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想彻底解决干旱,起码要下10场暴雨”
2010年春天中国水资源最丰富的西南地区发生严重的旱灾,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涉及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河川断流,水库干涸,农作物枯死,居民缺乏饮用水。旱灾一直持续到三、四月底。
根据中国官方的报道,旱灾的主要原因是从去年9月份以来,这些地区持续半年多没有有效降水。看来这真是一场天灾,老天不下雨,谁也没有办法。
仔细的读者可能会发现,报道说的不是这些地区半年多时间没有降水,而是在降雨前面还有“有效”这个修饰词。什么是有效降水呢?就是能形成地表径流的降雨称为有效降水。这个概念是清华大学的张光斗教授最先引入的,他认为,降水并不一定形成水资源,只有形成地表径流的降水,才能成为人类能利用的水资源,所以中国水资源量只占降水量的一半多一点。清华大学的黄万里教授则指出,降水是供给当地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的水资源。
笔者查了一下西南地区的地方报纸,发现这些地区从去年9月份以来并非滴雨未下,只是降水量与常年相比要少一些。比如云南昆明地区,9月2日阵雨;9月3日阵雨;9月4日阵雨;9月16日阵雨;9月17日阵雨;9月20日中到大雨;9月21日中到大雨;9月22日阵雨;9月26日小雨;9月27日阵雨;9月28日阵雨。九月份30天中有十一天时间有过降雨,人们还能怎样要求老天爷?
到2010年3月份,西南各地出现降雨,中央政府又实施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工增雨作业。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主任任富民说,受近日降雨影响,云南、贵州等地大旱有所缓解,但干旱持续,“要想彻底解决干旱,起码要下10场暴雨”。
二.超过十波的暴雨过程
“起码下10场暴雨”!”
话音未落,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云南、湖北、福建、浙江、贵州、新疆等二十多个省市接连下起暴雨来,而且是暴雨是一波又一波,有的地区经历了8场暴雨,有的地区经历了10场暴雨,有的地区经历了十多场暴雨。水库溃坝,河流溃堤,洪水肆虐,淹没农田、城镇,冲毁房屋。
特别是这些地区刚刚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旱灾,地表植被枯死,土壤比较松,在暴雨的影响下,特别容易形成泥石流和滑坡。2010年死于泥石流、滑坡灾害的人数多于直接死于溃坝溃堤洪水的人数。
根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截至7月15日9时,今年以来中国共有26个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累计农作物受灾6155千公顷,受灾人口9750万人, 因灾死亡594人、失踪212人,倒塌房屋59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202亿元。与2000年以来同期相比,洪涝灾害各主要统计指标均偏大,其中直接经济损失偏多2倍,倒塌房屋偏多近5成。
从各地的洪灾报道来看,2010年的洪灾相当严重,经济损失大。但是因灾死亡却相对比较低。比如福建南平洪水,官方报道至6月21日死亡人数11人,但是根据福建南平一位灾民的投诉,仅红星村一个村的死亡人数就有2至3百人。又如江西抚州溃堤,受淹人口达十四万。官方在第一时间报道,溃堤未造成一人死亡。但是事后又报道抗灾英雄人物,某村长为通知村民转移而被溃堤洪水卷走,英勇牺牲。
老天爷不下雨即为旱,人们希望有10场暴雨来缓解旱情。老天爷果真降下十波暴雨,洪涝灾害损失严重,死伤惨烈。
三.洪旱灾害发生在中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
这些旱涝交加的地区,如福建、浙江、江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重庆、四川竟然都是中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
根据中国2006年森林调查统计:
福建省森林覆盖率62.9%,位于全国第一;
浙江省森林覆盖率60.5%,位于全国第二;
江西省森林覆盖率60%,位于全国第三;
广东省森林覆盖率57.1%,位于全国第四;
湖南省森林覆盖 率55%,位于全国第五;
云南省森林覆盖率50%,位于全国第七;
广西森林覆盖率43%,位于全国第九;
贵州省森林覆盖率34.9%,位于全国第十一;
湖北省森林覆盖率31.61%,位于全国第十五;
重庆市森林覆盖率30%,位于全国第十七;
四川省森林覆盖率28.98%,位于全国第十八。
除四川的森林覆盖率略低于百分之三十之外,其他省市的森林覆盖均高于百分之三十,特别是福建、浙江、江西、广东、湖南、云南的森林覆盖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
森林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同时具有减少自然灾害发生和减轻自然灾害程度的功能。按照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森林覆盖在百分之二十以上,生态环境就会明显改善;如果森林覆盖在百分之三十以上,生态环境就会进入良性循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自然灾害,特别是旱灾和洪涝灾害,发生次数会大大减少,严重程度也会降低,根本不可能出现严重旱灾和洪涝灾害交替发生的情况。
为什么在中国,在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却是自然灾害不断?旱了就涝,涝了又旱,洪旱灾害频繁发生?
其实中国政府发表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森林覆盖率数据,并不真正反映中国森林分布和质量的真实现状。
首先是修改了关于森林覆盖率的定义,降低了标准。记得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规定郁闭度在0.4以上的林地为森林;而按照现在的规定,规定郁闭度在0.2以上的林地为森林。过去灌木不属于林地,现在灌木也在统计范围之内。
郁闭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林冠覆盖林地面积与林地总面积之比。好的森林,其郁闭度在0.7以上。郁闭度为0.2的林地,只是幼林地和疏林地。有人这样来解释国森林覆盖率标准降低的影响:过去一块地上长着一万棵树(郁闭度为0.4)。后来砍了五千棵,林地面积没有任何减少(郁闭度为0.2)。又有人这样来解释:郁闭度为0.4的林地,加上同样面积的没有树木的土地成为郁闭度为0.2的林地,一棵树没有增加,森林覆盖率增加一倍。
其次,中国的森林主要是人工林,是经济林,生态保护功能很差。最近几十年来,中国人工植树不少,很多是先砍伐了原始林或者次生林,再来种植经济林。这些经济林大多是生长快的外来树种,生长期短,经济效益好,但是生态保护功能差,如马尾松树、桉树等等。
生态学中有一个原则就是保护当地的物种,当然也包括当地的树种。福建、浙江、江西、广东、湖南、云南的当地树种是阔叶树,而人工林往往是从外地引进的针叶树。
原始林或者次生林是由树木、灌木、花草和动物组成的一个生态群落。在这些地区不容易形成暴雨。即使出现暴雨,也难以形成洪水,更难以形成泥石流或者滑坡。
人工经济林则不能组成生态群落。为了保证经济林的快速生长,树下没有灌木也没有花草。暴雨来临,雨直接打在土地上,快速形成径流,带走松散的土壤,容易形成泥石流。
森林覆盖率标准的降低和森林组成主要是人工林和经济林,反映了中国森林质量差,生态保护功能低的问题。真如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沈孝辉所说,洪涝等自然灾害愈演愈烈,主要原因森林质量太差。
──《观察》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