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一直拒绝就高铁通关方案进行公众咨询,行政会议召集人陈智思昨日重申只会向市民解说一地两检方案,但搬出来的理由则似是而非。他说,部份人拒绝一地两检是因为不信任共产党。问题是,港府既然知道香港恐共惧共情绪趋升,为甚么还刻意硬销一地两检的中国方案,而不愿依循香港的行政制度、程序进行公众咨询?他们只是愚昧地把中国部委的鸡毛当令箭,还是刻意避开公众咨询,以免市民抛弃中国方案?
拒绝咨询 回避多种套餐
按照港府2003年制订的《公众咨询工作的指引》,政府决策局及有关部门应就公共政策及早咨询市民,「清楚列明咨询的目的、可供选择的各个方案,以及政府属意的方案(如有的话)」。对于高铁的通关模式,政府属意的方案是在西九总站割出中国口岸区全面实施中国法律,这是中国方案。而较为公众关注的还有两地两检方案、车上检方案、CIQ(Customs Clearance、Immigration、Quarantine,即清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方案等,如果政府要进行公众咨询,自然要列出所有方案,市民的首选未必是中港政府黑箱作业达成的口岸租界方案。
运房局局长陈帆昨日向旅游业界及酒店业界推销高铁时说,高铁一地两检方案的最大好处是省时、便利,「这两点看似很普通,但吃饭、呼吸也很普通,但若不吃饭呼吸却无法生存」。陈局长似乎忘记了,吃饭是很普通,但吃甚么、在哪里吃也可以有很多选择、多种套餐,高铁通关模式就算要采用一地两检,也不是只有在西九站割出中国口岸区这一款套餐。
陈帆还说,港府的一地两检方案符合香港市民期望,强调任何方案政府都已考虑过,也和内地部委商讨过,指一地两检有必要。陈帆说这番话时,同林郑月娥早前在北京向中国部委领导表态时一样,俨然化身香港民意代表,相信市民欢迎一地两检、欢迎中国部委决定的一地两检方案。
中国方案 输出革命新版
林郑月娥和陈帆的所谓民意支持,是个别政党、媒体早前进行的民调结果显示,逾半受访者支持一地两检。但这些民调与政府不进行公众咨询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回避通关模式可以有多种选择。民调多未清楚列明各种通关模式让受访者选择,把问题简化为是否支持一地两检,在港府近期频密的省时、便利宣传攻势下,较多受访者选择支持只是被误导的结果,而这一结果又成为港府和中共自欺欺人的依据。
说到底,香港高铁一地两检模式,只是中共输出中国方案的一小部份,或者说是针对香港输出其社会制度的一部份。去年7月1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上首次正式提出中共「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国际舆论迄今对中国方案反应不一,有人斥为夜郎自大、不以为然,有人斥为中国输出革命2.0、呼吁警惕。
林郑月娥、陈智思一再呼吁民主派议员到西九总站考察,这无非是要议员去感受中国方案在香港落地生根的成果而已,岂会改变中港协议阉割香港自治权的事实?岂会改变港府违反香港行政制度、行政程序的事实?中共、港府既然希望港人多些相信共产党,共产党岂不是更应该恪守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原则?特区政府岂不是更应该遵守公众咨询的原则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