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新疆骚乱,截至7月12日官方发布已有184人死亡,1680人受伤,但国内媒体至今回避伤亡者的民族成分。7月12日,新华社对内报道称1名武警中队长牺牲、31名武警受伤,10名伤势严重。而11日新华社对境外媒体发布的英文通稿则显得更为详细:“截至7月10日,骚乱导致死亡人数上升至184人,较先前公布的156人增加了28人。死者中137名是汉人,占死亡人数四分之三左右,其中111名男性,26名女性;46名维吾尔族人死亡,其中45名男性,一名女性;一名回族男子也在骚乱中丧生。”但该报道国内媒体及网站无一家刊登。
“汉族群众”改为“无辜群众”背后有玄机
7月5日下午3点多,在凯迪、天涯等大陆多家知名论坛上可以零星地看到网友发布的新疆骚乱情况。中国版的twitter微博客网站饭否(www.fanfou.com)几乎每秒钟就有一条有关新疆的信息发布或视频链接地址转发;到了5日晚11点至6日凌晨,环球网论坛由网友贴出骚乱现场照片。新疆官方新闻网站乌鲁木齐在线也发出当地政府“关于实行交通管制的通告”,天山网也发布了同样信息,这是第一条涉及新疆发生骚乱的官方信息。6日零时左右,乌鲁木齐在线又发布一条乌鲁木齐发生暴力冲突的简短新闻,透露“暴力冲突导致3名汉族群众和1名武警死亡”,约十分钟后该新闻无法浏览,可能被删除。几分钟后,其再度刷新可以浏览,但其中的“汉族群众”改为“无辜群众”,背后的玄机就是遮掩汉维民族冲突真相从而推卸政府责任。
6日凌晨,新疆政府主席努尔?白克力发表电视讲话,首次公开将该事件定性为“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是一起典型的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事件”。从6日凌晨起,新疆天山网、新疆自治区政府网、乌鲁木齐在线等新疆地区的网站一律被关闭。7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对外证实关闭网络及手机、电话是切断境外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恐怖势力等三股势力对境内的煽动。他还证实有多名境外记者在乌鲁木齐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是因为他们“冲闯警戒线”,他警告境外记者在采访中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规定。事件后,官方新闻多次更改了伤亡数字,其中死亡人数从3人上升到140人(截至6日12时30分)、156人(截至7 月6日22时),再到184人(7月10日23时),7月12日,新疆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发表电视讲话公布最新的伤亡统计数据,伤者升至1680人,目前仍有939人在医院救治,其中重伤216人,病危74人。
“7?5”新疆乌鲁木齐发生骚乱后,驻中国的境外媒体第一时间快速赶到事发地采访报道,国务院新闻办也组织境外记者采访团。但由采访的自由度来看,官方明显试图控制新闻发布的主导权,境外记者抱怨采访时都有官员陪同,一旦没有官员陪同,采访就突然被终止或阻止。很明显,这是官方吸取了2008年“3?14”西藏拉萨骚乱事件的教训,当时当局因封锁境外媒体,致使传言四起,让政府不堪国际舆论压力。此次当局试图通过主导突发事件的信息及时发布来提升中国政府的国际形象。由事件来看,官方主动组织境外记者实地采访,在信息公开方面有进步,但这并非说明中国开放了新闻自由,而是明显具有宣传意图,而不是真正给予记者自由采访和报道的自由。
官方牢牢把握住新闻控制权
新疆乌鲁木齐骚乱所涉及的原始信息均都在官方的掌控之中。事发时的全程监控录像,骚乱现场的伤亡情况,被送至医院救治人员的伤亡情况,武警、公安等兵力调动情况,互联网及手机的关闭命令,官方都有最准确的原始纪录。此外官方通讯社,如新华社和《人民日报》都有记者驻新疆,《人民日报》还组织了前方报道组,任命一名总指挥负责派遣记者和车辆。但是《人民日报》上却没有此事件的详实报道,只用了新华社的通稿。按照中宣部规定,新华社和《人民日报》是中南海的耳目喉舌,其报道的内容第一时间必须送到中南海供高层决策,待下达指令后才能将其中一部分内容作为新闻发布,而多数消息则成为专供政治局委员阅读的“内部参考”,并标明“绝密”、“机密”等保密的等级。
