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时代的台湾外交 台立委忧心美中贸易谈判牺牲台湾

 

 


 

台北 自从蔡英文20165月就职总统以后,台湾的名分外交持续遭遇挫折。与此同时,台湾的实质外交、尤其是与美国以及日本之间仍然保持着持续的稳定与良好的互信。台湾不少人士认为川普担任总统的美国与台湾的关系达到了自1979年断交以后最好的时期。

 

蔡英文20165月就任总统的时候,与台湾维系外交关系的国家有22个。当年年底,圣多美和普林西比首先与台湾断交。2017年是巴拿马,与中华民国保持外交关系最长的国家。

 

当时担任台湾外交部长的李大维专门召开记者会宣布了这个变化。他说,“巴拿马共和国613日决定片面终止与我国的外交关系,并与北京当局建交。中华民国政府自表愤怒与遗憾。为维护国家的主权与尊严,我国决定自即日起,终止与巴拿马共和国的外交关系。“

 

最新的例子是20185月,多米尼加以及台湾邦交国中人口最多的布基纳法索先后宣布与中国建交,一个月时间内两个国家断交的速度从无先例。目前台湾邦交国已经降至18个,大多是国际政治与经济舞台上角色不够突出的小国,台湾的外交格局呈现萎缩趋势。不过,台湾的外交至少包括两个主要元素,“名分外交”的损失或许可以由“实质外交”来弥补。

 

台湾前副总统吕秀莲接受美国之音专访的时候表示邦交关系仍然很有意义,但实质外交更重要。她说,“当我去一个邦交国访问,哪怕它人口很少,土地面积不大,我还是心怀感激,因为每一个邦交国其实有许多的情份,不管是几十年前建交。人民本身都应该蛮友善。过去为了维护邦交国,我跟陈水扁总统都尽了很多的心力,可是很多因素都取决在北京,这就是我们很无奈的地方,所以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实质外交。“

 

民进党籍立委王定宇担任台湾立法院外交及国防委员会召集委员。他告诉美国之音记者,

“所以你问我说我们现有的这些邦交国,我们谢谢他们。在这么大的国际压力跟中国的威逼下还愿意站在台湾这一边,我们珍惜这些朋友。对于断交的朋友,我们会想办法建立非制式化的外交关系。外交不等于邦交,比方说,台湾跟美国我们没有邦交关系,可是全台湾或者全世界不会有人告诉台湾说,跟美国因为没有邦交关系所以美国不重要。错了,跟美国的外交关系反而是性命攸关的重要。我们跟日本没有邦交关系,可是我们跟日本的外交是非常的密切。所以,中国可以尽量去抹掉台湾的正式邦交国,台湾还是在。你就是都弄光了,我们还是survivor(生存者),我们还是存活下来。”

 

6月初在台北闹市区西门町举办的集会上,包括前著名运动员纪政在内的参与者认为“中华台北”既非地名,也非国名。相比之下,美国制定的《台湾关系法》、《台湾旅行法》等都直接以“台湾”命名,所以他们希望以“台湾”的名义参加2020年东京奥运会。日本友台团体到现场表示支持,他们也将向东京都议会陈情,希望以东道主的身份支持台湾正名。

 

纪政曾经是亚洲最出色的田径运动员之一,奥运会铜牌得主。她说,“因为我觉得我们跟日本是很有渊源的,我觉得真的很了不起,他们这么关心我们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能够以台湾的名字参加,我觉得我们自己更需要努力。“

 

当天参与集会的人士中有相当一部分612日来到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办事处的新馆前游行,馆内举行的是落成典礼。包括张言诚、陈进顺在内的抗议者都感到高兴,他们相信新馆的规模和气派足以说明美国不会放弃台湾。

 

