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林昭冤案有两大问题最令人们困惑生疑:一、关于毛泽东亲见林昭问题;二、关于林昭冥婚问题。事实上,此案内情远远超越人们思维所止步的面见或亲审问题,那只是无数事实之一,即冰山一角。林昭案件是毛泽东亲自操纵、亲手制造的大冤案、大血案、大悲剧。第一个问题——人们最常见的疑惑——只是本文探讨的起点。
这两大问题关涉此案真相,关系双方性格品質。这两大问题内情幽深、扑朔迷离,令人为之悚然、似难置信。人们关注此案、敬佩林昭,感慨系之、悲愤不已,但若不知这两大问题,就难以真实了解、深刻进入此案内情和实质。这两大问题密切相关,成为案中之案、迷中之迷,使林昭案件成为当代中国第一黑案、第一冤案、第一奇案。
可以这样归纳:前一问题,是否属实;后一问题,究系何因。这两大问题对于揭开林昭冤案之世纪黑幕和腐败内情具有重大意义,对于深刻了解毛泽东其人及其政权的邪恶性、野蛮性和卑鄙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真实了解狱中林昭直至被害始终面对的真正问题、始终遭受的难以想象的身心迫害和灵肉猎杀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更深刻地理解林昭的精神性格和人格品質亦具重要意义。本文着重揭示和论述前一问题、深层内情以及一系列惊人事实,即毛泽东亲自操纵、制造此案及其绑架、监禁、亲见、胁迫、杀害林昭诸问题。
二
毛泽东是否操纵此案,是否亲临面见林昭,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他为何如此关注林昭、为何产生偌大兴趣,从林昭身上,他热切需要和寻求的到底是什么,这是林昭冤案的核心问题,亦是此案黑暗性所在。
林昭档案至今被当局严密封锁,重要原因有二:一、此案有重大冤情、隐情、黑幕;二、此案关涉共产党政权头号人物毛泽东,这是他亲手制造的最黑暗、最可耻、最见不得人的大冤案和大丑闻。由于涉及毛泽东劣迹、罪行以及后代当政之毛氏门徒深怀恐惧,林昭档案仍旧被封、案件真相不得大白,毛泽东有关档案亦被严密封锁。
林昭一九六五年十二月完稿的十四万言书(《致人民日报编辑部》信)是目前所见关于此案最重要的第一手确凿材料。无论当局是否解密历史档案,无论参与者或知情者是否有勇气站出来作证,都不能抹杀这位当代中国性格最勇敢、意志最坚定、心灵最诚实、精神最崇高的女受害者这一证词的真实性。官方对待林昭冤案的态度、对待林昭档案的态度以及是否有勇气解密林昭档案,是对当局者自身政治品格、为人道德和人格的考验,而对事实本身则无多大意义。
三
我的论断是:毛泽东不仅以奇异兴趣亲自操纵此案、下令两次绑架林昭(一九六零年和一九六二年)、长期羁押不做起诉或审判,而且数次亲临上海面见林昭、胁迫林昭直至下令秘密枪杀林昭。
毛泽东数次亲见林昭,这是此案重大情节。在面见和交锋中,双方有较平和、含蓄、藏锋式对话,有含讥带讽、攻防互换式论辩,亦有针锋相对、断然拒斥式驳辩。对话之所以较平和、含蓄,在于毛泽东自信挥手之间可轻松怀柔、收拢、降伏这位才气横溢、胆识过人的南国姑娘,创造一个政治征服的奇迹、个人威权的神话或一段可资流传的风流佳话;林昭则持理性、冷静、外柔内刚态度,她深知肩负一代人之大义冤情,如今面对冤头债主、独夫民贼,恰可与之谈论当代一系列重大问题包括政治、思想和治国大道,晓以人类道义、当面讽喻其过,因此须审时度势、把握话题走势、羁勒话语辞锋。
论辩之所以含讥带讽、攻防互换,在于双方最初皆希望使对话具有一种较轻松气氛,淡化“大人物”与“普通犯人”之间构成的严峻情势,这在毛氏是希望制造一种能够交谈的气氛,这在林昭则是毫不介意对方地位的一种平等态度;这在毛氏,是想卖弄辞令、显示风度,这在林昭,则是性情中天然具有的才智、幽默;双方攻防互换,即出于这种张弛有度以保持宽松柔韧对话气氛的较理性态度。
驳辩之所以针锋相对、断然拒斥,因为毛陷于理屈词穷、道义窘境、急于求成、不再兜圈子、索性撇开政治话题、提出“解决”此案条件、表露“非礼之求”和“该死的邪心”、林昭冷冷婉拒、显露词锋、毛氏大失面子、露出矫情蛮横本色、于是争辩迅速升温,林昭愤怒于对方粗鄙、傲慢、威压、非礼态度,遂词锋大放光彩、回以傲然拒斥,毛无法下台,恼羞成怒、粗言大爆、语涉人格侮辱和性别歧视,于是局面僵持、不可收拾。
毫无疑问,无论思想理论、思维逻辑、文化教养、人格素质、心灵元气,还是机智对话、犀利驳辩、事实力量、道义气势、人格风度,毛泽东绝非林昭对手,他们之间文化、知识、视野、胸襟、气质乃天地之别,恰如池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整个共产党集团亦无人能与林昭对阵。共产党人在辩论任何问题之前,已先在理论、道义、血的事实、人人愤恨却不敢言说的黑暗政治现实面前输光,以其强烈反人类性残酷理论和铁血实践而成为历史审判台前的被告和罪犯。这不仅是才智、个性和人格问题,也不仅是才智、个性和人格之间的较量,亦是道义、良知、思想、文化视野问题,或曰道义、良知、思想、文化视野之间的较量。能熟背马列语录或罗列他人
