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月底开会将敲定香港政改方案,占领中环行动一触即发之际﹐中联办接受泛民议员早前要求,于本周五(15日)开始分批会面。泛民议员希望特首选举不要设太多局限,否则双方难以达成共识。有学者则认为,泛民与中联办会面来得太迟。(林静报道)
全国人大常委会月底会讨论香港政改,立法会“饭盒会”议员,两周前要求特区政府协助联络中联办,安排与主任张晓明会面。张晓明向特区政府表示,乐意应邀出席。决定由本月15至20日,分四场于政府总部与泛民各党派议员会面,会议由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主持。
会面消息公布后,泛民各政党代表周二召开记者会,希望透过会面说服中央,不要对普选框架订太多局限。
对于近日有消息指,中央决定特首提名门槛,必须要有过半数提委支持,才可入闸。公民党党魁梁家杰认为,2017年行政长官提名门槛,无理由比过去两届更高。
梁家杰说: 如果中央政府坚持,提名门槛是正如坊间所流传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对香港会是灾难。基本法亦讲得很清楚,是循序渐进的,(提名门槛)怎会由百分12.5,变成百分之50?这除了北京必定要,厉行筛选完才给港人选,还有甚么目的?这是明显的倒退。
而获得最先会面机会的民主党主席刘慧卿指,希望透过与中央直接对话,表达香港市民对普选的意愿,强调他们并不接受“袋住先”的建议。被问到如果人大常委最后决定,要过半数提委支持才可成为特首候选人,那是否一定“占中”,刘慧卿表示要再商讨。
刘慧卿说: 不可以这么儿戏,(人大常委)一说出来就立即说要做甚么。当然我们亦会同“占中三子”,和其他学者大家一起谈,最紧要看是方案是否所谓讲关上所有门,我相信要大家详细看完,不可以简单回答。
泛民议员认为,早前建制派获安排见人大委员长张德江,他们见中联办主任张晓明,会面时间和官员级别等安排上,反映中央不信任泛民议员和他们代表的民意。
中大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马岳认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于本月底就香港政改拍板,现时泛民与中联办主任张晓明会面,已经太迟;加上双方歧见仍深,他认为中央很难会因为这次见面,改变对政改的看法。
马岳说: 其实他们双方的意见分歧仍非常大,只是泛民派让人觉得他尽了最大努力。有些建制派的人士,都认为中联办可见见泛民作沟通,即使将来方案保守,也有机会拉拢当中三数人支持。
“香港电台”引述“占中”发起人之一陈健民指,特区政府10月仍会就政改作第二轮谘询,所以人大常委会月底的决定毋须太过具体。如果届时人大常委会作出规限性的决定,他们不会等到10月才发起占中。
而港区人大代表陈智思周二早上出席一个电台节目时认为,特首普选的提名门槛不会低,看不到会少过需得到提委会一半的支持。他希望,在提委会的选民组成方面,仍有空间加强民主成份。他又质疑占中是否能改变现实,认为愈迫中央,中央更加不会退让。
对于中联办主任张晓明,将在政府总部分批会见泛民立法会议员商讨政改,身兼行政会议成员的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表示,会面机会难得,希望双方坦诚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