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溅雪回忆录《使命》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赛程我已经跑尽了,当守的信仰我己经守住了。─摘自《新约圣经》.提摩太后书.4章.7节

结婚之后,我与艳华商量,因此前已与在河南枣花场地认识的长沙县黄兴公社的王师傅、杨师傅和小廖师傅一起商量过,准备到广西荔浦县去过冬,后来左、陈二位师博也同意,我对艳华说:蜂场在外面条件差,到荔浦越冬你就不必去了。

她说:我都嫁给你了,就要跟你同甘苦共患难,你到哪里我就跟你到哪里,你能吃的苦我也能吃。我说:你要取得你父母的同意才好,不要让他们产生意见。她说:我的事我自己作主,父母方面我会和他们说清楚的,你不要担心。我见她決心已定,就要她作好外出的准备,等我们把蜂运到长沙之后,我再过来接她。我在她家里住了几天之后,便回到蜂场,与左、陈二位师傅一起准备好转场的事宜,然后在刘技师的协助下以150元的价格联系好一条机船将蜂运往长沙浏阳河畔的黑石渡,这里离正仁的家比较近。

啓运的那天,我们装好船啓航后经过.湘阴濠河,天色已晚,为保障航行的安全就在一处芦苇荡里抛锚停船。晚上在船上睡觉的时候,我仰望着天上的明月和周边无际的芦苇又体会到了“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南唐李后主词中的两句话)的意境,不由令人想起那年在湖洲上割芦苇运泡苇回湘阴的情景,当时装满泡芦的机船,也是在月明星稀的夜晚停泊在湖边磊石山附迎近的芦苇荡之中,我躺在船上看到天上的明月、磊石山顶上的亭台和身边漫无边际的芦苇时,回味李煜那首词“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所表达的意境。

第二天一早开船,由于是逆水,所以行进速度很慢,一直到天黑时船才抵达浏阳河黑石渡附近,我们找了一处适宜放蜂的地点把船靠在岸边,和两位船老大一起上岸吃了顿饭,然后都回到船上睡了一觉,到次日早上醒来才开始缷船。

我们在河堤堤下面避风的地方摆放好蜜蜂在这排蜂箱的中部搭了个帐篷,我对左、陈二位师傅说:你们先留一个人在帐篷里守两天,我去汨罗把艳华接过来,以后你们就可以回家休息,由我和艳华来看守蜜蜂。他们都同意。

于是我从黑石渡坐3路车到火车站,坐上午的火车赶回汨罗,中午就到了石侖艳华家里。她已作好了一切必要的准备,她必要的衣物都装在一口皮箱和一个旅行袋里。我在她家住了一晚,次日一早便离家到新市去乘车到汨罗。他的父亲一直把我们送上汽车,汽车开动后他老人家还站在那里不停地向我们挥手,直至汽车在他的视野中消失。车上的艳华也从车窗伸出头和手,一直往车后看着她的父亲慢慢消失在她的视野之中,她一边朝后看,还一边朝她父亲挥手。当她回转头的时候,我看到她已泪流满面。我安慰她说:哭什么?过两三个月不就又回来了吗?她说她从来也没有出过这么久、这么远的门,从来也没有离开过父母这么久过。我想她这也是人之常情,她不像我一个人离家在外浪迹天涯己有十七年之久,转移场地、东来西往、南下北上对我来说早已成为家常便飯,对家和家乡的依恋已逐渐淡漠。

我们从汨罗坐火车到长沙东站后又转3路车到了正仁家。正仁留我们住两天,他说:“趁这两天有左、陈二位师傅幫你们照看蜂,在这里玩两天,以后轮到你们去照看蜂就没有时间出来玩了。明天正好我休息,我们一起到烈士公园去玩一下,我已约了一位有照像机的朋友,明天到烈士公园来幫我们照几张像”。

晚上正仁带我们去看了一场电影,回来后,他开了一个地铺,我们就将就睡了一晚。第二天上午我们一起到烈士么园与正仁的朋友汇合后,这位朋友帮我们照了几张像后,正仁又带我们到公园的湖上一起划船,回到正仁家吃完午饭后,我们便告辞去蜂场,正仁要和我们一起去蜂场看看,认个地方以便以后做了菜给我们送点过来。

我们一起来到到位于黑石渡河边的蜂场,我介绍正仁与左、陈二位师傅相见后,我对左陈二位师傅说:你们回家吧!蜂就交给我看守(左、陈二位都在长沙成了家,都有了小孩)等与黄兴公社的几位师傅联系好装车南下的日期后,你们再搞车来一起把蜂拉到火车站去。左、陈二位走后,我就开始检查蜂群,正仁走时,我要艳华送他到黑石渡公交车站。艳华从公交车站回来告诉我正仁临走时又拿了三十块钱给她零用,我知道正仁当时手头并不宽裕,去年结婚添置家具、床上用品、衣服、炊具,今年又刚生小孩,这次我结婚他又送了我们一百元,所有的积蓄早已花光。尽管我估计这次去荔浦越冬往来的运费和二人将近三个月的生活费总共至少还差一百多元,我都不好开口找他借。我和华两人住在帐篷里,没有事也常到浏阳河边散散步,城里比较好的一点的,就是这里基本上没有人来偷蜂,晚上我连报警器都不用装就可以安心睡觉。

