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周日(8日)是大陆第16届记者节,当局正式对新闻网站实施记者证制度,但首批符合资格的600名记者,分别来自14家主要的新闻网站。但点击率高、读者群广的主流网站,如新浪、网易等,其新闻部门的记者则却榜上无名。公民记者相信,随著互联网的发展,当局无法封锁掩盖所有事实。(文宇晴 报道)
目前大陆接近21万名编采人员,持官方发出认可新闻记者证。当局去年提出,将全国的新闻网站编采人员,正式纳入由国家互联网资讯办公室统一管理,上周五(6日)首批符合资格的14家新闻网站共594名编采人员获发记者证。这14家新闻网站是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主要官媒网站,让外界意外的是,如新浪、网易等点击率高的主流网站,却榜上无名。
资深记者戴晴向本台表示,即使领有记者证,也不代表可以自由采访。她认为,这种逐步收紧的政策,无疑是新闻自由的退步。戴晴又指出,近年来不仅是记者,维权律师也受到很大的压力,不过仍然有良知记者和律师继续坚持。
戴晴说:公布这个名单有什么用?现在我们还天天还在新浪、腾讯、网易(看新闻),这已经成了普通人的生活一部份了。所以就等于对这些有良知的记者,又给他们增加了一道必须给你发的“通行证”,才可以做采访。所以从新闻自由角度来讲,有这样的东西又倒退了一步。
记者问:8日是(大陆)记者节,对于你来说怎么看?
戴晴回答:就是心里很难过,我自己在89年被抓后拘留了10个月,10个月以后我回到我服务的报社,第一件事情就是没收我的记者证。当时的感觉就是记者在中国,特别是最近几年,记者和律师在中国的社会转型中,坚持正义、保护民众利益这方面,是走在最前面的。我们心里对他尊敬,也有对一线“牺牲”的记者哀悼。我们作为曾经的老记者,非常佩服他们。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新闻网站发放的新闻记者证,与传统媒体发放的记者证相同,具有同等的权利,也具有同等的责任和义务。不过因为商业网站不具有新闻资讯采编权,因而暂时不考虑向商业网站发放记者证。
该负责人又指出,目前正著手建立网路新闻资讯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由此来规范和管理网站的编采人员,以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
江苏省南京市公民记者孙林反驳说,大陆当局为箝制新闻舆论的导向,才制定政策收紧。孙林认为,随著互联网的发展,不能把所有事情都封锁。
孙林说:现在为了扼杀话语权,而组织了很多五毛出来封杀,但是在瞬间的时候不可能完全给封杀。只要有发出来的消息让国外知道,消息就在不断地扩散,尽管封杀得再紧,但是网络是非常强大的。
去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同国家互联网资讯办公室发布了关于新闻网站记者证的通知,指出申请新闻记者证的网站,必须具有相关的条件,例如其网站影响力、股权构成、采编人数以及是否受到主管部门处罚等因素,确定发证网站名单,按照成熟一批、核发一批的原则,及时核发记者证。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统计资料,去年7月15日开始注销当时持证的25万8千多名记者的记者证,然后再换发新版记者证。截至目前,仍有近3万名记者正在申领记者证。
在已获取官方发出认可记者证的记者中,从事报纸记者8万2千多人,任职电台电视台的记者接近12万人,通讯社记者2千6百人,在新闻网站任职的不到一千两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