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章诒和们维权


《伶人往事》封面


“1月11日”——怎么这么晦气!真是见鬼了!


去年1月11日,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袁伟时在《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上发表了他的文章《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文章提出:“我们是吃狼奶长大的。”结果,《冰点》周刊被勒令停刊整顿,正、副主编李大同、卢跃刚被撤换。


今年1月11日,就在全国图书定货会开幕当天,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召集了一个“通风会”。副署长邬书林先生在会上以宣读方式公布了一份“2006出版违规书选”。被点名的书共有八本,章诒和的《伶人往事》排名第三。出版《伶人往事》的湖南文艺出版社受到了“严厉惩处”。据称“湖南出版社高层已经出现大的变动,而且还将被罚以巨款,未来的出版选材也将受到严格限制。”


“1月11日”这么晦气,是偶然?还是必然?无须论证,这是偶然体现出来的必然,“1月11日”这么倒霉只不过是巧合罢了。君不见,宣传、出版部门死死抱住书报检查制度,哪天不查封?哪天不整肃?去年1月11日,还只是一个《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被整肃;今年1月11日,就跃进到多位作家的八部书被查封!人们如果听之任之,用不着等到明年1月11日,谁能料到又会再跃进到多少人被整肃?多少书被查封?


在这里,我们想提醒一下,书报检查制度早已被马克斯、恩格斯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被定性为腐朽、反动的制度。早在一百六十多年前,马克斯、恩格斯对普鲁士政府的反动书报检查制度作了如下严厉的批判。马克思说:“书报检查制度骨子里隐藏着一种用任何法律都无法消除的根本缺陷。” 恩格斯说:“政治自由、集会结社的权利和出版自由,就是我们的武器。如果有人想从我们手里夺走这个武器,难道我们能够袖手旁观和放弃政治吗?”马克思、恩格斯的结论是:“治疗书报检查制度的真正而根本的办法,就是废除书报检查制度。”


回顾中共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向国民党夺权时,曾经极力鼓吹民主和出版自由,许诺在中国实行新闻自由、出版自由。有位“笑蜀”先生,将这些言论编辑成一本书,题为《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社论选: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有的网友看了共产党当年的这些文章之后感慨地说:“猛一看,还以为是当今民运分子的帖子呢!”(北青网青年论坛热点时评 网友青铜子弹的帖子,2001-03-26的帖子 bbs.ynet.com/viewthread.php 2006-9-15)其言论的激进可见一斑。当然,这本书也同样遭到封杀──自己禁自己──中国共产党真会自己跟自己开玩笑,谁是自我恶搞的先驱,中共可以当仁不让。


那时候,毛泽东一度大谈民主,他说:“中国的缺点,一言以蔽之,就是缺乏民主。……政治需要统一,但是只有建立在言论、出版、结社的自由与民主选举政府的基础上面,才是有力的政治。”(《毛泽东答中外记者团》,《解放日报》1944年6月13日)年纪大一些的人应当记得,1949年初解放军刚进北京城时 ,“向着法西斯蒂开火,叫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的歌声还和学生运动时期一样响彻云霄。1949年7月1日,毛泽东在党的生日发表社论《论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取代了“民主”,“民主”的许诺开始烟消云散,遁形于无踪。曾几何时,一个善于“阳谋”的政党领袖信誓旦旦地说的话不算数了,当年唱的如此动听的“有力的政治”异化成为禁言、禁报、禁书、禁结社。


俗话说,“形势比人强”。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形势的发展又导致了这样一个局面:一方面不得不做出某些不准备兑现的动听的约许,一方面更加死死抱住书报检查制度不放。去年1月11日,当《冰点》周刊被勒令停刊整顿,正、副主编李大同、卢跃刚被撤换的时刻,是龙应台女士发出了呼吁,寄希望于用真理以服人,而不是凭暴力以制人。今年1月11日,章诒和女士的这本《伶人往事》被禁了。是她写了《我的声明和态度》一文,我们才晓得,在“通风会”上,邬书林以“长官”口吻训斥出版此书的湖南文艺出版社,大意说:“这个人已经反复打过招呼,她的书不能出,……你们还真敢出……对这本书是因人废书。”寥寥数语,邬书林把自己的狂妄专横暴露得一览无余,同时把自己的颟顸无知刻划得活灵活现!“这个人已经反复打过招呼,她的书不能出!”──我国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我们真的是困惑了,我们想动问邬先生:“反复”“打招呼”的决策人是谁?他作这样决定的根据是什么?


