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春秋》副社长杨继绳发现的一个规律是:各地领导人中,凡跟从毛泽东的向心力越强者,造成的灾难就越严重;凡跟从毛泽东的向心力较弱者,造成的灾难就相对较轻。当然如果离心力强,也不行,那就戴不稳乌纱帽了

——————-

“我当记者时,就很羡慕美国记者约翰。里德写出《震撼世界的十天》。另一个美国记者说过:我看到历史在我面前爆炸,我将爆炸的历史变成永恒。这些对我鼓舞很大。当记者一定要写重大事件。”《炎黄春秋》副社长杨继绳告诉我。

杨继绳在大跃进50年和改革开放30年国际研讨会发言。

《震撼世界的十天》,我也读过,记叙俄国十月革命如火如荼的最初日子的所见所闻。曾几何时,十月革命的呐喊声中诞生的共产主义苏俄一朝崩解了。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领导者》一书中说过:广阔的活动空间才能成就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像李光耀尽管视野和能力非凡,但是在蕞尔小国新加坡,他能成就的事业终究有限。我想,同理,杰出的记者,也靠跌宕起伏的时代来造就。如果赶上一个按部就班、波澜不兴的时代,他空有一身本事,也难有非凡作为。有大抱负的中国记者应该庆幸,自己赶上了中国“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末曾纪泽语)。如果说,思想解放运动成就了刘宾雁,那么,可以说,改革开放深化年代成就了杨继绳。

最惭愧当时竟没感到很大痛苦

这位68岁的“退休老记者、在任副社长”,用他带着浠水乡音的普通话,语速极快地回顾着他的记者生涯,尤其是他调查、写作《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的经过。这本书在香港畅销不衰,“在香港和海外中文书市上就算非常不错了!”

历史感与现实感——这两方面,在杨继绳身上是交织在一起的。如果说,他在作为一名记者时,采写改革开放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和如何克服难题,主导他、鼓舞他的信念,就是自己是在记录历史,有站在历史高度俯瞰的自觉;那么,当他书写半个世纪前的往事之际,在脑海中念兹在兹要针对、要针砭的,恰恰就是现实。

杨继绳强调:历史与新闻是相通的,相通点就是一个字——“信”,“信”,就是真实。当了四十年的记者,杨继绳走的是一条追求历史真实的路。“讲真话、求真理、做真人”,这“三真”原则始终不变。

多维社记者问:为什么会想起写《墓碑》这本书?

杨继绳说得很平实:1997年,我写的《邓小平时代》出版之后,再写什么?中国值得写的重大事件太多了,“反右”,“文革”,写的人已经很多,我一想:大跃进大饥荒国内还没有人写大部头啊,这样就选择了这个题材,一干就是上十年,1999年之后光收集材料,就花了三四年。


中国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饿死数千万人。

其实,杨继绳选择这个题材,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大跃进-大饥荒的岁月,给他投下过浓重的阴影。虽然他对我语调轻松地说“大跃进那时我正在长个儿,就没有长起来”,但其实他遭遇了更大的不幸:父亲就死于大跃进造成的大饥荒。

杨继绳在回答《南风窗》记者采访时回忆:1959年4月底,我正在利用课余时间为学校团委办“五四”青年节墙报,我儿时的朋友张志柏匆匆赶到浠水第一中学找我,急急忙忙地说:“你父亲饿得不行了,你赶快回去,最好能带点米回去。”他还告诉我:“你父亲没有力气去刨树皮,饿得没办法,想到江家堰去买点盐冲水喝,没想到倒在半路上,是塆里的人把他抬回来的。”我马上放下手上的工作,向团委书记兼班主任请假,并到食堂科停伙三天,取出了三斤大米,立即赶回家——睡虎下塆.走到塆里,发现一切都变了样:门前的榆树没有皮,白花花的,底下的根也刨光了,剩下一个凌乱的土坑。池塘干了,邻居说是为了捞蚌放干的。父亲半躺在床上,两眼深陷无神,脸上没有一点肌肉,我用带回的米煮成稀饭,送到床边,他已经不能下咽了。三天以后就与世长辞。

“直到今天我的悔恨也无法弥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而我最惭愧的是当时我内心竟然没有很大的痛苦,我相信当时政府告诉我们的理由,那是苏修逼债,自然灾害,所以‘少数地方’发生了饥荒……‘唯有牺牲多壮志’(毛泽东诗句)么。”

跟毛跟得紧,百姓就遭殃

杨继绳告诉我,写这本书完全是个人的业余时间。“我是新华社记者,有这个身份带来的方便。我往往是出外采访,完成任务后再待几天,就搜集材料来写这本书。到图书馆、资料室泡几天,搜寻材料并抄录、复印下来,也采访了一些人。”

他跑了很多当年的重灾区,像安徽蚌埠、凤阳,河南信阳……仅在四川一地,光是复印查到的资料,他就自己掏了一千多元。

六十年代灾荒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死人百万的河南信阳,杨继绳是抽时间专程去的。杨继绳告诉我,当年新华社驻信阳的记者已经退休,陪自己去找人。信阳市委宣传部却拒绝让他查阅历史资料,杨继绳没辙,就到基层、农村跑了一个星期,采访各种当事人、目击者,请他们口述历史。后来回到郑州,他请河南省委秘书长签了字才去资料馆,查到了许多当时的文件、内部简报。

“查资料很费劲啊,那个年代的资料,都是用缩微胶卷保存,我一只手摇,一只手抄。一抄三四天。还怕没收,带了好几个笔记本,今天用这个本,明天用那个本,不然,他们要不让拿走怎么办?用这个办法就可以减少损失。很多资料室还有规定呢,‘不准引用’、‘不准转载’……”

杨继绳的《墓碑》,叙述了各省轻重不等的骇人灾荒,也专门分析了各省为什么饿死人的比例有那么大的差别。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各省地形气候、地理位置、资源多寡,使灾民在饥馑中能够维生的条件有很大差异,更重要的是各地的农民实际平均留粮多少——这就是农民的最低生存线。

杨继绳对我说,他发现的一个规律是:各地领导人中,凡跟从毛泽东的向心力越强者,造成的灾难就越严重;凡跟从毛泽东的向心力较弱者,造成的灾难就相对较轻。当然如果离心力强,也不行,那就戴不稳乌纱帽了。

「杨继绳小档案」

高级记者、教授,1940年11月出生,湖北浠水人,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拖拉机专业,1968-1988年在新华社天津分社任记者,1988-2001年在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任编委兼理论主任、新闻调查部主任等职。2002年至今为《炎黄春秋》杂志副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