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孔子笼络西方人心

 


软实力遭遇硬钉子。加拿大通讯社有报道称“加拿大安全情报局监视孔子学院”、“中国以孔子笼络西方人心”。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这篇报道的“始作俑者”……2007年5月28日,大洋彼岸的加拿大通讯社记者吉姆·布朗斯基(Jim Bronskill)写了一篇关于孔子学院的报道,结果,中国刮起了一阵“蝴蝶风暴”,孔子学院被加拿大人看作“洗脑机构”。


记者通过网络和越洋电话,找到了吉姆·布朗斯基——这只掀起风暴的加拿大蝴蝶。电话那头吉姆·布朗斯基像个乖孩子:HELLO……5月28日上午,渥太华,吉姆·布朗斯基驱车驶过一片枫树林。三棱柱形大楼出现在前方,门牌上写着CSIS(Canada Security Intelligence Service加拿大安全情报局)。他是加通社主要负责跑情报局、皇家骑警队(RCMP)和司法系统这三条线的记者,此行是一次例行采访。


局长吉姆·贾德(Jim Judd)拿出一份关于孔子学院的文件,告诉布朗斯基:“对,我们正在监控孔子学院。”布朗斯基拿到的这份注明“Secret”(保密)的文件,大段大段文字被人用技术手段刮去。42岁的布朗斯基跑情报局这条线已多年,他知道,贾德拿出来的是经过筛选的“料”,自个儿留下的叫“绝密”。回到加通社渥太华办公处,布朗斯基开始写报道,标题为“加拿大安全情报局说:中国以孔子笼络西方人心(CSIS say,Confucius part of Chinese bid to win over western hearts)。作为通讯社记者,布朗斯基的工作就算完成了,至于有多少媒体买这条稿子,那不是他的事儿。


贾德给布朗斯基的保密报告内容平平,其中这样一句话成为布朗斯基报道的核心内容:“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打造软实力的焦点——一旦结束,孔子学院在中国努力提升世界地位方面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布朗斯基把这份报告交给了南方周末记者。确实,报告中没有事实(被刮去的部分也许是),尽是评述,除了上述那句点睛之语,还有一些颇有味道的话,比如:“马基雅维利曾言,‘被人敬畏好过被人喜爱’。但当今的国际政治,最理想的莫过于让对手同时对你产生这两种情感。”


为“平衡”起见,布朗斯基也给温哥华的孔子学院打了电话。孔子学院新闻发言人艾莉森·马金(Allison Markin)接受了吉姆的采访,遭遇了这样的问题:“请问,孔子学院在加拿大有没有间谍行为?”艾莉森加以否认。吉姆的报道中就有了这样一句话:“中国方面否认窃取加拿大的军事和工业技术。”


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大学孔子学院是北美第一所孔子学院,成立于2006年2月7日。CSIS给吉姆的报告中,对“孔子学院疑有间谍行为”未着一字,吉姆猜测,被刮去的部分肯定有更猛的料。当南方周末记者质疑:“你是猜测的还是贾德口头对你说了什么?”布朗斯基回答是:“这个,我们等着吧,很快就会真相大白。”


在加拿大,布朗斯基的稿子没有造成轰动,但也引起了一番关注,加拿大广播电台(CBC)引用该稿时加了一句:“CSIS不是惟一监察孔子学院的部门,虽然我们的采访要求被它拒绝了。”蝴蝶风暴刮到中国。6月6日,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刊登引题为“孔子学院是一座跨国的文化桥梁,但在某些外国人看来,却成了所谓的‘洗脑机构’”的报道。新浪等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转载,网友跟帖如潮。在GOOGLE里输入“加拿大监控孔子学院”关键词,能得到约145000条搜索结果。


中国网友的争论很热烈。一如既往,争论的焦点不在事实本身,而在事实之上——或者说事实之外的观念。维护孔子的一群,被称为“狭隘民族主义者”或“粪青”;维护加拿大的一群,则显得眼界很开阔,心胸很豁达的样子。用新闻评论的标准衡量,这两群人的评论水准差不多——后者也许更“勇于”撇开事实,坐而论道。加拿大那头,“蝴蝶”布朗斯基却似对“风暴”一无所知。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他操着孩童式的无辜语气:“我不知道啊,这篇报道那么有名吗?也许是吧,至少有中国记者采访我了呢。”


