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特区政府在北京举办「国家所需、香港所长──共拓『一带一路』策略机遇」论坛,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作主旨演讲,特首林郑月娥亦有发表讲话。

 

张德江在演讲中提到「国家发展始终需要香港,也必将不断成就香港」,并指出特区要「发挥『香港所长』,合力提升优势互补效应……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是重要的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是全球公认的最自由、最开放的经济体……香港服务业门类全、人才多、专业化和国际化程度高,特别是金融、会计、法律、设计、咨询等专业服务享誉全球,加之『两文三语』通用、知识产权保护完备、市场和法制与国际接轨等有利因素,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而林郑月娥也表示「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方针,就是以一国两制为根,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聚焦发展,以香港所长,配合国家所需,为国家和香港的未来发展作出贡献。」此外,她进一步说明「香港将会在六个重点范畴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其中之一,就是「加强对接合作与争议解决服务」,亦即是论坛上提及的「与国际接轨的香港法律及争议(仲裁和调解)专业服务」。

 

笔者对于他们的讲话非常认同,特区对国家推进一带一路的确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在上述的「香港所长」中,肯定司法制度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在整个国家内,就只有香港是实施普通法制度,而且终审法院总会邀请一位海外其它普通法地区内享誉盛名的法官参与审讯,因而令特区的司法制度广获世界认同及信任。再者,特区其它方面的法律配套设施如仲裁与法律服务亦完善,可处理实行一带一路后,国与国之间经济合作所牵涉的纠纷。故此,国家是不能失去香港司法制度的支持。

 

特区核心价值被林郑扭曲

 

可惜的是,纵然张德江与林郑月娥均明知特区司法制度的重要性,但没有致力捍卫特区这个核心价值不受干预,反而是任由中共治港者将之抹煞及扭曲,一步一步的在港落实其「全面管治权」。

 

正如笔者周前在本栏中也指出,目前特区行政与立法方面均已沦陷。特首唯京是从,西环治港已是人所共知的事,中联办主任王志民甚至摆明车马地表明「中环、西环行埋一齐几好」。而立法会则是由保皇党议员主导,他们依赖中联办才可当选,固然事事以西环意旨为依归,变本加厉地在议会内行使伪多数人暴政,早前更趁着六位民主阵营的立法会议员先后被法庭取消议员资格的「空窗期」,大幅修改《议事规则》,全面杜绝拉布,主动阉割立法会监察政府的权力,甘愿沦落为政府的橡皮图章。

 

此外,治港者近年也将特区独立的司法制度视为眼中钉,设法打击。2014年国务院以七种语言发表一国两制《白皮书》,表明「各级法院法官」都必须「爱国爱港」、「对国家效忠」,履行职务时要「承担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及发展利益」,以及「接受中央政府……的监督」,以「体现国家主权的需要」。自此以后,治港者接二连三地发表许多冲击特区法治的言论,如声称将释法「制度化、常态化」等,但特区政府竟从不反驳。这样下来,司法方面根本难以独善其身,何况,在特区政府及立法会均是由西环控制的情况下,一旦治港者坚持在港制订恶法,法官也不得不依恶法判案。

 

美国开国元勋、第四任总统麦迪逊(James Madison)有一句名言:「如果人类是天使,那就没有成立政府的必要。」(If men were angels, no government would be necessary.)就特区的情况看来,就是如果法官是天使,那即使没有民主,也可维护法治精神。(If judges were angels, no democracy would be necessary.)可惜,我们的法官只是凡人,所以为了捍卫特区法治,民主必不可少。

 

既然中央及特区政府都认为特区要致力担当一带一路的「促成者」和「推广者」,那么,就必须维护特区的法治和司法独立,而最佳办法,就是中央依照承诺尽快在港实行双普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