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政治目的不是惠台
颜建发说:“这个所谓的对台的31项,我认为是惠中,是以中国自己的利益为考量的,顺便包装一下,实际上并不是惠台,因为,如果整个计划有政治目的,就不是友善,就不是惠台。”
颜建发教授说,中国的这些措施对企业和个人固然可能带来利多,会让台湾面临人才和人心的流失。这事关台湾国家总体的利益与安全。因此台湾应在保持大陆这个重要的贸易对象的同时,走向世界,开拓区域和世界各国的贸易联系,才不会被中国给套牢。
台湾陆委会发言人邱垂正日前针对大陆的对台措施警告说,“陆方提出的措施,旨在提升其经济发展,吸纳台湾人才资源跟技术,具有政治统战意图”。
到大陆投资和工作的风险和挑战
台湾华东大学公共行政系教授高长说,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川普政府提出了美国的再工业化,用优惠措施鼓励在海外投资的美国公司回流。审视中国对台31项措施,这个是“阳谋”,有统战意味,但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说,新的惠台政策对台湾造成的冲击,一是人才争夺,二是产业外移。但他并不认为,台湾的厂商和年轻人就会向大陆进军。
他说:“年轻人对大陆有更多的了解的话,可能就会选择不愿意待在大陆,更喜欢台湾。厂商也不会为了利益,完全不顾国家,当然,有时候厂商的利益跟国家不一定是一致的。”
高长教授认为,留才揽才在台湾,政府需要做的要提醒去大陆发展的厂商和年轻人,到大陆投资和工作的风险和挑战,同时政府也要努力改善台湾的产业环境,劳动条件,以及薪资报酬等。
担心高科技企业和人才流失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中国大陆研究中心主任范世平表示,大陆对台31项措施需要警觉,但无需恐慌。他说,这31项措施中,是硬拼凑的,很多是就早在执行的政策。但是他指出,有些措施是用优惠待遇来吸引台湾的尖端和高科技人才。
他说:“比如说,他们强调的是希望台湾的高科技业或者高科技的人才去大陆就业或者创业,这是我们值得担心的。特别是,他们这次提到对高科技业要降税15%,这个是会影响比较大。”
工业技术研究院产经中心副主任张超群从台湾产业可能受到的冲击和挑战指出,人才流动是全球性的,中国挖角台湾人才从来没有停止过。他说,大陆挖角台湾人才的途径发生变化,过去是直接跟台湾人才本人谈条件,现在是直接找人才的配偶。他说,面对台湾人才被挖角的挑战,政府应向高科技人才提供不仅是高薪,更重要的是事业发展的舞台。
他说:“不是中国这次有新的措施,台湾的人才全部往那边跑。台湾的人才在全世界都在看重的情况之下,我们怎么思考给台湾的人才更好发挥的舞台。政府应该思考的是,怎么样去巩固和强化大陆主要挖角的,不管是制造业或是人才,我们应该有很好的筹码。”
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所长刘孟俊认为,这次出台的31项措施凸显出大陆从过去的“招商引资”转向“招商引智”或“选商引智”,而且是侧重高科技行业,或者是与中国2025计划相关的产业。他说,从这些措施看,大陆对台研究下了一番功夫,对台年轻人有一定的吸引力,尤其是高校和研究机构。他说,政府要因应大陆对台措施的挑战,大破大立,要更加开放台湾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学术人才长期前景难以预期
佛光大学公共事务系助理教授曾于蓁说,现在不是两岸关系最好的时代,不应该是人才大流动的年代。她说,31项措施对台湾高教产业人才会造成一定的流失。
她说:“在规范和制度化并不明确的情况下,学术人才的长期前景是难以预期的。因此,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还需要再考量。另外也要分领域,比如社会科学和人文领域,因为还是会涉及到一些政治管控的问题,这些会牵涉到学术的自主性。”
为了因应中国大陆对台31项措施,台湾行政院日前提出了发展壮大台湾经济的四大方向和八大策略,希望用更好的优惠政策留住台湾的人才,壮大和发展台湾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