我听说孫治国在治金学院的同学龚玮(也是“反动学生”)的母亲最近把她在熙台岭的一所房子卖掉了,卖了三千多元钱,我打算找龚伯母借一百块钱到广西荔浦去过冬。以前我一个人越冬缺钱,临时总能想出办法,现在有艳华在一起,就再不能冒那个险了,事先必须有所准备。

有一天正仁烧了一碗牛肉给我们送过来,那天他休息,我请他在帐蓬里幫我们照应一下蜜蜂,我和艳华一起坐公交车来到龚伯母家里。龚玮已于75年安排到了长沙汽车车身厂工作,他读大学时便已结婚,现在住在厂里的宿舍里。龚伯母见到我已结婚她非常高兴,留我们在她家里吃午飯,当我向龚伯提出要借一百元到广西去越冬时,她很爽快就答应了,我说这钱要到明年三月份回长沙郊区采油菜、紫云英花时才能还给她,她说不要紧,等你回来有收入了再还。我们借到钱后我心里才踏实了,从龚伯母处回到蜂场后正仁才离开。

龚伯母出身大户人家,尽管“解放”后经历了不少的苦难,但言谈举止仍不失大家风范,我见到她时尽管己六十多岁但从她的像貌、身段不难看出她年轻时是何等的漂亮,她的丈夫是民国时代的长沙市公安局的侦缉大队长,曾隨同程潜、陈明仁等一起参加“湖南省的和平起义”投向共产党。

当“解放军”临近长沙时,他的内弟在国军当团长的郑某开着一辆美式中吉普来到龚玮家,要带他的姐夫,也就是龚伯母一家一起南逃香港时,龚玮的父亲想到一家六口:他们夫妇、三个儿子,还有龚伯母的母亲,一下子要离乡背井到人生地不熟的香港去谋生不易,自己当侦缉大队长任上,虽也抓过一些共产党人,但也救过不少共产党人,且参加“和平起义”时,共产党曾对湖南的国民政府党政军官员许诺过:对过去的事既往不咎、还要量才录用。龚父由于对共党本质缺乏深刻了解,又轻信共党的宣传和许诺,再加上中国人故土难移的传统观念,竟拒绝了龚伯母弟弟的好意,决定留在长沙不走。

龚伯母的弟弟,早年与共党打过仗、抗过日,后来“解放战爭”期间又与共军多次作战,对共党的凶残丑恶的本质有较深刻的的了解,因而坚持要逃往香港以保一命。由于行色倉促郑团长的夫人和儿子郑鹏久又不在长沙,郑团长只好丢下妻儿只身驾驶中吉普仓皇南逃香港。途经广州时郑团长偶遇一南逃女士,其丈夫为国军军官已在国共内战中阵亡,她深知共党的底细,临近“解放”时,便变卖家产,携金银钱财一路隨逃难人群逃来广州,她一个女人(不知是否还带有小孩)带着这么多钱财一路上担惊受怕,很想找个依靠,于是就向郑团长表示:如能把她带到香港,愿以身相许。郑团长看她可怜,便对她说:我可以把你带到香港,但还不能与你结为夫妻,我有妻儿在湖南。就这样这位国军军官的遗孀就隨郑团长一起逃亡到了香港。

留在长沙的龚伯母一家,刚开始还好,龚父还在刚被共党接收的长沙市公安局上班,正当龚父庆幸自己选择留下不走是正确的选择之时,“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了,龚父便被当局以“历史反革命份子”的罪名处決了,当时那些曾被龚父救过的共党人士居然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证明龚父当年救过他们命的事实来减轻龚父的“罪名”。

刚“解放”不久郑团长的夫人就单方面登报宣布与郑团长离婚,接着就与一南下干部结婚,为了表示与郑团长划清界线,和讨好新丈夫,居然把自已的亲儿子郑鹏玖送到龚伯母家里要龚伯母抚养。面对丧夫和弟媳的背叛,龚伯母内心的苦楚是难以言喻的,尽管丈夫被中共当局处决家庭失去了生活来源,自己一家又沦为“历史反革命家属”处境艰难,但为了不让自己的侄儿受到后父的虐待,龚伯母仍然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抚养郑鹏玖的责任。

