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闻聚焦:纪念王小波逝世十周年,其意义依然是自由主义

4月11日是王小波逝世十周年的日子,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对王小波的赞誉之声不仅来自王小波的“粉丝”、“走狗”们,也来自学者、作家,还来自更多的青年网友们。中国大陆媒体十分罕见地从不同角度对王小波的传奇进行了大量的报道,网友们和博客作者也就王小波现象展开大讨论。


笔者认为,王小波的身后声誉之所以远远高于生前,很重要的原因是:六四后,官方强力反和平演变和反自由化,致使政治改革全面停滞,自由主义话题也陷于沉寂。但在1998年之后,在以李慎之先生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的努力下,自由主义终于突破当局“反自由化”的藩篱,逐渐变成备受关注的公共话题。


纪念王小波的意义,在根本上还是自由主义思想的传播。十年前的中国与现在的中国相比较,毫无疑问,自由主义思想更深入人心,公民的公民意识已经启蒙并处于开始阶段。王小波所处的八、九十年代,中国刚刚挣脱严格禁锢思想的毛泽东阶级斗争枷锁,但意识形态和专制体制,依然压迫着中国的知识分子。毛泽东恐怖的阴影并没有随着改革开放而消失,一九八九年六四开枪镇压北京学生运动事件,却再次让人们面临恐怖和压抑。


 


作为作家的王小波,经历了毛泽东和中共自50年代就开始的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亲眼目睹了专制政权对知识分子的迫害和反人类的杀戮,王小波的思想和作品风格正是时代背景的产物。专制制度和恐怖社会下的作家,如果有其真实思想的表达,其表达方式也只能是隐晦曲折,可能以幽默,可能以调侃,可能以讽刺等形式表达。学者刘晓波对王小波和王朔两位作家的描述比较恰当,他说:“改革以来的中国文学,有两位以幽默立足的作家,一位是王朔,一位是王小波。前者的幽默是灰色的,以调侃为基调,是对一切假正经的亵渎;后者的幽默是黑色的,以反讽为基调,是对政治禁忌的叛逆。在审美上,王朔以口语见长,王小波以叙述见长,分别创造出独树一帜的文学语言;在价值观上,二者都是对独裁意识形态的颠覆。如果说,王朔的创作具有罕见的颠覆性甚至破坏性,那么,王小波的创作在颠覆的同时,还具有正面的建设性,那就是他对自由主义的审美表达。”


王小波在杂文里说“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李银河说,“王小波一生酷爱自由,不懈追求自由的价值、自由的写作和自由的生活方式”,“自由是一个最美好的词,一个最美好的价值”。王小波的本质就在于自由主义。更重要的是,他以自己的才华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把晦涩的理论变成通俗易懂的常识,让自由主义从书斋走向公共舆论。一句话,王小波把自由主义常识讲得魅力十足,对自由主义在青年一代中的传播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笔者认为,王小波对自由主义追求的方式或许不是最好方式,但在那个时代,那也许是唯一可行的方式。不过,十年后的今天,表达的方式也许可以更进一步,也就是更赤裸裸一步。《南方都市报》发表李公明的文章写得很好:“纪念王小波的意义不仅在于鼓舞我们争做自由人,还在于促使我们思考在今天何谓自由人、如何争做自由人。如何做是一个太大的题目,中国人民一个多世纪的苦难牺牲也无法解答清楚。但有一点可能是清楚的:为了争取自由,人不能满足于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有时要当一只愤怒的牛虻,甚至一匹反抗的狼。”


笔者还以为,客观、理性评价王小波很重要。“王小波生前的作为告诉我们,不要把他看成一个圣人,一个完美的人,不要对他顶礼膜拜,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启蒙者。当然更重要的是,十年间,这个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王小波只是一把钥匙,是一把可以打开思想自由世界的钥匙。”(雪研 星岛环球网)


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者、作家、网友对王小波持反对观点,尽管是少数,其观点也值得人们深思。本周新闻聚焦节录纪念王小波部分评论,也辑录少部分博客和论坛上网友的跟贴


● 维基百科对王小波的介绍


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


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


——王小波


王小波(1952年5月13日 - 1997年4月11日),北京人,作家。年轻时在云南农场作过知青,插过队,作过工人、老师。1978年至198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1984年赴美。1988年获匹兹堡大学硕士学位。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1992年后开始成为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1日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于北京。


王小波生平


1952年5月13日 出生于北京。


1968~1970年 云南农场知青。这段经历成为他最著名的作品《黄金时代》的背景。


1971~1972年 山东牟平插队;后作民办教师。


1972~1973年 北京牛街教学仪器厂工人。


1974~1978年 北京西城区半导体厂工人。工人生活是他《革命时期的爱情》等小说的写作背景。


1977年 与当时在《光明日报》做编辑的李银河(著名社会学家)相识相恋,后结合。


1978~1982年 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学生。就读于贸易经济商品学专业。


1982~1984年 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教师。开始写作《黄金时代》。


1984~1988年 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开始写作以唐传奇为蓝本的小说,其间得到许倬云先生的指点。


1988~1991年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1991~1992年 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讲师。


1992~1997年 自由撰稿人。


1997年4月11日 逝世于北京(遗体解剖后证实死因是心脏病突发)。其后,他的作品盛行于世,他的文体成为无数青年仿效的目标,而他的思维方式亦影响了不少人。


作品风格


王小波在白话文叙述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写作小说的同时他也创作过一些杂文与随笔文章。并且很多人都是由于精彩而睿智的杂文作品接触和认识到王小波。王小波的东西方生活与求学经历,使他成为一个富有自由人文精神和独立知识分子品格的写作者。


在他的作品中,贯穿着其特有的黑色幽默,这些也表明了王小波对于生命和生活的态度。王小波的一系列小说都以自己所经历过的生活作为蓝本,如下放到云南的知识青年,在某个医院或高等专科学校从事技术工种的工程师等等,作品的年代背景也与王小波的生活与成长时期相重叠,在这些作品中,他刻画了这样一种现实:“我看到一个无智的世界,但是智慧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个无性的世界,但是性爱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个无趣的世界,但是有趣在混沌中存在”。


从杂文作品中看,哲学家罗素对他思想影响很深,他推崇和提倡科学与理性,并且认为人的生活应该追求未知,他反对进行思想禁锢,主张人们思维应该保持多样化,使生活变得有意思有趣,去热爱智慧。 他的作品在他身后盛行于世,影响了众多青年,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大学生,他们至今还会常常引用王小波作品中的文字,来表明自己的激昂和犀利。其曾编写过电影剧本《东宫西宫》,并由此获得了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


主要作品列表


小说集


《唐人秘传故事》1990年8月 山东文艺出版社


《王二风流史》1992年3月 香港繁荣出版社


《黄金时代》1992年8月 台湾联经出版社


《黄银时代》1997年7月 花城出版社


《白银时代》1997年7月 花城出版社


《青铜时代》 1997年7月 花城出版社


《黑铁时代》 1998年2月


杂文集


《思维的乐趣》1996年11月


《我的精神家园》1997年5月


《理想国与哲人王》


书信集


《爱你就像爱生命》(与李银河合著)2004年5月


电影文学剧本


《东宫西宫》


未知分类


小说或小说集


《未来世界》1995年7月


《地久天长》1998年2月


杂文或杂文集


《沉默的大多数》1997年10月


《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与李银河合著 1992年1月


● 学者、作家的评论


▲专栏作家连岳发表评论:《王小波是看不见的引擎》。评论说,王小波说的是常识,可能很有人因此小瞧他,因为常识总不如深奥的体系来得吓人。由此顺推,许多人说他的杂文价值低于小说,甚至说他假如不写,不至于累死的,这种鬼话也有人用在鲁迅身上。我倒认为他的杂文价值就算不高于小说,至少也等值。一个人杂文里赞赏的价值与生活方式,读者可以拿来和作者的行为对比,一致了,你的话才有人信,可以说写杂文的人就是在给自己布电网;而写小说不必承担这种风险。


王小波最大的价值在于他证明了怎么想就应该怎么做,文章与智力不是用来玩两面派的,也不是说花了好骗人。王小波自己做数学题挺高兴,他就会告诉别人,数学多么好呀,变聪明多开心呀;他读普希金读得尽兴,他就会告诉别人,诗多么好呀,能写优美的句子多么开心呀。在我们这儿,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这样赞美智力与知识。十年后,我们知道王朔也在家攻读中学物理课本,搞文字试验,勤奋上进,可他一开口说话,听众仍然觉得,是呀,读书挺傻的,当知识分子就是要被羞辱,而不会北京方言,没生在部队大院,文字就没有希望了。这就是与王小波背道而驰的知行背离。前者希望大家都聪明,后者只愿自己独享聪明。所以在今年,死王二打败活王朔,不是没有由头的。


王小波现在有了许多标签,我觉得他都配得上,这些标签在别人那里始终只是标签,写的人自己都不信,在他这儿,我们就被说服了,而且想变成自己的生活,知道“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就不该老板哼一声就被吓出屎来;知道王小波让我们放弃愚蠢的念头,就不该骂不同意自己的人为“愚民”,只能怪罪自己道理说不透;知道王小波是个自由主义者,就该明白他只有朋友和敌人,而没有粉丝;同意王小波说的“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那么你就不能实践成“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失意的世界”。
王小波不是谈资,他是陪你长大的兄长;王小波不是车头招摇的商标,而是看不见的引擎。


▲资深媒体人王文佳发表文章《思想者王小波、遮蔽小说家王小波》。文章写道,中国近百年的作家,生前寂寞,死后备极哀荣者不多,鲁迅和王小波可以算是。鲁迅生前多次慨叹自己的寂寞,而在去世后的几十年间,成为一面旗帜、一尊塑像。王小波生前知音无几,作品的出版屡经坎坷,在死后却产生了一大批粉丝、“门下走狗”。


鲁迅死后,被定义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王小波死后,被形容为“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家”。这两种定位,都是“三段论”,三个台阶,步步高,为以后的纪念和阐释定下了基调,画好了圈。


在关于鲁迅的定位中,潜藏着一个价值判断:革命唯大,思想次之,文学老三。然而,对于今日的读者来说,鲁迅的价值,更多体现在他的小说中(其所呈现的单个的人的孤独和脆弱,跨越时代),而不是他的“檄文”——鲁迅先生留在文学史上的业绩,要远远大于他留在思想史和革命史上的。在关于王小波的纪念中,我们也屡次看到纪念文章侃侃而谈他的随笔、思想、行为和由此构成的隐喻光环,而缺少对他的小说的细致分析、精深认识、精妙阐释,所有的只是非专业的泛泛而谈。可以说,“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家”遮蔽掉了作为小说家的王小波。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和《万寿寺》,是中国文学在20世纪后半期最重要的收获之一,给中国文学带来了喜剧这一文学体裁——王小波类似于法国的拉伯雷,通过对热情和智力的巧妙运用,开拓了中国文学。


文学批评上有一个说法,“作品完成,作者已死”。从这点来看,如今对王小波的诸多阐释,并没有说明王小波的面目何在,而是说明了当下时代和读者对王小波的需求。


当下的时代,一方面,人们对文学的热情依旧高涨,另一方面,人们对文学怀有诸多不满。中国的当代文学固然有不如意之处,但是对这些“不如意”的分析被简化成体制问题,读者近十年来对文学的诸多指责,实际上和社会大众对社会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读者由此对体制内的作家和作品,产生了不信任感、不亲近感。在这个时候,王小波作为行走于体制外的“放逐者”,身家清白,和固有的文学圈没有瓜葛,其作品的实验性和独特性,使他拥有了一大批乐于模仿并且对这一“放逐”感同身受的粉丝。


近十年的中国社会,大众意识逐步开放,一些普世的理念、“常识”获得传播,传播途径也日益多元化。王小波承担了一部分“普及常识”的作用,充当着二传手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他的传播功效被放大,既因为其方式通俗易懂,也因为其文采斐然,更因为其优秀小说家身份。作家讲道理比学者讲道理听众多,一方面是作家会讲,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读者固有的思维习惯,要从文学中寻找思想和教诲。


中国有“诗言志”的说法,流传了几千年,强调文学必须有思想,并且被思想所笼罩。这种说法固然没错,但一统天下,成为衡量、阅读、阐释文学的标准,就会一叶障目。对于个人来说,思想珍贵,尤其是“自由之思想”,是作为单个的人能够屹立的基础。一个时代不能缺少思想者,因为他能够就这个时代提出问题。但读者必须认识到,文学有着它的独特性,它不承担“指路明灯”的角色,甚至也无益于身心健康,仅仅是文学而已,是好看而且百读不厌的小说、诗歌,不是 “时代传声筒”,不是“社会照妖镜”,也不是“思想百宝箱”。


十年一觉扬州梦。王小波去世十年,如果我们对他的认识依旧停留在“思想普及者”这一角色,实际上遮蔽了王小波的价值。王小波卓异并且屹立于这个时代的,是他的小说,不是他的思想。


别管他想的,去看他写的吧!


▲王小波生前好友、北京学者、独立中文笔会会长刘晓波博士撰文纪念:《为王小波去世十周年而作》。文章写道,改革以来的中国文学,有两位以幽默立足的作家,一位是王朔,一位是王小波。前者的幽默是灰色的,以调侃为基调,是对一切假正经的亵渎;后者的幽默是黑色的,以反讽为基调,是对政治禁忌的叛逆。在审美上,王朔以口语见长,王小波以叙述见长,分别创造出独树一帜的文学语言;在价值观上,二者都是对独裁意识形态的颠覆。如果说,王朔的创作具有罕见的颠覆性甚至破坏性,那么,王小波的创作在颠覆的同时,还具有正面的建设性,那就是他对自由主义的审美表达。


按照现在的时髦称呼,王小波属于“海归”一族,但他归国后的生活形迹和文学创作,却看不到一丝爱国的“赤子心”。恰恰相反,作为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他表达着对自由的激情,对自己的清醒定位,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反思,对独裁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批判。不是那种以救国救民为目标的宏大叙事,而是个人本位的自由常识。正如他在《个人尊严》中所说:


“说来也奇怪,中华礼仪之邦,一切尊严,都从整体和人与人的关系上定义,就是没有个人的位置。一个人不在单位里、不在家里,不代表国家、民族,单独存在时,居然不算一个人,就算是一块肉。这种算法当然是有问题。我的算法是:一个人独处荒岛而且谁也不代表,就像鲁滨孙那样,也有尊严,可以很好的活着。这就是说,个人是尊严的基本单位。”


在王小波的所有文字中,我最喜欢他的长篇小说《黄金时代》,荒谬时代的荒谬青春,非人环境下的人性不死,政治禁忌和偷情高潮的奇妙混合,本能的反抗、理性的清醒和激情的无奈,虚无的黑色的诗意,如同“恶之花”。


小说中最为精彩的章节是对主人公的知青生活的描述。上山下乡使一代青年成为文化大革命的祭品,在物资和精神的双重的贫困中,唯有青春的本能宣泄,才能为生活带来些许的意义。为了抓住这点可怜的意义,青春不惜去冒险。毛泽东让知青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知青得到了却是一种最现实的性启蒙——本能的朴素的甚至粗俗的启蒙,酣畅的风险的启蒙,充满偷吃禁果的刺激。


毛泽东时代,除了极权者的个人生活不受政治禁忌的束缚之外,其他人的生活都在政治恐怖的笼罩之下。换言之,对于毛泽东之外的所有中国人来说,一切都是政治,衣食住行都是政治,男欢女爱更是政治。但是,无论多么政治化的社会,也无论政治恐怖多么无孔不入,也无发彻底泯灭人性本能。所以,曾经连男女生拉手都不太敢的城市中学生,在变成了响应伟大领袖号召的知青之后,兵团和集体户的特殊环境,突然拉近了青年男女之间的距离,贫困的物质生活需要点浪漫来调剂,乏味的精神生活需要用男欢女爱来填充,即便是心怀罪恶感,也要偷吃禁果。于是,“广阔天地”中的“大有作为”,被描述为“大有\'性\'为”。农村那空旷的无人田野,为城市中倍受性压抑的一代青年提供了偷情私通的性欲飞地。


在当时的政治生态中,小资情调的恋爱,是必须清除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偷情就更是大逆不道,特别是“私通”中的女人,都要被扣上一顶极具诬蔑性的帽子——“破鞋”。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曾穿着旗袍周游各国;文革中,她的美丽变成“罪行”,满天飞的大字报中,少不了“破鞋”的蔑称;批斗大会上,红卫兵真的把一双破鞋挂在王光美的脖子上。


在王小波笔下,男主人公王二与女主人公陈清扬的田野交媾的前奏,是两人讨论“破鞋”问题:陈清扬被当地人视为“破鞋”,她本人坚决否定。而王二就喜欢“破鞋”,偏要与“破鞋”偷情。的确,女主人公以前不是“破鞋”,但在王二的性攻击下真的变成了“破鞋”。政治禁忌和道德歧视的双重风险,恰好带来偷吃禁果的惊险和刺激。尽管,性交时的紧张如同受惊吓的脱兔,但偷情时的“呻吟就像泛滥的洪水”,射精后的“阵阵震颤就像从地心传来”。


十年前,我还在狱中,从妻子的信中读到王小波的死和妻子的悼亡诗,马上想起与王小波的交往,放松、自然、开心,每次都能得到智慧的愉悦。如今,睿智的朋友被死神夺走,不免心痛落泪。


▲资深记者、专栏作家安替发表纪念文章《我摆脱王小波影响的十年》。文章说,我想王小波的文体魅力不仅仅只是征服了年少的我。看看《王小波门下走狗》讨论组和系列书籍,看看现在20多岁的大学生的杂文或者小说,甚至看看牛博网的很多理科出身博主的文章,你都能读出“王小波”三个字。


这样的诱惑是显然的,当一个从小埋头于数理化、远离文字的理科生突然发现几乎不需要准备,就可以立刻进入文字领域,横扫一片,而且显然有所斩获的时候,那种近乎不劳而获、进退自如、脚踏两只船的快感是自信的源泉。这也恰恰是我和王小波的粉丝们能走到今天的原因。正如王小波看完卡夫卡之后,他发现文章竟然可以这么写而且也可以牛逼,我们也是在看了王小波之后,也发现了自己也许这辈子不能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显然得文学奖却是很有机会的。当王小波遭到人文届的冷漠和批评时,反而激起了我们为偶像辩护的激情,王小波就是我们自己,打倒一切文科老帮菜营造的腐朽世界!未来属于逻辑,光荣属于罗素,世界是我们理科生的!