“你们还真敢出!”──这里的潜台词是,既然已经打了“招呼”,而且是“反复打过招呼”,你们居然“敢”不乖乖地照办!这句话充满专横和痞子气,使人感到好像是黑社会的大老板在训斥小喽罗,没有丝毫文化气味。这种人居然是出版部门的头面人物,真使人怀疑我们现行的人事制度的弊病有多深重。


“对这本书是因人废书!”──“因人废书”?!这种《大义觉迷录》式的言论,邬书林说出来的时候居然如此大言不惭,如此理直气壮,莫非是时代的背谬?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史,难道这就是当今出世的文化官员的水平?这句话,岂止见笑于国人,敢问如何恬颜面对世界? 老天爷!难道我们今天就是依靠这样颟顸的官员而期待中国崛起为大国?


2006年11月13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经济形势报告时对文艺工作提出几点要求,首要的是“提倡讲真话,反映真实的社会情况”;提倡“为每个人自由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邬书林的“因人废书”唱的是反调,是“和谐社会”的高分贝噪音!


以往,面对强权的专横,我们作了太多的忍耐和退让,致使强权得寸进尺,胆敢向人类的起码理性和良知挑衅。章诒和女士的第一部作品《往事并不如烟》遭禁了,她保持沉默;第二部作品《一阵风,留下千古绝唱》又遭禁了,她再次保持沉默。但当她的第三部作品《伶人往事》遭禁时,她勇敢地站出来维权,宣称“将以生命面对”邬书林们的“严重违法行为”,她的《我的声明和态度》写得催人泪下又催人奋起!


在宣传、出版部门,具有邬书林这付嘴脸的人不是个别的。“邬书林们”是团伙,上有向“邬书林们”发号施令的指挥者,下有借助于他们手中把持的大量资源而雇佣的打手。但是,“邬书林们”,究其实际只不过是“为虎作伥”级的角色而已。章诒和并不孤立,她的义正辞严的抗辩唤起体现理性、良知的千千万万个支持者,形成人数庞大的维权群体──“章诒和们”。我们维护的既是章诒和的权利,也是所有中国公民的合乎宪法的自由和权利;维护章诒和刊出她的《伶人往事》的权利,才会防止中国每位公民出书的权利不被践踏,不被非法剥夺。


马克思在《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书的开头说过,历史上有些事往往重复两次,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闹剧。如果去年《冰点》周刊被勒令停刊整顿是悲剧,我们希望今天的邬书林先生的表演是闹剧。但是,人们必须清楚,如果人们不奋起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利,悲剧和闹剧会在我们这里持续上演下去。当年,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讲过“有什么样的人民,就配有什么样的政府”的道理。今天,我们应该和“章诒和们”一起维护做人的尊严,通过艰苦的维权努力来尽早结束这种悲剧和闹剧的反复演出了。


2007-01-20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支持章诒和们维权


《伶人往事》封面


“1月11日”——怎么这么晦气!真是见鬼了!


去年1月11日,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袁伟时在《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上发表了他的文章《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文章提出:“我们是吃狼奶长大的。”结果,《冰点》周刊被勒令停刊整顿,正、副主编李大同、卢跃刚被撤换。


今年1月11日,就在全国图书定货会开幕当天,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召集了一个“通风会”。副署长邬书林先生在会上以宣读方式公布了一份“2006出版违规书选”。被点名的书共有八本,章诒和的《伶人往事》排名第三。出版《伶人往事》的湖南文艺出版社受到了“严厉惩处”。据称“湖南出版社高层已经出现大的变动,而且还将被罚以巨款,未来的出版选材也将受到严格限制。”


“1月11日”这么晦气,是偶然?还是必然?无须论证,这是偶然体现出来的必然,“1月11日”这么倒霉只不过是巧合罢了。君不见,宣传、出版部门死死抱住书报检查制度,哪天不查封?哪天不整肃?去年1月11日,还只是一个《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被整肃;今年1月11日,就跃进到多位作家的八部书被查封!人们如果听之任之,用不着等到明年1月11日,谁能料到又会再跃进到多少人被整肃?多少书被查封?


在这里,我们想提醒一下,书报检查制度早已被马克斯、恩格斯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被定性为腐朽、反动的制度。早在一百六十多年前,马克斯、恩格斯对普鲁士政府的反动书报检查制度作了如下严厉的批判。马克思说:“书报检查制度骨子里隐藏着一种用任何法律都无法消除的根本缺陷。” 恩格斯说:“政治自由、集会结社的权利和出版自由,就是我们的武器。如果有人想从我们手里夺走这个武器,难道我们能够袖手旁观和放弃政治吗?”马克思、恩格斯的结论是:“治疗书报检查制度的真正而根本的办法,就是废除书报检查制度。”


回顾中共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向国民党夺权时,曾经极力鼓吹民主和出版自由,许诺在中国实行新闻自由、出版自由。有位“笑蜀”先生,将这些言论编辑成一本书,题为《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社论选: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有的网友看了共产党当年的这些文章之后感慨地说:“猛一看,还以为是当今民运分子的帖子呢!”(北青网青年论坛热点时评 网友青铜子弹的帖子,2001-03-26的帖子 bbs.ynet.com/viewthread.php 2006-9-15)其言论的激进可见一斑。当然,这本书也同样遭到封杀──自己禁自己──中国共产党真会自己跟自己开玩笑,谁是自我恶搞的先驱,中共可以当仁不让。