为了解决家庭生活的困难,龚伯母不得不中断大儿子的学业,让他参加工作,让成绩优异的二儿子放弃读大学的机会,初中毕业就进了中专,还把龚玮过继给一位远房的亲戚做儿子,由这位亲戚负担龚玮的学习和生活的费用,才使龚讳能读到大学毕业(龚讳大学毕业时,由于生父系“历史反革命”而被打成“反动学生”),龚伯母把郑鹏玖留在自己的身边当作儿子抚养。

郑鹏玖的父亲在香港得知自己的姐夫被共党处决,妻子改嫁的消息后,知道一家人团圆无望,便与那位跟随他一起逃到香港的国军军官遗孀结为连理,并用他这位新夫人带到香港的钱财作资本,在香港经商并成为一位成功的商人。大陆“改革开放”后郑团长,回长沙寻亲,除对姐姐抚养自己的儿子表示感谢之外,还拿出一笔线给自己的儿子在长沙买了一套房子,和一辆小车,使郑鹏久成了长沙最早用自已的私家车开出租车的人。

郑鹏玖中学毕业后因生父和姑父均系“历史以革命”的问题而失去了升学的资格,于64年与左文柳、彭桂香……等一批出身“不好”的知识青年一起下放江永农村务农。返城后,被招工到长沙公交公司当驾驶员。

回顾龚伯母一家“解放”前后的坎坷经历,龚玮的父亲与他的舅舅郑团长因一念之差,就造成了两家人如此悬殊的人生经历:龚父过早命丧黄泉,且留下龚伯母一家人在大陆受尽磨难,而郑团长出逃香港后建立美满家庭,并成为成功的商人安享人生的欢乐。

从龚伯母家回到蜂场后不久,左、陈二位师傅就来到蜂场告知12月29日同行南下荔浦的蜂场都拖到火车南站集合等车皮南下,我们在28日晚上把行装都整理好,次日上午左师傅就帶了他的一位开中型货车的朋友来幫我们把蜂拖到火车南站去了,同行的黄兴公社的王、黄、廖等师傅的蜂场先后也拖来了。

30日晚上就有车皮过来装车,装好车后,当晚就发车,两天后也就是82年元月1日下午就到了桂林货站,卸车后在桂林站附近住了一晚,次日各蜂场就分别找车将蜂拉到了桂林南边荔浦县的越冬场地。我和左、陈二位师傅一起共一个车拉到了荔浦县杜莫公社古东大队的越冬场地,我和艳毕将放在生产队的晒谷场,晒谷场旁边有一间守晒谷场的小房间,我们就住在这间小房间里,比住帐篷要好多了。

由干在桂林停留的时间很短,也没有来得急到熊声祥(中南矿治学院地质系六五年毕业的“反动学生”)家里去拜访,但发了一封信告诉熊声祥,告知我已结婚,并已到荔浦越冬,后来他回信要我们过年的时候到他家去过年。

我们所在的生产队背靠著名的大瑶山,前面是那种隨处都有的拔地而起、直上直下、有如斧劈刀削一般的桂林式的山峰的平地。这里的油菜不多,主要是紫云英,但不知是天气还是土质的原因,这里的紫云英流蜜没有上林县好,仅够蜂群繁殖之所需。

这里和上林县一样,也是每隔几天就趕一次集,赶集的地点都在杜莫镇上,集市上的东西很便宜,沙田柚一角五一个,甘蔗(那种又红又粗的果蔗)七八分钱一根、荸荠一角钱一斤,小菜也很便宜,冬笋两角一斤,只有油豆腐比较贵要一块五角一斤,但这里的油豆腐质量比上林县的还要好,是用花生油炸的呈浅黄色,每它坨只有荔枝那么大,一斤油豆腐有一百五六十它,我们每次只买半斤,就有七八十它,买好后,卖家会用一跟细竹丝把它穿在一起挽成一个园圈让你提着,这半斤油豆腐可以吃六七餐,看上去贵,实际上还是蛮合祘的。艳华喜欢吃甘蔗和荸荠,特别是甘蔗她一口气可以吃两整根,而我吃半根嘴里就会起泡。

古东村的村民与上林县一样,都是那么善良纯朴,我们吃的蔬菜大多是村民们送的。我们也常到村民家里去做客,队上的妇女和姑娘们都和艳毕谈得来,妇女和姑娘们都羡慕艳华在湖南不用干耕田、担粪……之类的重活,许多姑娘都希望艳华幫她们做介绍,想嫁到湖南去“享福”。

这里也属喀斯特地貌,附近也有不少溶洞,我和艳华、左文柳也曾几次提着灌满了媒油的马灯和装上新电池的手电筒,再帶上标记行进路线用的粉笔,一起到溶洞里去探险,我们还曾敲下一些造型奇特的钟乳石帶回湖南,有时在溶洞内看到野兽的粪便,或听到异常的声响艳华感到害怕,不敢继续往前走,我们就只好一起陪着她按粉笔的标记依原路走出溶洞。

