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周四下调六省市的污染排放目标,并放宽高排放工业的生产限制,容许延长生产时间。有分析认为,中央宣称要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承诺言犹在耳,但面对美中贸易战升温,放宽污染排放标准的决定是迫不得已。
北京周边地区的工厂被视为北京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以唐山为例,中小型钢铁厂在当地随处可见。这些工厂长期烧煤炼钢。大大小小的烟囱不断释出废气,导致北京的天色大部分时间“见灰不见蓝”。中国中央政府以往也承认环境污染形式严峻,尤其是严重雾霾频发,必须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不过最新发展显示,这场持久战出现了变数。
中国生态环境部连同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六个省市共同制定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案提出,微细悬浮粒子平均浓度的约束目标,从去年的同比下降5%降至今年限制在3%升幅之内,并取消统一的限停产比例,由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自行制定错峰生产时间,各地的钢铁、建材、化工等高排放行业实施的秋冬供暖期错峰生产,将根据每月环境空气质量的预测结果,适当缩短或延长错峰生产时间,严禁“一刀切”。而对于污染排放绩效水平明显好于同行的环保标杆企业,更可以不限产。
广州中山大学经济系教授林江相信,中国政府下调今年秋冬季的排放污染物目标与中美贸易战升温有直接关系。
林江:“在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对地方政府而言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特别是环保部门它提出这种要求的话,也是适应在贸易战的阴影之下,它的困难可能会大一点。这种情况之下很可能环保部门也好,地方政府也好,经过考虑之后,现在当务之急还是应对贸易战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
他表示,如果政策不改变,京津冀地区的工业将面对很大危机。
林江:“譬如像一些排污比较严重的,像钢厂的大型企业,很可能比较难符合环保要求。如果有关部门还是坚持按照比较高的要求,很可能这些企业就干脆结束营业了,这样对当地经济会带来比较严重的影响。”
学者:跟贸易战没关系
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夏青却认为,不应把放宽排放管制与贸易战扯上关系。
夏青:“因为我们对北京大气质量雾霾治理的标准从来没有放宽过。哪些(工业)必须停,哪些可以暂时不停,哪些可以继续进行都是根据北京今年的治污目标来决定的。生产上我们考虑的是该淘汰的黑色生产力是坚决淘汰的。”
有分析认为,方案把限产的权利下放到地方政府,显示生态环境部不再设定硬指标,整体上虽然不会改变蓝天保卫战的终极目标,但肯定会减慢减污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