美国在台协会成立于美国与台湾断交、与中国建交后的1979年,专门处理美台双边关系。它不叫大使馆,但基本发挥大使馆的功能。新的AIT大楼在奥巴马担任总统的2009年开工,历时9年、耗资2.5亿美元建成,规模在美国驻外使领馆中位居前列。代表美国行政当局前来祝贺的是负责文教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玛丽·罗伊斯,没有事先国会议员呼吁的内阁级别官员。

 

时任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的梅健华(Kin W. Moy)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这场活动是美台关系中历史性的一刻。美国坚持长久以来对台湾的承诺,和台湾维持友好合作的关系。我们也很荣幸蔡总统、马前总统以及他们的资深官员都会来参加今天的活动。这也显示出台湾政治光谱的各个党派40年来都大力支持美台关系。“

 

1979年断交以后,美台双方基本保持着稳定、良好、互信的关系。川普201611月当选以后曾接受台湾总统蔡英文的祝贺电话,这个先例在美、中、台三方引起不小的反响。到目前为止,川普总统周边聚集的对台湾比较友好的高层官员也为数不少。

 

台湾各界对川普当政以来美台关系的状况有非常正面的感受。立法委员王定宇认为在川普担任总统以后,美国跟台湾民选的政权互动的关系应该是过去40多年来最好的阶段,其基础建立在双方的国家利益上。

 

王定宇说,“川普用的官员里面,不管是Shriver(施瑞福),或者是其他相关官员,甚至包括现在的国务卿蓬佩奥,我们看到他们对印太地区的了解以及对台湾的了解。甚至于刚卸任的太平洋司令哈里斯等等,他们对台湾都有亲身的经验。所以因为在华府圈长久以来缺少了解台湾的官员,整个官僚体系其实比较偏向中国,对台湾来讲反而在Tier 2第二阶来考虑。在这样的状况下,用了这些实质了解的官员当然在决策上比较精准。”

 

寇谧将(Jean-Michel Cole)来自加拿大,他已经在台湾生活10多年,目前担任英文《台湾守望》(Taiwan Sentinel)网站的主编。他说,“彼得·纳瓦罗对中国立场比较强硬,约翰·博尔顿对台湾有非常正面的看法。但是这一个小的群体并没有在真空中运作,他们需要跟国务院和国防部一起工作。有没有新的机会?肯定有,但在可预见的将来,很难有重大的政策变化。“

 

川普总统20183月份签署《台湾旅行法》以后,美台高层互访理论上已经没有障碍,此后第一个到访的美国官员是负责亚太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黄之瀚(Alex N. Wong),他与台湾总统蔡英文同场出现。黄之瀚在台北庆祝农历新年的活动上强调,“台湾不能继续不公平地被隔离于国际论坛以外,台湾在公共卫生、人道援助、可持续发展等议题上可以与世界分享经验。如果遇到障碍,不仅对台湾不公平,对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公平,对任何一个可能受益于台湾的个人都不公平。”

 

蔡英文执政以后中国对台湾国际空间打压的力度持续加大,跨国企业和航空公司被要求不得将台湾标注为国家,台湾甚至无法以观察员身份参与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从这个角度看,川普时期台湾的国际处境并未出现明显改善。

 

著名的国际关系专家林中斌曾担任台湾国防部副部长,他接受美国之音专访的时候说,“我们要问的是,实质上美国有没有为我们争取到了国际空间?国际机构是不是让我们去参加会议?我们邦交国断掉是不是可以捡回来?还没有看到发生。”

 

寇谧将认为川普总统已经回到“一个中国”的政策,跟从前的行政当局区别不大。

 

在新馆落成典礼上,美国在台协会AIT主席莫健(James F. Moriarty)重申了这个政策。谈到美国是否按照驻外使领馆的标准配备海军陆战队维安的时候,他说,“美国官员的一贯做法是不对任何美军的作业来进行任何评论,但我在此可以表示的是,美国将持续遵循我们的一中政策,也就是以美中三个联合公报和台湾关系法为基础的一中政策。我们认为这个一中政策长期以来为台海的和平与稳定作出很大的贡献。”