那时候,毛泽东一度大谈民主,他说:“中国的缺点,一言以蔽之,就是缺乏民主。……政治需要统一,但是只有建立在言论、出版、结社的自由与民主选举政府的基础上面,才是有力的政治。”(《毛泽东答中外记者团》,《解放日报》1944年6月13日)年纪大一些的人应当记得,1949年初解放军刚进北京城时 ,“向着法西斯蒂开火,叫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的歌声还和学生运动时期一样响彻云霄。1949年7月1日,毛泽东在党的生日发表社论《论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取代了“民主”,“民主”的许诺开始烟消云散,遁形于无踪。曾几何时,一个善于“阳谋”的政党领袖信誓旦旦地说的话不算数了,当年唱的如此动听的“有力的政治”异化成为禁言、禁报、禁书、禁结社。


俗话说,“形势比人强”。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形势的发展又导致了这样一个局面:一方面不得不做出某些不准备兑现的动听的约许,一方面更加死死抱住书报检查制度不放。去年1月11日,当《冰点》周刊被勒令停刊整顿,正、副主编李大同、卢跃刚被撤换的时刻,是龙应台女士发出了呼吁,寄希望于用真理以服人,而不是凭暴力以制人。今年1月11日,章诒和女士的这本《伶人往事》被禁了。是她写了《我的声明和态度》一文,我们才晓得,在“通风会”上,邬书林以“长官”口吻训斥出版此书的湖南文艺出版社,大意说:“这个人已经反复打过招呼,她的书不能出,……你们还真敢出……对这本书是因人废书。”寥寥数语,邬书林把自己的狂妄专横暴露得一览无余,同时把自己的颟顸无知刻划得活灵活现!“这个人已经反复打过招呼,她的书不能出!”──我国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我们真的是困惑了,我们想动问邬先生:“反复”“打招呼”的决策人是谁?他作这样决定的根据是什么?


“你们还真敢出!”──这里的潜台词是,既然已经打了“招呼”,而且是“反复打过招呼”,你们居然“敢”不乖乖地照办!这句话充满专横和痞子气,使人感到好像是黑社会的大老板在训斥小喽罗,没有丝毫文化气味。这种人居然是出版部门的头面人物,真使人怀疑我们现行的人事制度的弊病有多深重。


“对这本书是因人废书!”──“因人废书”?!这种《大义觉迷录》式的言论,邬书林说出来的时候居然如此大言不惭,如此理直气壮,莫非是时代的背谬?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史,难道这就是当今出世的文化官员的水平?这句话,岂止见笑于国人,敢问如何恬颜面对世界? 老天爷!难道我们今天就是依靠这样颟顸的官员而期待中国崛起为大国?


2006年11月13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经济形势报告时对文艺工作提出几点要求,首要的是“提倡讲真话,反映真实的社会情况”;提倡“为每个人自由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邬书林的“因人废书”唱的是反调,是“和谐社会”的高分贝噪音!


以往,面对强权的专横,我们作了太多的忍耐和退让,致使强权得寸进尺,胆敢向人类的起码理性和良知挑衅。章诒和女士的第一部作品《往事并不如烟》遭禁了,她保持沉默;第二部作品《一阵风,留下千古绝唱》又遭禁了,她再次保持沉默。但当她的第三部作品《伶人往事》遭禁时,她勇敢地站出来维权,宣称“将以生命面对”邬书林们的“严重违法行为”,她的《我的声明和态度》写得催人泪下又催人奋起!


在宣传、出版部门,具有邬书林这付嘴脸的人不是个别的。“邬书林们”是团伙,上有向“邬书林们”发号施令的指挥者,下有借助于他们手中把持的大量资源而雇佣的打手。但是,“邬书林们”,究其实际只不过是“为虎作伥”级的角色而已。章诒和并不孤立,她的义正辞严的抗辩唤起体现理性、良知的千千万万个支持者,形成人数庞大的维权群体──“章诒和们”。我们维护的既是章诒和的权利,也是所有中国公民的合乎宪法的自由和权利;维护章诒和刊出她的《伶人往事》的权利,才会防止中国每位公民出书的权利不被践踏,不被非法剥夺。


马克思在《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书的开头说过,历史上有些事往往重复两次,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闹剧。如果去年《冰点》周刊被勒令停刊整顿是悲剧,我们希望今天的邬书林先生的表演是闹剧。但是,人们必须清楚,如果人们不奋起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利,悲剧和闹剧会在我们这里持续上演下去。当年,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讲过“有什么样的人民,就配有什么样的政府”的道理。今天,我们应该和“章诒和们”一起维护做人的尊严,通过艰苦的维权努力来尽早结束这种悲剧和闹剧的反复演出了。


2007-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