都只能参考而无实际价值,由刘兆佳到民主派,都难得在这唯一一件事上口径一致,但曾俊华团队却从一开始,就将整个竞选工程当普选来做,似乎他要争取的是730万无票市民,而不是1,194个投票选委。

 

当然上届梁振英都不时落区「一本簿、一支笔」,但曾俊华不是搞这些保持距离的做骚落区,而是不带保安不设防,直接走入人群闹市,他遇到的不是示威抗议,而是真心情切的欢迎和爱戴,假如未来几天他再来个造势大会,就和台湾的民主选举候选人所差无几。

 

而一众薯粉亦过足选举瘾,即使大家都无票在手,都好像认为可以将对曾俊华的热情转为选票,将他送入礼宾府。不夸张说,假如今天香港有普选,曾俊华势必会成为首任民选行政长官。

 

另一边厢,「瞓喺度都入闸」的林郑月娥,虽然声称要面向730万市民,但选举工程灾难不断,小至厕纸八达通,到丈夫的「亲笔信」,她简直成为了墨菲定律的最佳示范,所有可能会出错的事,放在林郑身上都必定会错。诿过于公关团队、贬低对手的民意支持只是一时风光,都掩盖不了显而易见的事实:林郑月娥从来没有做好准备,才会有因为「疲倦」拒绝和团体会面的闹剧,才会有「辞职论」和之后的左支右绌,才会一而再强调搞选举「很累」。

 

 

 

一男子不听不理不改

 

但真正能决定特首谁属的那800多个建制选委,对于这些所谓民意民心民调,这些选举工程不屑一顾,过往几届「选举」,中央钦点的碰巧是民望最高的,他们还会做作一下,搞一些所谓界别民意调查,今届干脆连象样的理由都没有,戏都懒得做。

 

这一连串诡异状况,将曾俊华塑造成历来最漂亮的败者,令林郑月娥成为最丑陋的胜者,若一切按现时形势走下去,拖着低迷民望走入礼宾府的林郑月娥,只能更进一步仰赖西环的支持,更倾斜向利益团体以巩固管治,特区政府未来五年,只会在梁振英铺设的下坡路上继续堕落。

 

而明明眼前就有一个皆大欢迎,令香港人顶礼膜拜的选择,只要一男子下令,今天将林郑月娥捧为神明的奴才,自会打倒昨日的我转吃薯片,偏偏北京就是不听不理不改。

 

朕不给的、你不能抢,或者简单点说,我锺意呀,吹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