思想和理论,是人类心灵产物,本属假说或半假说,它们的生命虽系于真实或事实(过去现在未来、已然或未然),却离不开人类心灵。思想是精神之花,需要心灵清泉浇灌;理论是思想之假设,需要心灵良知支持。违背人类道义、良知的“思想”和“理论”是荒谬、脆弱、短命的。马列主义“阶级歧视”“阶级斗争”“一党专政”“暴力”理论之偏狭性、暴虐性、反人类性及其言行之欺诈性、残暴性、反人道性,皆立于无良狡辩之虚辞薄冰上,其心理根基脆弱不堪一击,持论者内心自知其弱,其持论必在林昭寥廓的宇宙眼界、宽广的人类襟怀和博大的自由仁爱理念面前统统如小儿积木稀里哗啦倒塌。如果有言论自由,林昭强大的人格正气、道义立场、无可辩驳的事实依据、辉煌的思辨力逻辑力以及喷薄泉涌的灵气、悬河的口才,必以磅礴的思想威力和人格气势,纵横决荡于中国政治界理论界知识界,一跃成为世纪性最具文化影响力和人格魅力的思想领袖、亿万人民热烈拥戴的政治领袖和灿烂夺目的文化巨星。这就是为什么毛泽东势力及其后继者畏惧她、逮捕她、杀害她、封锁她的声音和档案。他们自己太贫困、太丑恶、太怯懦、太无民意,而林昭太丰富、太美丽、太英勇、太有魅力。
由于毛泽东对林昭怀有“邪念邪心”“非礼之求”这种特殊性趣和强烈欲望,他始终操纵此案,使林昭案件格外黑暗、复杂,乃至“文革”后出现“拨乱反正”“思想解放”“平反冤狱”之际意外获得短暂机会匆匆翻阅林昭案卷、撰写报导的记者亦深感此案水深冰厚、令其不寒而栗、不敢启齿多言。可悲今人仍有嗜痂逐臭之好、承袭独夫民贼敝屣、捧抬那具腐烂尸骨、高挂那幅淫猥丑像、继续抗拒历史潮流、阻挠中国政治进步,林昭案卷自然仍属严禁之机密文件。
四
林昭案不是中国第一要案,却是中国第一奇案。要案,是那些身居高位或影响重大者之案,林昭时为大学生且涉及不广,称不上要案。但是,百万“右派”纷纷低下头写检讨以求宽大处理之际,林昭却开始深刻、系统、全面揭露和批判毛泽东、共产党、马列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一系列不可饶恕的罪行,而且性格刚烈、态度坚贞、宁死不屈,这位思想彻底、气质奇异、品性高洁、高度自尊、视毛泽东为恶棍流痞、视共产党为罪恶团伙、视马列主义为人类大敌的年轻女性实已成为共产党极权制度下的当代中国之绝响,这就是中国的第一奇人、第一奇案了。
低头做人、磨去个性,这是共产党极权国家民众自我保身方式。立身正直、个性挺拔、奋起挑战的人往往最令人惊悚。林昭的卓越性格和非凡才华使她在芸芸众生中永远是脱颖而出、光芒四射的一个,而且这位年轻女性天生一副主持社会正义的英烈刚骨、天性公正而藐视威权、智慧过人而横扫谬论妖氛、俗世恐惧无所挂怀。林昭之成为当代中国的良心、当代中国的勇气,乃是这种心灵性格之必然。
钟灵毓秀,天公独宠,集人类优质于一身,林昭的光彩亮丽确实令人瞩目。她是吴侬软语、气质高雅的苏州女郎,与《红楼梦》中那位才貌双优、诗才超群、感情灵敏细腻的林黛玉同乡;她思维敏捷、口若悬河、才华横溢、顷刻诗成;她的手书飘逸自如、奔放纵恣、一副大家气象;她性格刚烈、意志坚决,身陷囹圄、反抗愈烈,以血书帛,满幅满壁诗文,直指独夫民贼及其政权;她处世嵚崎磊落,决不蝇营苟且,她的性格像火焰,她的思想发射着热力,给人们勇气的激发和心灵的温暖;她面容清秀,眼睛明澈,一副南国柔情丽质,一怀北国刚烈气质。
在上海警方动手收网前,此案必已由毛泽东的“好学生”、正呈飞黄腾达之势的柯庆施先期火速呈报毛泽东。关于这位中国奇女的全部材料,包括她的各种手书、诗文作品、组织纲领、交友行迹,以及她的个人资料、文化背景、成长历程,必早已摆在毛泽东卧榻桌上。
五
窃玉偷香、猎取佳丽是毛泽东一大嗜好。不择手段以达目的是毛泽东做人行事的最大特点,亦是他得以成功的不二法门。与政治专制、政治残暴、滥杀无辜、胡作非为、无法无天的暴虐行为并行,是他的性专横、性残暴、性贪婪、性淫乱和对众多少女的恣意蹂躏、疯狂强暴、长期霸占等等暴虐奸淫行径。以长期大规模流血暴力手段非法劫夺国家最高权力的毛泽东,其政治暴虐和性暴虐、政治上的胡作非为无法无天与性行为上的灭绝伦常、纵欲横行是同一性格之两面,霸占权力与霸占少女是同一专制之两面,糟蹋中国、践踏道义、毁灭文明和糟蹋女性、践踏人权、祸害人民,构成这个民族罪人、人类公敌的整个犯罪史。
毛泽东挥戈入京、窃据国家最高权力、建立专政极权体制,内心各种政治妄念和性欲疯狂有如饥饿了三十年的一群狮虎咆哮着脱笼而出。他要超过往昔“秦皇汉武”,他要做今朝“风流人物”,没有任何东西能够约束他。政治上倒行逆施、暴虐无道,经济上混充内行、逞志径行,文化上践踏文明道义、歌颂野蛮无耻,生活上胡作非为、放纵兽欲、内宫一派乌烟瘴气。他的性行为无道无伦、性关系极其淫乱、性手段极其淫猥,纯系一介老于淫道的乡野地痞、俗世恶棍。受害者多系情窦未开的小家碧玉、清纯少女。自五十、六十年代,他的卧榻已有手下未阉宦竖精心选来进贡的一群少女。她们身材姣好、容貌漂亮、皮肤白皙,年仅十四至十八岁(相当于孙女辈),身心发育尚未成熟,文化知识十分低浅,不过小学毕业,却早早受教于“党的培养”,受训于“阶级觉悟”,浑然不识“领袖”兽心,“领导”以“伴舞”为幌子,载少女们入宫、备遭老淫棍猥亵奸淫。
在这群身心俱遭撕裂、饱受蹂躏戕害的少女中,有三位来自当代御用、劳军两用之梨园教坊“空政文工团”(其他几个隶属军方或公安的“文工团”亦有宫廷艺妓性质),最受毛泽东宠幸:东北女孩刘某某一九五八年进中南海,年龄十八岁;江苏少女陈某某、湖北少女孟某某六二、六三年先后入宫,皆年仅十四岁。此外,还有毛氏专列服务员、东北少女张某某,一九六二年进入毛氏生活圈时年仅十六、七岁。这些心灵幼稚、兴致勃勃的小学少女莫名其妙陷入红墙淫窟,惊恐、羞愧、无助、半推半就,被迫跟着这个做事毫无规矩、喜欢赤身裸体、有着特殊性癖的邪恶老淫棍在床上见习和玩弄各种违逆人类伦常的性把戏,任其疯狂折腾、尽情泄欲。这些少女不能陪他附庸风雅、舞文弄墨唱和,她们对政治一无所知,对人权自由缺乏意识,对国步艰难、天下大势一窍不通,尽管毛亦才疏学浅、卷帙装点满架、貌似饱读诗书。这些少女识字不多,身入教坊,不懂何为“尤物”,遑论外国语文,尽管毛亦无知,跟一个年轻女人“学”英文数年只知几个单词。