 

川普总统的任期还有两年多。尽管波折不断,但从他目前在美国国内逐渐上升的支持率看,即使民主党战略家中也有人认为川普有连任成功的机会。

 

林中斌认为川普最重要的竞选和执政目标是“美国优先”。这个大前提下,他需要中国的合作。林中斌说,“所以如果没有中国同意,没有中国配合,他不可能对台湾作出戏剧化的动作。“

 

王定宇也认为川普如果在美台关系上作出重大政策调整将引起比较大的反弹。他表示台湾方面将密切观察,“有没有担忧?会。 因为川普毕竟还是一个非典型的政治人物,他的决策跟说话的风格常常是推特先出来才看到新闻稿,所以我们不希望在推特上看到意外状况。好消息我们很高兴,那万一是坏消息呢?所以我们当然透过国会的朋友,透过我们的lobby(游说),以合法的方式稳固地去掌握所有的信息。也希望清晰地让美国总统知道,台湾在亚洲地区跟美国的利益与价值。”

 

从大面上看,美台关系取得的实质性重大进展并不算太多,但长期以来,双边关系更看重细节。以军事交流为例,目前美台在武器销售、军舰停靠、联合军演等议题上都有新的讨论。王定宇介绍,台湾空军跟日本和美国空军开通了部分空域的空中识别码,这种盟军之间才有的互信关系建立在区域的和平稳定、民主价值和经济繁荣上。

 

林中斌则希望对美台关系实质性的进展作进一步观察。他说,“的确,美国国会有很多友台的动作,有很多友台的决议。白宫也好想说,也可能会做,对台军售的改变主要是逐项检讨,不是一个package。至于实际上是不是卖了我们要的东西,还没看到哦。因为我们以前一直抱怨,我们要买的你不给我,而且卖得这么贵。现在有没有实质上的改变呢,还有待观察。至于说美国军舰有没有真的停靠台湾港口,还没有发生。”

 

寇谧将相信美国有权力让军舰访问盟国港口,包括台湾,但北京如何反应却需要观察。如果中国接受这种程序化、常态化的运作,那么当然应该继续。如果中国的反应是惩罚台湾,或许美国、台湾就不值得这么做。他建议美台双方应该试水,至少试一次,看看中国怎么反应。

 

台湾的对外关系从来也无法摆脱中国的影响乃至控制。只要谈及台湾,中国政府表达态度时的遣词造句相当一致,听起来的效果跟复读机差不多,常年如此。美国、中国和台湾三方关系的格局中,“筹码”这个词经常出现,如何做到身处大国之间还能够保持尊严、维护权益是人们关注台湾国际生存与发展空间的焦点。

 

台湾前副总统吕秀莲说,“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看北京、华府的关系了。当北京跟华府的关系紧张的时候,台湾的筹码就升上来。北京跟华府的关系如果水乳交融,那么就把台湾放弃在一边,那就是我们比较担心的。台湾处在中国跟美国两强之间,我们必须认真智慧地思考我们自己的抉择。有一句谚语说,两只大象打架的时候,草地一定遭殃。那么草地上的动物呢?台湾应该要走出我们的第三条路。“

 

王定宇认为台湾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它将是美国持续而且可靠的盟友,因为目前亚洲四个热点即朝鲜半岛、东海、台湾海峡和南中国海中,台湾与其中的三个有直接关联,显然处于重要的枢纽位置。林中斌研究历史后发现,过去有太多小国都是在大国之间存活,比如克罗地亚城市杜布罗夫尼克400年屹立不倒靠的正是外交与商业,延续时间甚至超过汉朝和唐朝。台湾应该学习小国的生存之道。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台湾的资金、技术、人才起到过关键性的促进作用。随着中国经济持续40年的快速增长,台湾的领先地位跟过去相比已经无法同日而语,但是这个地方仍然有自己的优势和魅力。

 