但10年过去了,像我这样,有很多被王小波带入人文届的粉丝们也长大了。我们开始发现,王小波说的也是对的,但显然不够,打倒腐朽的文科老帮菜很容易,但构建新的人文世界却很难。解释这个世界,逻辑主义不够用;批判这个世界,智力歧视显然不够宽容;文本狂欢,对于伟大作品来说,也过于简单。政治、社会、法律、经济、新闻、文学,每个领域中国人都有极大的和世界的差距,而且有各自不同的症结,一旦你真正进入某个专业,你就会突然发现,你再也不敢用王式文体来对付了,原来那种自信是一种局外人的雾里看花,虽然能摧枯拉朽,但却不能真正成为栋梁。


另外一方面,王小波的道路对我还有职业选择的意义。当年单单从文字上理解王小波,我曾经对王小波产生了自己的误读:我认为既然在体制内的人文知识分子,都必须看碗说话,无法做一个独立的学者,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事业和职业分开,在做一些和意识形态无关的工作(商业或者IT),然后把自己业余的时间全部奉献给心仪的人文事业。我当时以为,王小波就是这条道路的典范,他教的是计算机,甚至他写作的软件系统都是自己编的,但写出的文字如此幻美,如此独立。我的英雄既然能这么走下去,我就能这么走下去。


但是1997年他死了,我怀着疑惑,还是继续着这种“职业事业分离”的道路,继续白天做IT,晚上在网上写文章。虽然也能勉强走下去,但我总觉得内心分裂,编程序的时候想着文章,写文章的时候还下载着软件。这样的挣扎一直到2001年我进入新闻界,才第一次把职业和事业相结合。今天我可以说,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才是我要的道路,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全身心投入一个事业才能真正成功,否则,IT也不会太成功,文字之路也走不下去,就好像王小波那样,甚至会心力交瘁地死去。


新出版的《王小波全集》第九卷书信集,证实了我的确当初对王氏道路的崇拜是误读。我看王小波给李银河和朋友们写的那些信,简直就是看到了自己挣扎的日子,甚至他用的那些比喻,都是我曾经反复提及的。他根本就不要这样割裂的生活,他只是在苦苦挣扎,因为各种限制,他无法达到理想的生活。感谢时代,让我们拥有了比当年王小波更多的条件,使得我们今天能部分达到王小波想而不及的生活——准自由地写作而不必担心明日早餐。


▲南京大学教授景凯旋发表文章:《自由就是在思想的空间中感受幸福》。文章写道,王小波给我的深刻印象,首先还是他选择做一个自由撰稿人。他反感那些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怜悯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当然,仅仅就此而言,他并没有超越这个时代。九十年代中,许多人已经下海经商,市场经济给社会带来的变化,莫过于生存空间增大,人们从此可以告别“单位人”,寻回一点自我。但市场的压迫,同样会使人丧失写作的自由和独立,王小波的可贵在于,他没有去写迎合市场需要的作品,而是坚持萨义德所说的“边缘”姿态和“业余”写作,写他自己想写的东西,对一个写作者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有人说,对王小波的过度阐释和赞赏,已经使他成了一个符号。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好。他对自由的思考和表达,都显出自由在他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这自由接近约翰•密尔所说的自由,是我们欠缺的自由。他的行为和作品给许多读者带来了思想启迪,理所当然成为一个时代变化的象征或符号。


说起王小波,人们常常会想到他所提倡的“有趣”。这种旨趣来自英国经验主义传统,奉行快乐即善的原则。罗素的“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便是借了他的言说,才被人们所广为接受。但我觉得,王小波的情趣更像是王尔德,按照他的看法,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并不特别重要,重要的是有趣的人还是无趣的人。当然,在现代中国的语境里,如果王小波只是提倡一种生活的乐趣,那他也不过就是一个时代的清客相公,不会让许多人如此喜欢他。就因为他提倡的趣味有很强烈的现实感,反讽的是泛政治化的社会生活,这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便显得是一种睿智,调侃也便成了亲切,不是插科打诨的轻浮。


王小波喜欢讲道理,但他讲的却不是大道理,而是小道理。我们几十年来习惯了讲大道理,吃尽了它的苦头,绕来绕去,到最后自己也绕不出来。说起来人人理想崇高,目标伟大,结果就像戴震说的是“以理杀人”。比如,有人提倡为集体利益牺牲自己,王小波就说那得看值不值,“文革”中为救一根被河水冲走的木头而献身的英雄,他便认为不值。他对科学和理性的崇奉,又可以与新文化运动接椽,他调侃的事情,有的甚至就是当年的先辈们批判过的(比如国学),但在他这里,已经少了许多戾气,更加心平气和。这种态度,大概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消极自由”,坚决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包括思想的权利。至于他人要怎么想怎么做,说到底都是个人的选择。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谈王小波的常识立场。讲小道理就是注重常识,尊重常识,但也不能因此认为,王小波的思想与一个没有文化的老农完全相同。常识并不等同于理性,在王小波的小道理背后,是通过阅读经典所培育出来的理性精神。他读过不少西方的书,并且都认真思考过,所以看问题才会切中肯綮,同时也从中享受到思维的乐趣。谈到什么是启蒙运动,康德曾经说过:“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在这点上,王小波可以说身体力行,走在了时代前面,而今天我们许多人仍然欠缺独立运用自己理性的勇气和能力,这也是人们至今怀念他的原因所在。


王小波曾经说过:“作为一个有过幸福和痛苦两种经历的人,我期望下一代人能在思想方面有些空间来感到幸福,而且这种空间比给我的大得多。”如果他能活到今天,他会看到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沉默的大多数”已经在发出各自的声音,许多年轻人已经不同于他们父辈的思维习惯,更愿意信服理性的言说,而不是高调煽情之论。


自由并不高深,自由就是像王小波一样,在思想的空间中感受幸福。


▲教授汪丁丁:我真正用心读他的作品是从知道了他的死开始的。一个人的死,尤其是不适时的死,可以让我们想很多事情,所以“蹈海”是可以“唤醒民众”的。


▲学者余世存:我没有想到的是历史以诡异的方式让王小波的声名传播。他以他奇特的人生应了生前寂寞、死后哀荣的老话。颂赞的热烈与他已毫不相干,他流星般地划过天际后,人们才正视他巨大的价值。


▲作家安意如:王小波是中国最聪明的男人之一!他的思想影响成就了一批人,因为影响太深也摧毁了他们!


▲传媒人师永刚:王小波是某种时代精神背景的符号,今天我们谈论王小波,其实是在谈论一个遥远的与自己精神背景相似的某种语境或者精神。他所经历、所创作、所表达的小说乌托邦,正在成为我们接近自己精神记忆、回答自己的心困顿与迷惑的有力证据,这可能是我们所要重新纪念王小波的一个基本立场与理由吧!


▲出版人叶匡政:他的文字蕴藏着一种原始、粗粝而蓬勃的情感。王小波与李银河的爱情会成为中国爱情世界中的经典标本,它的意义会一天天地彰显出来。他们的爱情,是可以成为中国人情感的启蒙读物的。


▲作家庸人:他是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一个改变了部分中国人阅读习惯的作家;一个不用讲故事就能征服读者的中国作家。


▲作家童仝:有的人活着,但有的人死了。这句话同样可以形容已逝作家王小波,在他活着的时候,人们喜欢他的作品,他离开后,人们仍然喜欢。


▲诗人老巢:如果小波还活着,他会活成什么样?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不会得到如此异口同声的赞许和爱戴。会有许多人对他不屑一顾,认为他不如他们。但他死了,英年早逝。这就让他们觉得没必要较真了,表扬一个死人总比承认一个活人比自己厉害要容易,还显得厚道。


▲星岛环球网发表雪研文章《王小波 大众文化的一个符号》文章说,十年前的今天,作家王小波辞世。十年来,他的书一版再版,他的话被反复引用,他的文风成为一种流派……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对他的怀念,甚至有人发起了“重走小波路”纪念活动。



 
 王小波漫画像



人们喜欢王小波,首先是喜欢他的自由精神。正如王小波的遗孀李银河所说:“王小波一生酷爱自由,不懈追求自由的价值、自由的写作和自由的生活方式”,“自由是一个最美好的词,一个最美好的价值”。


王小波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优点和品质不是一般中国文人所具备的优点和品质,当然也不是西方优秀人物或才智之士常有的优点和品质。


王小波难于被一般人理解,难于用简单的语言来刻画其特征,是因为他的精神和气质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他把一些矛盾的、难于兼容的东西统一在自己身上,天然浑成,没有雕琢的痕迹。


王小波的语言、风格、主题是纯粹中国的,中国的历史、传奇,中国的市井生态和中国式的狡黠与戏谑,他都能不动声色地信手拈来,但他的精神气质又不是纯然中国式的,他明显受过西方文化的熏陶,尤其经历过文艺复兴、理性和启蒙的洗礼,他的骨架是西方的,血肉是中国的。


王小波他的价值标准是明确的、坚定的,他的爱憎是分明的。甚至可以说,他是不打理想旗号的理想主义者。


王小波身上毫无学院气,写文章从不掉书袋,毫无八股味,但也决不搞野路子,思维缜密,说理充分,在他身上,可以同时看到思想的不拘一格和思想、学术上的训练有素。


王小波非常强调有趣,他的小说确实写得有趣,他没有任何文章是枯燥的,但他的有趣和流俗的“把肉麻当有趣”或“肉麻加有趣”完全不同,他的有趣特别自然和健康。王小波为人特立独行,小说突兀怪异,但他决不追求轰动效应,决不炒作自己。


……


这一切,使我们爱上了王小波,使我们在他逝世十年后依然怀念他,王小波已经成了当今大众文化的一个符号。


但是,王小波生前的作为告诉我们,不要把他看成一个圣人,一个完美的人,不要对他顶礼膜拜,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启蒙者。当然更重要的是,十年间,这个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王小波只是一把钥匙,是一把可以打开思想自由世界的钥匙。


▲广州美院教授李公明发表文章:《自由非只做特立独行的猪》。文章写道,在近日读到的有关王小波的怀念文字中,我比较认同的是南方都市报社论《纪念王小波 争做自由人》的题旨(4月11日)。王小波到底有多么伟大或多么不伟大其实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的生存方式和文字作品能够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自由比一切都更宝贵。虽然,“不自由毋宁死”的观念早已有之,但在几十年身份体制与言述体制的格局下,国人俱知“反对自由主义”而不知自由为何物。在那种时代,王小波不但以其文字也以其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表明了自由的可贵与可能,这是他值得我们今天怀念的首要理由。


时至今日,自由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价值和权利,只是方式与内容变了许多。当人们有了抛弃体制身份的自由,报考公务员、争做体制人的江面上千帆竞发;当女人有了在大街上花枝招展的自由,“砍手党”已经悄悄地围拢过来;当企业有了转制的自由,下岗工人成了时代的牺牲品……过去王小波说不要过别人为你设置的生活,现在最怕的是别人设置的生活中没有你。这样的时代在王小波生前已经降临,只是于今尤烈。更糟糕的是,当学者、知识分子的言述空间有了松动,更大变化却是由利益分享和学术生产体制带来的自由的奴化。给你自由并不可怕,因为世间已无陈寅恪,更没有了林昭。


自由究竟为何物?除了可以自由地呼吸空气、可以自由地逃离体制、可以自由地陶醉于思想原野的芬芳,自由还意味着介入的权利、斗争的权利、争取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权利。时下不少人津津乐道的消极自由固然重要,但仅此是远远不够的。消极自由是最基本的自由、底线的自由,但它的存在是要维护的,而维护的努力中离不开积极自由。在当下,森、格林、范帕里斯、泰勒等西方学者对于积极自由的论述似乎有着更重要的意义。阿马蒂亚•森说,检验社会发展的真正尺度是这种发展是否给全社会的人带来实质的自由——即免受困苦之厄的自由。而最能促进这种以自由为最高目的发展的有效手段还是工具性的自由: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担保以及防护性保障。一句话,自由就是发展的目的和手段。当我们知道自由是人类最美好的一种生活价值的时候,更应该知道真正的自由、实质的自由是必须以奋斗争取的。


我们或许可以想象,一个穷人可能会问王小波:我连饭都吃不安稳,我如何去想象另一个诗意的世界?我连车票都买不起,旅游的自由要来何用呢?王小波会如何回答我不知道,但据介绍,王小波不太为人知的另一面恰是对贫穷的恐惧和焦虑,因此估计他的回答不会像他的散文那样浪漫和诗意。作为经济学家的森的回答是,这自由正是用来保障你吃安稳饭的权利、买得起车票的权利——别人无法剥夺、也不靠别人施与的权利。那么,这样的自由就更不是免费午餐,不会像太阳那样总会升起。


因此,纪念王小波的意义不仅在于鼓舞我们争做自由人,还在于促使我们思考在今天何谓自由人、如何争做自由人。如何做是一个太大的题目,中国人民一个多世纪的苦难牺牲也无法解答清楚。但有一点可能是清楚的:为了争取自由,人不能满足于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有时要当一只愤怒的牛虻,甚至一匹反抗的狼。


▲北京学者徐友渔发表文章:《王小波是什么人?》文章说,假如有某君思想高尚,我是十分敬佩的;可是如果你因此想把我的脑子挖出来扔掉,换上他的,我绝不肯。假如我全盘接受,无异于请那些善良的思想母鸡到我脑子里下蛋,而我总不肯相信,自己的脖了上方,原来长了一座鸡窝。


每到忌日,总会有一些纪念的声音,今年更是如此,这使人宽慰,说明他还活在许多人的心中。同样令人宽慰,甚至更加令人宽慰的是,人们对王小波由衷的喜爱似乎还说明,在今日思想文化中,毕竟还有那么一些健康的,使人看到希望的东西。确实,喜欢王小波和喜欢王朔、王蒙是不一样的,虽然喜欢后面二王也有很多理由。


有人说他是大师,有人说他是天才,有人喜欢他那幽默而深刻的文字,更有人欣赏和向往他脱离体制的生活方式。


王小波是不是大师?可能很多喜爱他的人要说是,但我认为还不是,他有成为大师的潜质和禀赋,但他的文字活动时间毕竟太短,他去世的时候,还远远没有达到自己的巅峰状态,甚至连成熟状态都没有达到,他刚开始引人瞩目,就英年早逝。


王小波是不是天才?我以为是。但我马上要说,他的天才只是显露了一点点锋芒,人们看到的,不过是一种势头,而不是才华的充沛展现。


那么,人们表现出来的对他的喜爱为什么那么深,为什么与喜爱其他知名的人物、有才华的作家不同?而这种不同很容易被感觉到,这种不同恰恰构成了不同的人喜爱他的共同点。


王小波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优点和品质不是一般中国文人所有的优点和品质,当然也不是西方优秀人物或才智之士常有的优点和品质。


王小波难于被一般人理解,难于用简单的语言来刻画其特征,是因为他的精神和气质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他把一些矛盾的、难于兼容的东西统一在自己身上,天然浑成,没有雕琢的痕迹。