事实上,布朗斯基相当喜欢中国题材。1999年9月20日,还在《渥太华民报》(The Ottawa Citizen)工作时,布朗斯基就在题为《中国移民潮水般涌入多伦多唐人街》的报道中写道:“中国移民以偷渡进入加境,数量激增,这些以货船运输人类的行径在繁殖,搅起了人们对犯罪和社会问题的恐慌。”2003年11月,布朗斯基到了加通社,对中国仍然情有独钟,2005年6月16日,他写了报道《“据泄秘文件称:中国正在多伦多从事针对法轮功领导人的间谍活动”》……这位只在4年前旅游过北京城的记者没少关注中国。


布朗斯基不是加拿大记者中的特例。温哥华孔子学院刚成立时,《温哥华太阳报》记者就问院长谷丰:“温哥华到处是‘made in China’,现在,孔子学院成立了,中国是否要把触角伸向加拿大的教育领域,准备进行文化侵略?”布朗斯基的相识、加西通讯社(Canwest News Service)记者艾琳·麦卡贝(Aileen McCabe),曾在2006年7月11日发表一篇题为《商人的秘密武器是一个会说普通话的女友》的报道,其中也有对孔子学院的质疑:“中国人本可以选择毛泽东,正如你能在天安门看到毛泽东的纪念像那样。然而,唯独这次,中国人将马克思主义理想放在一边,选择了庄严的孔子,一个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和哲学家——来作为他们打通世界的‘大使’。”


CSIS的报告中谈及孔子学院的作用时说,“类比者还有德国歌德学院、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法兰西学院”。但记者方面,无论是布朗斯基还是麦卡贝,都不会问:“为什么歌德学院不叫俾斯麦学院,塞万提斯学院不叫卡洛斯一世学院,法兰西学院不叫拿破仑学院?”布朗斯基闪烁其辞,最终还是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因为中国是一个共产主义国家,所以看起来总和德国它们不一样。”在加拿大,布朗斯基能感受到的中国元素除了姚明之外,还有商场中太多的“中国制造”。布朗斯基4年前来华旅游,印象最深的是:“故宫门前,他们总是努力向我卖东西。”现在他知道,“中国制造”在加拿大正处于多事之秋。


不过,布朗斯基否认自己对孔子学院的报道与上述“大环境”有关。孔子学院是否不巧赶上,成了替罪羊?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布朗斯基曾采访过的孔子学院发言人艾莉森·马金说:“CSIS的报告让我们感到莫名其妙,不过还好,除了媒体来扰外,加拿大人似乎对CSIS的报告没有丝毫兴趣,他们还是照样来这里学汉语。我们也没因此遭遇任何麻烦。”布朗斯基认为自己对中国人没有偏见,更没有仇恨,兴许有一些政治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心在增强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同时,提升它的软实力。换句话说,中国想让世界对中国或中国化的存在产生积极印象。作为这一计划的一部分,超过100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成立,其中有一所位于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内。2008年北京奥运会——曾经一度作为中国打造软实力的关键——一旦结束,孔子学院在中国努力提升世界地位方面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马基雅维利曾言:“被人敬畏好过被人喜爱。”但当今的国际政治,最理想的莫过于让对手同时对你拥有这两种情感。如果中国取得果实,人们将在一定程度上喜欢上中国。Joshua Kurlantzick写道:“正当美国人分心于战争和恐怖主义时,北京政府一直在东亚和东亚之外扩大影响。事实上,在苏联解体后,美国的‘软实力’遭到了首次挑战,挑战者能够支配相当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吸引力。


中国文化在西方世界取得进展的证据在我们周围比比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产的电影越来越受欢迎,NBA出现中国人巨星姚明,华人小说家高行健取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发射载人太空飞船,取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所有这些,都暗示北京取得一定程度的软实力的提升。这些,对十几年前的中国是无法想象的。发完“孔子学院”的稿子后,布朗斯基回家坐到沙发上,打开电视,看到的是美国电视节目——《你比五年级的小学生聪明吗?》