林中斌认为台湾的强项在于社会和文化。他说,“我遇到好多太子党跟土豪,他们喜欢台北,没事就来这里住。我问他们为什么,有一个人甚至跟我说,这还是个博士,还是个太子党,他说从宋朝以后,只有台湾保留了温良恭俭让。我问真的吗?他们很喜欢这里,生活的方式,交通便利,人又很善良,空气好。我们发挥我们的强项,变成一个催化剂,正面催化中国大陆社会,改善他们的人民,这是对大家都好的发展。”

 

美台关系处于持续的发展中。有报道说,美国国务院已经要求向AIT台北办事处派出海军陆战队负责守卫,跟其他驻外使领馆同等待遇。7月初两艘美国驱逐舰由南向北穿过台湾海峡,这是自2007年以来的第一次。美军8月在所罗门群岛的演习也可能邀请台军参加。

 

 

受贸易战波及 台立委访美团忧心美中谈判牺牲台湾

 

华盛顿 正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访问的台湾立法院委员表示,在美中贸易战的波及下,台湾的外交决策因川普政府的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行面临更多挑战。

 

台湾立法院“台美国会议员联谊会”8名成员星期三(717日)拜会了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多名议员。

 

台美国会议员联谊会会长、民进党籍立委萧美琴星期三晚间在驻美国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举行的记者会上说,台湾方面感谢美国国会对台湾的长期支持,其中包括台湾旅行法、国防授权法案涉台条款的通过,以及美国议员多次支持台湾参与世界卫生大会等国际组织事务,但美中贸易战产生的贸易摩擦也波及台湾,特别是对高雄的钢铁产业造成影响。

 

萧美琴说:“台湾的产业如何在美中贸易大战中作调试、甚至是理解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我们这次和几位议员所提出来关心的重点。”

 

美国政府依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的232条款对进口钢铁产品加征25%关税影响台湾钢铁出口,萧美琴表示,台湾仍在极力争取获得美国的豁免。

 

台美国会议员联谊会副会长、国民党籍立委江启臣表示,美国国会成员主张,即便在目前的美中贸易冲突中,美国也不应该在这个过程中牺牲台湾的利益。

 

江启臣说:“当然,这个会不会被牺牲、会不会被影响,关键在(美国)行政部门。所以川普总统未来在美台关系方面和对中国大陆在贸易方面如何处理是我们必须要严谨观察的地方。”

 

他还说:“川普政府的不确定性还有不可预测性、以及他在判断美国对外政策的计算基础是什么,是以价值还是以价格为基础,这是我们目前判断川普的外交政策时面对的困难和风险最大的地方。比如说,他跟中国大陆之间的贸易谈判,会不会因为他要为了取得美国在贸易上的利益而选择在对台湾问题上面的妥协和退让,这让我们担心,美国议员也有提出不能把这个可能性排除掉。”

 

江启臣还说:“这不只是我们台湾没办法掌握,这是连美国自己的国会议员、同党的国会议员都有同感。”

 

但他同时表示,钢铁关税问题不是美台双边问题,只有美国在这一问题上政策清晰,台湾才能有所回应。

 

另外,两艘美军驱逐舰77日通过台湾海峡后,外界关注美军台海活动是否会形成常态。对此,萧美琴对美国之音说:“美国的军事动作是基于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必要性,我们共同面对的都是中国进一步挑衅的行为,美国也是因为这样的行为才有所动作,后续的动作要取决于区域和平与稳定的需求。”

 

她说:“我们从(美国)国会感受到的是对台美关系未来的军事合作相当大的支持,(美国)行政部门也是有长期一致性的对台湾提供国防安全的支持,我想这样的立场和态度只有深化和变好,没有什么让我们觉得不安的地方。

 

她强调:“让我们不安的还是在经贸领域,因为美中经贸的后续的变化、美国在亚太地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之后的整个策略对台湾有没有双边协议的可能性,可他们和其他周边国家下一步怎么走,是我们现在觉得不明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