王小波的语言、风格、主题是纯粹中国的,中国的历史、传奇,中国的市井生态和中国式的狡黠与戏谑,他都能不动声色地信手拈来,但他的精神气质又不是纯然中国式的,他明显受过西方文化的熏陶,尤其经历过文艺复兴、理性和启蒙的洗礼,他的骨架是西方的,血肉是中国的。


王小波从上世纪50和60年代过来,尤其是所谓“文化大革命”刺激了他的思考,他对伪理想、伪道德有入木三分的针砭,他消解装腔作势和一本正经不遗余力,但他并不想当“顽主”,不想在道德的废墟上恣意妄为,恰恰相反,不论是对人生还是对社会,他的价值标准是明确的、坚定的,他的爱憎是分明的。甚至可以说,他是不打理想旗号的理想主义者。


王小波身上毫无学院气,写文章从不掉书袋,毫无八股味,但也决不搞野路子,思维缜密,说理充分,在他身上,可以同时看到思想的不拘一格和思想、学术上的训练有素。人们很难看出他是脱离大学教席而来,是从西方大学出来,但也决不会认为他是个自学成才者。


王小波非常强调有趣,他的小说确实写得有趣,他没有任何文章是枯燥的,但他的有趣和流俗的“把肉麻当有趣”或“肉麻加有趣”完全不同,他的有趣特别自然和健康。王小波为人特立独行,小说突兀怪异,但他决不追求轰动效应,决不炒作自己。


我们生活在一个简单化、快捷化时代,人们容易流于对王小波作简单化、快捷化的理解,他的东西需要慢慢咀嚼和品味,虽然他的一些妙言隽语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很有可能,很多喜欢王小波的人是一厢情愿,王小波最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人们已经有的,而是人们还没有但能依稀感觉到重要的东西。


10年以来,不知不觉之间,王小波有点成了当今大众文化的一个符号,在有些人那里,他的幽默、好玩被强调和夸大,不拘小节、嬉皮笑脸被当成了他的品牌,他不露声色的热情、价值理想的坚持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被淡化和疏离。


王小波会不会到头来成为一个无害的偶像,一个大众乐于操弄的符号,我有些担心。


▲王小波的弟弟王小明发表文章:《艺术的内丹——纪念我的弟弟王小波逝世10周年》


岁月如流,转眼已是10年。今日之日,有了许多喜爱小波作品的人,他可谓知音满天下了。在岁月之流中,他激起了一朵不可忽视的浪花,人生如此,复有何恨。


细想起来,人们为什么会喜欢他的作品呢?他的东西不太驯顺,不易得到身居要津人物的提倡,又包含一些率性而为、啸遨自娱的成分,所以也不大好懂,难以成为大众茶余酒后点评狎玩的余兴节目。我猜,人们喜欢他,是因为他的那种独特的感受世界的方式。他就像一扇门,通过这扇门,可以进入世界的另一层面。


在解释小波何以会有他独特的感受和思维方式时,我想说的,就是他在生活中一直在走着一条特别的道路,一直在探索着精神上可能的存在方式,寻找着自己的适当位置,用他的话说,就是精神家园。从小时起,一有功夫,他就在呆呆地想着什么,默默地编织结聚自己的趣味核心。这样的心理素质,带有极大的先天成分,虽是后天造成,却是先天注定。事实上,在我们曾经经历过的那个扭曲理性、压抑天性、单调贫乏的泛政治化时代,在那个8亿人看8个戏的艺术沙漠里,能产生小波这样的人物,实在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小波的精神特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家族传承,这种家族传承似乎更多地表现在遗传素质的传递上。我们知道,在某些家族里,一些遗传素质会在一代代人身上不断表现出来。这种遗传可能来自父系,也可能来自母系。


●海内外媒体报道


▲美国之音报道:王小波去世十年文学社会影响仍在。报道说,4月11日是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的著名作家王小波去世十周年。许多评论人士认为,王小波的幽默风格和自由主义精神对中国的文学和社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家王小波10年前因心脏病去世。这位生前已颇有影响的作家去世后吸引更多的注意。王小波曾先后当过知青、工人和大学生,后来游学美国,返国后成为自由撰稿人。他于1995年以作品《黄金时代》成名,后来又推出《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等作品。在创作后期以幽默和体现强烈自由精神的杂文受到注意。


▲南都报社论:纪念王小波 争做自由人。社论说,十年前的今天,作家王小波辞世。十年来,他的书一版再版,他的话被反复引用,他的思想有人专门研究,他的文风成为一种流派,他的追随者越来越多。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对他的怀念,甚至有人发起了“重走小波路”纪念活动。除了“作家”之外,生前没有其他头衔,身后没有组织追认,在中国当代作家中,完全以作品本身赢得如此殊荣的人,王小波乃绝无仅有。


王小波用他短暂的生命给世间留下了丰厚的遗产。有人欣赏他的杂文的讥诮反讽,有人享受他的小说的天马行空,有人赞扬他激情浪漫,有人仰慕他特立独行。在这些表象的背后,他一生最珍贵的东西,是对自由的追求。


正如他的遗孀李银河所说,人们喜欢王小波,首先是喜欢他的自由精神。“王小波一生酷爱自由,不懈追求自由的价值、自由的写作和自由的生活方式”,“自由是一个最美好的词,一个最美好的价值”。


王小波用他的生活和写作,去实践这种价值,传播这种价值。他让人们看到,一个自由的人,既可以享受思维的乐趣,拥抱理性与常识,也可以跟随灵魂的舞蹈,在凡俗生活之外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一个自由的人,是最具有判断力的人,同时也是最具有创造力的人。


毋庸置疑,有人对自由怀有偏见,居心叵测地进行了曲解。而这些曲解,经过反复的灌输,在很大程度上已被相当多的人认可、接受并传播。从个体心智上说,人们被暗示,自由可能导致放任和堕落;从社会组织上说,人们总是听说,自由与失序、混乱甚至动乱联系在一起。王小波以他的作品,并以他的为人和他的生活,向世人展示了一颗自由的心灵在思考着什么,在感受着什么,在渴望着什么,在给予着什么。在摆脱体制的束缚,获得自由的状态之后,他既没有吸毒,也没有上街,而是沉迷于思想的芬芳,驰骋于想象的旷野,并通过他的文字,将他收获到的美好与我们分享。他让我们知道一个基本的常识,即一个自由的人首先想要的东西是过美好的生活。


有人说,王小波只是一个特例,生活不是文学,社会不是空想,纷繁复杂的人类世界更需要法律和秩序。这些话虽然不无道理,但是暗含着很多错误的判断。首先,强调王小波是特例,意味着大多数人都既非理性且又缺乏诗意,这显然是一种歧视和偏见。其次,在谈论自由时强调法律和秩序,等于是将二者对立起来。在此我们要感谢王小波不仅创作了小说,还发表了大量的杂文。他通过这些杂文告诉人们,公平的法律和良好的秩序正是一个自由人的本能而自然的追求,而且它们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只能依靠自由的思想和权利来完成。没有自由作为前提,秩序无从谈起。如果有,那也只是专制者的秩序。失去自由的人,也就失去了秩序。


社论强调指出,先制定好法律再给予自由,还是先开放自由再制定法律,这并不是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因为,当人们没有自由的思想和权利参与制定法律时,就不会产生出公平的法律来。


有人总是自鸣得意地说,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然而王小波和其他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让我们知道,这只不过是一句地道的废话。对于一个自由的人、一个自由的世界而言,根本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一个心灵自由的人,恰是最能体谅他人的人,最具宽容精神的人,最有协调能力的人,因此从来就不会要求绝对的自由。只有专制者才会渴望绝对的自由,这句话应该去说给他们听,而不必烦扰王小波及他的追随者。


自由并不是在一条道路的尽头等待我们的花园,自由只能是这条道路本身。因此,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并没有一劳永逸的时候。王小波的价值在于,他让我们看到自由的真相:既理性又激情,既现实又浪漫,既精英又平民,既深刻又有趣,自由是多么美好。


▲国际先驱导报:英译本作者张洪凌:王小波改变了西方偏见。


 
王小波英译本小说的封面


在王小波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他的首部英译本小说得到了美国读者的认同


国际先驱导报实习记者宗君发自北京 二十多年前,王小波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开始了他以唐传奇为蓝本的小说创作生涯。二十多年后,王小波的作品以英译本的形式介绍给了美国读者。今年3月,王小波的首部英译本小说《王二的爱欲枷锁》(Wang in Love and Bondage)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收录了王小波三部代表作:《2015》《黄金时代》和《东宫西宫》,这也是王小波作品首次被翻译成英语出版。


在4月11日,王小波先生逝世十周年的忌日这天,《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采访了《王二的爱欲枷锁》的译者——在美华人作家张洪凌。


“美国人对于翻译的热情很低,每年出版的翻译类图书份额很小,一般都在10%以下。但是王小波英译本的出版却相当顺利。”张洪凌说:“李银河女士很慷慨地给予了我们翻译许可权,寻找出版社的过程也是一路绿灯。哈佛大学出版社社科部主任林赛。沃特斯博士对王的书爱不释手,可惜因为他们每年出的小说极少而不得不忍痛割爱。美国大学出版社比商业出版社更注重图书的艺术性和学术性,这对王小波英译本在美国的发行是很有好处的。”


与海明威相提并论


虽然英译本只收录了三篇中篇小说,张洪凌和她的同事贾森。萨默教授的翻译历程却长达6年之久,其难度可想而知。特别是王小波作品语言特色鲜明,带有很浓的黑色幽默意味,如何让不熟悉中国背景的美国读者产生类似的回应, 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张洪凌举例说,王作品中常出现的“破鞋”一词,如果直译就是“worn-out shoes”,这显然不能表达王小波的弦外之意。我们把他翻译成“damaged goods”,这在英语中也有女子已与人发生性关系的意思。


对于国内置疑“王小波的著作是否在美国受到了很高的评价”,张女士显得颇有发言权。她说:“《图书榜单》将这本书列在‘重点推荐’目录中,著名翻译家葛浩然先生也给了很高评价。但是, 对于美国读者而言,王小波是一个新人, 需要时间来认识他。另外,《图书榜单》将《王二的爱欲枷锁》与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作了比较,美国的图书评论并不是对每一本书都作评价的,评价也有好坏之分。可见,美国图书评论界对王的作品评价还是很高的。”张女士还向《国际先驱导报》透露,出版商很满意目前该书的销售量。


性描写让美国人吃惊


“走在天上,走在寂静里,而阴茎、倒挂下来。”是《黄金时代》中的一首短诗。惊世骇俗的性书写让王小波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张女士告诉记者,美国读者对王小波书中的性描写也十分吃惊,他们对东方的性文化知之甚少,又充满好奇。大部分美国读者还是比较保守的,特别是王小波作品中对于同性恋和虐恋的描写在美国也会招来非议。


“性在王的作品中更多的是作为一个隐喻, 而不是一个吸引读者的磁力场。”张洪凌说:“美国读者最为推崇的还是王小波作品中的黑色幽默以及对自由、人权的追求,这颇符合美国人的胃口。我把小说带到课堂上给美国学生看,他们都觉得不像中国作家的作品,反而像是在读美国的当代文学作品。”另一名译者美国诗人贾森。萨默认为,“美国读者会欣赏王小波书中的幽默,以及幽默背后的危险——在面对危害个人的自由和价值时,王小波是胜利者。”


文字版的莫奈名画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王小波的作品,张女士表示他的小说如同文字版的莫奈名画《伦敦的天空》。莫奈将天空画成了紫色,人们觉得他是在哗众取宠。然而当人们走在伦敦的街上,抬头看天的时候,伦敦的天空真的是紫色的。王小波的作品就是这样,他从审美这一崭新的角度来写文革时代,写中国的现代化,写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西方虽然也有很多作家写现代化,但是他们没有特别将目光放在中国,中国的很多作家也没有达到王小波作品的高度。他的文章开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审美观念。


“王的作品将改变西方人对中国文学的陈腐偏见。”张女士说:“美国人经常问我,你们中国作家怎么都那么沉重啊?我想王小波作品中‘笑声的威胁’,或许会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中国青年报:梁子民、毕文昌谈已故作家王小波文学史地位。


毕:王小波活着的时候,是一个辞去公职的自由撰稿人,头上没有一顶来自官方的桂冠,出书费尽了周折,死后却不但出了各式各样的遗著版本,文章选进了不同的教材和读本,民间和媒体对他的周年纪念也举办了多次。 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现象。


梁:因为和他是朋友,在他去世后,我参与过一些纪念活动。记得当时就有人公开发表意见,不要人为炒作,人为拔高。的确,意义不大的事被人为炒作的现象,在中国并不少见,舆论热点里常有泡沫。但我当时觉得,人们对王小波的纪念是真诚的,对他作品的喜爱是由衷的,在他生前,社会对他的发现是不够的,所以并不认为那些纪念活动过了头。但社会上的王小波热持续至今,不但那些反对炒作的人没有想到,我也估计不足。


毕:王小波英年早逝,只活了45岁。他留下的作品,主要是几部小说,两本随笔,此外还有电影剧本和少量社会学著作。在当代作家中,这并不算高产。他也没担任过任何机构的领导职务。对他的纪念,一周年也罢,五周年也罢,十周年也罢,都是民间自发的行为。媒体之所以选择他作为专题纪念的对象,既没有官方的背景,也不是商业的需要,亲属的安排,只是因为他仍然具有某种当代文化意义,他的作品仍然在读者心里活着。


梁:说起王小波读者的构成,也很有意思。在他活着的时候,喜欢他作品的主要是同龄人。而他去世以后,却吸引了一茬又一茬年轻人。许多年轻人不但喜欢读他的书,还要模仿他的风格写文章,有人干脆自称王小波门下走狗。这种情况在中国当代作家中不多见。


毕:从大的背景看,现在的中国,和王小波在世的时候,并无根本差别。现在的年轻一代,面对的苦恼、困惑,可能和王小波大不相同,但对自由的渴望是相通的,对真诚的向往是相通的。王小波讨论的话题也许已经时过境迁,但他的表达方式,现在仍然需要。独立的思考,风趣和智慧,可以成为年轻一代面对现实的精神力量。


梁:一个作家的文学史地位,主要取决于其作品,关键是作品要经得住时间淘洗。十年过去了,在中国当代小说家中,应当说王小波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虽然这个时间还不是很长,但一个当代作家过世十年后,还有人在谈他这个人,谈他的作品,至少说明这个作家对于这个时代还有意义。不是所有当代走红的小说家都有这样的命运。


毕: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现在说来是主流的研究者和同时代当红的作家,对王小波并不重视。我们极少看到同时代小说家对他有较高的评价,也极少看到当代文学研究者对他小说的重视。在这方面,我个人以为很多当代作家的心态是有问题的。现在活跃的那些小说家,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彼此间没有不互相恭维的。其实他们是一个整体,都明白彼此说好话的利益所在,所以当代作家之间基本是没有批评的。余华写了《兄弟》,同行有一些批评,但作家自己极端自负,根本听不进去。所以不要相信现在还活跃的作家,他们是不是能经得起淘洗,要由时间来决定。在这方面,中国当代小说家中,只有王小波可以说有了定论,因为人们还在谈论他这个人和他的作品。


梁:王小波其实根本就没有进入当代主流文学的视野。从作家自己来说,他根本就没有想到中国还有一个当代文学的圈子,就是有,他也主动疏远,他自己是真正有独立精神的。那些在既有体制内活动的作家,在精神上无法达到他的高度。


毕:我们在十几年前就说过,王小波是真正为当代中国小说注入了新元素的作家,比如他最早的小说《黄金时代》。在所谓的知青小说中,这篇小说是最有深度的。王小波的语言和叙事方式中体现出的智慧及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在他同时代的小说家中,很少有人能达到。


梁:王小波是一个比较纯粹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创作没有和当代中国的文学,特别是体制内的任何文学活动及创作思潮发生过关系,这是他得以保持自己独立性的一个前提。在当代中国小说家中,他可能是唯一从来没有和现行文学体制发生过关系的人。一个当得起真正自由作家的王小波,在未来文学史上的地位会越来越高,因为他为当代中国的文学叙事和文学活动提供了创造性贡献。


▲东方今报报道:《是走狗就该比他走得更远》,报道说,2007年4月11日,王小波逝世十周年。各种民间的纪念活动已经在悄悄进行。在郑州,一群王小波的粉丝也蠢蠢欲动,商量着怎样将走狗进行到底。“关于王小波的一切”,这个活动还在筹划中,鉴于各位走狗工作的原因,它定在了本周六。