布朗斯基这些充满倾向性的报道不会招来华人甚至加拿大人的猜度吗:“一个xenophobe(排外仇外的人)”?毕竟加拿大有过“前科”,它曾针对华人实行过充满种族歧视的《排华法案》和“人头税”政策。按照国内的争议焦点,我们有意设计了一个“惹火”的问题——相比加拿大区区两所孔子学院(另一所是2007年5月3日揭牌的滑铁卢大学孔子学院),从17世纪起西方以上帝之名在中国建立的楼堂馆所不胜枚举;现在哪个中国记者敢指那些机构“笼络中国人心”,那么他首先要面对的是同胞的道德指控:“狭隘民族主义者!”


布朗斯基的回答简单极了:“我只是一个reporter(记者,本意指发生什么报道什么的人),我没有自己的观点。所以我不是个xenophobe。”“你是人,自然带着自己的情感和判断,能具体说一下吗?”南方周末记者问。布朗斯基笑了笑:“这个问题有意思,但很复杂,所以我不知道。”记者在CSIS的网站上找到了他们的工作流程图(见图)——从加拿大总理斯蒂芬·哈伯(Stephen Harper)到布朗斯基,大致需要4个步骤:政府定方向→CSIS做计划→搜集线索→分析总结→公开。


也就是说,布朗斯基作为跑情报局一线的加通社记者,自觉不自觉都在实践整个流程的最后一环。如布朗斯基所言,他只是个“reporter”,没有自己的观点——那么在哈伯领导下的CSIS局长贾德说什么,布朗斯基也就只能报道什么了。假设CSIS确实严格按照自己的工作流程公布信息,假设布朗斯基是足够诚实的,则必然得出结论:至少在孔子学院这篇报道中,布朗斯基只是加拿大政府这只“大蝴蝶”的喉舌。


加拿大总理斯蒂芬·哈伯,这位卡尔加里大学的经济学硕士说:“我知道加拿大人民希望我们促进国际贸易,我们做了;但我知道加拿大人民不会让我出卖加拿大最重要的价值观——我们对民主、自由、人权的信念。”2006年11月16日,他的这番话被加通社称为“有史以来加拿大总理对华最强硬的话”。


布朗斯基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说这些都与选票有很大关系。”2003年春,作为在野的加拿大联盟党的领袖,44岁的多伦多人哈伯就曾强烈反对自由党执政的政策:怎能不派兵去伊拉克?加拿大会因此丢掉最好的盟友美国和英国。但当2006年大选开幕时,哈伯又改口说,他支持伊战,并非要派兵。加拿大2006年前8个月对中国出口额下跌4%。


美国人不像哈伯,他们对中国是观念生意两手抓,两手都很硬。2006年前10个月,美国对华出口额飙升33%。一份由Everitt等人写的研究报告《外交政策:哈伯的软肋》说:“斯蒂芬·哈伯让加拿大和美国走得太近。对于美国的外交政策,加拿大人想要有所独立。所以,他当上总理后,他和选民的蜜月就结束了。”


哈伯俨然成了贫穷的贵族,陶醉于自己优良的“政治血统”,却没本钱独立办一次像样的舞会。倒不如小他4岁的妻子苔丝基·哈伯(Teskey Harper),将自己的房子捐给渥太华动物保护协会,帮助流离失所的小动物获得动物权。在这种语境下,就不难理解加拿大安全情报局何以在文件中以马基雅维利这位让人内心叫绝、嘴上绝不能认同的人物的话作为思想资源了。作为加拿大人,布朗斯基不喜欢美国人,“美国的文化产品10倍于我们自己的;美国人太傲慢,估计这点上,我和中国人的想法一样。”


据3月15日加拿大Canada.com公布的数据,加拿大收视率排名前10的全是美国电视节目,位列前三甲的居然是分别在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热播的《美国偶像》。2007年5月28日晚上,发完“孔子学院”的稿子后,布朗斯基回家坐到沙发上,打开电视,看到的是美国电视节目——《你比五年级的小学生聪明吗?》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中国以孔子笼络西方人心

