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维园见,约不约?往年这对非亲共人士来说不是问题,孰料今年受到一些青年学生、本土派的挑战,维园的第27个六四晚会的烛光蒙上了阴影。不过,港大民研昨日发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香港主流民意仍支持平反六四、支持推动中国民主发展,更令人欣慰的是,受访者年纪越轻,越倾向支持。这正正说明,多数港人仍相信,毋忘六四、毋忘历史,就是与中共强权的斗争,岂能强分中港?
主流支持推动中国民主
时移世易,曾经是凝聚港人反强权、争民主的六四集会,今年受到空前的冲击。要不要保留维园六四烛光集会、要不要解散支联会、要不要推动中国民主建设,竟然不再是非亲共人士与亲共人士的对抗,而是非亲共阵营的内讧,甚至发展到恶语相向、人身攻击,大有民意逆转之忧、亲痛仇快之遗憾。
然而,极端的言论从来不代表主流民意。港大民研的调查显示,支持平反六四的比率占59.4%,认为香港人有责任推动中国民主发展的占61.8%,认为唔应该解散支联会的比率也回升至50.7%。由此可见,港人对中国民主的支持、对平反六四的坚持,并未因六四烛光集会、支联会近期频受攻击而逆转。
当然,不同的政治取态对民调结果仍会有不同的解读。其中最受关注的是,认为有责任推动中国民主发展的比率,比1993年的调查下跌21.8个百分点;认为没有责任的则上升至26.6%,比1993年上升20.5个百分点。这一跌一升所反映的正是今年六四争议的效应,中港关系之密不可分、甚至是民主人权的跨地域性都因此受到挑战。
不过,这种挑战的产生也可以从民调的另两组数据中看到。受访者认为中国人权现时比89年差些的占23.7%、三年后会差些的占24.6%,都创1993年调查以来的新高。正是这种对中国人权失望、对中共失望的情绪,助长了本土和港独思潮,助长了对传统民主派的批评。
但是,不能不指出的是,围绕六四的争议,既有代际矛盾、身份认同矛盾,即有年轻世代与亲历八九民运世代的矛盾、有香港人与香港中国人的矛盾,更有社运主导权矛盾。哪怕是有共同的反共立场,这种功利性的矛盾仍容易导致人身攻击,以致出现要求瓜分支联会资源的声音。
党同伐异为捞选举好处
同样不能不指出的是,真正伤害港人六四情怀的,并不是本土情结,而是一些打着本土旗号、谋求权利的政客。但是,如果把香港是否支持平反六四、是否有责任推动中国民主发展,视为党同伐异、争权夺利的手段,而不是争取香港民主的不同途径,必定得不到主流民意的支持,试图借此捞到选举的好处恐怕也难如意。
尊重、包容不同意见,本是香港核心价值范畴,市民是否约定今晚维园见,都不应该受到指摘。所幸的是,港人还有选择去维园的自由,不用担心像天安门母亲一样受到警察的监视、控制,不用担心去维园的路上被拦截,不用担心离开维园后被秋后算账。这种自由、人权,港人如果不能共同珍惜、维护,还要相互攻讦,势必为傲慢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用。不要以为你不支持中国民主、人权,就可以免受中共干预,就可以换来香港的自决或独立。
捷克出生的作家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说过:「人类与强权的斗争,其实也是一场记忆与遗忘的抗争。」可以说,放弃悼念六四、遗忘六四,就是放任中共强权继续为祸中国、为祸香港。可以说,毋忘六四,继续点燃维园的烛光,就是守护中港民主、人权的希望之光,「但有一个梦,不会死,记着吧!无论雨怎么打,自由仍是会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