记者采访了活动的发起者,城市之光书店的经理张俊鹏,也采访了一些准备参加此次活动的其他走狗。他们告诉记者,关于王小波,无法言说,只能怀念。


关于裸体雕塑:我们不介意前段时间,一位叫郑敏的广州美院学生创作了一尊王小波纪念裸体塑像,并引发了“王小波该不该裸”的争论。对性的描写有趣而直白的王小波,应该不会介意郑敏的这个“玩笑”。记者采访的郑州走狗阿来表示:“挺有意思的,那雕塑虽然把小波搞得年纪大了些,但是还挺真实的。”阿来表示,他身边的走狗们并不介意这样的事情。“小波所倡导的自由主义精神,就决定了他一定会认可这样的事情。裸体怎么了?小波是不会介意的。”走狗张向告诉记者,他就曾拿起画笔,画过王小波的裸体图。“就像郑敏本人所说的,裸体最能表达小波的精神,坦荡而直接。”张向表示,小波的好处无法具体言说,所以走狗们才会拿出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纪念他。“就算有些荒诞,但是也无须批驳。只要是有趣的,那就行了。”走狗们表示,光怪陆离的纪念方式下,是小波精神的实质。


关于重走他路:我们不炒作也就在王小波逝世十周年前夕,王小波的读者们热热闹闹地计划“重走小波路”。今日,来自世界各地的王小波走狗们将会聚在昆明或小波当年插队的陇川,然后去“看看王二和陈清扬一起趟过的小河,还有他们两人避难的章风山”。王小波妻子李银河去陇川的心愿,也在丈夫去世十周年之际成行。因为身体原因,很少坐飞机的李银河将于后天飞赴昆明,然后转飞到芒市,再辗转前往只在小波口中听说过的陇川,看看那些称他为“野牛”的乡民。


记者辗转联系到了一位参加该活动的郑州走狗小三儿,却没想到小三儿在电话中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们不需要宣传,你别打我电话了。”在记者表示自己也喜欢王的书后,小三儿乐了:“你是娱乐记者吗?”在随后的交谈中,小三儿坦言,参加这样的活动一是为了纪念小波,二是为了寻找同道,三是为了旅游散心。“去哪儿玩儿不是玩儿啊,何况这样的旅游特有意义。”小三儿表示,如果小波在世,看到这么多有趣的人聚在一起,一定也会乐的。


关于小波精神:我们不模仿“小波最可贵的精神,我觉得是激情和理性。听起来有点儿悖论的意思,但是,他身上确实同时存在着这两种东西。”张俊鹏说,王小波对他的影响是精神层面的。“他的思想给我带来了非常具有差异性的思考,让我对人生、对世界,都换了一种态度来审视。”张俊鹏说,城市之光书店之所以会发起这场郑州走狗的活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和书店几个股东都是王的追随者。“我勉强可以称得上是走狗,虽然没有别人那样狂热。”张俊鹏表示王小波带给他的是一种思想的快乐。


大部分走狗都如张俊鹏一样,在心中默默解读着只属于自己的那个王小波。“我们不是说要把自己变成他,没有人可以成为第二个王小波。学他者死,这我们都明白。我们只是觉得他是个启蒙者,如果真是走狗,那就应该比他走得更远一些。”走狗陈星表示,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接受王小波是走狗们最应该做的事情。


关于小波效应:我们不迎合一个人,死后才获得万千宠爱,真不知是哀还是幸。逝世十年之后,王小波的形象仿佛到了一个临界点。众生喧哗中,少有深沉的文字,多为走狗的捧场,“有趣”的调侃。对于王小波来说,做神还是当人?这成了一个问题。而目前正在慢慢形成的“小波效应”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着,但在郑州走狗的眼中,这些问题却统统不成问题。“小波当然不是神。这种说法太可笑了,如果小波听到,估计是要黑色幽默一把的。”走狗陈星笑着说,“王小波被更多的人接受了,这有什么可恐慌的吗?如果小波真能引起某种社会效应,那只能说明我们的社会太健康了。”


而关于一些媒体对小波以及李银河的夸大报道,陈星表示:“真无趣。某些媒体介入宣传以后,总会歪曲一些东西。对于小波的某些争议,我们走狗并不是不能理解。我们也不会迎合一些社会需求而作秀、炒作。”陈星表示,王小波说过,人要活得像个人,所以自己即便做走狗,也要做骄傲的走狗。


▲新京报:12人赴云南“重走王小波路”


本报讯(记者姜妍)昨天,“重走小波路”活动在人大启动。包括李银河在内的一行12人登上南下的飞机,重新踏上小波插过队的土地。


原计划在室外举行的启动仪式,因早上天气微寒改在了室内。李银河在发言中称,人大是小波学习和工作过的地方。在此举行出发仪式有别样情怀和特别意义。


她认为王小波的作品是纯文学,并非大家所说的寓教于乐。此外,王小波作品中包含自由主义理念,追随自由是对他的最好纪念。


“重走小波路”活动成员中,有一对母子很引人注目。儿子小段请了年假,母亲则干脆为活动请了假。母子二人都是去年才开始读王小波的书,母亲喜欢他的散文,儿子则喜欢小说。一听说有此活动,他们没有多想就报了名。人大04级学生小任代表送行者发言。他说自己读小波作品时常想到他穿着破破的衣服,在宿舍楼前思索徘徊的样子。


昨日百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一行人搭乘当日下午3时的飞机去往云南,并与当地的另一支队伍会合,一同去看王小波作品中陈清扬和王二偷情的章凤山,还有穿着长筒的景颇和傣家少年。


▲中国经济网报道:《朱伟博客忆往事:王小波的死我也有责任。》报道说,日前,《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在其博客上回忆当年邀约著名作家王小波写专栏的日子,坦承王小波去世自己有一定责任,并不无内疚地说:“我也属逼迫他做一些令他心累的事的人之一。”


而著名社会学家、王小波之妻李银河8日则来沪演讲,以《这十年》为题纪念丈夫王小波逝世10周年,并解读了王小波的英译本小说集《王二的爱欲枷锁》。


逼迫王小波做心累之事


朱伟感觉到,王小波最后死于心力交瘁,是“因为生活压力,因为写作,也因为其他种种不自如和不愉快”。在他的印象中,王小波是个不善交际、喜欢安静、内向的人,被逼做了太多他自己并不愿意做的事。


“给我写专栏就并非他真正所好,所以我也属逼迫他做一些令他心累的事的人之一。我难忘与他最后一次见面,他给我交稿时说写不出稿来的那种痛苦不堪。他写专栏,越写越为思想繁衍能力的不足而焦虑,而且理性纠缠带给他的是小说的想象力枯竭,越来越缺少血肉。”


王小波被关在艺术门外


同时,朱伟指出,王小波被关在了艺术门外。“我很遗憾文学界,对王小波小说的艺术价值多是回避态度,这导致小波写了那么多小说,现在谈论的都是思想性与\'自由精神\'.”


朱伟认为,文学界对王小波小说的失语是因为他没有进入派别——先锋派、写实主义、历史小说,各自都有自己的山头,而他却哪头都不是。“我们的文学刊物对潮流的发现还停留在80年代——趣味上还在模仿莫言、余华、王朔,多的只是他们的儿子、孙子。”


● 网友在博客和论坛上的跟贴


▲原来我是真的一直都没有读懂他!但我却真的很喜欢他的文字,那些我原以为只有趣的人文字,原来真的包含了这么深沉的洞察力和悲天悯人的宽容。要重读一下他了。


▲其实很难说王小波是被媒体吹捧才这样红的,一个有自己思想的人读过他的小说都会被他吸引,他的精神是和八十年代人相通的。读他的小说能得到一种释放社会对人的压抑从他那时侯到现在一直存在。别认为现在的年轻人都在无聊,也许五十年后,我们也会发现我们其实也是被骗的一代。


——那时候的文革是个错误,现在的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是否也是个错误?


▲“王小波生前其实还没有多少认识和理解他的人”?


——我自己觉得,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在他生前,在《读书》上看到他的几篇杂文,我就觉得与他颇能相通——其实,他的这些文章,是很容易被那些80-90年代那些学理科的大学生所认同的,只不过我们大都没能力(或不习惯)用公开发表的文字来表述这种认同——我记得,当时我们一起的同事,就有好几个人喜欢看他的文章,虽然,只是这种看及看后的互谈,比较理性(这恰好也符合他所要宣扬的),也无法张扬开来,但我们都知道:他的这些看待社会、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他的某些观点),已经沉默而又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无论是在工作与生活中——这不比让他在表面上光芒耀眼(如同那些流星一样)更有意义么?


而中国绝大多数能写能发表文章的所谓人文学者(其实,在他的多篇杂文中,就直接表述了他与这些“人文学者”的区别),又不能真正理解他的所写(至少缺少他的“理性的快乐”体验),所以,就造成了表面上看,“没有多少理解他的人”。


▲王小波就是在看一个人,这个人不断地冲破阻碍,想过上自由的生活,但是自由真得来临了,却发现自己的本性根本过不惯这个日子。当我们拿起了现代主义的理论武器,解构一些传统和经典之后,看到的结局只有一个赤裸的现实——每个人最后都是一堆枯骨!人们从上帝手里抢回了命运,拿在手里仔细掂量,才发现命运原来不过是一个最大最郁闷的悖论!


▲关于王小波,一些感叹,总觉得身后是非谁管得,写点东西应和教授:南宋大诗人陆游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街争说蔡中郎。”从诗中蔡中郎的遭遇来看,看来人死了,被人论说总是免不了的;同时也说明,中国人特别喜欢议论别人的身后,议论死人的传统源远流长。


但这一切,跟死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作为中国当代少有成就和个性的作家、杂文家,王小波已经死了十年了;这十年身后,王小波受到多少的赞荣或者诋毁,已经不很重要;毕竟,王小波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作家。


王小波的文笔冷峻幽默,最为冷峻幽默的是居然身后可以大红大紫,这恐怕才是连王小波本人都会忍俊不禁的大幽默、冷幽默;王小波的书,初看容易觉得作者的调侃、玩世不恭,再肤浅一些的会把王小波的一些小说(比如《时代三部曲》)当黄色小说反复把玩和意淫,想象作者本人会不会是一个大流氓——一个比较伟大的作家总是被误解和误读,王小波也逃脱不了这个宿命。对此,要是在地下的王小波还能感知,估计也要咧着嘴呵呵笑,但他的目光应该是严肃而睿智的——在冷峻的、调侃的文字下面,是作为作家和思想家的严肃地、深刻的本质上的王小波。


如果引用王小波本人的说法,作为一个不符合时代潮流和要求的“特立独行的猪”,其遭受的打击和挫折不会是一般性的,比如,很容易被“阉割”,当然,对人而言,是思想上的。从王小波的小说特别是从王小波的杂文来看,王小波是在努力维护他那根被时代、被威权、被意识形态和被种种人间神话企图阉割掉的“本根”,探索作为一个独立思想、自由人格的形象化和个体化存在——在这个艰苦的改造自身和抵抗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要看到王小波的冷峻的智慧、无言的执著、默默地自忏和严肃的反思。他的对于个人的大悲悯、时代的大悲悯、情感的大悲悯和思想的大悲悯,是我们所有企图认真和独立思想的人的宝贵的精神资源和遗产。


▲中国人在别人的设计中生活惯了,朦胧中竟以为是¥¥¥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殊不知这幸福的生活全缘于我们自己的创造,而人家躺在我们的创造之上过着比我们幸福得多的生活。


▲对于一个自由的人、一个自由的世界而言,根本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一个心灵自由的人,恰是最能体谅他人的人,最具宽容精神的人,最有协调能力的人,因此从来就不会要求绝对的自由。


▲向王小波先生致敬!
小弟献上小诗一首
聊表心怀
请多指教:


十年一祭王小波,
追求自由灵魂舞。
扭曲荒诞世态恶,
智者独行戳真相。


十年了,你的祖国还是那副鸟样
不,是更鸟了,更恶心了
你知道吗
我们已经荒诞得
举世皆醒我独醉
丑态百出还装嫩
我们早已审美疲劳了
我们也早已以丑为美了
我们还把恶丑标榜成
可怕的国情和特色


小波大哥
你有大寂寞的悲哀
我有大苟活的无奈
十年前的此刻
你的心被偷了
所以你心死了
可你也解脱了
苟活的我们仰望天堂
不知天国里的大哥还好吗
我们还将继续苟活
为了毁坏地狱
为了向往天堂


▲小波离开我们整整10年了,感谢还有这么多朋友记着他。他曾经说过“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高兴”今天,我们继续追寻智慧\\自由\\公正。


▲看样子官媒好像不喜欢王小波。不过在外边要被人看得起是要有钱,你只要有钱别人就看得起你。不用说台湾人就连香港人也不喜欢跟中国根大陆联系起来。想想罗大佑那首《皇 后大道东》里的一句歌词“若做大国公民只需身有钱”。最近看了个帖子说京城那边禁播了一批歌曲《皇后大道东》就在其中,呵呵,耐人寻味阿。


▲王小波是让人的该笑的时候哭,该哭的时候笑(笑完了还想哭),能读到这个份儿,对王小波就领略到了七八分以上了。


▲王小波曾经写道,人的本性都是好吃懒做,贪淫好色。我很惊讶他写得这样直白,我也非常同意他的观点。食有鱼出有车,谁不想?英俊潇洒或貌美如花,谁不盼望是自己的枕边人?能让自己活得更好,我不认为有什么错。


▲“可惜,王小波显然更关心的是情绪的发泄,而不是立论的严谨”,文学作品不是哲学论文。何来立论严谨之说。


方舟子也算江湖上有名号的人物,何必写这么一篇酸溜溜,不着调的文章? 要您也英年早逝试一下?


▲“自由民主”的桂冠戴在小波头上,窃以为是可笑的。他只是个讽世者而已,与莫言、王朔、余华者流不同。


▲在我看来,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都有一颗自己的内丹。他们行住坐卧,都如蚌含珠,默默孵育着这颗内丹,像练气士一样呼吸沉降,萃取天地间的精气,使这颗内丹在感觉的滋养中成长。当内丹大成时,它会以一种奇异的方式与外界发生感应,此时艺术家趣味大成,进入一种高超的境界,谈笑咳唾,皆成珠玉。这种内丹实际上就是一种对纯美境界的把握,一种至高的品味。品味是游离于文字之外的,它与学问的关系不大。有的人学富五车,品味只是初等。有的人目不识丁,却具有一种灵觉,能与高品味的东西发生共鸣。无论如何,人和人之间存在着品味差别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人们喜欢小波的作品,实际上是喜欢他的品味。他的东西,虽然有时语涉男女之事,但品味高绝,绝非皮肉滥淫之蠢物(曹雪芹语)眼中的色情描写。


▲王二是以特立独行的自由主义者受到追捧,可是他的粉丝居然敢做王的门下走狗式的盲目崇拜者。


你也许会说那是黑色幽默,王以猪自许,门徒就以狗为荣。次悲哀之一。


王的小说黄金时代,不过是以身体写作的方式表达了政治讽刺的内涵,但从文学的角度去看,并没有太多可取之处。讽刺的是,木子美等女性用身体写作被人骂为淫荡堕落,王用身体写作,自夸有一尺多长居然被捧为精神领袖。如果说黄金时代虽然写的是一个知青与分具两地的女医生偷情的故事还有揭露文革荒唐年代的政治意义,那么其白银时代,除了意淫一个学生与老师的乱伦故事之外,实在毫无可取之处,即便从写小说的角度来看,从结构上也是在重复黄金时代,并再次在文中自许了一尺多长。此悲哀之二。


王的成名,一是因为他死了,二是因为他有一个善于为他吹嘘的研究性学的老婆,三是因为赶上了网络时代。王的成名,主要得益于网络造星运动,既然木子美之类的人可以成名,王的成名一点也不奇怪。奇怪的是十年了,中国网民的欣赏能力还是没有什么提高,此悲哀之三。


▲昨晚我坐在房间里看网络上献给王小波的祭文,紧闭的窗门外传来一阵阵和谐知音。今天问学生,原来是个什么文化艺术节的开幕式。然后我说,昨天也是王小波的十年祭日。所有的人都在问:王小波是谁?