毛氏志大才疏却自诩雄才大略,一生为人为政全靠暴力、阴谋和残酷,践踏人民、败坏中国、毁灭文明、丧尽道义是其所能。自“大跃进”将中国引入大灾难后,他不得不退居幕后,内心孤独、焦虑,疯狂泄欲、玩弄少女,似乎亦向同僚显示老夫玩物丧志、尔等大可放心。前清有官场失势的袁项城披蓑戴笠、垂钓洹水、等待时机、东山再起,今朝有老毛在大床上与一群少女糜烂玩弄性把戏乃至弄出一身性病(关于毛与众女鬼混、身染性病、竟不听医生劝阻、仍毫不负责地与众女疯狂交媾,见李志绥《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中国现代史上这两大奸佞皆精于权谋手腕。
“共产共妻”、逞志径行、疯狂泄欲、不忌乱伦,正是性格刚愎、无法无天毛氏之心中所欲,亦是卧榻厮混中他与其中一位性伙伴谈性论欲时道出的心中之言(见金钟《毛泽东情人自白录》,《开放》杂志2011年10月号)。准确地说,毛的“共产共妻”,决不许他人共他的产、权、妻,而是抢他人财产、揽天下大权、夺他人之妻、享天下女人。总之,天下的一切都是他的,他想要什么就得有什么,什么都得为他服务、任他霸占、任他糟蹋。这正是还了阳、得了势的未庄土谷寺里满脑美梦奇想、到处撞大运的无赖汉阿Q。
六
收拢高雅成熟、内质优异、才貌俱佳的知识女性,是觊觎全国名流美女尤其垂涎东南佳丽的毛泽东内心一大渴望,这种渴望折射其文化自卑。他常年云游大江南北、巫山云梦、钻洞入穴、醉卧花丛、行踪诡秘、到处游幸。
尚未破瓜小舞女、名满天下大明星,他皆渴望召来把玩、邀来共餐、诱其入港、一晌贪欢。性格壮烈、思想超群、笔墨纵恣、横刀向天笑、肝胆赴道义、直呼其名睥睨其人的天才烈女,对他尤具非凡性格魅力,这种才智性格是那些体肤鲜嫩、脸蛋红润、性格顺从、知识贫困、头脑无知、心灵苍弱的荳蔻少女无法企及的。只有华丽外形而缺乏丰富内容、只有丰满躯体而缺乏精神素质,虽可满足低级冲动和肉欲,但这种低级冲动和肉欲有极限、易厌倦,更何况沦为猪狗式低级动物、一丝不挂、昏天黑地、糜烂群交,毫无灵的气息、全是皮肉生涯,顺从得到轻视、刺激化为迟钝,极度腐败的身心焉能不疲沓、倦怠。与此同时,无限的精神需要、无形的心灵渴望会暗中骚动、嗷嗷待哺、张着嘴要求满足。像眼高手低、心性浮夸的骑手,对之投以轻蔑、挑战反倒更具诱惑力,他渴望征服横空出世的奇骏烈马。
此时蓦然发现林昭,眼角挂落、身心疲沓的毛泽东眼睛一亮、心思大动。这个猎艳者对林昭产生极大兴趣非常自然。林昭正富青春,灵思泉涌,性格气质超凡脱俗,才气横溢光芒四射,文字流动着深刻理性、蓊郁着磅礴大气、劲挺着女性罕见的刚健风格,兼具幽默谐谑、嬉笑怒骂、不拘一格之灵活眼波,全无伪君子假道学之酸腐气、矫情作态小女人之娇滴滴,知识全面、视野广阔,文史哲经、内政外交无所不论、谈皆中的,共产党里无此高才奇女,政治局里皆侏儒马屁,麾下一群笔杆子理论水平、文字功夫尚不如林昭鞋的后跟高,更莫说女性的高洁性格、自由气质、光明磊落刚健不阿之英烈个性——怒批极权、睥睨独夫、视威权为粪土、傲然批驳毛泽东共产党于凌云健笔之下,笔端流泻着上天入地之胆气、文字奔腾着万死不辞之英风。毫无疑问,这是毛氏暴政淫威下的中国独一无二人物,这种气质的人物在当代精神和文化界是一座珠穆朗玛峰,她的出现是震动中国的大奇迹。毛泽东惊异地发现中国竟有如此奇女尤物,恰是一位青春焕发的南国佳丽,不能不于暴怒、震惊之余,转而钦佩之、珍视之,极欲降伏之、梳拢之、私纳之。
七
林昭及其肝胆相照的一代青年志士和英雄朋友对共产党极权势力发起的思想鲜明、目标明确、大义凛然、态度坚决的批判和挑战,对毛泽东是一个巨大震撼。这种批判和挑战的心灵震撼性、理论毁灭性和性质严重性远远超越“反右运动”时期全部“右派”言论,远远超越那些要求“轮流坐庄”、要一点“说话的权利”、温和的小小抱怨、温顺的小小建议之类。林昭和她的朋友们要做的是组织起来打倒共产党、推翻极权统治、扫荡马列主义、重建中国文明包括政治文明社会文明道德文明、恢复社会正义、实现政治民主和公民自由。
这是毛泽东一九四九篡夺政权以来在中国大地第一次遇到如此鲜明、如此英勇、如此一针见血抨击共产党专制政权、批判马列主义理论体系、粉碎毛泽东个人迷信的最严重政治挑战。对于毛泽东,这是双重震惊——奇勇的政治反抗案件、奇异的南国佳丽主笔。毛泽东张开专政黑网,策划对这些英雄志士进行全国范围政治绑架和秘密拘捕行动。这一重大“通天”案件核心成员林昭被两次绑架毫无疑问出自毛泽东密令。对林昭长期非法监禁、拖延四年后才决定起诉、五年后判刑长达二十年,在偌长期间无休止地骚扰、胁迫林昭低头归顺,同时给她狱中写作的某种自由,乃至偶尔改善伙食、短暂保外就医,这些步骤和决定毫无疑问来自毛泽东密令或指示,没有来自极峰的密令和指示,底下人决不敢对这“通天”案自作主张、私下宽待或轻举妄动。狱中暴虐殴打、长期反铐、人格羞辱、心灵骚扰等等以及经期备遭虐待、长期判刑系狱,都是失败、丢脸而暴怒的毛泽东为制服林昭而使用的迫害手段。
八
林昭有非凡智慧、灵敏悟性、高度洞察力。在她的一双锐眼下,毛泽东无所遁形。毛高估了他的冷酷枪口对中国人民的威胁力,低估了林昭的正直品格、超强意志和人格态度,低估了中国青年一代的道义良知和政治反抗勇气。在其窃政时期,前有六十年代初林昭及其同仁拍案而起,后有一九七六年四五天安门广场烈焰熊熊冲天而起、反抗毛泽东集团之政治运动。