 


软实力遭遇硬钉子。加拿大通讯社有报道称“加拿大安全情报局监视孔子学院”、“中国以孔子笼络西方人心”。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这篇报道的“始作俑者”……2007年5月28日,大洋彼岸的加拿大通讯社记者吉姆·布朗斯基(Jim Bronskill)写了一篇关于孔子学院的报道,结果,中国刮起了一阵“蝴蝶风暴”,孔子学院被加拿大人看作“洗脑机构”。


记者通过网络和越洋电话,找到了吉姆·布朗斯基——这只掀起风暴的加拿大蝴蝶。电话那头吉姆·布朗斯基像个乖孩子:HELLO……5月28日上午,渥太华,吉姆·布朗斯基驱车驶过一片枫树林。三棱柱形大楼出现在前方,门牌上写着CSIS(Canada Security Intelligence Service加拿大安全情报局)。他是加通社主要负责跑情报局、皇家骑警队(RCMP)和司法系统这三条线的记者,此行是一次例行采访。


局长吉姆·贾德(Jim Judd)拿出一份关于孔子学院的文件,告诉布朗斯基:“对,我们正在监控孔子学院。”布朗斯基拿到的这份注明“Secret”(保密)的文件,大段大段文字被人用技术手段刮去。42岁的布朗斯基跑情报局这条线已多年,他知道,贾德拿出来的是经过筛选的“料”,自个儿留下的叫“绝密”。回到加通社渥太华办公处,布朗斯基开始写报道,标题为“加拿大安全情报局说:中国以孔子笼络西方人心(CSIS say,Confucius part of Chinese bid to win over western hearts)。作为通讯社记者,布朗斯基的工作就算完成了,至于有多少媒体买这条稿子,那不是他的事儿。


贾德给布朗斯基的保密报告内容平平,其中这样一句话成为布朗斯基报道的核心内容:“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打造软实力的焦点——一旦结束,孔子学院在中国努力提升世界地位方面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布朗斯基把这份报告交给了南方周末记者。确实,报告中没有事实(被刮去的部分也许是),尽是评述,除了上述那句点睛之语,还有一些颇有味道的话,比如:“马基雅维利曾言,‘被人敬畏好过被人喜爱’。但当今的国际政治,最理想的莫过于让对手同时对你产生这两种情感。”


为“平衡”起见,布朗斯基也给温哥华的孔子学院打了电话。孔子学院新闻发言人艾莉森·马金(Allison Markin)接受了吉姆的采访,遭遇了这样的问题:“请问,孔子学院在加拿大有没有间谍行为?”艾莉森加以否认。吉姆的报道中就有了这样一句话:“中国方面否认窃取加拿大的军事和工业技术。”


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大学孔子学院是北美第一所孔子学院,成立于2006年2月7日。CSIS给吉姆的报告中,对“孔子学院疑有间谍行为”未着一字,吉姆猜测,被刮去的部分肯定有更猛的料。当南方周末记者质疑:“你是猜测的还是贾德口头对你说了什么?”布朗斯基回答是:“这个,我们等着吧,很快就会真相大白。”


在加拿大,布朗斯基的稿子没有造成轰动,但也引起了一番关注,加拿大广播电台(CBC)引用该稿时加了一句:“CSIS不是惟一监察孔子学院的部门,虽然我们的采访要求被它拒绝了。”蝴蝶风暴刮到中国。6月6日,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刊登引题为“孔子学院是一座跨国的文化桥梁,但在某些外国人看来,却成了所谓的‘洗脑机构’”的报道。新浪等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转载,网友跟帖如潮。在GOOGLE里输入“加拿大监控孔子学院”关键词,能得到约145000条搜索结果。


中国网友的争论很热烈。一如既往,争论的焦点不在事实本身,而在事实之上——或者说事实之外的观念。维护孔子的一群,被称为“狭隘民族主义者”或“粪青”;维护加拿大的一群,则显得眼界很开阔,心胸很豁达的样子。用新闻评论的标准衡量,这两群人的评论水准差不多——后者也许更“勇于”撇开事实,坐而论道。加拿大那头,“蝴蝶”布朗斯基却似对“风暴”一无所知。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他操着孩童式的无辜语气:“我不知道啊,这篇报道那么有名吗?也许是吧,至少有中国记者采访我了呢。”