▲可怜王小波,死了好几年,就因反集权,现在还有人在拿他的写作动机说事。典型的中国政治流氓做派,淡化过程和结果,无证据的怀疑他人动机,给人抹黑。王小波没坑人,没害人,没贪污,没腐败,作者从他的书信中读出了“装蒜”,这也还真是,一介草民,无法控制个人命运,生活在彷徨之中,流离在是非之间,缺少伟人的坦然和淡然,所有的努力,情感,在被他人读出“装蒜”的一瞬间灰飞湮灭,无所遁形。


▲不管怎样,小波让我知道了,人还可以这样思考,这样快乐,性还可以这样美。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自由人文主义,象个人一样活着,思考,追求。


足够了。无论你们这些人怎么去揭露,怎么去抹黑(在集权体制下非常非常惯用非常非常凑效非常非常普及的手段)。


小波就是小波,王二就是王二,就是我大哥。


▲仅从政治寓言的角度来说(王小波的书不止这一个角度),王小波就远超奥威尔!只可惜王小波的小说太诗化(这也是他追求的),无法传神地翻译,外国人不可能欣赏到王小波,这里可怜一下老外!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一周新闻聚焦:纪念王小波逝世十周年,其意义依然是自由主义

4月11日是王小波逝世十周年的日子,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对王小波的赞誉之声不仅来自王小波的“粉丝”、“走狗”们,也来自学者、作家,还来自更多的青年网友们。中国大陆媒体十分罕见地从不同角度对王小波的传奇进行了大量的报道,网友们和博客作者也就王小波现象展开大讨论。


笔者认为,王小波的身后声誉之所以远远高于生前,很重要的原因是:六四后,官方强力反和平演变和反自由化,致使政治改革全面停滞,自由主义话题也陷于沉寂。但在1998年之后,在以李慎之先生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的努力下,自由主义终于突破当局“反自由化”的藩篱,逐渐变成备受关注的公共话题。


纪念王小波的意义,在根本上还是自由主义思想的传播。十年前的中国与现在的中国相比较,毫无疑问,自由主义思想更深入人心,公民的公民意识已经启蒙并处于开始阶段。王小波所处的八、九十年代,中国刚刚挣脱严格禁锢思想的毛泽东阶级斗争枷锁,但意识形态和专制体制,依然压迫着中国的知识分子。毛泽东恐怖的阴影并没有随着改革开放而消失,一九八九年六四开枪镇压北京学生运动事件,却再次让人们面临恐怖和压抑。


 


作为作家的王小波,经历了毛泽东和中共自50年代就开始的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亲眼目睹了专制政权对知识分子的迫害和反人类的杀戮,王小波的思想和作品风格正是时代背景的产物。专制制度和恐怖社会下的作家,如果有其真实思想的表达,其表达方式也只能是隐晦曲折,可能以幽默,可能以调侃,可能以讽刺等形式表达。学者刘晓波对王小波和王朔两位作家的描述比较恰当,他说:“改革以来的中国文学,有两位以幽默立足的作家,一位是王朔,一位是王小波。前者的幽默是灰色的,以调侃为基调,是对一切假正经的亵渎;后者的幽默是黑色的,以反讽为基调,是对政治禁忌的叛逆。在审美上,王朔以口语见长,王小波以叙述见长,分别创造出独树一帜的文学语言;在价值观上,二者都是对独裁意识形态的颠覆。如果说,王朔的创作具有罕见的颠覆性甚至破坏性,那么,王小波的创作在颠覆的同时,还具有正面的建设性,那就是他对自由主义的审美表达。”


王小波在杂文里说“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李银河说,“王小波一生酷爱自由,不懈追求自由的价值、自由的写作和自由的生活方式”,“自由是一个最美好的词,一个最美好的价值”。王小波的本质就在于自由主义。更重要的是,他以自己的才华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把晦涩的理论变成通俗易懂的常识,让自由主义从书斋走向公共舆论。一句话,王小波把自由主义常识讲得魅力十足,对自由主义在青年一代中的传播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笔者认为,王小波对自由主义追求的方式或许不是最好方式,但在那个时代,那也许是唯一可行的方式。不过,十年后的今天,表达的方式也许可以更进一步,也就是更赤裸裸一步。《南方都市报》发表李公明的文章写得很好:“纪念王小波的意义不仅在于鼓舞我们争做自由人,还在于促使我们思考在今天何谓自由人、如何争做自由人。如何做是一个太大的题目,中国人民一个多世纪的苦难牺牲也无法解答清楚。但有一点可能是清楚的:为了争取自由,人不能满足于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有时要当一只愤怒的牛虻,甚至一匹反抗的狼。”


笔者还以为,客观、理性评价王小波很重要。“王小波生前的作为告诉我们,不要把他看成一个圣人,一个完美的人,不要对他顶礼膜拜,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启蒙者。当然更重要的是,十年间,这个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王小波只是一把钥匙,是一把可以打开思想自由世界的钥匙。”(雪研 星岛环球网)


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者、作家、网友对王小波持反对观点,尽管是少数,其观点也值得人们深思。本周新闻聚焦节录纪念王小波部分评论,也辑录少部分博客和论坛上网友的跟贴


● 维基百科对王小波的介绍


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


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


——王小波


王小波(1952年5月13日 - 1997年4月11日),北京人,作家。年轻时在云南农场作过知青,插过队,作过工人、老师。1978年至198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1984年赴美。1988年获匹兹堡大学硕士学位。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1992年后开始成为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1日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于北京。


王小波生平


1952年5月13日 出生于北京。


1968~1970年 云南农场知青。这段经历成为他最著名的作品《黄金时代》的背景。


1971~1972年 山东牟平插队;后作民办教师。


1972~1973年 北京牛街教学仪器厂工人。


1974~1978年 北京西城区半导体厂工人。工人生活是他《革命时期的爱情》等小说的写作背景。


1977年 与当时在《光明日报》做编辑的李银河(著名社会学家)相识相恋,后结合。


1978~1982年 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学生。就读于贸易经济商品学专业。


1982~1984年 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教师。开始写作《黄金时代》。


1984~1988年 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开始写作以唐传奇为蓝本的小说,其间得到许倬云先生的指点。


1988~1991年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1991~1992年 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讲师。


1992~1997年 自由撰稿人。


1997年4月11日 逝世于北京(遗体解剖后证实死因是心脏病突发)。其后,他的作品盛行于世,他的文体成为无数青年仿效的目标,而他的思维方式亦影响了不少人。


作品风格


王小波在白话文叙述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写作小说的同时他也创作过一些杂文与随笔文章。并且很多人都是由于精彩而睿智的杂文作品接触和认识到王小波。王小波的东西方生活与求学经历,使他成为一个富有自由人文精神和独立知识分子品格的写作者。


在他的作品中,贯穿着其特有的黑色幽默,这些也表明了王小波对于生命和生活的态度。王小波的一系列小说都以自己所经历过的生活作为蓝本,如下放到云南的知识青年,在某个医院或高等专科学校从事技术工种的工程师等等,作品的年代背景也与王小波的生活与成长时期相重叠,在这些作品中,他刻画了这样一种现实:“我看到一个无智的世界,但是智慧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个无性的世界,但是性爱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个无趣的世界,但是有趣在混沌中存在”。


从杂文作品中看,哲学家罗素对他思想影响很深,他推崇和提倡科学与理性,并且认为人的生活应该追求未知,他反对进行思想禁锢,主张人们思维应该保持多样化,使生活变得有意思有趣,去热爱智慧。 他的作品在他身后盛行于世,影响了众多青年,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大学生,他们至今还会常常引用王小波作品中的文字,来表明自己的激昂和犀利。其曾编写过电影剧本《东宫西宫》,并由此获得了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


主要作品列表


小说集


《唐人秘传故事》1990年8月 山东文艺出版社


《王二风流史》1992年3月 香港繁荣出版社


《黄金时代》1992年8月 台湾联经出版社


《黄银时代》1997年7月 花城出版社


《白银时代》1997年7月 花城出版社


《青铜时代》 1997年7月 花城出版社


《黑铁时代》 1998年2月


杂文集


《思维的乐趣》1996年11月


《我的精神家园》1997年5月


《理想国与哲人王》


书信集


《爱你就像爱生命》(与李银河合著)2004年5月


电影文学剧本


《东宫西宫》


未知分类


小说或小说集


《未来世界》1995年7月


《地久天长》1998年2月


杂文或杂文集


《沉默的大多数》1997年10月


《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与李银河合著 1992年1月


● 学者、作家的评论


▲专栏作家连岳发表评论:《王小波是看不见的引擎》。评论说,王小波说的是常识,可能很有人因此小瞧他,因为常识总不如深奥的体系来得吓人。由此顺推,许多人说他的杂文价值低于小说,甚至说他假如不写,不至于累死的,这种鬼话也有人用在鲁迅身上。我倒认为他的杂文价值就算不高于小说,至少也等值。一个人杂文里赞赏的价值与生活方式,读者可以拿来和作者的行为对比,一致了,你的话才有人信,可以说写杂文的人就是在给自己布电网;而写小说不必承担这种风险。


王小波最大的价值在于他证明了怎么想就应该怎么做,文章与智力不是用来玩两面派的,也不是说花了好骗人。王小波自己做数学题挺高兴,他就会告诉别人,数学多么好呀,变聪明多开心呀;他读普希金读得尽兴,他就会告诉别人,诗多么好呀,能写优美的句子多么开心呀。在我们这儿,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这样赞美智力与知识。十年后,我们知道王朔也在家攻读中学物理课本,搞文字试验,勤奋上进,可他一开口说话,听众仍然觉得,是呀,读书挺傻的,当知识分子就是要被羞辱,而不会北京方言,没生在部队大院,文字就没有希望了。这就是与王小波背道而驰的知行背离。前者希望大家都聪明,后者只愿自己独享聪明。所以在今年,死王二打败活王朔,不是没有由头的。


王小波现在有了许多标签,我觉得他都配得上,这些标签在别人那里始终只是标签,写的人自己都不信,在他这儿,我们就被说服了,而且想变成自己的生活,知道“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就不该老板哼一声就被吓出屎来;知道王小波让我们放弃愚蠢的念头,就不该骂不同意自己的人为“愚民”,只能怪罪自己道理说不透;知道王小波是个自由主义者,就该明白他只有朋友和敌人,而没有粉丝;同意王小波说的“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那么你就不能实践成“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失意的世界”。
王小波不是谈资,他是陪你长大的兄长;王小波不是车头招摇的商标,而是看不见的引擎。


▲资深媒体人王文佳发表文章《思想者王小波、遮蔽小说家王小波》。文章写道,中国近百年的作家,生前寂寞,死后备极哀荣者不多,鲁迅和王小波可以算是。鲁迅生前多次慨叹自己的寂寞,而在去世后的几十年间,成为一面旗帜、一尊塑像。王小波生前知音无几,作品的出版屡经坎坷,在死后却产生了一大批粉丝、“门下走狗”。


鲁迅死后,被定义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王小波死后,被形容为“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家”。这两种定位,都是“三段论”,三个台阶,步步高,为以后的纪念和阐释定下了基调,画好了圈。


在关于鲁迅的定位中,潜藏着一个价值判断:革命唯大,思想次之,文学老三。然而,对于今日的读者来说,鲁迅的价值,更多体现在他的小说中(其所呈现的单个的人的孤独和脆弱,跨越时代),而不是他的“檄文”——鲁迅先生留在文学史上的业绩,要远远大于他留在思想史和革命史上的。在关于王小波的纪念中,我们也屡次看到纪念文章侃侃而谈他的随笔、思想、行为和由此构成的隐喻光环,而缺少对他的小说的细致分析、精深认识、精妙阐释,所有的只是非专业的泛泛而谈。可以说,“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家”遮蔽掉了作为小说家的王小波。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和《万寿寺》,是中国文学在20世纪后半期最重要的收获之一,给中国文学带来了喜剧这一文学体裁——王小波类似于法国的拉伯雷,通过对热情和智力的巧妙运用,开拓了中国文学。


文学批评上有一个说法,“作品完成,作者已死”。从这点来看,如今对王小波的诸多阐释,并没有说明王小波的面目何在,而是说明了当下时代和读者对王小波的需求。


当下的时代,一方面,人们对文学的热情依旧高涨,另一方面,人们对文学怀有诸多不满。中国的当代文学固然有不如意之处,但是对这些“不如意”的分析被简化成体制问题,读者近十年来对文学的诸多指责,实际上和社会大众对社会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读者由此对体制内的作家和作品,产生了不信任感、不亲近感。在这个时候,王小波作为行走于体制外的“放逐者”,身家清白,和固有的文学圈没有瓜葛,其作品的实验性和独特性,使他拥有了一大批乐于模仿并且对这一“放逐”感同身受的粉丝。


近十年的中国社会,大众意识逐步开放,一些普世的理念、“常识”获得传播,传播途径也日益多元化。王小波承担了一部分“普及常识”的作用,充当着二传手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他的传播功效被放大,既因为其方式通俗易懂,也因为其文采斐然,更因为其优秀小说家身份。作家讲道理比学者讲道理听众多,一方面是作家会讲,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读者固有的思维习惯,要从文学中寻找思想和教诲。


中国有“诗言志”的说法,流传了几千年,强调文学必须有思想,并且被思想所笼罩。这种说法固然没错,但一统天下,成为衡量、阅读、阐释文学的标准,就会一叶障目。对于个人来说,思想珍贵,尤其是“自由之思想”,是作为单个的人能够屹立的基础。一个时代不能缺少思想者,因为他能够就这个时代提出问题。但读者必须认识到,文学有着它的独特性,它不承担“指路明灯”的角色,甚至也无益于身心健康,仅仅是文学而已,是好看而且百读不厌的小说、诗歌,不是 “时代传声筒”,不是“社会照妖镜”,也不是“思想百宝箱”。


十年一觉扬州梦。王小波去世十年,如果我们对他的认识依旧停留在“思想普及者”这一角色,实际上遮蔽了王小波的价值。王小波卓异并且屹立于这个时代的,是他的小说,不是他的思想。


别管他想的,去看他写的吧!


▲王小波生前好友、北京学者、独立中文笔会会长刘晓波博士撰文纪念:《为王小波去世十周年而作》。文章写道,改革以来的中国文学,有两位以幽默立足的作家,一位是王朔,一位是王小波。前者的幽默是灰色的,以调侃为基调,是对一切假正经的亵渎;后者的幽默是黑色的,以反讽为基调,是对政治禁忌的叛逆。在审美上,王朔以口语见长,王小波以叙述见长,分别创造出独树一帜的文学语言;在价值观上,二者都是对独裁意识形态的颠覆。如果说,王朔的创作具有罕见的颠覆性甚至破坏性,那么,王小波的创作在颠覆的同时,还具有正面的建设性,那就是他对自由主义的审美表达。


按照现在的时髦称呼,王小波属于“海归”一族,但他归国后的生活形迹和文学创作,却看不到一丝爱国的“赤子心”。恰恰相反,作为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他表达着对自由的激情,对自己的清醒定位,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反思,对独裁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批判。不是那种以救国救民为目标的宏大叙事,而是个人本位的自由常识。正如他在《个人尊严》中所说:


“说来也奇怪,中华礼仪之邦,一切尊严,都从整体和人与人的关系上定义,就是没有个人的位置。一个人不在单位里、不在家里,不代表国家、民族,单独存在时,居然不算一个人,就算是一块肉。这种算法当然是有问题。我的算法是:一个人独处荒岛而且谁也不代表,就像鲁滨孙那样,也有尊严,可以很好的活着。这就是说,个人是尊严的基本单位。”


在王小波的所有文字中,我最喜欢他的长篇小说《黄金时代》,荒谬时代的荒谬青春,非人环境下的人性不死,政治禁忌和偷情高潮的奇妙混合,本能的反抗、理性的清醒和激情的无奈,虚无的黑色的诗意,如同“恶之花”。


小说中最为精彩的章节是对主人公的知青生活的描述。上山下乡使一代青年成为文化大革命的祭品,在物资和精神的双重的贫困中,唯有青春的本能宣泄,才能为生活带来些许的意义。为了抓住这点可怜的意义,青春不惜去冒险。毛泽东让知青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知青得到了却是一种最现实的性启蒙——本能的朴素的甚至粗俗的启蒙,酣畅的风险的启蒙,充满偷吃禁果的刺激。


毛泽东时代,除了极权者的个人生活不受政治禁忌的束缚之外,其他人的生活都在政治恐怖的笼罩之下。换言之,对于毛泽东之外的所有中国人来说,一切都是政治,衣食住行都是政治,男欢女爱更是政治。但是,无论多么政治化的社会,也无论政治恐怖多么无孔不入,也无发彻底泯灭人性本能。所以,曾经连男女生拉手都不太敢的城市中学生,在变成了响应伟大领袖号召的知青之后,兵团和集体户的特殊环境,突然拉近了青年男女之间的距离,贫困的物质生活需要点浪漫来调剂,乏味的精神生活需要用男欢女爱来填充,即便是心怀罪恶感,也要偷吃禁果。于是,“广阔天地”中的“大有作为”,被描述为“大有\'性\'为”。农村那空旷的无人田野,为城市中倍受性压抑的一代青年提供了偷情私通的性欲飞地。


在当时的政治生态中,小资情调的恋爱,是必须清除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偷情就更是大逆不道,特别是“私通”中的女人,都要被扣上一顶极具诬蔑性的帽子——“破鞋”。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曾穿着旗袍周游各国;文革中,她的美丽变成“罪行”,满天飞的大字报中,少不了“破鞋”的蔑称;批斗大会上,红卫兵真的把一双破鞋挂在王光美的脖子上。


在王小波笔下,男主人公王二与女主人公陈清扬的田野交媾的前奏,是两人讨论“破鞋”问题:陈清扬被当地人视为“破鞋”,她本人坚决否定。而王二就喜欢“破鞋”,偏要与“破鞋”偷情。的确,女主人公以前不是“破鞋”,但在王二的性攻击下真的变成了“破鞋”。政治禁忌和道德歧视的双重风险,恰好带来偷吃禁果的惊险和刺激。尽管,性交时的紧张如同受惊吓的脱兔,但偷情时的“呻吟就像泛滥的洪水”,射精后的“阵阵震颤就像从地心传来”。


十年前,我还在狱中,从妻子的信中读到王小波的死和妻子的悼亡诗,马上想起与王小波的交往,放松、自然、开心,每次都能得到智慧的愉悦。如今,睿智的朋友被死神夺走,不免心痛落泪。


▲资深记者、专栏作家安替发表纪念文章《我摆脱王小波影响的十年》。文章说,我想王小波的文体魅力不仅仅只是征服了年少的我。看看《王小波门下走狗》讨论组和系列书籍,看看现在20多岁的大学生的杂文或者小说,甚至看看牛博网的很多理科出身博主的文章,你都能读出“王小波”三个字。


这样的诱惑是显然的,当一个从小埋头于数理化、远离文字的理科生突然发现几乎不需要准备,就可以立刻进入文字领域,横扫一片,而且显然有所斩获的时候,那种近乎不劳而获、进退自如、脚踏两只船的快感是自信的源泉。这也恰恰是我和王小波的粉丝们能走到今天的原因。正如王小波看完卡夫卡之后,他发现文章竟然可以这么写而且也可以牛逼,我们也是在看了王小波之后,也发现了自己也许这辈子不能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显然得文学奖却是很有机会的。当王小波遭到人文届的冷漠和批评时,反而激起了我们为偶像辩护的激情,王小波就是我们自己,打倒一切文科老帮菜营造的腐朽世界!未来属于逻辑,光荣属于罗素,世界是我们理科生的!


