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曼德拉走了,那么,曼德拉带给中国人什么启示呢?首先,曼德拉告诉我们,革命产生暴政,非暴力才能催生民主,因此,激进的暴力革命应该向和平抗争转变。我们今天的话题就从这里说起。这方面的教训我们太深刻了:中国历史上无数次的农民起义、包括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国共内战,哪一次不是血腥的暴力?但中国社会却没有能够前进半步,中国人也始终没有摆脱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然而非暴力的印度却成功了,南非也成功了,他们都付出了相对比较小的成本和代价。

对此,有评论回顾说,1994年5月,76岁的曼德拉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据说当时曼德拉每天都要接待众多黑人弟兄的血泪投诉,大权在握的曼德拉,完全可以凭借黑人占全国人口70% 的优势,大搞“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的阶级斗争教育活动,对那些白人少数派施行“专政”等高压强制手段,来巩固自已的政权,但他却选择了对此说“不”。曼德拉执政后,并没有对白人进行复仇清算。他那时候如果想搞白人的话,实在是太容易了。但曼德拉并没有“秋后算帐”。当许多黑人兄弟高喊着要“把白人赶入大海”而复仇之时,曼德拉却呼吁黑人“把长矛扔进大海”。

作者魏得胜的文章说,南非曾经是世界上种族冲突最激烈的地区,但在曼德拉的坚决倡导下,新南非并没有沿袭“纽伦堡”式的国际审判方式,去处理历史宿怨问题,而是成立了一个“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出历史真相,然后大家和解,而不是秋后算账。人们不会忘记,在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近一百年的时间里,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有过革命经历,长则半个世纪,短则二三十年,革命就是流血,几乎成为这些国家的一个铁律。

折腾了几十年,革命成功了,但人们尚未恢复重建的信心,却又看到一个极为不愿看到的残酷现实: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竟然还是跟从前一样的专制独裁政体!就成本而言,暴力革命推翻前朝专制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曼德拉靠非暴力推翻前朝专制,也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同样的时间,不一样的成功渠道,哪个划得来?这笔账恐怕连小学生都算得来的。更重要的一笔账是,暴力革命推翻前朝专制政体,通常也会顺势建立起一个新的专制政体。

而非暴力民主运动推翻前朝专制政体后,新的政体一般很难再回到前朝曲上去,而是像曼德拉时代的南非、甘地时代的印度那样,“听唱新翻杨柳枝”了。在谈到南非为什么要毫不含糊地选择西方议会民主制度时,曼德拉表示:“我认为英国议会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制度,其独立和公正的司法制度总是令我仰慕不已”。曼德拉就是靠着这么一条简单的理由,抵制住了那种所谓“议会制度不可能适用于非洲”的弥天大谎,也抵制住了“非洲更适合于一党独裁统治”的谬论。

作者海鸥的文章说,曼德拉的名字,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耳熟能详的,但对与他在1993年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南非最后一任白人总统的德克勒克,则知之不多。1989年德克勒克成为南非第八任白人总统时,就十分清楚对于黑人的镇压成本要远远高于改革成本。为此,他发挥了过人的政治胆识和勇气,决意开创一个新南非。

德克勒克贵为南非总统时,他为了维护白人的统治和自己权贵集团的利益,原本完全可以打着“维持社会稳定”的借口,动用强大的军队和警察镇压并屠杀黑人的犯上做乱,但他却选择了对此说“不”;在南非黑人争取解放的历史过程中,非洲人国民大会选择了放弃武装斗争,执政的国民党也决定放弃永保政权的幻想,最大限度地实现政治妥协。作为一个政治家,南非最后一任白人总统德克勒克必将因在重要历史时刻所做的正确决定,而永受世人尊重。

网友穆忆阳转载的这篇文章又说,那么,中国能否也出现一个德克勒克呢?有人说我们没有这个土壤,所以不可能。我则对此持有异议,因为台湾出了个蒋经国,难道他不是中国的德克勒克吗?难道未来中国就不会再出第二个蒋经国吗?另一方面,国家,不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这是曼德拉为南非留下的精神财富,也彻底完成了非国大从一个革命党向执政党的理念转型。他说:我为反对白人种族统治进行斗争,我也为反对黑人专制而斗争。

自1994年曼德拉当选南非总统后,很多人都认为,当个终身总统是补偿曼德拉多年牢狱之灾的唯一方式,拥戴他长期执政的南非人更不在少数。但他却选择了对此说“不”。在声望鼎盛时的1997年12月,他效法华盛顿功成身退,毅然卸任,他退休后真的选择了甘愿做一个平民。这种不恋栈,不弄权的曼德拉,赢得了世人更多尊重和爱戴。

海鸥的文章最后强调说,德克勒克与曼德拉这对殊途同归的黑白双星,他俩以开明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宽阔胸怀顺应了历史潮流,带领南非人民走向民主和平。他们的思想超越马列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他们的实践颠覆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谬论。由彼及此,中国数千年来流行的成王败寇的丛林法则,至此碰壁。没有曼德拉,南非会失去一位舵手!没有德克勒克,也不会有今天的南非!曼德拉不乏其人,德克勒克却少之又少,中国更缺的是——德克勒克!!

作者鲁山老泉的文章说,打开南非的历史,那是一部多灾多难的历史,那是一部充满种族仇恨的历史。然而南非出了一个曼德拉,后来又出来一个德克勒克,他们以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博大无比的胸怀,共同带领南非人民走出种族隔离,走出权力桎梏,走进自由、民主、平等的新时代。在地球的另一端,有一个和南非极其相似的国家,那就是中国。

打开中国的历史,也曾是一部充满民族仇恨的历史,更是一部多灾多难的历史!在这块土地上,包括孙中山在内的无数仁人志士也曾怀抱满腔希望,无量头颅无量血,然而遗憾的是,中国至今却仍然没有走出极权独裁的泥沼!反观我们在先进制度下受教育的60多年,我们的素质应该不会比在种族隔离制度下的黑人兄弟素质更低吧?我们为什么不能实行民主选举呢?原因恐怕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这个制度是比种族隔离制度还丑恶还落后的制度。

作者丁咚的文章说,曾几何时,南非国民党也曾经执掌国家政权长达40余年,把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制度作为国家基本制度长期坚持,也曾将非国大、南非共产党等党派定为非法组织,并对新闻自由进行限制。但形势比人强,这一切在人民的民主诉求不断高涨,和世界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南非执政党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向人民低头,向反对派妥协,而不是制造那种所谓“历史决定说”来维护和谋求永远执政,这无疑是南非国民党的一项明智决策和历史性贡献。

作者风青杨V的文章说,不屈不挠,放弃仇恨,以德报怨,居功不自傲,不贪恋权力,功成身退,这就是曼德拉的伟大人格魅力之所在。这些足以使他不朽。曼德拉身上集中了20世纪不同类型的政治领袖特质。入狱前,他是领导武装斗争的革命领袖;出狱后,他是宪政框架下和平竞争的政党党首;通过选举,他成为一个民主国家的总统。他是过去一百年内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他的一生展现了人性可能达到的高度。

鲁山老泉的文章最后感慨说,由此可见,保障民权和自由平等是大势所趋,历史所向,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这一人类发展的基本方向。南非的成功再一次证明: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