事实上,布朗斯基相当喜欢中国题材。1999年9月20日,还在《渥太华民报》(The Ottawa Citizen)工作时,布朗斯基就在题为《中国移民潮水般涌入多伦多唐人街》的报道中写道:“中国移民以偷渡进入加境,数量激增,这些以货船运输人类的行径在繁殖,搅起了人们对犯罪和社会问题的恐慌。”2003年11月,布朗斯基到了加通社,对中国仍然情有独钟,2005年6月16日,他写了报道《“据泄秘文件称:中国正在多伦多从事针对法轮功领导人的间谍活动”》……这位只在4年前旅游过北京城的记者没少关注中国。


布朗斯基不是加拿大记者中的特例。温哥华孔子学院刚成立时,《温哥华太阳报》记者就问院长谷丰:“温哥华到处是‘made in China’,现在,孔子学院成立了,中国是否要把触角伸向加拿大的教育领域,准备进行文化侵略?”布朗斯基的相识、加西通讯社(Canwest News Service)记者艾琳·麦卡贝(Aileen McCabe),曾在2006年7月11日发表一篇题为《商人的秘密武器是一个会说普通话的女友》的报道,其中也有对孔子学院的质疑:“中国人本可以选择毛泽东,正如你能在天安门看到毛泽东的纪念像那样。然而,唯独这次,中国人将马克思主义理想放在一边,选择了庄严的孔子,一个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和哲学家——来作为他们打通世界的‘大使’。”


CSIS的报告中谈及孔子学院的作用时说,“类比者还有德国歌德学院、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法兰西学院”。但记者方面,无论是布朗斯基还是麦卡贝,都不会问:“为什么歌德学院不叫俾斯麦学院,塞万提斯学院不叫卡洛斯一世学院,法兰西学院不叫拿破仑学院?”布朗斯基闪烁其辞,最终还是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因为中国是一个共产主义国家,所以看起来总和德国它们不一样。”在加拿大,布朗斯基能感受到的中国元素除了姚明之外,还有商场中太多的“中国制造”。布朗斯基4年前来华旅游,印象最深的是:“故宫门前,他们总是努力向我卖东西。”现在他知道,“中国制造”在加拿大正处于多事之秋。


不过,布朗斯基否认自己对孔子学院的报道与上述“大环境”有关。孔子学院是否不巧赶上,成了替罪羊?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布朗斯基曾采访过的孔子学院发言人艾莉森·马金说:“CSIS的报告让我们感到莫名其妙,不过还好,除了媒体来扰外,加拿大人似乎对CSIS的报告没有丝毫兴趣,他们还是照样来这里学汉语。我们也没因此遭遇任何麻烦。”布朗斯基认为自己对中国人没有偏见,更没有仇恨,兴许有一些政治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心在增强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同时,提升它的软实力。换句话说,中国想让世界对中国或中国化的存在产生积极印象。作为这一计划的一部分,超过100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成立,其中有一所位于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内。2008年北京奥运会——曾经一度作为中国打造软实力的关键——一旦结束,孔子学院在中国努力提升世界地位方面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马基雅维利曾言:“被人敬畏好过被人喜爱。”但当今的国际政治,最理想的莫过于让对手同时对你拥有这两种情感。如果中国取得果实,人们将在一定程度上喜欢上中国。Joshua Kurlantzick写道:“正当美国人分心于战争和恐怖主义时,北京政府一直在东亚和东亚之外扩大影响。事实上,在苏联解体后,美国的‘软实力’遭到了首次挑战,挑战者能够支配相当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吸引力。


中国文化在西方世界取得进展的证据在我们周围比比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产的电影越来越受欢迎,NBA出现中国人巨星姚明,华人小说家高行健取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发射载人太空飞船,取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所有这些,都暗示北京取得一定程度的软实力的提升。这些,对十几年前的中国是无法想象的。发完“孔子学院”的稿子后,布朗斯基回家坐到沙发上,打开电视,看到的是美国电视节目——《你比五年级的小学生聪明吗?》