毫无疑问,毛泽东不仅是当代中国全部冤案的第一罪人、各族人民无辜死难的罪魁祸首,更是直接导演、亲手制造林昭冤狱的主谋和凶手。毛的种种邪恶行迹,必定在中央档案、地方档案、公安档案、监狱档案诸文件中留下记载,必有许多见证者目睹他的罪行、劣迹、案卷,为本文这一论断提供更多证据。
毛泽东最初面对此案,百万“右派”已在枪杆子专政和国家暴力下屈服、检讨、被遣送到各地劳改营服役,百万之数在他眼里不过轻烟一缕,他欣然自矜于手中残酷暴力和野蛮权力对知识分子的威慑和镇压大见成效而不禁嘿嘿。林昭政治案件对他的震动,远远胜过百万“右派”,因为林昭们不但写出几乎所有“右派”都不敢说的直射靶心的真实话语,毫无惧色直指他的专制、反抗他的暴政,而且他们有理论思维、义正词严、有骨气、不怕死。
身为这个政治组织核心和灵魂之一,这位令毛泽东极感惊异的奇女,恍如一道撕开夜空的闪电,惊开沉湎卧榻糜烂肉欲的毛泽东昏沉倦眼、鬼差神使披上大褂汲汲赶来、“三生有幸”地面见这位被他绑架在手的江南女性(“三生有幸”一语出现于林昭十四万言书、实以讥刺璧还之)。
清代雍正七年发生著名文字狱“吕留良案”,雍正皇帝胤禛亲自审问涉案者曾静,并将审问记录和认罪书编为一本宣传材料《大义觉迷录》,向全国学府士子广为散发,既示警诫亦示宽怀。毛泽东似有效尤之心。他要亲临沪狱、征服奇女、携之返京、金屋贮之,显示自己无远弗届的政治威慑力和对奇异才女的性格征服力。
九
林昭的十四万言书(致人民日报编辑部信)是对毛泽东及其共产党集团罪恶的全面揭露和系统批判,其中毛泽东的邪恶心性和卑劣行为及其涉案内情和涉案性质是该书谈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正由于毛泽东极为关注此案、几次秘见林昭皆无功而返,案情才格外隐秘、复杂,手下办案人员所受压力非同一般,这些压力自然转到林昭身上。林昭讥刺此案“通天”,洞知此案黑幕内里(隔膜的外人和不敏的后人自难感知),她立刻断定柯庆施猝死系毛所害(所谓三角关系、争风吃醋等等)。产生这种判断的心理基础源自毛私欲强烈、死追不舍、屡屡失败,势必产生这种案情推断、事理推断、性格推断三重合理性。
林昭披露在第一看守所第一次审讯、这位“所长”“想入非非的邪念”早就露头并且使用性别歧视性词语戏弄和欺负林昭,请注意“意在戏弄的鬼话老也没断过”诸语:“贵第一看守所所长对于这名为反抗者的女囚之想入非非的邪念是早就露头了,远的不说,但从这个年青人到了第一看守所的第一次审讯中起,人们嘴巴上那些不干不净不三不四的意在戏弄的鬼话老也没断过,为此我还曾正式提出过抗议,并且在我的坚持之下把这抗议记在了笔录之上。那可是一份挺好看的笔录!我请问审讯者凭什么欺负人?政治活动与我的性别有何关系?等等。我坚持要记下我的原话否则拒绝在笔录上签字!这一支小小的插曲虽然对遏制人们的邪意未必曾经起到过怎样的作用,但多少可以显示年青的反抗者在立身敦品这方面对于自己的要求,特别因为我与人们是政治关系!处在这样一种关系中不能不持比在其他一般情况下分外严肃审慎的态度!更何况有许多事即使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完全不应该、完全要受到指责的。”(林昭十四万言书网络本第14-15页,以下引文只标页码)
林昭要求这份共产党机关报对狱吏的暴行展开彻底调查:“向先生们逐一列举这个青年反抗者在第一看守所里经受的种种一切可能并无必要:假如你们的报纸确是一份名实相符的中央党报,那么,只要你们能够认真地去了解的同时推动有关方面彻查事件经过,你们将会十分清楚地知道第一看守所对于这个青年反抗者干下了一些什么?去了解这一点并不如何困难,特别因为这个年青人作为暴行受害者已经给人们存留了不少记录,包括血的记录:在过去给你们的血书上和那份《呼吁》中,我多少也提到了一些,假如你们竟然不曾看见,那可是你们的事情!”(15)
她指出这位“所长”的意图就在使她失志、失节:“反正,在人们说来,是早已对这个青年人计划好了一盘妙棋:先则企图使我失志,为此而其所作所为直至于无所不用其极,正如我于去年十二月五日‘开庭’之丑剧上毕归去后写给那伪检察院的声明中所指出的那样:人们所据以定案的供词根本就非法而不能成立,因为它们是以非刑逼拷所取得!“(15)“失志之计不遂,乃反谋使我失节——合二而一,殊途同归!倘若这个目的能够达到,则政治问题迎刃而解。反之,倘若政治问题能够遂愿,则这个目的亦唾手可得。好心思!——好算盘!也叫天意弄人,这个大义所在一往无
前的青年反抗者偏偏是个女子!在林昭自己则更已不止一次地在如焚如炽的悲愤之中痛切自伤道:已不幸青衫热血误此身,更不幸天教生为女儿身。呜呼!呜呼!徒唤奈何!既反谋使我失节矣,则为此更至于无所不用其极!”(16)
很明显,这位“所长”和狱方在审讯中别有用心地围绕着性问题和性主题反复纠缠、使林昭非常厌恶、乃至悲愤;这位“所长”和狱方向林昭进攻使用的手段是首先政治上发动进攻(控以反革命罪)、试图迫使林昭政治上屈服(即“失志”),政治进攻痛遭驳斥则转向人身进攻、在性话题上大做文章、试图诱使林昭屈从(即“失节”)。这两招,即政治讹诈和性敲诈,皆被林昭戳穿。
(未完待续)
林昭冤案有两大问题最令人们困惑生疑:一、关于毛泽东亲见林昭问题;二、关于林昭冥婚问题。事实上,此案内情远远超越人们思维所止步的面见或亲审问题,那只是无数事实之一,即冰山一角。林昭案件是毛泽东亲自操纵、亲手制造的大冤案、大血案、大悲剧。第一个问题——人们最常见的疑惑——只是本文探讨的起点。
