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货膨胀已成定局

 


一直以来,公众都对CPI、流动性过剩、加息、人民币升值预期等语汇不甚了了,经济界的讨论也成了术语对术语之争,事实上,这些问题与民生息息相关。在CPI数据即将公布之际,各类预测纷纷出笼,主流意见是,6月份的数据将在3.4%的基础上继续创出新高,达到4%,而加息等货币紧缩政策只是时间问题了。


加息说明政府想提高货币的价格,不管我们对流动性过剩作出怎样的解读,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多发货币导致购买力下降与资产价格高涨,由此引发对通货膨胀的担忧。我国经济固然在高增长、低通胀的循环中让人心喜,但有越来 越多的证据表明,我国的所谓低通胀是给CPI注水的结果,直白一点说,国家统计局虽并未做假账,但他们仍然在用农业时代的以食品为主的消费数据来审视当下经济,而对占经济生活越来越重要地位的商品房等投资品种的价格高企视而不见。


事实上,目前的货币已经贬值,购买力大不如前。以高等教育、医疗等服务的购买力计算,今年的购买力只相当于五年前的几分之一。房地产市场上,据7月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包括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在内,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总体房价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6.4%,但恐怕正在经历房地产价格恐慌的人,都会对这一数据抱怀疑态度。今年6月份,全国36个大中城市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每500克新鲜去骨后腿肉平均价格为9.78元,比上月上涨12.3%.从这些数据看,通货膨胀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从实体经济的运行情况看,我国本不应该存在过高的通胀压力,因为这两年工业增长利润在30%实属平常,从上市公司的半年报来看,一年上涨80%都不稀奇,除了新会计准则的功劳之外,更重要的是劳动生产率的上升,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极高。


但是,这并没有使我们摆脱通胀的阴影,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外汇结算制度上,我国的低价产品出口,挣回了大量外汇,而这些外汇没有成为民众福祉的来源,一来我国的顺差多半左右利润被外资企业获得,许多外汇是过路钱,经手而已,另一方面,由于强制结售汇制度的存在,我国的外汇储备并不能转化为民众消费能力的提高。


具体而言:目前我国筑堤拦截国内外资金流通,凡进入中国的外汇都必须通过发人民币冲销,为了保持汇率稳定,外汇不断流入中国,中央银行就必须不断增发人民币,将外汇吸收为外汇储备,而这些增发的人民币,就直接流入国内经济生活中,导致国内消费者只能在增发的人民币中消费,因此,即便生产率再高,也只能面临货币贬值之苦,如果政府多发行了200亿的基础货币,必定会体现在商品价格中,国内的消费者仍然得以原来的价格甚至更高的价格来获取国内的产品。


于是,中国的经济就进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国经济走强,人民币得到升值预期,外资大量涌入,国家必须不断增发人民币购买外汇,在外汇储备屡创新高的同时,人民币的等量发行导致国内通货膨胀,国民财产大幅度缩水,而外国投资者以及消费者则用高估的外币购买中国的资源、劳动力以及被低估了的实体经济资产,总之,无论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如何提高,外国消费者购买中国产品的时候,也在变相享受中国的廉价要素资源,享受中国企业高生产率。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花旗集团(Citigroup)驻香港的黄益平等人会认为,中国“仍是一支遏制通胀的力量”。中国的廉价产品成为全世界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福音,也是维持美元等货币购买力的重要支柱。


我们在用国内的廉价资源换取可怜的生存权,以国内的通胀压力,为缓和出口国的通胀压力作贡献。国际金融战争已经打响,我们必须决定今后的生活方式,如果只是追求活着,那么可以继续目前的方法,但政府显然已经从要素价格、外汇浮动区间等各方面开始调整。这是追求大国地位与民众体面生活的必经之路,虽然这一调整过程可能非常漫长痛苦。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我国通货膨胀已成定局

 


一直以来,公众都对CPI、流动性过剩、加息、人民币升值预期等语汇不甚了了,经济界的讨论也成了术语对术语之争,事实上,这些问题与民生息息相关。在CPI数据即将公布之际,各类预测纷纷出笼,主流意见是,6月份的数据将在3.4%的基础上继续创出新高,达到4%,而加息等货币紧缩政策只是时间问题了。


加息说明政府想提高货币的价格,不管我们对流动性过剩作出怎样的解读,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多发货币导致购买力下降与资产价格高涨,由此引发对通货膨胀的担忧。我国经济固然在高增长、低通胀的循环中让人心喜,但有越来 越多的证据表明,我国的所谓低通胀是给CPI注水的结果,直白一点说,国家统计局虽并未做假账,但他们仍然在用农业时代的以食品为主的消费数据来审视当下经济,而对占经济生活越来越重要地位的商品房等投资品种的价格高企视而不见。


事实上,目前的货币已经贬值,购买力大不如前。以高等教育、医疗等服务的购买力计算,今年的购买力只相当于五年前的几分之一。房地产市场上,据7月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包括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在内,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总体房价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6.4%,但恐怕正在经历房地产价格恐慌的人,都会对这一数据抱怀疑态度。今年6月份,全国36个大中城市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每500克新鲜去骨后腿肉平均价格为9.78元,比上月上涨12.3%.从这些数据看,通货膨胀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从实体经济的运行情况看,我国本不应该存在过高的通胀压力,因为这两年工业增长利润在30%实属平常,从上市公司的半年报来看,一年上涨80%都不稀奇,除了新会计准则的功劳之外,更重要的是劳动生产率的上升,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极高。


但是,这并没有使我们摆脱通胀的阴影,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外汇结算制度上,我国的低价产品出口,挣回了大量外汇,而这些外汇没有成为民众福祉的来源,一来我国的顺差多半左右利润被外资企业获得,许多外汇是过路钱,经手而已,另一方面,由于强制结售汇制度的存在,我国的外汇储备并不能转化为民众消费能力的提高。


具体而言:目前我国筑堤拦截国内外资金流通,凡进入中国的外汇都必须通过发人民币冲销,为了保持汇率稳定,外汇不断流入中国,中央银行就必须不断增发人民币,将外汇吸收为外汇储备,而这些增发的人民币,就直接流入国内经济生活中,导致国内消费者只能在增发的人民币中消费,因此,即便生产率再高,也只能面临货币贬值之苦,如果政府多发行了200亿的基础货币,必定会体现在商品价格中,国内的消费者仍然得以原来的价格甚至更高的价格来获取国内的产品。


于是,中国的经济就进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国经济走强,人民币得到升值预期,外资大量涌入,国家必须不断增发人民币购买外汇,在外汇储备屡创新高的同时,人民币的等量发行导致国内通货膨胀,国民财产大幅度缩水,而外国投资者以及消费者则用高估的外币购买中国的资源、劳动力以及被低估了的实体经济资产,总之,无论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如何提高,外国消费者购买中国产品的时候,也在变相享受中国的廉价要素资源,享受中国企业高生产率。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花旗集团(Citigroup)驻香港的黄益平等人会认为,中国“仍是一支遏制通胀的力量”。中国的廉价产品成为全世界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福音,也是维持美元等货币购买力的重要支柱。


我们在用国内的廉价资源换取可怜的生存权,以国内的通胀压力,为缓和出口国的通胀压力作贡献。国际金融战争已经打响,我们必须决定今后的生活方式,如果只是追求活着,那么可以继续目前的方法,但政府显然已经从要素价格、外汇浮动区间等各方面开始调整。这是追求大国地位与民众体面生活的必经之路,虽然这一调整过程可能非常漫长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