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务员人数不断增加,根据中国国家公务员局近日公布的数字,目前已达708万人。宪政研究学者曹思源在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指出,中国公务员人满为患,政府必须施行强硬的改革“精兵简政”。

德国之声: 中国政府曾经提出精简机构,克服人浮于事。目前是否正朝这个方向前进?

曹思源:我们这么多年改革开放以来都一直在精简机构,形成一个不太好的现象是,这边精简,那边又增加,减完以后加的可能更多。所以公务员的总数呈现上升的态势。当然,公务员人数上升带来了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纳税人负担太重。公务员是由财政来支出工资和福利,导致国民经济不堪重负。第二是公务员应该是精干的办事人员,这个机构如果人满为患,人多了以后不能发挥作用,形成官僚主义,反倒对行政效率的提高有副作用。这种官僚主义的体制对国家的改革建设都非常不利。根本问题在于要有比较硬的改革措施。

德国之声:一般概念中的公务人员就是为政府机构办事的人员,是否有更具体的定义呢?

曹思源:中国的情况比较复杂。本来意义上公务员是指拿国家财政付出的工资,在政府机关任职的人员。实际上,现在拿国家财政工资的人,不仅仅是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还包括党委系统的工作人员。党委、中共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等,这些党委系统的工作人员也是拿国家财政的工资,也列入公务员的序列。这样势必也是由纳税人来承担。党的系统应该由党费开支,由党费养党。纳税人可能不是党员,但是所交的税款有一部分拿去养党,这就形成非党员交党费养党的不合理现象。这样一种情况导致党委系统的官僚主义难以根除。

德国之声:所以您认为公务员和党委系统人员必须分开?

曹思源:必须分开。党委系统的工作人员只能由党费来养党。这样做党就精兵简政,保持效率,避免官僚主义。这是对党和人民群众都有好处的一件事。如果不采取这个措施,党委系统工作人员的人数是没有办法减少的,而整个公务员的人数就膨胀了。严格地说,现在是政府一套班子,党一套班子,国家形成双重的政权组织,这是不堪重负的,也是效率低下,官僚主义横行的根源之一。

曹思源指出,中国“吃财政饭”的公务员人数众多

德国之声:根据一些媒体的计算,与美国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官民比”并不算高。中国的公务员与人口比例算不算高?您怎么看这样的计算结果呢?

曹思源;这个官民比的计算口径不太一样,中国的情况更复杂,有一部分叫做国家事业单位。这个事业单位不是政府,没有政府权力,但是工资是由财政承担的,这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比重也相当大。现在的由国家财政、纳税人税款供养的包括国家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党委系统工作人员和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这三部分现在都是人满为患。这三个加在一块,远不是美国的公务员的比例数能够比较的。

德国之声:您刚才也提到,中国需要强硬的改革,具体应该如何执行呢?

曹思源:要靠一个措施解决所有问题恐怕不现实。这个问题可以分别进行。我想到的首先是在党委系统进行彻底改革。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除了人民的利益外,没有之外于人民利益的利益。党的系统可以首先进行改革,非党员没有义务给党委提供经费。从逻辑上来说,把党委的活动经费严格限制在党员所交的党费范围内。按照各级党委所收的党费多寡来确定党的活动经费,包括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工资。这样做能明显立竿见影的减少人浮于事,克服官僚主义。此外,不能够在国家机关干部之外又养一大批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应该是为社会服务的。他应该在为社会服务当中找到自己的生存基础,如果他自己不能养活自己,又怎么为老百姓服务呢?

德国之声:依照目前的趋势看来,您认为中国未来的公务员人数是否会不断增加?

曹思源:这个就看大家的共同努力。这既需要政府的努力,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的努力,也需要广大公民的努力。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包括机构、人员编制和工资这方面的规定,要由人民发表意见。通过发表意见、提出建议、投票等,要求各级政府明宣精兵简政的数据和目标,及时地检查、督促公务员。公务员的人数才有可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