这两大问题关涉此案真相,关系双方性格品質。这两大问题内情幽深、扑朔迷离,令人为之悚然、似难置信。人们关注此案、敬佩林昭,感慨系之、悲愤不已,但若不知这两大问题,就难以真实了解、深刻进入此案内情和实质。这两大问题密切相关,成为案中之案、迷中之迷,使林昭案件成为当代中国第一黑案、第一冤案、第一奇案。
可以这样归纳:前一问题,是否属实;后一问题,究系何因。这两大问题对于揭开林昭冤案之世纪黑幕和腐败内情具有重大意义,对于深刻了解毛泽东其人及其政权的邪恶性、野蛮性和卑鄙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真实了解狱中林昭直至被害始终面对的真正问题、始终遭受的难以想象的身心迫害和灵肉猎杀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更深刻地理解林昭的精神性格和人格品質亦具重要意义。本文着重揭示和论述前一问题、深层内情以及一系列惊人事实,即毛泽东亲自操纵、制造此案及其绑架、监禁、亲见、胁迫、杀害林昭诸问题。
二
毛泽东是否操纵此案,是否亲临面见林昭,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他为何如此关注林昭、为何产生偌大兴趣,从林昭身上,他热切需要和寻求的到底是什么,这是林昭冤案的核心问题,亦是此案黑暗性所在。
林昭档案至今被当局严密封锁,重要原因有二:一、此案有重大冤情、隐情、黑幕;二、此案关涉共产党政权头号人物毛泽东,这是他亲手制造的最黑暗、最可耻、最见不得人的大冤案和大丑闻。由于涉及毛泽东劣迹、罪行以及后代当政之毛氏门徒深怀恐惧,林昭档案仍旧被封、案件真相不得大白,毛泽东有关档案亦被严密封锁。
林昭一九六五年十二月完稿的十四万言书(《致人民日报编辑部》信)是目前所见关于此案最重要的第一手确凿材料。无论当局是否解密历史档案,无论参与者或知情者是否有勇气站出来作证,都不能抹杀这位当代中国性格最勇敢、意志最坚定、心灵最诚实、精神最崇高的女受害者这一证词的真实性。官方对待林昭冤案的态度、对待林昭档案的态度以及是否有勇气解密林昭档案,是对当局者自身政治品格、为人道德和人格的考验,而对事实本身则无多大意义。
三
我的论断是:毛泽东不仅以奇异兴趣亲自操纵此案、下令两次绑架林昭(一九六零年和一九六二年)、长期羁押不做起诉或审判,而且数次亲临上海面见林昭、胁迫林昭直至下令秘密枪杀林昭。
毛泽东数次亲见林昭,这是此案重大情节。在面见和交锋中,双方有较平和、含蓄、藏锋式对话,有含讥带讽、攻防互换式论辩,亦有针锋相对、断然拒斥式驳辩。对话之所以较平和、含蓄,在于毛泽东自信挥手之间可轻松怀柔、收拢、降伏这位才气横溢、胆识过人的南国姑娘,创造一个政治征服的奇迹、个人威权的神话或一段可资流传的风流佳话;林昭则持理性、冷静、外柔内刚态度,她深知肩负一代人之大义冤情,如今面对冤头债主、独夫民贼,恰可与之谈论当代一系列重大问题包括政治、思想和治国大道,晓以人类道义、当面讽喻其过,因此须审时度势、把握话题走势、羁勒话语辞锋。
论辩之所以含讥带讽、攻防互换,在于双方最初皆希望使对话具有一种较轻松气氛,淡化“大人物”与“普通犯人”之间构成的严峻情势,这在毛氏是希望制造一种能够交谈的气氛,这在林昭则是毫不介意对方地位的一种平等态度;这在毛氏,是想卖弄辞令、显示风度,这在林昭,则是性情中天然具有的才智、幽默;双方攻防互换,即出于这种张弛有度以保持宽松柔韧对话气氛的较理性态度。
驳辩之所以针锋相对、断然拒斥,因为毛陷于理屈词穷、道义窘境、急于求成、不再兜圈子、索性撇开政治话题、提出“解决”此案条件、表露“非礼之求”和“该死的邪心”、林昭冷冷婉拒、显露词锋、毛氏大失面子、露出矫情蛮横本色、于是争辩迅速升温,林昭愤怒于对方粗鄙、傲慢、威压、非礼态度,遂词锋大放光彩、回以傲然拒斥,毛无法下台,恼羞成怒、粗言大爆、语涉人格侮辱和性别歧视,于是局面僵持、不可收拾。
毫无疑问,无论思想理论、思维逻辑、文化教养、人格素质、心灵元气,还是机智对话、犀利驳辩、事实力量、道义气势、人格风度,毛泽东绝非林昭对手,他们之间文化、知识、视野、胸襟、气质乃天地之别,恰如池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整个共产党集团亦无人能与林昭对阵。共产党人在辩论任何问题之前,已先在理论、道义、血的事实、人人愤恨却不敢言说的黑暗政治现实面前输光,以其强烈反人类性残酷理论和铁血实践而成为历史审判台前的被告和罪犯。这不仅是才智、个性和人格问题,也不仅是才智、个性和人格之间的较量,亦是道义、良知、思想、文化视野问题,或曰道义、良知、思想、文化视野之间的较量。能熟背马列语录或罗列他人
只言片語者,并非就是理论家或思想家;没有基本的人类道义良知立场,无视苦难人类现实,任何理论、知识之獭祭夸谈者不过是个政界或文坛的骗子而已,必露出三家村夫子一知半解瘸腿相、嘴尖皮厚奴才相、欺世盗名骗子相。道义、良知、思想、理论一体,才会具有圆融、博大、坦荡的精神气质,才会具有一往无前的心灵征服力、思想生命力和人格魅力。
