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中国商务部4日宣布对美国进口高粱启动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鉴于目前中美贸易关系十分敏感,华盛顿两周前刚刚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加征高额关税,舆论立刻对中国这一举动的含义展开了分析和猜测。然而中国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局长王贺军强调,这是一起正常的贸易救济调查个案,否定了媒体对中美正在打响贸易前哨战的引申。”“当前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打贸易战将使中美两败俱伤,因此双方应该都没有那样做的意愿。还有一点正变得越来越明显,即美方在不想打贸易战的同时,看上去越来越倾向于向北京施压,要求中方做出更多贸易让步。至于美方将走多远,中方如何应对,是舆论展望的重点。”“中国肯定不想与美国展开贸易战,但是如果美方的‘惩罚’找上门来,无论它属不属于贸易战,中方都会还手,后一点的确定性大概与中国不想打贸易战同样高。”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对美中两国即将升级的贸易战,中国舆论还沉浸在官方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乐观宣传中,认为贸易战打不起来,或即使打起来,中国也会取胜。然而,正如美国商务部长罗斯所说,‘贸易战每天都在进行’,过去都是美国被攻击、被占便宜,现在轮到美国出手反击了。”“事实上,美中贸易战从2017年就已不宣而战,2018年只会越来越激烈。抵制中国产品可能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美国还可能与欧洲、日本等联手,以中国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多为由,否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川普政府下决心与中国竞争,经济领域更大的杀器,是‘货币战’。美国如利用美元占全球货币市场61%绝对份额的优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定会让目前只占全球货币市场约1.5%,无法全球流通、不能国际兑换、不能出手国际市场的人民币无还手之力。美元汇率最近连续下跌,导致人民币升值,已让人民币感到吃不消。中国有专家指出,如果美元与人民币在全球金融市场对赌,中国最终必然伤筋动骨,甚至消耗掉过去40年积蓄的所有外汇存底,也失去国际市场的资本能力和话语权。中国领导层如果是识时务的现实主义者,面对川普的贸易战和货币战,可能只会象征性地报复,绝不会或不敢全面应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