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行将结束时,坐在第20排一名学生忽然起立吹口哨并高声喊道:“剑桥大学怎么能拜倒在这个独裁者脚下!?”“怎么能听这种专断之论!?”一时,会场惊谔,“可耻!”“滚出去!”之声响起。一只鞋子飞过听众,落在演讲者前约1米处。总理被迫停讲1分多钟,旋即对这个学生发出“卑鄙的伎俩”的指责。后来查明,这是一位来剑桥达尔文学院攻读病理学博士学位的德国留学生,现年27岁。
现实生活往往具有戏剧性,这个掷鞋风波就是如此。且看环球网09年2月11日的报道:2月6日剑桥大学校长理查德去伦敦向中国驻英大使“转交了肇事学生的认错信”;新华网伦敦2月6日电:中国驻英大使傅莹表示:“我听说,那个肇事的德国籍学生事后也对自己的行为表示后悔”;新华网伦敦2月7日电:中国驻英大使傅莹回答记者问时说:“我注意到,该学生已就他的行为公开道歉”。2月10日,这位德国留学生马丁.杨克在剑桥地方法院受审。法新社2月10日报道,“马丁当庭对其违反公共治安的指控表示不服。”法庭的审理持续了10余分钟,检方要求将该审理延至3月10日以收集相关证据。《北京青年报》2月11日报道:在剑桥大学攻读分子生物学博士的孔郡旁听了庭审,他说:“我记得杨克在说不认罪的时候,语气挺坚决的。”一则消息是言之凿凿的“认错”、“后悔”,一则消息是坚定不移的“不服”、“不认”。这样的情节冲突不是颇有戏剧性吗?一出“剑桥掷鞋风波”短剧就这样拉开幕布。
只就当场呛声、掷鞋论,杨克小伙子确实十分唐突、对客人大不敬,还干扰了别人听讲,也有失自尊,仅此而已。英国1986年制订公共治安条例,其中规定以威胁、粗鄙、侮辱言辞或行为制造恐惧或挑起暴力,最高可判6个月监禁和5000英镑罚款。杨克的呛声只是表示对剑桥邀请温演讲不满,“独裁者”和“专断之论”是他的认识,不具“威胁、粗鄙、侮辱”的性质,当然也没有“制造恐惧或挑起暴力”的效果。以掷鞋表达不满,如同当众焚烧国旗,多元制社会对这类行为有一定的容忍性,并不把它视为“制造恐惧和挑起暴力”。不过,这种意识形态的宽容性,与讲究“舆论一律”、“意识统一”的社会截然不同。在一元制社会,对领袖表示大不敬会被谥以“反党”、“反革命”、“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罪名。所以,杨克的呛声、掷鞋引起温总理的第一反应就是指责为“卑鄙的伎俩”。事发后数小时,北京2月3日早晨9时,伦敦尚在深夜,新华社即播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答记者问,表示中方对这一事件强烈不满,2月3日下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再次表达中方的不满。与外交部轰击的同时,温总理在英国的访问还有一项重要程序,即英国王子安德鲁在白金汉宫为温总理举行欢迎仪式。环球网2月11日报道称,此项活动被取消,“中国使馆称是‘天气原因’”。不错,当时英国遭遇百年未有的大雪,道路阻塞,伦敦市中心积雪厚达20公分,不过,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将温总理一行送到白金汉宫应该是不成问题的。把这一重要仪式取消,对双方都不是一种愉快的决定。要知道,杨克对温总理的冒犯尽管可以取得温的谅解,他对中共整个权力结构的挑战却触发了对方最深层的暴虐之情。欧洲正在金融危机中挣扎,温氏所行之处签订不少贸易协定,还答应派出采购团去挥撒美元。此时此刻,中共权力结构以为忘乎所以、狠压西方用不着担什么心。因此,你才看到,中国政府敢于把英国由王室出面的欢迎仪式悍然作废。
现在,让我们看看掷鞋事件发生后,英国有关方面的反应。新华网剑桥2月10日电:事件发生当晚,剑桥大学副(原文如此)校长理查德就在该校网站帖文,对该事件“深表遗憾”,她说:“剑桥是学术研讨辩论的场所,而扔鞋行为完全南辕北辙。”环球网于事件发生第二天报道:剑桥大学校长理查德说:温总理能在剑桥演讲是我们最大的荣幸,但是令我非常窘迫和抱歉的是,只有一个人表现出对总理的不尊重;剑桥留学生基金会主席沙利文说:我觉得非常遗憾。剑桥大学是支持自由发表意见的,但是我们并不觉得用这样的方式,向一个尊贵的客人表示你的看法是合适的;剑桥大学气候变化经济研究员王军说: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剑桥这样一个有800年历史的地方,应该算是剑桥的耻辱;剑桥大学商学院管理学哲学硕士张博说:对于不同意见的表达,我们可以与他们谈,但是像这种卑鄙的行为,我觉得不值得与他们一般见识。这些反应,这些认识,代表了英国知识界对这一事件的评价。他们只是感到“窘迫”、“方式不妥”、“剑桥的耻辱”、“不值得与之一般见识”,如此而已。表示“抱歉”是应有的礼貌,表示“遗憾”是不满足的感觉。在多元制社会,虽然谴责呛声、掷鞋行为,但给予宽容的理解,没有与之誓不两立、踏上亿万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的气慨。
