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间 5:45 2023年9月20日 星期三

美国总统拜登2023年9月19日在纽约联合国大会上发表讲话。(路透社)

美国总统拜登星期二(9月19日)在纽约举行的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言时强调团结与全球合作。他再次重申,美国寻求负责任的管理美中之间的竞争,不寻求与中国脱钩,但将对侵略和恐吓行为进行回击。拜登总统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的征服战争,并说只有俄罗斯才能结束这场战争。
拜登:对手可以成为伙伴,伤口可以愈合拜登总统在讲话一开始以他最近在访问越南期间两国关系上升到伙伴关系的最高级别为例来说明,“我们的历史不必决定我们的未来。”

“通过协调一致的领导和精心的努力,对手可以成为伙伴。巨大的挑战是可以解决的。而且深深的伤口是可以愈合的。因此,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当我们选择站在一起,并认可把全人类联系在一起的共同希望。我们手中掌握着扭转历史弧线的力量,”他说。

美国的未来与其他国家的未来联系在一起

拜登表示,作为美国总统,他理解美国在这一关键时刻发挥领导作用所承担的责任。

“美国为所有人寻求一个更安全、更繁荣、更公平的世界,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未来与你们息息相关。 让我再重复一遍:我们知道,我们的未来与你们的未来息息相关。 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当今的挑战,”他说。

负责任管理美中竞争,不寻求脱钩

 

拜登总统在讲话中宣扬了20国集团领导人最近签署的连接印度与欧洲的“印度-中东和欧盟经济走廊”、实现以色列与其邻国关系正常化以及加强非洲国家基础设施的努力,并坚称他希望“寻求负责任地管理”与中国的竞争,而不是与中国脱钩。

“谈到中国,我想明确和一贯的表示:我们寻求负责任地管理我们两国之间的竞争,以避免陷入冲突。我说过,我们支持去风险而不是与中国脱钩。我们将对侵略和恐吓进行回击,捍卫从航行自由到飞越自由到公平的经济竞争环境的道路规则,这些规则几十年来帮助维护了安全与繁荣,但我们也随时准备在进展取决于我们共同努力的问题上与中国合作。没有什么比应对加速的气候危机更为关键的了,”拜登说。

拜登花了相当的篇幅谈到气候变化的危机,包括美国和中国出现破纪录的热浪,北美和南欧肆虐的野火、非洲之角连年的干旱以及利比亚的洪水等等,并强调了共同应对这个危机的必要性,包括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开始让世界适应气候变化。

他在讲话中谈到捍卫人权时说,我们不能对侵犯人权的行为视而不见,“无论是在新疆、德黑兰、达尔富尔还是其他任何地方”。

支持扩大安理会

拜登再次表示支持联合国安理会进行改革,包括增加其常任和非常任理事国。他说,美国正在与很多成员国进行严肃的磋商,并将继续推动更多的改革努力,以取得进展。他最近在印度明确表示支持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拜登还表示,联合国必须继续继续维护和平、预防冲突和减轻人类苦难。美国欢迎各国加紧努力,以新的方式发挥领导作用。

只有俄罗斯为乌克兰战争负责,只有它能结束战争

 

谈到乌克兰战争,拜登强调了《联合国宪章》的核心原则,即捍卫主权、领土完整和人权。他说,致力于和平解决冲突的联大会议连续第二年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下。

拜登说:“这是一场俄罗斯在没有挑衅的情况下对其邻国乌克兰发动的非法征服战争。和世界上所有国家一样,美国希望结束这场战争。没有哪个国家比乌克兰更希望这场战争结束。我们强烈支持乌克兰为实现公正和持久和平的外交解决方案所做的努力。但是只有俄罗斯,只有俄罗斯,要为这场战争负责。只有俄罗斯有能力立即结束这场战争。俄罗斯是唯一阻碍和平的国家,因为俄罗斯对实现和平的要价是乌克兰的投降、乌克兰的领土和乌克兰的孩子。俄罗斯认为,世界将感到厌倦,并允许它肆无忌惮地残酷对待乌克兰,但我要问你们:如果我们放弃联合国的核心原则,来绥靖侵略者,本机构的任何会员国有信心它们会受到保护吗?如果你允许乌克兰被瓜分,那么任何国家的独立是安全的吗?我恭敬地建议,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今天必须站起来对抗这种赤裸裸的侵略,并阻遏其他明天的可能的侵略者。”

他重申,美国将与其世界各地的盟友和伙伴一道,在乌克兰捍卫其主权、领土完整和自由的时候,继续与勇敢的乌克兰人民站在一起。

为世界的福祉而改变历史的弧线

拜登最后敦促各国领导人拿出勇气,兑现承诺,为世界的福祉而努力。

他说:“在这个历史的转折点上,评判我们的标准将是我们是否能兑现我们对自己、对彼此、对最脆弱的群体、对所有将继承我们创造的这个世界的人的承诺,因为这就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我们能否从我们自己内心找到勇气去做必须做的事情来保护地球、捍卫人类尊严、为世界各地的人民提供机会并捍卫联合国的宗旨?但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我们必须这样做,我们将这样做。前面的道路是漫长而艰难的,但如果我们坚持不懈,取得胜利,如果我们对自己保持信心,我们可以显示这是可能的。让我们一起来做这件事。让我们为每个人带来进步。让我们为了世界的利益而改变历史的弧线,我们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