村子背后的大瑶山上,每逢赶集的时候便会有成队的(通常是十几个人一队)瑶人从大瑶山上沿下山的小路从大瑶山上走下来,到杜莫或是荔浦县城去赶集。他们身着黑底绣有色彩绚丽图案的服装,男士们头缠绣有图案的黑头巾,姑娘们头戴制作精美的银质头冠,大瑶山上的瑶人与山下古东的村民基本上没有什么来往。

有一天午飯后,与我一样充满好奇心的左文柳与我商定要沿村后面瑶人下山的小路翻越大瑶山到瑶人的村寨去探访一番。出发前我带上了正仁给我的一双深统帆布锻工手套,脚上穿了一双半统的套靴,我又找了两根小竹棍做拐棍,我是有过爬大山的经验的,左文柳大概没有爬过什么大山,他什么也没有带,我拿了一跟竹棍给他,我们沿着瑶人下山的一条小路往山上走,这条小路基本上是沿着山谷的一条小溪往上走的,这条小路湾湾曲曲非常崎嶇,小路旁、小溪边上偶尔还能看到一些村民们设置的构思巧妙的原始的捕兽装置,例如:在小溪边在动物经常来飲水的地方(有经验的猎人能看出来),用一根小木棍撑起一块大石头,小木棍的下端支在一颗园滑的小石头上,在大石头的下面再放一些肉骨头、玉米、花生之类的食物,等小动物来飲水或觅食不小心碰到小木棍时,小木棍便会从小园石头上滑倒,它所支撑的大石头就会迅速压下来把小动物压在大石头下,猎人巡视时就会发现中计的小动物,就可把他猎获的小动物收入禳中。只是行入若不小心,也有可能触发机关,使自已的脚被大石头压伤。

我们刚开始爬山的时候,看到前面的大山看起来似乎并不十分高,但当我们费尽力气爬到面前的山顶后,就会发现前面还有一座更高的山峰矗立在我们的面前,这条登山小径除了偶而有下山赶集的瑶人和猎人行走之外,就连上山砍柴的村民都不大到这里来,所以小路两边长满了了叶子边沿帶锯齿、像刀一样锋利的冬茅草、带刺的荊棘和带刺的灌木,一不小心就会划破或刺痛手上的皮肤,幸亏我戴了一付锻工手套在前面开路,把冬茅草往两边分开,把挡在路上的荆棘和带剌的灌木移开,跟在后面的文柳才得以顺利前行,但他手上还是被划了几道口子,后来我索兴脱了一只锻工手套给他戴上,他才减少了手被划伤和刺伤的事发生。

我们向上爬了垂直距离大约八九百米之后,就已进入了被冰雪覆盖的地带,我和文柳都难以置信,在冬季在荔浦这样温暖的地区的大瑶山上,居然还积有不化的冰雪,在那个高度的山上气温虽已降到了零下,但由于不断在向上攀爬,我们还是爬得身冒热气,里面的内衣都已被汗水湿透,我幸亏穿了半统套靴又把裤脚塞到了套靴里,裤脚上才没有结冰,文柳只穿了一双“解放”鞋,整个裤腿靠下面一截已变成了一个冰筒,但他向上攀登的雅兴依然不减。我们都想在天黑之前翻过大瑶山,进入到瑶寨里面,就可以找到住宿和吃饭的地方了,第二天再下山返回。

我们在雪线以上又攀爬了一个多小时,此时太阳已快要落水,我抬头向上一望,又回头往山下一望,发现我们还只爬到大半山腰,我知道天黑之前翻过前面已积满冰雪的大瑶山进入瑶寨,是完全没有可能的了。唯一的办法就是趁天还没有黑,赶紧往回走下山,我们又未带手电筒。我把我的意见对文柳说了一下,他也同意,于是我们转身往回走,我们开始往回走时,看太阳的方位估计已到了下午五点多钟。往下走了一个多小时天便黑下来了,尽管不久就有月亮升起,但下山的速度还是明显减慢,当我们费尽力气回到古东村上时,已到了晚上九点钟左右。

我到住的地方一看,不见艳华在里面,我估计她是一个人呆在房子里害怕,到村子里与我们交往较多的一家人家那里去了,我找到那户人家,见艳华正坐在那里,她一见我就跑过来问:“你们两个跑到哪里去了,这么晚才回来,把我急死了”。我说:“我们也不知道这个大瑶山这么高,爬了这么久还只爬到半山腰,早知道这么高,就明天一早去爬了”。她连忙跟我回到住处,先烧热水给我洗澡,又把早准备好的饭菜热了一下,吃过飯后,我已累得一上床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