思想和理论,是人类心灵产物,本属假说或半假说,它们的生命虽系于真实或事实(过去现在未来、已然或未然),却离不开人类心灵。思想是精神之花,需要心灵清泉浇灌;理论是思想之假设,需要心灵良知支持。违背人类道义、良知的“思想”和“理论”是荒谬、脆弱、短命的。马列主义“阶级歧视”“阶级斗争”“一党专政”“暴力”理论之偏狭性、暴虐性、反人类性及其言行之欺诈性、残暴性、反人道性,皆立于无良狡辩之虚辞薄冰上,其心理根基脆弱不堪一击,持论者内心自知其弱,其持论必在林昭寥廓的宇宙眼界、宽广的人类襟怀和博大的自由仁爱理念面前统统如小儿积木稀里哗啦倒塌。如果有言论自由,林昭强大的人格正气、道义立场、无可辩驳的事实依据、辉煌的思辨力逻辑力以及喷薄泉涌的灵气、悬河的口才,必以磅礴的思想威力和人格气势,纵横决荡于中国政治界理论界知识界,一跃成为世纪性最具文化影响力和人格魅力的思想领袖、亿万人民热烈拥戴的政治领袖和灿烂夺目的文化巨星。这就是为什么毛泽东势力及其后继者畏惧她、逮捕她、杀害她、封锁她的声音和档案。他们自己太贫困、太丑恶、太怯懦、太无民意,而林昭太丰富、太美丽、太英勇、太有魅力。
由于毛泽东对林昭怀有“邪念邪心”“非礼之求”这种特殊性趣和强烈欲望,他始终操纵此案,使林昭案件格外黑暗、复杂,乃至“文革”后出现“拨乱反正”“思想解放”“平反冤狱”之际意外获得短暂机会匆匆翻阅林昭案卷、撰写报导的记者亦深感此案水深冰厚、令其不寒而栗、不敢启齿多言。可悲今人仍有嗜痂逐臭之好、承袭独夫民贼敝屣、捧抬那具腐烂尸骨、高挂那幅淫猥丑像、继续抗拒历史潮流、阻挠中国政治进步,林昭案卷自然仍属严禁之机密文件。
四
林昭案不是中国第一要案,却是中国第一奇案。要案,是那些身居高位或影响重大者之案,林昭时为大学生且涉及不广,称不上要案。但是,百万“右派”纷纷低下头写检讨以求宽大处理之际,林昭却开始深刻、系统、全面揭露和批判毛泽东、共产党、马列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一系列不可饶恕的罪行,而且性格刚烈、态度坚贞、宁死不屈,这位思想彻底、气质奇异、品性高洁、高度自尊、视毛泽东为恶棍流痞、视共产党为罪恶团伙、视马列主义为人类大敌的年轻女性实已成为共产党极权制度下的当代中国之绝响,这就是中国的第一奇人、第一奇案了。
低头做人、磨去个性,这是共产党极权国家民众自我保身方式。立身正直、个性挺拔、奋起挑战的人往往最令人惊悚。林昭的卓越性格和非凡才华使她在芸芸众生中永远是脱颖而出、光芒四射的一个,而且这位年轻女性天生一副主持社会正义的英烈刚骨、天性公正而藐视威权、智慧过人而横扫谬论妖氛、俗世恐惧无所挂怀。林昭之成为当代中国的良心、当代中国的勇气,乃是这种心灵性格之必然。
钟灵毓秀,天公独宠,集人类优质于一身,林昭的光彩亮丽确实令人瞩目。她是吴侬软语、气质高雅的苏州女郎,与《红楼梦》中那位才貌双优、诗才超群、感情灵敏细腻的林黛玉同乡;她思维敏捷、口若悬河、才华横溢、顷刻诗成;她的手书飘逸自如、奔放纵恣、一副大家气象;她性格刚烈、意志坚决,身陷囹圄、反抗愈烈,以血书帛,满幅满壁诗文,直指独夫民贼及其政权;她处世嵚崎磊落,决不蝇营苟且,她的性格像火焰,她的思想发射着热力,给人们勇气的激发和心灵的温暖;她面容清秀,眼睛明澈,一副南国柔情丽质,一怀北国刚烈气质。
在上海警方动手收网前,此案必已由毛泽东的“好学生”、正呈飞黄腾达之势的柯庆施先期火速呈报毛泽东。关于这位中国奇女的全部材料,包括她的各种手书、诗文作品、组织纲领、交友行迹,以及她的个人资料、文化背景、成长历程,必早已摆在毛泽东卧榻桌上。
五
窃玉偷香、猎取佳丽是毛泽东一大嗜好。不择手段以达目的是毛泽东做人行事的最大特点,亦是他得以成功的不二法门。与政治专制、政治残暴、滥杀无辜、胡作非为、无法无天的暴虐行为并行,是他的性专横、性残暴、性贪婪、性淫乱和对众多少女的恣意蹂躏、疯狂强暴、长期霸占等等暴虐奸淫行径。以长期大规模流血暴力手段非法劫夺国家最高权力的毛泽东,其政治暴虐和性暴虐、政治上的胡作非为无法无天与性行为上的灭绝伦常、纵欲横行是同一性格之两面,霸占权力与霸占少女是同一专制之两面,糟蹋中国、践踏道义、毁灭文明和糟蹋女性、践踏人权、祸害人民,构成这个民族罪人、人类公敌的整个犯罪史。
毛泽东挥戈入京、窃据国家最高权力、建立专政极权体制,内心各种政治妄念和性欲疯狂有如饥饿了三十年的一群狮虎咆哮着脱笼而出。他要超过往昔“秦皇汉武”,他要做今朝“风流人物”,没有任何东西能够约束他。政治上倒行逆施、暴虐无道,经济上混充内行、逞志径行,文化上践踏文明道义、歌颂野蛮无耻,生活上胡作非为、放纵兽欲、内宫一派乌烟瘴气。他的性行为无道无伦、性关系极其淫乱、性手段极其淫猥,纯系一介老于淫道的乡野地痞、俗世恶棍。受害者多系情窦未开的小家碧玉、清纯少女。自五十、六十年代,他的卧榻已有手下未阉宦竖精心选来进贡的一群少女。她们身材姣好、容貌漂亮、皮肤白皙,年仅十四至十八岁(相当于孙女辈),身心发育尚未成熟,文化知识十分低浅,不过小学毕业,却早早受教于“党的培养”,受训于“阶级觉悟”,浑然不识“领袖”兽心,“领导”以“伴舞”为幌子,载少女们入宫、备遭老淫棍猥亵奸淫。
在这群身心俱遭撕裂、饱受蹂躏戕害的少女中,有三位来自当代御用、劳军两用之梨园教坊“空政文工团”(其他几个隶属军方或公安的“文工团”亦有宫廷艺妓性质),最受毛泽东宠幸:东北女孩刘某某一九五八年进中南海,年龄十八岁;江苏少女陈某某、湖北少女孟某某六二、六三年先后入宫,皆年仅十四岁。此外,还有毛氏专列服务员、东北少女张某某,一九六二年进入毛氏生活圈时年仅十六、七岁。这些心灵幼稚、兴致勃勃的小学少女莫名其妙陷入红墙淫窟,惊恐、羞愧、无助、半推半就,被迫跟着这个做事毫无规矩、喜欢赤身裸体、有着特殊性癖的邪恶老淫棍在床上见习和玩弄各种违逆人类伦常的性把戏,任其疯狂折腾、尽情泄欲。这些少女不能陪他附庸风雅、舞文弄墨唱和,她们对政治一无所知,对人权自由缺乏意识,对国步艰难、天下大势一窍不通,尽管毛亦才疏学浅、卷帙装点满架、貌似饱读诗书。这些少女识字不多,身入教坊,不懂何为“尤物”,遑论外国语文,尽管毛亦无知,跟一个年轻女人“学”英文数年只知几个单词。