但10年过去了,像我这样,有很多被王小波带入人文届的粉丝们也长大了。我们开始发现,王小波说的也是对的,但显然不够,打倒腐朽的文科老帮菜很容易,但构建新的人文世界却很难。解释这个世界,逻辑主义不够用;批判这个世界,智力歧视显然不够宽容;文本狂欢,对于伟大作品来说,也过于简单。政治、社会、法律、经济、新闻、文学,每个领域中国人都有极大的和世界的差距,而且有各自不同的症结,一旦你真正进入某个专业,你就会突然发现,你再也不敢用王式文体来对付了,原来那种自信是一种局外人的雾里看花,虽然能摧枯拉朽,但却不能真正成为栋梁。


另外一方面,王小波的道路对我还有职业选择的意义。当年单单从文字上理解王小波,我曾经对王小波产生了自己的误读:我认为既然在体制内的人文知识分子,都必须看碗说话,无法做一个独立的学者,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事业和职业分开,在做一些和意识形态无关的工作(商业或者IT),然后把自己业余的时间全部奉献给心仪的人文事业。我当时以为,王小波就是这条道路的典范,他教的是计算机,甚至他写作的软件系统都是自己编的,但写出的文字如此幻美,如此独立。我的英雄既然能这么走下去,我就能这么走下去。


但是1997年他死了,我怀着疑惑,还是继续着这种“职业事业分离”的道路,继续白天做IT,晚上在网上写文章。虽然也能勉强走下去,但我总觉得内心分裂,编程序的时候想着文章,写文章的时候还下载着软件。这样的挣扎一直到2001年我进入新闻界,才第一次把职业和事业相结合。今天我可以说,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才是我要的道路,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全身心投入一个事业才能真正成功,否则,IT也不会太成功,文字之路也走不下去,就好像王小波那样,甚至会心力交瘁地死去。


新出版的《王小波全集》第九卷书信集,证实了我的确当初对王氏道路的崇拜是误读。我看王小波给李银河和朋友们写的那些信,简直就是看到了自己挣扎的日子,甚至他用的那些比喻,都是我曾经反复提及的。他根本就不要这样割裂的生活,他只是在苦苦挣扎,因为各种限制,他无法达到理想的生活。感谢时代,让我们拥有了比当年王小波更多的条件,使得我们今天能部分达到王小波想而不及的生活——准自由地写作而不必担心明日早餐。


▲南京大学教授景凯旋发表文章:《自由就是在思想的空间中感受幸福》。文章写道,王小波给我的深刻印象,首先还是他选择做一个自由撰稿人。他反感那些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怜悯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当然,仅仅就此而言,他并没有超越这个时代。九十年代中,许多人已经下海经商,市场经济给社会带来的变化,莫过于生存空间增大,人们从此可以告别“单位人”,寻回一点自我。但市场的压迫,同样会使人丧失写作的自由和独立,王小波的可贵在于,他没有去写迎合市场需要的作品,而是坚持萨义德所说的“边缘”姿态和“业余”写作,写他自己想写的东西,对一个写作者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有人说,对王小波的过度阐释和赞赏,已经使他成了一个符号。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好。他对自由的思考和表达,都显出自由在他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这自由接近约翰•密尔所说的自由,是我们欠缺的自由。他的行为和作品给许多读者带来了思想启迪,理所当然成为一个时代变化的象征或符号。


说起王小波,人们常常会想到他所提倡的“有趣”。这种旨趣来自英国经验主义传统,奉行快乐即善的原则。罗素的“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便是借了他的言说,才被人们所广为接受。但我觉得,王小波的情趣更像是王尔德,按照他的看法,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并不特别重要,重要的是有趣的人还是无趣的人。当然,在现代中国的语境里,如果王小波只是提倡一种生活的乐趣,那他也不过就是一个时代的清客相公,不会让许多人如此喜欢他。就因为他提倡的趣味有很强烈的现实感,反讽的是泛政治化的社会生活,这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便显得是一种睿智,调侃也便成了亲切,不是插科打诨的轻浮。


王小波喜欢讲道理,但他讲的却不是大道理,而是小道理。我们几十年来习惯了讲大道理,吃尽了它的苦头,绕来绕去,到最后自己也绕不出来。说起来人人理想崇高,目标伟大,结果就像戴震说的是“以理杀人”。比如,有人提倡为集体利益牺牲自己,王小波就说那得看值不值,“文革”中为救一根被河水冲走的木头而献身的英雄,他便认为不值。他对科学和理性的崇奉,又可以与新文化运动接椽,他调侃的事情,有的甚至就是当年的先辈们批判过的(比如国学),但在他这里,已经少了许多戾气,更加心平气和。这种态度,大概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消极自由”,坚决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包括思想的权利。至于他人要怎么想怎么做,说到底都是个人的选择。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谈王小波的常识立场。讲小道理就是注重常识,尊重常识,但也不能因此认为,王小波的思想与一个没有文化的老农完全相同。常识并不等同于理性,在王小波的小道理背后,是通过阅读经典所培育出来的理性精神。他读过不少西方的书,并且都认真思考过,所以看问题才会切中肯綮,同时也从中享受到思维的乐趣。谈到什么是启蒙运动,康德曾经说过:“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在这点上,王小波可以说身体力行,走在了时代前面,而今天我们许多人仍然欠缺独立运用自己理性的勇气和能力,这也是人们至今怀念他的原因所在。


王小波曾经说过:“作为一个有过幸福和痛苦两种经历的人,我期望下一代人能在思想方面有些空间来感到幸福,而且这种空间比给我的大得多。”如果他能活到今天,他会看到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沉默的大多数”已经在发出各自的声音,许多年轻人已经不同于他们父辈的思维习惯,更愿意信服理性的言说,而不是高调煽情之论。


自由并不高深,自由就是像王小波一样,在思想的空间中感受幸福。


▲教授汪丁丁:我真正用心读他的作品是从知道了他的死开始的。一个人的死,尤其是不适时的死,可以让我们想很多事情,所以“蹈海”是可以“唤醒民众”的。


▲学者余世存:我没有想到的是历史以诡异的方式让王小波的声名传播。他以他奇特的人生应了生前寂寞、死后哀荣的老话。颂赞的热烈与他已毫不相干,他流星般地划过天际后,人们才正视他巨大的价值。


▲作家安意如:王小波是中国最聪明的男人之一!他的思想影响成就了一批人,因为影响太深也摧毁了他们!


▲传媒人师永刚:王小波是某种时代精神背景的符号,今天我们谈论王小波,其实是在谈论一个遥远的与自己精神背景相似的某种语境或者精神。他所经历、所创作、所表达的小说乌托邦,正在成为我们接近自己精神记忆、回答自己的心困顿与迷惑的有力证据,这可能是我们所要重新纪念王小波的一个基本立场与理由吧!


▲出版人叶匡政:他的文字蕴藏着一种原始、粗粝而蓬勃的情感。王小波与李银河的爱情会成为中国爱情世界中的经典标本,它的意义会一天天地彰显出来。他们的爱情,是可以成为中国人情感的启蒙读物的。


▲作家庸人:他是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一个改变了部分中国人阅读习惯的作家;一个不用讲故事就能征服读者的中国作家。


▲作家童仝:有的人活着,但有的人死了。这句话同样可以形容已逝作家王小波,在他活着的时候,人们喜欢他的作品,他离开后,人们仍然喜欢。


▲诗人老巢:如果小波还活着,他会活成什么样?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不会得到如此异口同声的赞许和爱戴。会有许多人对他不屑一顾,认为他不如他们。但他死了,英年早逝。这就让他们觉得没必要较真了,表扬一个死人总比承认一个活人比自己厉害要容易,还显得厚道。


▲星岛环球网发表雪研文章《王小波 大众文化的一个符号》文章说,十年前的今天,作家王小波辞世。十年来,他的书一版再版,他的话被反复引用,他的文风成为一种流派……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对他的怀念,甚至有人发起了“重走小波路”纪念活动。



 
 王小波漫画像



人们喜欢王小波,首先是喜欢他的自由精神。正如王小波的遗孀李银河所说:“王小波一生酷爱自由,不懈追求自由的价值、自由的写作和自由的生活方式”,“自由是一个最美好的词,一个最美好的价值”。


王小波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优点和品质不是一般中国文人所具备的优点和品质,当然也不是西方优秀人物或才智之士常有的优点和品质。


王小波难于被一般人理解,难于用简单的语言来刻画其特征,是因为他的精神和气质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他把一些矛盾的、难于兼容的东西统一在自己身上,天然浑成,没有雕琢的痕迹。


王小波的语言、风格、主题是纯粹中国的,中国的历史、传奇,中国的市井生态和中国式的狡黠与戏谑,他都能不动声色地信手拈来,但他的精神气质又不是纯然中国式的,他明显受过西方文化的熏陶,尤其经历过文艺复兴、理性和启蒙的洗礼,他的骨架是西方的,血肉是中国的。


王小波他的价值标准是明确的、坚定的,他的爱憎是分明的。甚至可以说,他是不打理想旗号的理想主义者。


王小波身上毫无学院气,写文章从不掉书袋,毫无八股味,但也决不搞野路子,思维缜密,说理充分,在他身上,可以同时看到思想的不拘一格和思想、学术上的训练有素。


王小波非常强调有趣,他的小说确实写得有趣,他没有任何文章是枯燥的,但他的有趣和流俗的“把肉麻当有趣”或“肉麻加有趣”完全不同,他的有趣特别自然和健康。王小波为人特立独行,小说突兀怪异,但他决不追求轰动效应,决不炒作自己。


……


这一切,使我们爱上了王小波,使我们在他逝世十年后依然怀念他,王小波已经成了当今大众文化的一个符号。


但是,王小波生前的作为告诉我们,不要把他看成一个圣人,一个完美的人,不要对他顶礼膜拜,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启蒙者。当然更重要的是,十年间,这个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王小波只是一把钥匙,是一把可以打开思想自由世界的钥匙。


▲广州美院教授李公明发表文章:《自由非只做特立独行的猪》。文章写道,在近日读到的有关王小波的怀念文字中,我比较认同的是南方都市报社论《纪念王小波 争做自由人》的题旨(4月11日)。王小波到底有多么伟大或多么不伟大其实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的生存方式和文字作品能够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自由比一切都更宝贵。虽然,“不自由毋宁死”的观念早已有之,但在几十年身份体制与言述体制的格局下,国人俱知“反对自由主义”而不知自由为何物。在那种时代,王小波不但以其文字也以其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表明了自由的可贵与可能,这是他值得我们今天怀念的首要理由。


时至今日,自由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价值和权利,只是方式与内容变了许多。当人们有了抛弃体制身份的自由,报考公务员、争做体制人的江面上千帆竞发;当女人有了在大街上花枝招展的自由,“砍手党”已经悄悄地围拢过来;当企业有了转制的自由,下岗工人成了时代的牺牲品……过去王小波说不要过别人为你设置的生活,现在最怕的是别人设置的生活中没有你。这样的时代在王小波生前已经降临,只是于今尤烈。更糟糕的是,当学者、知识分子的言述空间有了松动,更大变化却是由利益分享和学术生产体制带来的自由的奴化。给你自由并不可怕,因为世间已无陈寅恪,更没有了林昭。


自由究竟为何物?除了可以自由地呼吸空气、可以自由地逃离体制、可以自由地陶醉于思想原野的芬芳,自由还意味着介入的权利、斗争的权利、争取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权利。时下不少人津津乐道的消极自由固然重要,但仅此是远远不够的。消极自由是最基本的自由、底线的自由,但它的存在是要维护的,而维护的努力中离不开积极自由。在当下,森、格林、范帕里斯、泰勒等西方学者对于积极自由的论述似乎有着更重要的意义。阿马蒂亚•森说,检验社会发展的真正尺度是这种发展是否给全社会的人带来实质的自由——即免受困苦之厄的自由。而最能促进这种以自由为最高目的发展的有效手段还是工具性的自由: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担保以及防护性保障。一句话,自由就是发展的目的和手段。当我们知道自由是人类最美好的一种生活价值的时候,更应该知道真正的自由、实质的自由是必须以奋斗争取的。


我们或许可以想象,一个穷人可能会问王小波:我连饭都吃不安稳,我如何去想象另一个诗意的世界?我连车票都买不起,旅游的自由要来何用呢?王小波会如何回答我不知道,但据介绍,王小波不太为人知的另一面恰是对贫穷的恐惧和焦虑,因此估计他的回答不会像他的散文那样浪漫和诗意。作为经济学家的森的回答是,这自由正是用来保障你吃安稳饭的权利、买得起车票的权利——别人无法剥夺、也不靠别人施与的权利。那么,这样的自由就更不是免费午餐,不会像太阳那样总会升起。


因此,纪念王小波的意义不仅在于鼓舞我们争做自由人,还在于促使我们思考在今天何谓自由人、如何争做自由人。如何做是一个太大的题目,中国人民一个多世纪的苦难牺牲也无法解答清楚。但有一点可能是清楚的:为了争取自由,人不能满足于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有时要当一只愤怒的牛虻,甚至一匹反抗的狼。


▲北京学者徐友渔发表文章:《王小波是什么人?》文章说,假如有某君思想高尚,我是十分敬佩的;可是如果你因此想把我的脑子挖出来扔掉,换上他的,我绝不肯。假如我全盘接受,无异于请那些善良的思想母鸡到我脑子里下蛋,而我总不肯相信,自己的脖了上方,原来长了一座鸡窝。


每到忌日,总会有一些纪念的声音,今年更是如此,这使人宽慰,说明他还活在许多人的心中。同样令人宽慰,甚至更加令人宽慰的是,人们对王小波由衷的喜爱似乎还说明,在今日思想文化中,毕竟还有那么一些健康的,使人看到希望的东西。确实,喜欢王小波和喜欢王朔、王蒙是不一样的,虽然喜欢后面二王也有很多理由。


有人说他是大师,有人说他是天才,有人喜欢他那幽默而深刻的文字,更有人欣赏和向往他脱离体制的生活方式。


王小波是不是大师?可能很多喜爱他的人要说是,但我认为还不是,他有成为大师的潜质和禀赋,但他的文字活动时间毕竟太短,他去世的时候,还远远没有达到自己的巅峰状态,甚至连成熟状态都没有达到,他刚开始引人瞩目,就英年早逝。


王小波是不是天才?我以为是。但我马上要说,他的天才只是显露了一点点锋芒,人们看到的,不过是一种势头,而不是才华的充沛展现。


那么,人们表现出来的对他的喜爱为什么那么深,为什么与喜爱其他知名的人物、有才华的作家不同?而这种不同很容易被感觉到,这种不同恰恰构成了不同的人喜爱他的共同点。


王小波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优点和品质不是一般中国文人所有的优点和品质,当然也不是西方优秀人物或才智之士常有的优点和品质。


王小波难于被一般人理解,难于用简单的语言来刻画其特征,是因为他的精神和气质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他把一些矛盾的、难于兼容的东西统一在自己身上,天然浑成,没有雕琢的痕迹。