布朗斯基这些充满倾向性的报道不会招来华人甚至加拿大人的猜度吗:“一个xenophobe(排外仇外的人)”?毕竟加拿大有过“前科”,它曾针对华人实行过充满种族歧视的《排华法案》和“人头税”政策。按照国内的争议焦点,我们有意设计了一个“惹火”的问题——相比加拿大区区两所孔子学院(另一所是2007年5月3日揭牌的滑铁卢大学孔子学院),从17世纪起西方以上帝之名在中国建立的楼堂馆所不胜枚举;现在哪个中国记者敢指那些机构“笼络中国人心”,那么他首先要面对的是同胞的道德指控:“狭隘民族主义者!”


布朗斯基的回答简单极了:“我只是一个reporter(记者,本意指发生什么报道什么的人),我没有自己的观点。所以我不是个xenophobe。”“你是人,自然带着自己的情感和判断,能具体说一下吗?”南方周末记者问。布朗斯基笑了笑:“这个问题有意思,但很复杂,所以我不知道。”记者在CSIS的网站上找到了他们的工作流程图(见图)——从加拿大总理斯蒂芬·哈伯(Stephen Harper)到布朗斯基,大致需要4个步骤:政府定方向→CSIS做计划→搜集线索→分析总结→公开。


也就是说,布朗斯基作为跑情报局一线的加通社记者,自觉不自觉都在实践整个流程的最后一环。如布朗斯基所言,他只是个“reporter”,没有自己的观点——那么在哈伯领导下的CSIS局长贾德说什么,布朗斯基也就只能报道什么了。假设CSIS确实严格按照自己的工作流程公布信息,假设布朗斯基是足够诚实的,则必然得出结论:至少在孔子学院这篇报道中,布朗斯基只是加拿大政府这只“大蝴蝶”的喉舌。


加拿大总理斯蒂芬·哈伯,这位卡尔加里大学的经济学硕士说:“我知道加拿大人民希望我们促进国际贸易,我们做了;但我知道加拿大人民不会让我出卖加拿大最重要的价值观——我们对民主、自由、人权的信念。”2006年11月16日,他的这番话被加通社称为“有史以来加拿大总理对华最强硬的话”。


布朗斯基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说这些都与选票有很大关系。”2003年春,作为在野的加拿大联盟党的领袖,44岁的多伦多人哈伯就曾强烈反对自由党执政的政策:怎能不派兵去伊拉克?加拿大会因此丢掉最好的盟友美国和英国。但当2006年大选开幕时,哈伯又改口说,他支持伊战,并非要派兵。加拿大2006年前8个月对中国出口额下跌4%。


美国人不像哈伯,他们对中国是观念生意两手抓,两手都很硬。2006年前10个月,美国对华出口额飙升33%。一份由Everitt等人写的研究报告《外交政策:哈伯的软肋》说:“斯蒂芬·哈伯让加拿大和美国走得太近。对于美国的外交政策,加拿大人想要有所独立。所以,他当上总理后,他和选民的蜜月就结束了。”


哈伯俨然成了贫穷的贵族,陶醉于自己优良的“政治血统”,却没本钱独立办一次像样的舞会。倒不如小他4岁的妻子苔丝基·哈伯(Teskey Harper),将自己的房子捐给渥太华动物保护协会,帮助流离失所的小动物获得动物权。在这种语境下,就不难理解加拿大安全情报局何以在文件中以马基雅维利这位让人内心叫绝、嘴上绝不能认同的人物的话作为思想资源了。作为加拿大人,布朗斯基不喜欢美国人,“美国的文化产品10倍于我们自己的;美国人太傲慢,估计这点上,我和中国人的想法一样。”


据3月15日加拿大Canada.com公布的数据,加拿大收视率排名前10的全是美国电视节目,位列前三甲的居然是分别在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热播的《美国偶像》。2007年5月28日晚上,发完“孔子学院”的稿子后,布朗斯基回家坐到沙发上,打开电视,看到的是美国电视节目——《你比五年级的小学生聪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