新华社向境外媒体提供的英文新闻,也与对内新闻不同,前者发稿及时、快捷,相对比较客观;而后者却是宣传稿,用于引导舆论。“7?5”事件,7月 6日新华社英文报道“死亡人数已上升至152人”,而新华社对内报道延迟到7月7日才发布。7月11日新华社英文报道称死亡人数上升至184人,并首次公布了国际舆论所关注的维、汉、回族的死亡人数;但新华社对内新闻通稿对此却避而不谈。中宣部实行新闻发布“内外有别”的规则:对外引导国际舆论,避免被动,美化中国的新闻开放形象;对内严密控制,各级党报不得自主报道,必须刊登新华社通稿。有关重大事件和突发群体性事件,新华社的通稿至少由一名政治局委员签发,新华社社长可能都没有终稿的决策权。
对于该事件,对互联网的限制更多更严,如各网站不得将新疆骚乱推至头版头条,必须关闭网络评论功能。7月6日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维吾尔在线”网负责人伊力哈木?图赫提在北京被捕,因为他在网上批评新疆政府主席努尔?白克力偏袒汉人。网友饭否的博克由于在第一时间报道新疆骚乱的消息,在7月8日被关闭,至今不能恢复。境外的微博客网站twitter也突然遭屏蔽,国内网民无法浏览。7月11日,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证实,当天乌鲁木齐街头仍驻有武警,通信、网路仍中断。为防止冲突再次发生,当地政府封锁道路,禁止汽车驶入维族人聚居区。这说明中国特色的新闻必须由“党”牢牢控制,即使是互联网时代,中国对突发事件报道也谈不到自由。
无新闻自由严重损害政府的公信力
新疆骚乱至今已过去一周,仍存有许多疑问,如调动了多少武警和公安?耗费多少财政资金?为什么事发不到12小时就定性为“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组织有预谋”?为什么广东韶关玩具厂发生的群殴会在10天内影响到新疆并最终引发骚乱而没有预警和防备?伤亡者的名单和具体伤亡情况如何?到底谁是施暴者?有关这些质疑,都成为国家秘密。官方垄断了所有信息,各报纸和网站都大幅报道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如何到新疆视察维稳工作,政府如何投入亿元财力抚恤遇难群众,但是一个泱泱大国政府却不敢公布事件真相让民众信服,反之还要关闭网站的评论功能,民间在网上发布的消息和议论也几乎都遭删除。新华社至今还高高悬挂毛泽东语录“新华社要把地球管起来,要让全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实际上他们却是天天宣传当局的愚人政策和美化其专制统治。其实,这些做法根本不能在国际上提升当局的形象,对内也有损政府的权威,自欺欺人的新闻管制将使中国政府近30年来建立的有限公信力消耗殆尽。
就新疆事件,只有公开事实真相,真正开放国内外媒体自由采访,才是正道;而任何形式的封锁真相,永远都是败笔,都是与现代开放社会背道而驰。官方一方面说不传谣不信谣,一方面又封锁消息,禁止评论,甚至中断境外电话通讯,这岂不是自相矛盾?此种做法恰恰助长了谣言,使不明真相的人们更加盲目,思想也更加混乱。“7?5”新疆事件,最初就是引发于广东韶关的一则谣言。现代开放社会,控制新闻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中国当局控制新闻几十年如一日,并没有随着经济开放而实现新闻开放。新疆事件至今未能了结,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以及民众对政府的积怨,这些重重矛盾得不到化解,新闻不自由、政府信息不透明是一个重要原因。古话说“对症下药”。新疆暴力事件,其背后的事实是客观的,若不对民众如实公布,就不能消除谣言,也不能使民众正确认识和对待,更何况是平息冲突解决矛盾。
2009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