王小波的语言、风格、主题是纯粹中国的,中国的历史、传奇,中国的市井生态和中国式的狡黠与戏谑,他都能不动声色地信手拈来,但他的精神气质又不是纯然中国式的,他明显受过西方文化的熏陶,尤其经历过文艺复兴、理性和启蒙的洗礼,他的骨架是西方的,血肉是中国的。


王小波从上世纪50和60年代过来,尤其是所谓“文化大革命”刺激了他的思考,他对伪理想、伪道德有入木三分的针砭,他消解装腔作势和一本正经不遗余力,但他并不想当“顽主”,不想在道德的废墟上恣意妄为,恰恰相反,不论是对人生还是对社会,他的价值标准是明确的、坚定的,他的爱憎是分明的。甚至可以说,他是不打理想旗号的理想主义者。


王小波身上毫无学院气,写文章从不掉书袋,毫无八股味,但也决不搞野路子,思维缜密,说理充分,在他身上,可以同时看到思想的不拘一格和思想、学术上的训练有素。人们很难看出他是脱离大学教席而来,是从西方大学出来,但也决不会认为他是个自学成才者。


王小波非常强调有趣,他的小说确实写得有趣,他没有任何文章是枯燥的,但他的有趣和流俗的“把肉麻当有趣”或“肉麻加有趣”完全不同,他的有趣特别自然和健康。王小波为人特立独行,小说突兀怪异,但他决不追求轰动效应,决不炒作自己。


我们生活在一个简单化、快捷化时代,人们容易流于对王小波作简单化、快捷化的理解,他的东西需要慢慢咀嚼和品味,虽然他的一些妙言隽语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很有可能,很多喜欢王小波的人是一厢情愿,王小波最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人们已经有的,而是人们还没有但能依稀感觉到重要的东西。


10年以来,不知不觉之间,王小波有点成了当今大众文化的一个符号,在有些人那里,他的幽默、好玩被强调和夸大,不拘小节、嬉皮笑脸被当成了他的品牌,他不露声色的热情、价值理想的坚持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被淡化和疏离。


王小波会不会到头来成为一个无害的偶像,一个大众乐于操弄的符号,我有些担心。


▲王小波的弟弟王小明发表文章:《艺术的内丹——纪念我的弟弟王小波逝世10周年》


岁月如流,转眼已是10年。今日之日,有了许多喜爱小波作品的人,他可谓知音满天下了。在岁月之流中,他激起了一朵不可忽视的浪花,人生如此,复有何恨。


细想起来,人们为什么会喜欢他的作品呢?他的东西不太驯顺,不易得到身居要津人物的提倡,又包含一些率性而为、啸遨自娱的成分,所以也不大好懂,难以成为大众茶余酒后点评狎玩的余兴节目。我猜,人们喜欢他,是因为他的那种独特的感受世界的方式。他就像一扇门,通过这扇门,可以进入世界的另一层面。


在解释小波何以会有他独特的感受和思维方式时,我想说的,就是他在生活中一直在走着一条特别的道路,一直在探索着精神上可能的存在方式,寻找着自己的适当位置,用他的话说,就是精神家园。从小时起,一有功夫,他就在呆呆地想着什么,默默地编织结聚自己的趣味核心。这样的心理素质,带有极大的先天成分,虽是后天造成,却是先天注定。事实上,在我们曾经经历过的那个扭曲理性、压抑天性、单调贫乏的泛政治化时代,在那个8亿人看8个戏的艺术沙漠里,能产生小波这样的人物,实在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小波的精神特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家族传承,这种家族传承似乎更多地表现在遗传素质的传递上。我们知道,在某些家族里,一些遗传素质会在一代代人身上不断表现出来。这种遗传可能来自父系,也可能来自母系。


●海内外媒体报道


▲美国之音报道:王小波去世十年文学社会影响仍在。报道说,4月11日是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的著名作家王小波去世十周年。许多评论人士认为,王小波的幽默风格和自由主义精神对中国的文学和社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家王小波10年前因心脏病去世。这位生前已颇有影响的作家去世后吸引更多的注意。王小波曾先后当过知青、工人和大学生,后来游学美国,返国后成为自由撰稿人。他于1995年以作品《黄金时代》成名,后来又推出《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等作品。在创作后期以幽默和体现强烈自由精神的杂文受到注意。


▲南都报社论:纪念王小波 争做自由人。社论说,十年前的今天,作家王小波辞世。十年来,他的书一版再版,他的话被反复引用,他的思想有人专门研究,他的文风成为一种流派,他的追随者越来越多。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对他的怀念,甚至有人发起了“重走小波路”纪念活动。除了“作家”之外,生前没有其他头衔,身后没有组织追认,在中国当代作家中,完全以作品本身赢得如此殊荣的人,王小波乃绝无仅有。


王小波用他短暂的生命给世间留下了丰厚的遗产。有人欣赏他的杂文的讥诮反讽,有人享受他的小说的天马行空,有人赞扬他激情浪漫,有人仰慕他特立独行。在这些表象的背后,他一生最珍贵的东西,是对自由的追求。


正如他的遗孀李银河所说,人们喜欢王小波,首先是喜欢他的自由精神。“王小波一生酷爱自由,不懈追求自由的价值、自由的写作和自由的生活方式”,“自由是一个最美好的词,一个最美好的价值”。


王小波用他的生活和写作,去实践这种价值,传播这种价值。他让人们看到,一个自由的人,既可以享受思维的乐趣,拥抱理性与常识,也可以跟随灵魂的舞蹈,在凡俗生活之外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一个自由的人,是最具有判断力的人,同时也是最具有创造力的人。


毋庸置疑,有人对自由怀有偏见,居心叵测地进行了曲解。而这些曲解,经过反复的灌输,在很大程度上已被相当多的人认可、接受并传播。从个体心智上说,人们被暗示,自由可能导致放任和堕落;从社会组织上说,人们总是听说,自由与失序、混乱甚至动乱联系在一起。王小波以他的作品,并以他的为人和他的生活,向世人展示了一颗自由的心灵在思考着什么,在感受着什么,在渴望着什么,在给予着什么。在摆脱体制的束缚,获得自由的状态之后,他既没有吸毒,也没有上街,而是沉迷于思想的芬芳,驰骋于想象的旷野,并通过他的文字,将他收获到的美好与我们分享。他让我们知道一个基本的常识,即一个自由的人首先想要的东西是过美好的生活。


有人说,王小波只是一个特例,生活不是文学,社会不是空想,纷繁复杂的人类世界更需要法律和秩序。这些话虽然不无道理,但是暗含着很多错误的判断。首先,强调王小波是特例,意味着大多数人都既非理性且又缺乏诗意,这显然是一种歧视和偏见。其次,在谈论自由时强调法律和秩序,等于是将二者对立起来。在此我们要感谢王小波不仅创作了小说,还发表了大量的杂文。他通过这些杂文告诉人们,公平的法律和良好的秩序正是一个自由人的本能而自然的追求,而且它们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只能依靠自由的思想和权利来完成。没有自由作为前提,秩序无从谈起。如果有,那也只是专制者的秩序。失去自由的人,也就失去了秩序。


社论强调指出,先制定好法律再给予自由,还是先开放自由再制定法律,这并不是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因为,当人们没有自由的思想和权利参与制定法律时,就不会产生出公平的法律来。


有人总是自鸣得意地说,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然而王小波和其他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让我们知道,这只不过是一句地道的废话。对于一个自由的人、一个自由的世界而言,根本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一个心灵自由的人,恰是最能体谅他人的人,最具宽容精神的人,最有协调能力的人,因此从来就不会要求绝对的自由。只有专制者才会渴望绝对的自由,这句话应该去说给他们听,而不必烦扰王小波及他的追随者。


自由并不是在一条道路的尽头等待我们的花园,自由只能是这条道路本身。因此,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并没有一劳永逸的时候。王小波的价值在于,他让我们看到自由的真相:既理性又激情,既现实又浪漫,既精英又平民,既深刻又有趣,自由是多么美好。


▲国际先驱导报:英译本作者张洪凌:王小波改变了西方偏见。


 
王小波英译本小说的封面


在王小波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他的首部英译本小说得到了美国读者的认同


国际先驱导报实习记者宗君发自北京 二十多年前,王小波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开始了他以唐传奇为蓝本的小说创作生涯。二十多年后,王小波的作品以英译本的形式介绍给了美国读者。今年3月,王小波的首部英译本小说《王二的爱欲枷锁》(Wang in Love and Bondage)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收录了王小波三部代表作:《2015》《黄金时代》和《东宫西宫》,这也是王小波作品首次被翻译成英语出版。


在4月11日,王小波先生逝世十周年的忌日这天,《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采访了《王二的爱欲枷锁》的译者——在美华人作家张洪凌。


“美国人对于翻译的热情很低,每年出版的翻译类图书份额很小,一般都在10%以下。但是王小波英译本的出版却相当顺利。”张洪凌说:“李银河女士很慷慨地给予了我们翻译许可权,寻找出版社的过程也是一路绿灯。哈佛大学出版社社科部主任林赛。沃特斯博士对王的书爱不释手,可惜因为他们每年出的小说极少而不得不忍痛割爱。美国大学出版社比商业出版社更注重图书的艺术性和学术性,这对王小波英译本在美国的发行是很有好处的。”


与海明威相提并论


虽然英译本只收录了三篇中篇小说,张洪凌和她的同事贾森。萨默教授的翻译历程却长达6年之久,其难度可想而知。特别是王小波作品语言特色鲜明,带有很浓的黑色幽默意味,如何让不熟悉中国背景的美国读者产生类似的回应, 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张洪凌举例说,王作品中常出现的“破鞋”一词,如果直译就是“worn-out shoes”,这显然不能表达王小波的弦外之意。我们把他翻译成“damaged goods”,这在英语中也有女子已与人发生性关系的意思。


对于国内置疑“王小波的著作是否在美国受到了很高的评价”,张女士显得颇有发言权。她说:“《图书榜单》将这本书列在‘重点推荐’目录中,著名翻译家葛浩然先生也给了很高评价。但是, 对于美国读者而言,王小波是一个新人, 需要时间来认识他。另外,《图书榜单》将《王二的爱欲枷锁》与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作了比较,美国的图书评论并不是对每一本书都作评价的,评价也有好坏之分。可见,美国图书评论界对王的作品评价还是很高的。”张女士还向《国际先驱导报》透露,出版商很满意目前该书的销售量。


性描写让美国人吃惊


“走在天上,走在寂静里,而阴茎、倒挂下来。”是《黄金时代》中的一首短诗。惊世骇俗的性书写让王小波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张女士告诉记者,美国读者对王小波书中的性描写也十分吃惊,他们对东方的性文化知之甚少,又充满好奇。大部分美国读者还是比较保守的,特别是王小波作品中对于同性恋和虐恋的描写在美国也会招来非议。


“性在王的作品中更多的是作为一个隐喻, 而不是一个吸引读者的磁力场。”张洪凌说:“美国读者最为推崇的还是王小波作品中的黑色幽默以及对自由、人权的追求,这颇符合美国人的胃口。我把小说带到课堂上给美国学生看,他们都觉得不像中国作家的作品,反而像是在读美国的当代文学作品。”另一名译者美国诗人贾森。萨默认为,“美国读者会欣赏王小波书中的幽默,以及幽默背后的危险——在面对危害个人的自由和价值时,王小波是胜利者。”


文字版的莫奈名画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王小波的作品,张女士表示他的小说如同文字版的莫奈名画《伦敦的天空》。莫奈将天空画成了紫色,人们觉得他是在哗众取宠。然而当人们走在伦敦的街上,抬头看天的时候,伦敦的天空真的是紫色的。王小波的作品就是这样,他从审美这一崭新的角度来写文革时代,写中国的现代化,写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西方虽然也有很多作家写现代化,但是他们没有特别将目光放在中国,中国的很多作家也没有达到王小波作品的高度。他的文章开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审美观念。


“王的作品将改变西方人对中国文学的陈腐偏见。”张女士说:“美国人经常问我,你们中国作家怎么都那么沉重啊?我想王小波作品中‘笑声的威胁’,或许会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中国青年报:梁子民、毕文昌谈已故作家王小波文学史地位。


毕:王小波活着的时候,是一个辞去公职的自由撰稿人,头上没有一顶来自官方的桂冠,出书费尽了周折,死后却不但出了各式各样的遗著版本,文章选进了不同的教材和读本,民间和媒体对他的周年纪念也举办了多次。 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现象。


梁:因为和他是朋友,在他去世后,我参与过一些纪念活动。记得当时就有人公开发表意见,不要人为炒作,人为拔高。的确,意义不大的事被人为炒作的现象,在中国并不少见,舆论热点里常有泡沫。但我当时觉得,人们对王小波的纪念是真诚的,对他作品的喜爱是由衷的,在他生前,社会对他的发现是不够的,所以并不认为那些纪念活动过了头。但社会上的王小波热持续至今,不但那些反对炒作的人没有想到,我也估计不足。


毕:王小波英年早逝,只活了45岁。他留下的作品,主要是几部小说,两本随笔,此外还有电影剧本和少量社会学著作。在当代作家中,这并不算高产。他也没担任过任何机构的领导职务。对他的纪念,一周年也罢,五周年也罢,十周年也罢,都是民间自发的行为。媒体之所以选择他作为专题纪念的对象,既没有官方的背景,也不是商业的需要,亲属的安排,只是因为他仍然具有某种当代文化意义,他的作品仍然在读者心里活着。


梁:说起王小波读者的构成,也很有意思。在他活着的时候,喜欢他作品的主要是同龄人。而他去世以后,却吸引了一茬又一茬年轻人。许多年轻人不但喜欢读他的书,还要模仿他的风格写文章,有人干脆自称王小波门下走狗。这种情况在中国当代作家中不多见。


毕:从大的背景看,现在的中国,和王小波在世的时候,并无根本差别。现在的年轻一代,面对的苦恼、困惑,可能和王小波大不相同,但对自由的渴望是相通的,对真诚的向往是相通的。王小波讨论的话题也许已经时过境迁,但他的表达方式,现在仍然需要。独立的思考,风趣和智慧,可以成为年轻一代面对现实的精神力量。


梁:一个作家的文学史地位,主要取决于其作品,关键是作品要经得住时间淘洗。十年过去了,在中国当代小说家中,应当说王小波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虽然这个时间还不是很长,但一个当代作家过世十年后,还有人在谈他这个人,谈他的作品,至少说明这个作家对于这个时代还有意义。不是所有当代走红的小说家都有这样的命运。


毕: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现在说来是主流的研究者和同时代当红的作家,对王小波并不重视。我们极少看到同时代小说家对他有较高的评价,也极少看到当代文学研究者对他小说的重视。在这方面,我个人以为很多当代作家的心态是有问题的。现在活跃的那些小说家,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彼此间没有不互相恭维的。其实他们是一个整体,都明白彼此说好话的利益所在,所以当代作家之间基本是没有批评的。余华写了《兄弟》,同行有一些批评,但作家自己极端自负,根本听不进去。所以不要相信现在还活跃的作家,他们是不是能经得起淘洗,要由时间来决定。在这方面,中国当代小说家中,只有王小波可以说有了定论,因为人们还在谈论他这个人和他的作品。


梁:王小波其实根本就没有进入当代主流文学的视野。从作家自己来说,他根本就没有想到中国还有一个当代文学的圈子,就是有,他也主动疏远,他自己是真正有独立精神的。那些在既有体制内活动的作家,在精神上无法达到他的高度。


毕:我们在十几年前就说过,王小波是真正为当代中国小说注入了新元素的作家,比如他最早的小说《黄金时代》。在所谓的知青小说中,这篇小说是最有深度的。王小波的语言和叙事方式中体现出的智慧及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在他同时代的小说家中,很少有人能达到。


梁:王小波是一个比较纯粹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创作没有和当代中国的文学,特别是体制内的任何文学活动及创作思潮发生过关系,这是他得以保持自己独立性的一个前提。在当代中国小说家中,他可能是唯一从来没有和现行文学体制发生过关系的人。一个当得起真正自由作家的王小波,在未来文学史上的地位会越来越高,因为他为当代中国的文学叙事和文学活动提供了创造性贡献。


▲东方今报报道:《是走狗就该比他走得更远》,报道说,2007年4月11日,王小波逝世十周年。各种民间的纪念活动已经在悄悄进行。在郑州,一群王小波的粉丝也蠢蠢欲动,商量着怎样将走狗进行到底。“关于王小波的一切”,这个活动还在筹划中,鉴于各位走狗工作的原因,它定在了本周六。


