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昆气候会议结束了。在东道主墨西哥的大力推动下,尽管有种种复杂的分歧,还是达成了比较积极的成果,全世界关切气候灾难的人都松了一大口气。
搜索一下从京都会议到坎昆会议的艰难历程,可以看出世界正一步步接近防止气候灾难的正确的道路。所谓正确的道路,就是还有另一条不那么正确的道路。不客气地说,这条不那么正确的道路,是由《京都协议》开始的。
虽然《京都协议》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没有在《京都协议》上签字的国家中,美国是最显眼的,同时也是被批评得最体无完肤的,尤其是在中文媒体上,充斥了“美国破坏全球气候协议,激起公愤”一类的大标题。
简单想一想,就觉得这有些不太合常理。不是说美国是国际领袖、国际警察,到处管闲事吗?怎么这么重要的全球事务,美国反而不签字画押呢?而且这不是一届美国政府的态度,历届都是如此。
为什么呢?据我的追踪研究,美国不认同《京都协议》的主要有三条理由:一条是用行政手段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事实上是行不通的;第二条是森林面积必须折算成相应的减排额度;第三条是中国、印度等废气排放大国没有减排的责任,全球减排也是实现不了的。
这个题目太大,在今天的节目里,我先来谈第一条:温室气体减排靠行政命令、还是市场调节?
众所周知,《京都协议》的主导者是欧盟。也许因为欧洲国家社会主义因素比较强,喜欢使用行政命令,所以《京都协议》的办法就是中国式的自报公议。讨价还价之后,把各国的减排数字定下来,然后各国政府签字画押、保证执行。美国人认为这是行不通的,应该利用市场调节。
作为一个对环境经济学稍有涉猎的人,我当然也认为《京都协议》中看不中用。因为我对中国生态灾难的多年关注,不断在证明一条基本定律:使用行政手段是解决不了环境问题的。因为环境问题基本上是一个经济问题;而解决经济问题的必要手段就是市场调节。
美国的意见是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各国分配一定的排放额度,然后各国分得的排放额度可以进入市场,进行自由买卖。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排放额度受到条约的限制,就可以从废气排放额度使用不完的不发达国家购买额度。算下来,这比硬性压缩生产等措施要节约将近一半的费用。
解决问题必须使用可行的方法,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打一个比方,现在全球要成立一个“竹篮子打水协会”,你参加不参加?除非你真的并不打算去打水,而仅仅是为了表达某种迫切的愿望。美国真想“打水”,所以就说,对不起,你们打算用竹篮子打水,我就不参加了。自然那些准备用“竹篮子打水”的人,就一片骂声。
美国遭到群起而攻,但是美国是不是实现了温室气体减排,就没人再说了。因为美国似乎做得不错,虽然美国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但美国政府、尤其是各州政府,自行采取了不少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
据统计,美国至少有40个州的州政府执行了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法规;20个州出台了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措施;东北部各州还建立了温室气体排放额度交易体系;还在芝加哥建立了全球性的气候交易所;不仅承担起自己应尽的国际义务,还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让我们来比较一下。欧洲是京都议定书的倡导者,但据联合国的研究报告,从2000年到2004年,整个欧盟的二氧化碳增加量为2.4%;美国尽管没有签订京都议定书,其二氧化碳增加量却只有1.2%,算起来只不过是欧洲的一半。
简单地说,从制定《京都协议》的1997年到如今短短十几年过去,美国的意见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不仅温室气体排放额度交易在各种国际会议上成为讨论的主要议题,而且如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一类的碳交易所在各国纷纷建立,就连对美国批评最尖锐的中国政府最近也在北京成立了气候交易所。也就是说,美国不签署《京都协议》挨了骂,但美国所提出的意见现在已被全世界所广泛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