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事件20周年前夕,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的录音回忆录面世,其意义不只在于披露更多事实、还原历史真相,不只在于再现赵紫阳「拒绝做一个动员军队镇压学生的总书记」的人性光辉,更在于这位在独裁政权中觉悟了的领袖痛定思痛,透过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向今日的当权者发出改弦更张的呼声,为北京敲响暮鼓晨钟。
参与赵紫阳录音整理的前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杜导正,在为回忆录中文版《改革历程》撰写的序言中表示,赵紫阳曾经几次恳切地对他说:「老杜,你知道我过去也是很左的。现在我痛定思痛,改弦更张。」的确,在中共建政后发起的反右派、公社化、大跃进、农村社教等极左性质的运动中,赵紫阳并不消极。但是,难能可贵的是,他后来,特别是担任总理和总书记期间,脱离了极左思想的控制,在六四事件的历史关头,不顾个人生死荣辱,站在了人民一边。
诚如杜导正所说,「痛定思痛、改弦更张」这八个字,贯穿赵紫阳回忆录全书。这位中共开明领袖对西方议会政治的推崇,对中国政制改革的呼吁,与今日民间主流舆论期望中国推行民主制度、而非要求打倒共产党是切合的。如果以中国政治、经济、社会问题恶化的现状,同20年前相比,北京更是到了必须改弦更张的时刻。当年触发学生走上街头要求民主的主要原因是官员腐败。20年后,中国官场的贪腐依然,而且越来越多官员饱暖思淫慾,包二奶、养情妇之馀,还将魔爪伸向幼女、学生。贵州、浙江、四川等地近期都揭发官员嫖宿幼女或强姦女学生的案件,竟有官员只被罚款了事,如此玩弄国法,岂能不引爆民众怒火?
司法被称为社会公义的最后防线,但中国如今仍是党大于法、权大于法,与宣称的以法治国相去甚远,以致各地官民冲突、警民冲突事件不断。
再从经济层面看,受金融海啸冲击,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社会贫富分化的矛盾加快表面化。儘管在4万亿元投资刺激下,经济复苏的「绿芽」初生,但出口额依然大幅倒退、发电量持续减少、失业率持续上升,绿芽实在太过脆弱,总理温家宝每周推出一项利好政策的策略,正渐渐失去对市场的吸引力和刺激作用。
而A股自去年10月开始暴升,与其说是风光无限,不如说是弱不禁风。自去年9月25日至昨日,上海和深圳两个市场已有156个交易日没有新股上市,一个失去集资功能的股市,就像一个被宠坏的独生子女,有甚麽好炫耀?官员提都不敢提发行新股,惟恐股市下跌、股民闹事,影响维稳(维护稳定)大政。
今年10月1日是中共建政60周年,当局为了建政庆典和大阅兵而拚命维稳,封杀异见声音,鼓吹太平盛世,连企业上市集资也要推到10月之后,企图以此迴避政治、经济如同坐在火山口的现状,实在是捨本逐末。北京是时候痛定思痛、改弦更张,是时候加快推行政治和经济的同步改革,是时候从政治制度上解决官员的贪、淫问题,是时候落实赵紫阳倡议的党内民主、新闻自由、议会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