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银行暴利高过烟草业和石油业”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去年前三个季度,16家上市银行的净利差收入超过1.2万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0%。一家大型银行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说:“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利润。”那么,银行暴利是怎样产生的?其主要危害又是什么呢?
银行(本文所说的银行均指商业银行),通俗地解释,就是倒腾钱的地方。
对多数百姓来讲,日常消费节余下来的钱都会考虑存入银行。把钱存入银行无非有两个主要目的:首先是安全,如果放在家里,容易被盗或因火灾等自然灾害受到损失;其次是获利,存银行可以获得利息收入。
有了储蓄,银行就可以把千家万户的闲散资金汇集起来使用。银行不是直接使用这些钱,真正的使用者是企业。企业找银行贷款,用贷款作为资本从事生产经营,创造利润。当然,企业贷款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那就是要支付给银行利息。
货币在不同的人手里起着不同的作用。货币在银行那里就是借贷资本,如果银行不把钱放贷出去,在金库里睡上100年也不会生产出一分钱的利润来。货币转移到企业那里就成了产业资本,企业可以用这笔资本金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通过生产过程(劳动作用于资本的过程)产生利润,也就是剩余价值。毫无疑问,资本本身不能创造剩余价值,唯有劳动可以创造剩余价值。由此可见,银行贷款利息来自企业利用贷款所创造的利润,是对企业利润的部分索取。可见,贷款利息也是由劳动创造的。
既然利息是劳动作用于资本所产生利润的一部分,这就存在银行与企业就同一资本的利润分享问题:银行获利多,企业获利就少;银行获利少,企业获利就多。
以上分析的是货币作为资本时利息的产生。如果货币作为商品,利息就是买卖货币的费用,利率就是单位货币的价格。
有了买卖关系,自然就产生了供需矛盾。对银行来说,货币的供给来自储蓄,需求来自企业借贷。利率高,居民的储蓄意愿增强,也就意味着货币的供给量增大。反之,利率降低,居民的储蓄意愿减弱,货币的供给量减小。反过来理解,储蓄增加,银行为了防止货币积压,必然要降低利率。储蓄减少,银行为了买到足够的货币,就要提高利率。
不管从资本的货币来考察,还是从商品的货币来考察,利率都会影响到企业贷款的欲望。利率降低,意味着企业分配给银行的利润份额减少,企业净利润增加,投资欲望增强,贷款额度增多,生产规模扩大,商品供给量增大,导致商品价格下降。
我国银行名义利率虽然并不算低,但如果剔除通胀因素,实际利率则很低。最近20年来,中国大约有一半的时间银行存款实际利率为负,比如1994年,一年期存款实际利率为-13.12%,2011年为-2.15%。
世界上多数国家物价控制得比较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年增幅基本上在2%上下波动。欧盟等国家把2%定为CPI的警戒线,超过2%就要进行宏观调控。我们以1990年各国100个货币单位可购买的商品为例,到2010年购买同样的商品,中国则需要247.8个货币单位,而日本仅需要105.8个货币单位,法国为140.0个,德国为147.8个,加拿大为148.6个,英国为160.2个,美国为161.7个。通过对比可知,中国的通货膨胀率远远超过了欧、美、日等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水平,这与我们的银行存款超低利率不无关系。
银行是买卖货币的地方,它低价买,高价卖,通过价差获得利润。目前,中国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3.5%,1~3年期的贷款利率为6.65%,利差为3.15个百分点。假如银行从储户手中用103.5万元买100万元货币,然后把这100万元货币用106.65万元倒卖给企业,这就赚了3.15万元。
中国目前的通胀压力仍然很大,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存款利率,绝对不能让存款实际利率为负,也就是说,要让名义利率高于CPI的增幅。例如,2011年CPI的增幅为5.4%,我们就应把一年期存款利率设定在5.4%以上。鉴于我们的利差过大,贷款利率可以维持不变。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存款实际负利率危害也很大。钱存入银行,越存越不值钱,于是,居民们纷纷把存在银行的钱取出来购买房产等耐用品,避免自己的财富缩水。由于社会上起商品交换中介作用的流通货币增多,而用于资本投资生产的货币减少,这就导致商品需求大于供给,推高通胀。在存款负利率的情况下,有效抑制通胀几乎是不可能的。
综上所述,除了众所周知的超量发行货币是通膨的一大推手外,银行暴利是通胀的另一只推手。银行暴利归根结底是垄断造成的。只有实现利率市场化,各银行之间才能产生实质性的竞争,为了买到更多的货币,会争相提高存款利率;同时,为了找到更多的货币买主,又争相降低贷款利率。这样,利差必然缩小,最后,使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稳定在货币供需平衡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