但是,中共抓住这一事件不依不饶,有意制造舆论。环球网2月3日报道:“剑桥大学师生对个别人破坏温家宝总理在剑桥的演讲表示了强烈的愤慨。”剑桥师生万余人,来自世界四面八方,政治取向有别,怎么能证明一致表示“强烈的愤慨”呢?中新社伦敦2月4日电:“据了解,剑桥师生正强烈要求校方开除此人。”以“剑桥师生”名义制造开除该生的所谓“强烈要求”,除了暴露中共惯有的弄虚作假的说谎本色外,还能证明什么?这时,英国面对的是一群东方的共产泼妇,披头散发、衣衫不整地上来抓挠,辱骂你要强奸她们,如此纠缠下去,真是要伊于胡底?于是,才有以下情节:2月4日,首相布朗亲笔致信温总理,对演讲受到干扰表示“很抱歉”,告诉他“警方正在依法处理此事”;同日,剑桥校长也致函温总理,对事件发生表示“诚挚道歉”;2月6日,理查德还赴伦敦中国使馆,向大使傅莹正式道歉。戏演到此,可说已达高潮。
前面已经提到,2月6日,剑桥校长赴伦敦中国使馆,“转交了肇事学生的认错信”。对此,傅莹大使按照她固有的思维方式,充分发挥了她的想象能力。新华网2月6日发自伦敦的报道称,这位大使认为:“事实上,他(指肇事学生)对中国的指责自己也说不清楚,完全是人云亦云而已。”这是她按照中共推行党化教育时强迫受教育者钻进统一格式思维的经验所作的推断,她以为西方社会的年青人也是如此“不知所云”和“人云亦云”。自由社会信息畅通,杨克有条件对不同信息作出独立的分析和判断,由此,才有“独裁者”和“专断之论”的概括。认为杨克这样的年青人也象“党的好儿女”那样惯于跟风,惯于随大流,惯于“不知所云”和“人云亦云”,那是看错了对象。上述新华网所发的消息还报道,这位大使继而发了一通感慨,认为“英国社会还存在对中国的不了解,不理解甚至是误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往往会滋生一些消极的负面消息”。这个分析不能说毫无可取之处,但是,所谓“负面信息”却完全看拧了。应该如实地告诉中共权力层中这位持温和理念的大使,“独裁”、“专断”是恰如其分的判断,描绘的正是阁下所属的权力结构的真实面貌,是完全的正面信息。把正看成负,这是中共倒行逆施的世界观。正是因为惯于以正为负,才会对英国的民主自由看不惯,“不了解,不理解甚至是误解”,以为多党政治、三权制约是“邪恶”,誓言“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关起门独裁、专断,中国的百姓不敢惹你们,到英国来特别是到剑桥来贩卖你们的独裁、专断那一套,遇到杨克这种鲁莽的小伙子投掷一只鞋表示愤怒,是你们自找的无趣嘛!
目前在剑桥读书的中国大陆留学生约900人,一些留学生鼓动同学在杨克受审时去伦敦示威,企图迫使他向中共政权道歉。如此向党靠拢是可以理解的。每一个中国大陆留学生的表现都在中国驻英领事馆的关注下,与毕业后归国、求职有密切关联。何况,这些80后是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纲领”的教诲中长大的,脑子里刻印的是必须抵制“分化”、“西化”的阴谋。多年党化教育培养的民族主义狂热和游民意识发作,使这些年青人在迷蒙中失去自我而成为党的工具。从迷蒙中逐渐清醒的也有,不过,或者选择沉默,或者滞外不归。专制之严厉,由此可知。
对世事的无知,思想的贫乏,盲目的冲动,简单的排外,是这些接受党化教育者的突出特点。掷鞋风波成为他们表现自己的机遇。请看新华网页披露掷鞋事件时若干网友的留言,那是他们的自我表现:
(1)09.2.4:“请你到中国来,十三亿中国人民每人踩你一脚,你就知道天大地大。”
(2)09.2.6:“好样的!总理!将八国联军的账一起算!”
(3)09.2.7:“这一事件中的英国卑鄙者是个什么东西?你根本没有发言的资格和立场,是我们中国人屠杀了你亲娘老子,还是破坏了你家一砖一瓦?还是你英国人还欠着中国人民的历史血债?”
(4)09.2.7:“你小子来中国看看,吓死你,这可不是青(清)朝的时候,你们八国联军打我们的时候,你想死就来中国吧”。
(5)09.2.9:“我觉的(得)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很可能背后是有人指使的。”
请记注:中共政权就是建筑在这种“无知者无畏”的社会基础之上。由于无知,才便于指使;由于无畏,才甘于效劳。杨克掷鞋风波的积极意义就在于让世人有机会近距离认识中共依靠“无知者无畏”的虚弱性。
这出短剧至此应该落下帷幕了。但是,有一个小小的结尾需要在这里补充。杨克事件将会怎样处理呢?法院已经立案,3月10日重新开庭,结果会如何?前面已经分析,呛声、掷鞋本不触犯公共治安条例,会不会宣告无罪释放呢?这涉及相当复杂的因素,现在没有条件作出预测。只是有一个相似的案例可资参考。2006年4月20日,在美国白宫前举行欢迎胡锦涛访美仪式时,大纪元时报记者王文怡大声抗议,引起轩然大波。按美国有关法律,因“恐吓、骚扰外国元首”罪,可判处6个月徒刑或罚款5000美元。当时,已经开始了诉讼程序,但结果是联邦法院宣告撤诉,确认王文怡无罪。这是一幕人间喜剧。难道世间之事真的总是以悲剧始而以喜剧终吗?此中学问太深,不是笔者能够破解的,就此打住,赶快降下帷幕!
(200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