毛氏志大才疏却自诩雄才大略,一生为人为政全靠暴力、阴谋和残酷,践踏人民、败坏中国、毁灭文明、丧尽道义是其所能。自“大跃进”将中国引入大灾难后,他不得不退居幕后,内心孤独、焦虑,疯狂泄欲、玩弄少女,似乎亦向同僚显示老夫玩物丧志、尔等大可放心。前清有官场失势的袁项城披蓑戴笠、垂钓洹水、等待时机、东山再起,今朝有老毛在大床上与一群少女糜烂玩弄性把戏乃至弄出一身性病(关于毛与众女鬼混、身染性病、竟不听医生劝阻、仍毫不负责地与众女疯狂交媾,见李志绥《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中国现代史上这两大奸佞皆精于权谋手腕。
“共产共妻”、逞志径行、疯狂泄欲、不忌乱伦,正是性格刚愎、无法无天毛氏之心中所欲,亦是卧榻厮混中他与其中一位性伙伴谈性论欲时道出的心中之言(见金钟《毛泽东情人自白录》,《开放》杂志2011年10月号)。准确地说,毛的“共产共妻”,决不许他人共他的产、权、妻,而是抢他人财产、揽天下大权、夺他人之妻、享天下女人。总之,天下的一切都是他的,他想要什么就得有什么,什么都得为他服务、任他霸占、任他糟蹋。这正是还了阳、得了势的未庄土谷寺里满脑美梦奇想、到处撞大运的无赖汉阿Q。
六
收拢高雅成熟、内质优异、才貌俱佳的知识女性,是觊觎全国名流美女尤其垂涎东南佳丽的毛泽东内心一大渴望,这种渴望折射其文化自卑。他常年云游大江南北、巫山云梦、钻洞入穴、醉卧花丛、行踪诡秘、到处游幸。
尚未破瓜小舞女、名满天下大明星,他皆渴望召来把玩、邀来共餐、诱其入港、一晌贪欢。性格壮烈、思想超群、笔墨纵恣、横刀向天笑、肝胆赴道义、直呼其名睥睨其人的天才烈女,对他尤具非凡性格魅力,这种才智性格是那些体肤鲜嫩、脸蛋红润、性格顺从、知识贫困、头脑无知、心灵苍弱的荳蔻少女无法企及的。只有华丽外形而缺乏丰富内容、只有丰满躯体而缺乏精神素质,虽可满足低级冲动和肉欲,但这种低级冲动和肉欲有极限、易厌倦,更何况沦为猪狗式低级动物、一丝不挂、昏天黑地、糜烂群交,毫无灵的气息、全是皮肉生涯,顺从得到轻视、刺激化为迟钝,极度腐败的身心焉能不疲沓、倦怠。与此同时,无限的精神需要、无形的心灵渴望会暗中骚动、嗷嗷待哺、张着嘴要求满足。像眼高手低、心性浮夸的骑手,对之投以轻蔑、挑战反倒更具诱惑力,他渴望征服横空出世的奇骏烈马。
此时蓦然发现林昭,眼角挂落、身心疲沓的毛泽东眼睛一亮、心思大动。这个猎艳者对林昭产生极大兴趣非常自然。林昭正富青春,灵思泉涌,性格气质超凡脱俗,才气横溢光芒四射,文字流动着深刻理性、蓊郁着磅礴大气、劲挺着女性罕见的刚健风格,兼具幽默谐谑、嬉笑怒骂、不拘一格之灵活眼波,全无伪君子假道学之酸腐气、矫情作态小女人之娇滴滴,知识全面、视野广阔,文史哲经、内政外交无所不论、谈皆中的,共产党里无此高才奇女,政治局里皆侏儒马屁,麾下一群笔杆子理论水平、文字功夫尚不如林昭鞋的后跟高,更莫说女性的高洁性格、自由气质、光明磊落刚健不阿之英烈个性——怒批极权、睥睨独夫、视威权为粪土、傲然批驳毛泽东共产党于凌云健笔之下,笔端流泻着上天入地之胆气、文字奔腾着万死不辞之英风。毫无疑问,这是毛氏暴政淫威下的中国独一无二人物,这种气质的人物在当代精神和文化界是一座珠穆朗玛峰,她的出现是震动中国的大奇迹。毛泽东惊异地发现中国竟有如此奇女尤物,恰是一位青春焕发的南国佳丽,不能不于暴怒、震惊之余,转而钦佩之、珍视之,极欲降伏之、梳拢之、私纳之。
七
林昭及其肝胆相照的一代青年志士和英雄朋友对共产党极权势力发起的思想鲜明、目标明确、大义凛然、态度坚决的批判和挑战,对毛泽东是一个巨大震撼。这种批判和挑战的心灵震撼性、理论毁灭性和性质严重性远远超越“反右运动”时期全部“右派”言论,远远超越那些要求“轮流坐庄”、要一点“说话的权利”、温和的小小抱怨、温顺的小小建议之类。林昭和她的朋友们要做的是组织起来打倒共产党、推翻极权统治、扫荡马列主义、重建中国文明包括政治文明社会文明道德文明、恢复社会正义、实现政治民主和公民自由。
这是毛泽东一九四九篡夺政权以来在中国大地第一次遇到如此鲜明、如此英勇、如此一针见血抨击共产党专制政权、批判马列主义理论体系、粉碎毛泽东个人迷信的最严重政治挑战。对于毛泽东,这是双重震惊——奇勇的政治反抗案件、奇异的南国佳丽主笔。毛泽东张开专政黑网,策划对这些英雄志士进行全国范围政治绑架和秘密拘捕行动。这一重大“通天”案件核心成员林昭被两次绑架毫无疑问出自毛泽东密令。对林昭长期非法监禁、拖延四年后才决定起诉、五年后判刑长达二十年,在偌长期间无休止地骚扰、胁迫林昭低头归顺,同时给她狱中写作的某种自由,乃至偶尔改善伙食、短暂保外就医,这些步骤和决定毫无疑问来自毛泽东密令或指示,没有来自极峰的密令和指示,底下人决不敢对这“通天”案自作主张、私下宽待或轻举妄动。狱中暴虐殴打、长期反铐、人格羞辱、心灵骚扰等等以及经期备遭虐待、长期判刑系狱,都是失败、丢脸而暴怒的毛泽东为制服林昭而使用的迫害手段。
八
