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是今年中国全国人大审议的最重要议案之一。美国主要媒体上星期虽然对此做了广泛报道,但在如何解读新草案上修改重点上透露的信息是混淆不清的。纽约时报的标题强调新法将给予被告更大的权利,限制了警察和检察官的权力;但美国之音的报道则强调新修正案草案将使秘密拘留、强迫失踪合法化。华尔街日报也不例外,说原草案中的一项允许警察秘密关押嫌犯的条款被去除。显示了进步,但还很难说这一改变有多重要。似乎对如何也拿捏不稳。
人权观察亚洲资深研究员林伟(Nicholas Bequelin)在纽约时报撰文,对这一现象作出了自己的分析。他在文章的开头就点出了这一法律修订的实质是所谓的“国家安全”问题。他说:在一党体制下,中国的国家安全的构成范围是可以随意伸缩的。在国家安全问题上究竟应该给中国警察多大权力一直是中共18大权力过度前最激烈的政治斗争的焦点之一。而此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正案草案正体现了这一焦点。他文章的题目是“镇压工具的合法化”。
目前提交人大审议的刑诉法修正案草案上既有将保障人权入法、试图对警察权力加以限制、对被告权利加以保障的条款,也有在国家安全名义下将警察秘密拘留嫌犯的权力合法化的条款。林伟认为,这是中国体制内改革派与保守派都在这一修正案草案上留下自己印记的结果。
林伟说,中国体制内的开明改革派认为,法律改革是中国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们因自身利益而看重法治,视改革刑法提供程序正义权以与国际准则接轨为改革努力的关键。
体制内由国家安全机器、保守强硬分子组成的另一派,自从被授予2008年北京奥运会安全重任以来他们的权力一直在不断扩大。对他们而言,法律纯粹是国家政权的工具,绝不能被用于扩大公民权利、限制党的权威上。他们认为允许国安部门迅速应对威胁被最宽泛解读的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至关重要,即便为此产生冤屈不公也在所不惜。
林伟说,一方面,改革派将要求立即获得律师和避免刑讯逼供的保障条款包括在修正案草案内。加强死刑案件的审理、盘问证人、排除刑讯逼供等程序;青少年被告和精神病被告将获得更多保护。他说,如果这些能够做到将是重大进步。
但是另一方面,安全机器也在修正案草案中显示了自己的分量。在“监视居住”的伪装下,刑诉法修正案第73条将对政府认为政治上危险的人进行拘留和“失踪”予以有效地合法化。这一条款允许警察以“危害国家安全”或“反恐”的名义对公民秘密拘留长达6个月。林伟说,这两个模糊的罪名一直被政府用来镇压异议人士、维权律师、公民社会活跃人士和西藏、新疆的分离主义者。艺术家艾未未、维权律师高智晟和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都曾遭到秘密拘留。
林伟说,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这些秘密拘留将由警察控制的、在正常拘留机构之外的地方执行,极大地增大了被拘留者受虐待的可能性,例如高智晟就是在这样的秘密拘留中遭遇酷刑的。
林伟认为,中国领导人之所以要给予警察更大权力,首先因为当今中国群体抗议事件以单日200至300起在全国此起彼伏。由于法院无法为民众伸冤,越来越多的人走上街头,警察处于人民与党之间的位置;其次因为高层领导日益关切正在输掉其与公民要求“普适价值”的斗争。强硬派认为,必须强力打压异议人士,将“失踪”合法化提供的就是这样的工具。
林伟的文章最后说,习近平和其他新领导人是否比胡锦涛更倾向于解决民众关切的问题、推进改革,并没有确切答案,但是,如果国家安全机器的权力进一步加强,可能会对改革构成更大挑战。林伟认为,中国国家安全派系的崛起是中国最为不祥的趋势之一。刑诉法修正案第73条会不会通过,很大程度上将显示中国是朝着法治还是朝着国家安全至上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