记者采访了活动的发起者,城市之光书店的经理张俊鹏,也采访了一些准备参加此次活动的其他走狗。他们告诉记者,关于王小波,无法言说,只能怀念。


关于裸体雕塑:我们不介意前段时间,一位叫郑敏的广州美院学生创作了一尊王小波纪念裸体塑像,并引发了“王小波该不该裸”的争论。对性的描写有趣而直白的王小波,应该不会介意郑敏的这个“玩笑”。记者采访的郑州走狗阿来表示:“挺有意思的,那雕塑虽然把小波搞得年纪大了些,但是还挺真实的。”阿来表示,他身边的走狗们并不介意这样的事情。“小波所倡导的自由主义精神,就决定了他一定会认可这样的事情。裸体怎么了?小波是不会介意的。”走狗张向告诉记者,他就曾拿起画笔,画过王小波的裸体图。“就像郑敏本人所说的,裸体最能表达小波的精神,坦荡而直接。”张向表示,小波的好处无法具体言说,所以走狗们才会拿出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纪念他。“就算有些荒诞,但是也无须批驳。只要是有趣的,那就行了。”走狗们表示,光怪陆离的纪念方式下,是小波精神的实质。


关于重走他路:我们不炒作也就在王小波逝世十周年前夕,王小波的读者们热热闹闹地计划“重走小波路”。今日,来自世界各地的王小波走狗们将会聚在昆明或小波当年插队的陇川,然后去“看看王二和陈清扬一起趟过的小河,还有他们两人避难的章风山”。王小波妻子李银河去陇川的心愿,也在丈夫去世十周年之际成行。因为身体原因,很少坐飞机的李银河将于后天飞赴昆明,然后转飞到芒市,再辗转前往只在小波口中听说过的陇川,看看那些称他为“野牛”的乡民。


记者辗转联系到了一位参加该活动的郑州走狗小三儿,却没想到小三儿在电话中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们不需要宣传,你别打我电话了。”在记者表示自己也喜欢王的书后,小三儿乐了:“你是娱乐记者吗?”在随后的交谈中,小三儿坦言,参加这样的活动一是为了纪念小波,二是为了寻找同道,三是为了旅游散心。“去哪儿玩儿不是玩儿啊,何况这样的旅游特有意义。”小三儿表示,如果小波在世,看到这么多有趣的人聚在一起,一定也会乐的。


关于小波精神:我们不模仿“小波最可贵的精神,我觉得是激情和理性。听起来有点儿悖论的意思,但是,他身上确实同时存在着这两种东西。”张俊鹏说,王小波对他的影响是精神层面的。“他的思想给我带来了非常具有差异性的思考,让我对人生、对世界,都换了一种态度来审视。”张俊鹏说,城市之光书店之所以会发起这场郑州走狗的活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和书店几个股东都是王的追随者。“我勉强可以称得上是走狗,虽然没有别人那样狂热。”张俊鹏表示王小波带给他的是一种思想的快乐。


大部分走狗都如张俊鹏一样,在心中默默解读着只属于自己的那个王小波。“我们不是说要把自己变成他,没有人可以成为第二个王小波。学他者死,这我们都明白。我们只是觉得他是个启蒙者,如果真是走狗,那就应该比他走得更远一些。”走狗陈星表示,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接受王小波是走狗们最应该做的事情。


关于小波效应:我们不迎合一个人,死后才获得万千宠爱,真不知是哀还是幸。逝世十年之后,王小波的形象仿佛到了一个临界点。众生喧哗中,少有深沉的文字,多为走狗的捧场,“有趣”的调侃。对于王小波来说,做神还是当人?这成了一个问题。而目前正在慢慢形成的“小波效应”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着,但在郑州走狗的眼中,这些问题却统统不成问题。“小波当然不是神。这种说法太可笑了,如果小波听到,估计是要黑色幽默一把的。”走狗陈星笑着说,“王小波被更多的人接受了,这有什么可恐慌的吗?如果小波真能引起某种社会效应,那只能说明我们的社会太健康了。”


而关于一些媒体对小波以及李银河的夸大报道,陈星表示:“真无趣。某些媒体介入宣传以后,总会歪曲一些东西。对于小波的某些争议,我们走狗并不是不能理解。我们也不会迎合一些社会需求而作秀、炒作。”陈星表示,王小波说过,人要活得像个人,所以自己即便做走狗,也要做骄傲的走狗。


▲新京报:12人赴云南“重走王小波路”


本报讯(记者姜妍)昨天,“重走小波路”活动在人大启动。包括李银河在内的一行12人登上南下的飞机,重新踏上小波插过队的土地。


原计划在室外举行的启动仪式,因早上天气微寒改在了室内。李银河在发言中称,人大是小波学习和工作过的地方。在此举行出发仪式有别样情怀和特别意义。


她认为王小波的作品是纯文学,并非大家所说的寓教于乐。此外,王小波作品中包含自由主义理念,追随自由是对他的最好纪念。


“重走小波路”活动成员中,有一对母子很引人注目。儿子小段请了年假,母亲则干脆为活动请了假。母子二人都是去年才开始读王小波的书,母亲喜欢他的散文,儿子则喜欢小说。一听说有此活动,他们没有多想就报了名。人大04级学生小任代表送行者发言。他说自己读小波作品时常想到他穿着破破的衣服,在宿舍楼前思索徘徊的样子。


昨日百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一行人搭乘当日下午3时的飞机去往云南,并与当地的另一支队伍会合,一同去看王小波作品中陈清扬和王二偷情的章凤山,还有穿着长筒的景颇和傣家少年。


▲中国经济网报道:《朱伟博客忆往事:王小波的死我也有责任。》报道说,日前,《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在其博客上回忆当年邀约著名作家王小波写专栏的日子,坦承王小波去世自己有一定责任,并不无内疚地说:“我也属逼迫他做一些令他心累的事的人之一。”


而著名社会学家、王小波之妻李银河8日则来沪演讲,以《这十年》为题纪念丈夫王小波逝世10周年,并解读了王小波的英译本小说集《王二的爱欲枷锁》。


逼迫王小波做心累之事


朱伟感觉到,王小波最后死于心力交瘁,是“因为生活压力,因为写作,也因为其他种种不自如和不愉快”。在他的印象中,王小波是个不善交际、喜欢安静、内向的人,被逼做了太多他自己并不愿意做的事。


“给我写专栏就并非他真正所好,所以我也属逼迫他做一些令他心累的事的人之一。我难忘与他最后一次见面,他给我交稿时说写不出稿来的那种痛苦不堪。他写专栏,越写越为思想繁衍能力的不足而焦虑,而且理性纠缠带给他的是小说的想象力枯竭,越来越缺少血肉。”


王小波被关在艺术门外


同时,朱伟指出,王小波被关在了艺术门外。“我很遗憾文学界,对王小波小说的艺术价值多是回避态度,这导致小波写了那么多小说,现在谈论的都是思想性与\'自由精神\'.”


朱伟认为,文学界对王小波小说的失语是因为他没有进入派别——先锋派、写实主义、历史小说,各自都有自己的山头,而他却哪头都不是。“我们的文学刊物对潮流的发现还停留在80年代——趣味上还在模仿莫言、余华、王朔,多的只是他们的儿子、孙子。”


● 网友在博客和论坛上的跟贴


▲原来我是真的一直都没有读懂他!但我却真的很喜欢他的文字,那些我原以为只有趣的人文字,原来真的包含了这么深沉的洞察力和悲天悯人的宽容。要重读一下他了。


▲其实很难说王小波是被媒体吹捧才这样红的,一个有自己思想的人读过他的小说都会被他吸引,他的精神是和八十年代人相通的。读他的小说能得到一种释放社会对人的压抑从他那时侯到现在一直存在。别认为现在的年轻人都在无聊,也许五十年后,我们也会发现我们其实也是被骗的一代。


——那时候的文革是个错误,现在的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是否也是个错误?


▲“王小波生前其实还没有多少认识和理解他的人”?


——我自己觉得,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在他生前,在《读书》上看到他的几篇杂文,我就觉得与他颇能相通——其实,他的这些文章,是很容易被那些80-90年代那些学理科的大学生所认同的,只不过我们大都没能力(或不习惯)用公开发表的文字来表述这种认同——我记得,当时我们一起的同事,就有好几个人喜欢看他的文章,虽然,只是这种看及看后的互谈,比较理性(这恰好也符合他所要宣扬的),也无法张扬开来,但我们都知道:他的这些看待社会、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他的某些观点),已经沉默而又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无论是在工作与生活中——这不比让他在表面上光芒耀眼(如同那些流星一样)更有意义么?


而中国绝大多数能写能发表文章的所谓人文学者(其实,在他的多篇杂文中,就直接表述了他与这些“人文学者”的区别),又不能真正理解他的所写(至少缺少他的“理性的快乐”体验),所以,就造成了表面上看,“没有多少理解他的人”。


▲王小波就是在看一个人,这个人不断地冲破阻碍,想过上自由的生活,但是自由真得来临了,却发现自己的本性根本过不惯这个日子。当我们拿起了现代主义的理论武器,解构一些传统和经典之后,看到的结局只有一个赤裸的现实——每个人最后都是一堆枯骨!人们从上帝手里抢回了命运,拿在手里仔细掂量,才发现命运原来不过是一个最大最郁闷的悖论!


▲关于王小波,一些感叹,总觉得身后是非谁管得,写点东西应和教授:南宋大诗人陆游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街争说蔡中郎。”从诗中蔡中郎的遭遇来看,看来人死了,被人论说总是免不了的;同时也说明,中国人特别喜欢议论别人的身后,议论死人的传统源远流长。


但这一切,跟死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作为中国当代少有成就和个性的作家、杂文家,王小波已经死了十年了;这十年身后,王小波受到多少的赞荣或者诋毁,已经不很重要;毕竟,王小波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作家。


王小波的文笔冷峻幽默,最为冷峻幽默的是居然身后可以大红大紫,这恐怕才是连王小波本人都会忍俊不禁的大幽默、冷幽默;王小波的书,初看容易觉得作者的调侃、玩世不恭,再肤浅一些的会把王小波的一些小说(比如《时代三部曲》)当黄色小说反复把玩和意淫,想象作者本人会不会是一个大流氓——一个比较伟大的作家总是被误解和误读,王小波也逃脱不了这个宿命。对此,要是在地下的王小波还能感知,估计也要咧着嘴呵呵笑,但他的目光应该是严肃而睿智的——在冷峻的、调侃的文字下面,是作为作家和思想家的严肃地、深刻的本质上的王小波。


如果引用王小波本人的说法,作为一个不符合时代潮流和要求的“特立独行的猪”,其遭受的打击和挫折不会是一般性的,比如,很容易被“阉割”,当然,对人而言,是思想上的。从王小波的小说特别是从王小波的杂文来看,王小波是在努力维护他那根被时代、被威权、被意识形态和被种种人间神话企图阉割掉的“本根”,探索作为一个独立思想、自由人格的形象化和个体化存在——在这个艰苦的改造自身和抵抗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要看到王小波的冷峻的智慧、无言的执著、默默地自忏和严肃的反思。他的对于个人的大悲悯、时代的大悲悯、情感的大悲悯和思想的大悲悯,是我们所有企图认真和独立思想的人的宝贵的精神资源和遗产。


▲中国人在别人的设计中生活惯了,朦胧中竟以为是¥¥¥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殊不知这幸福的生活全缘于我们自己的创造,而人家躺在我们的创造之上过着比我们幸福得多的生活。


▲对于一个自由的人、一个自由的世界而言,根本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一个心灵自由的人,恰是最能体谅他人的人,最具宽容精神的人,最有协调能力的人,因此从来就不会要求绝对的自由。


▲向王小波先生致敬!
小弟献上小诗一首
聊表心怀
请多指教:


十年一祭王小波,
追求自由灵魂舞。
扭曲荒诞世态恶,
智者独行戳真相。


十年了,你的祖国还是那副鸟样
不,是更鸟了,更恶心了
你知道吗
我们已经荒诞得
举世皆醒我独醉
丑态百出还装嫩
我们早已审美疲劳了
我们也早已以丑为美了
我们还把恶丑标榜成
可怕的国情和特色


小波大哥
你有大寂寞的悲哀
我有大苟活的无奈
十年前的此刻
你的心被偷了
所以你心死了
可你也解脱了
苟活的我们仰望天堂
不知天国里的大哥还好吗
我们还将继续苟活
为了毁坏地狱
为了向往天堂


▲小波离开我们整整10年了,感谢还有这么多朋友记着他。他曾经说过“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高兴”今天,我们继续追寻智慧\\自由\\公正。


▲看样子官媒好像不喜欢王小波。不过在外边要被人看得起是要有钱,你只要有钱别人就看得起你。不用说台湾人就连香港人也不喜欢跟中国根大陆联系起来。想想罗大佑那首《皇 后大道东》里的一句歌词“若做大国公民只需身有钱”。最近看了个帖子说京城那边禁播了一批歌曲《皇后大道东》就在其中,呵呵,耐人寻味阿。


▲王小波是让人的该笑的时候哭,该哭的时候笑(笑完了还想哭),能读到这个份儿,对王小波就领略到了七八分以上了。


▲王小波曾经写道,人的本性都是好吃懒做,贪淫好色。我很惊讶他写得这样直白,我也非常同意他的观点。食有鱼出有车,谁不想?英俊潇洒或貌美如花,谁不盼望是自己的枕边人?能让自己活得更好,我不认为有什么错。


▲“可惜,王小波显然更关心的是情绪的发泄,而不是立论的严谨”,文学作品不是哲学论文。何来立论严谨之说。


方舟子也算江湖上有名号的人物,何必写这么一篇酸溜溜,不着调的文章? 要您也英年早逝试一下?


▲“自由民主”的桂冠戴在小波头上,窃以为是可笑的。他只是个讽世者而已,与莫言、王朔、余华者流不同。


▲在我看来,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都有一颗自己的内丹。他们行住坐卧,都如蚌含珠,默默孵育着这颗内丹,像练气士一样呼吸沉降,萃取天地间的精气,使这颗内丹在感觉的滋养中成长。当内丹大成时,它会以一种奇异的方式与外界发生感应,此时艺术家趣味大成,进入一种高超的境界,谈笑咳唾,皆成珠玉。这种内丹实际上就是一种对纯美境界的把握,一种至高的品味。品味是游离于文字之外的,它与学问的关系不大。有的人学富五车,品味只是初等。有的人目不识丁,却具有一种灵觉,能与高品味的东西发生共鸣。无论如何,人和人之间存在着品味差别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人们喜欢小波的作品,实际上是喜欢他的品味。他的东西,虽然有时语涉男女之事,但品味高绝,绝非皮肉滥淫之蠢物(曹雪芹语)眼中的色情描写。


▲王二是以特立独行的自由主义者受到追捧,可是他的粉丝居然敢做王的门下走狗式的盲目崇拜者。


你也许会说那是黑色幽默,王以猪自许,门徒就以狗为荣。次悲哀之一。


王的小说黄金时代,不过是以身体写作的方式表达了政治讽刺的内涵,但从文学的角度去看,并没有太多可取之处。讽刺的是,木子美等女性用身体写作被人骂为淫荡堕落,王用身体写作,自夸有一尺多长居然被捧为精神领袖。如果说黄金时代虽然写的是一个知青与分具两地的女医生偷情的故事还有揭露文革荒唐年代的政治意义,那么其白银时代,除了意淫一个学生与老师的乱伦故事之外,实在毫无可取之处,即便从写小说的角度来看,从结构上也是在重复黄金时代,并再次在文中自许了一尺多长。此悲哀之二。


王的成名,一是因为他死了,二是因为他有一个善于为他吹嘘的研究性学的老婆,三是因为赶上了网络时代。王的成名,主要得益于网络造星运动,既然木子美之类的人可以成名,王的成名一点也不奇怪。奇怪的是十年了,中国网民的欣赏能力还是没有什么提高,此悲哀之三。


▲昨晚我坐在房间里看网络上献给王小波的祭文,紧闭的窗门外传来一阵阵和谐知音。今天问学生,原来是个什么文化艺术节的开幕式。然后我说,昨天也是王小波的十年祭日。所有的人都在问:王小波是谁?


▲可怜王小波,死了好几年,就因反集权,现在还有人在拿他的写作动机说事。典型的中国政治流氓做派,淡化过程和结果,无证据的怀疑他人动机,给人抹黑。王小波没坑人,没害人,没贪污,没腐败,作者从他的书信中读出了“装蒜”,这也还真是,一介草民,无法控制个人命运,生活在彷徨之中,流离在是非之间,缺少伟人的坦然和淡然,所有的努力,情感,在被他人读出“装蒜”的一瞬间灰飞湮灭,无所遁形。


▲不管怎样,小波让我知道了,人还可以这样思考,这样快乐,性还可以这样美。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自由人文主义,象个人一样活着,思考,追求。


足够了。无论你们这些人怎么去揭露,怎么去抹黑(在集权体制下非常非常惯用非常非常凑效非常非常普及的手段)。


小波就是小波,王二就是王二,就是我大哥。


▲仅从政治寓言的角度来说(王小波的书不止这一个角度),王小波就远超奥威尔!只可惜王小波的小说太诗化(这也是他追求的),无法传神地翻译,外国人不可能欣赏到王小波,这里可怜一下老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