林昭有非凡智慧、灵敏悟性、高度洞察力。在她的一双锐眼下,毛泽东无所遁形。毛高估了他的冷酷枪口对中国人民的威胁力,低估了林昭的正直品格、超强意志和人格态度,低估了中国青年一代的道义良知和政治反抗勇气。在其窃政时期,前有六十年代初林昭及其同仁拍案而起,后有一九七六年四五天安门广场烈焰熊熊冲天而起、反抗毛泽东集团之政治运动。
毫无疑问,毛泽东不仅是当代中国全部冤案的第一罪人、各族人民无辜死难的罪魁祸首,更是直接导演、亲手制造林昭冤狱的主谋和凶手。毛的种种邪恶行迹,必定在中央档案、地方档案、公安档案、监狱档案诸文件中留下记载,必有许多见证者目睹他的罪行、劣迹、案卷,为本文这一论断提供更多证据。
毛泽东最初面对此案,百万“右派”已在枪杆子专政和国家暴力下屈服、检讨、被遣送到各地劳改营服役,百万之数在他眼里不过轻烟一缕,他欣然自矜于手中残酷暴力和野蛮权力对知识分子的威慑和镇压大见成效而不禁嘿嘿。林昭政治案件对他的震动,远远胜过百万“右派”,因为林昭们不但写出几乎所有“右派”都不敢说的直射靶心的真实话语,毫无惧色直指他的专制、反抗他的暴政,而且他们有理论思维、义正词严、有骨气、不怕死。
身为这个政治组织核心和灵魂之一,这位令毛泽东极感惊异的奇女,恍如一道撕开夜空的闪电,惊开沉湎卧榻糜烂肉欲的毛泽东昏沉倦眼、鬼差神使披上大褂汲汲赶来、“三生有幸”地面见这位被他绑架在手的江南女性(“三生有幸”一语出现于林昭十四万言书、实以讥刺璧还之)。
清代雍正七年发生著名文字狱“吕留良案”,雍正皇帝胤禛亲自审问涉案者曾静,并将审问记录和认罪书编为一本宣传材料《大义觉迷录》,向全国学府士子广为散发,既示警诫亦示宽怀。毛泽东似有效尤之心。他要亲临沪狱、征服奇女、携之返京、金屋贮之,显示自己无远弗届的政治威慑力和对奇异才女的性格征服力。
九
林昭的十四万言书(致人民日报编辑部信)是对毛泽东及其共产党集团罪恶的全面揭露和系统批判,其中毛泽东的邪恶心性和卑劣行为及其涉案内情和涉案性质是该书谈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正由于毛泽东极为关注此案、几次秘见林昭皆无功而返,案情才格外隐秘、复杂,手下办案人员所受压力非同一般,这些压力自然转到林昭身上。林昭讥刺此案“通天”,洞知此案黑幕内里(隔膜的外人和不敏的后人自难感知),她立刻断定柯庆施猝死系毛所害(所谓三角关系、争风吃醋等等)。产生这种判断的心理基础源自毛私欲强烈、死追不舍、屡屡失败,势必产生这种案情推断、事理推断、性格推断三重合理性。
林昭披露在第一看守所第一次审讯、这位“所长”“想入非非的邪念”早就露头并且使用性别歧视性词语戏弄和欺负林昭,请注意“意在戏弄的鬼话老也没断过”诸语:“贵第一看守所所长对于这名为反抗者的女囚之想入非非的邪念是早就露头了,远的不说,但从这个年青人到了第一看守所的第一次审讯中起,人们嘴巴上那些不干不净不三不四的意在戏弄的鬼话老也没断过,为此我还曾正式提出过抗议,并且在我的坚持之下把这抗议记在了笔录之上。那可是一份挺好看的笔录!我请问审讯者凭什么欺负人?政治活动与我的性别有何关系?等等。我坚持要记下我的原话否则拒绝在笔录上签字!这一支小小的插曲虽然对遏制人们的邪意未必曾经起到过怎样的作用,但多少可以显示年青的反抗者在立身敦品这方面对于自己的要求,特别因为我与人们是政治关系!处在这样一种关系中不能不持比在其他一般情况下分外严肃审慎的态度!更何况有许多事即使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完全不应该、完全要受到指责的。”(林昭十四万言书网络本第14-15页,以下引文只标页码)
林昭要求这份共产党机关报对狱吏的暴行展开彻底调查:“向先生们逐一列举这个青年反抗者在第一看守所里经受的种种一切可能并无必要:假如你们的报纸确是一份名实相符的中央党报,那么,只要你们能够认真地去了解的同时推动有关方面彻查事件经过,你们将会十分清楚地知道第一看守所对于这个青年反抗者干下了一些什么?去了解这一点并不如何困难,特别因为这个年青人作为暴行受害者已经给人们存留了不少记录,包括血的记录:在过去给你们的血书上和那份《呼吁》中,我多少也提到了一些,假如你们竟然不曾看见,那可是你们的事情!”(15)
她指出这位“所长”的意图就在使她失志、失节:“反正,在人们说来,是早已对这个青年人计划好了一盘妙棋:先则企图使我失志,为此而其所作所为直至于无所不用其极,正如我于去年十二月五日‘开庭’之丑剧上毕归去后写给那伪检察院的声明中所指出的那样:人们所据以定案的供词根本就非法而不能成立,因为它们是以非刑逼拷所取得!“(15)“失志之计不遂,乃反谋使我失节——合二而一,殊途同归!倘若这个目的能够达到,则政治问题迎刃而解。反之,倘若政治问题能够遂愿,则这个目的亦唾手可得。好心思!——好算盘!也叫天意弄人,这个大义所在一往无
前的青年反抗者偏偏是个女子!在林昭自己则更已不止一次地在如焚如炽的悲愤之中痛切自伤道:已不幸青衫热血误此身,更不幸天教生为女儿身。呜呼!呜呼!徒唤奈何!既反谋使我失节矣,则为此更至于无所不用其极!”(16)
很明显,这位“所长”和狱方在审讯中别有用心地围绕着性问题和性主题反复纠缠、使林昭非常厌恶、乃至悲愤;这位“所长”和狱方向林昭进攻使用的手段是首先政治上发动进攻(控以反革命罪)、试图迫使林昭政治上屈服(即“失志”),政治进攻痛遭驳斥则转向人身进攻、在性话题上大做文章、试图诱使林昭屈从(即“失节”)。这两招,即政治讹诈和性敲诈,皆被林昭戳穿。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