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党媒重提“下岗”。人民日报发文说,无论是企业兼并重组还是破产清算,都会涉及职工利益,但只要相关企业的员工“努力提升自我、有一技之长,总能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这碗“鸡汤”下肚,网友叹人民日报“站着说话不腰疼”。但也有中国观察人士说,清理“僵尸企业”是必须的,由此而带来的下岗问题属于改革中的阵痛,不可避免。

 

去年起就有不少中国专家学者预言中国将在今年迎来第二次“下岗潮”。111,人民日报刊文《别让僵尸企业挡了路》重提“下岗”一词,使这一预言显得更加真实可信。文章说,今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年”,当务之急是处理已经丧失自我发展能力和市场活力的“僵尸企业”。文章也说,政府会妥善安置由此导致的下岗人员,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而失业人员也要努力提升自我,学习一技之长,“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下岗潮”对于五六十年代生人来说,是难以抹去的的惨痛回忆。当时国家“抓大放小”的政策让2440万国企职工瞬间丢了饭碗。一部分人选择”提前退养”,另一部分人被迫“买断工龄”。一位“下岗潮”亲历者在网上发帖说,“提前退养”的职工没有奖金,每月只有几百元的生活费,而“买断工龄”的职工按30年工龄计算也只能拿到9万元的一次性补助。这批下岗职工中的大部分重回就业市场,少数人至今仍是失业状态。

 

据说1999年黄宏在春晚喊的一句“咱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击中了许多人的痛点,黄宏也因此被骂了好几年“无耻”。

 

http://gdb.voanews.com/C50F8B0E-93D2-4C44-AD3F-A5D4A5AA91ED_w268.jpg

山西省和顺县的煤矿工人在排队等候洗澡 2014125)中国不少煤矿实施停产、停建

 

根据去年10月末的数据,中国在煤炭、黑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矿采选、造纸和纸制品业等九个产能过剩严重的工业行业就业总人数达2731万人,约占就业总人数的5.6%。试想,这两千多万人如果同时失业,对再就业市场确实是一大冲击。但是大军智库主任仲大军认为,“僵尸企业”被兼并重组后,有一部分人会被分配到新的岗位工作,因此最终需要重回市场再就业的人数不会达到两千万。“我感觉这次清理僵尸企业导致的下岗失业能在一百万,这个百万左右我估计最多了,”他说。

 

近日在媒体上传播甚广的一篇财经记者报道《“僵尸企业”关闭在即!百万人工作中央揪心》称:“假设极端情形,当前亏损企业在未来两年全部关闭,将新增失业564万人,年均新增282万人。”

 

同时,仲大军还表示,当前中国的经济状况与20年前已大不相同,市场吸收再就业人员的能力也大大提升,不必过于担心。他说:“中国每年就业人数,就前几年的数字都是在七八百万,每年新增的就业人数都在七八百万。那么今年最近的数字我不太清楚,可能是到了去年以来就业的形势也变得严峻起来。但是尽管如此,中国每年新增就业人数几百万是没问题的,所以重新安置调整这些人员也是可以的。”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数据,去年19月,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066万人。

 

http://gdb.voanews.com/9B2050CD-DD6C-44D9-9705-BCF0B8F3B86C_w268.jpg

胡星斗教授(201012月,美国之音张楠拍摄)

 

中国社会问题学者胡星斗教授也认为,现在中国经济能够吸纳就业的能力比第一次“下岗潮”时强很多,民营企业也相对发达,容纳新一批下岗员工问题不大。

 

他说:“上一次朱镕基主导下的国有企业抓大放小,出现了大量的工人的下岗,是由于那个时候整个经济都不发达,民营企业也不发达,第三产业也不发达,甚至人们的意识观念也很落后……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很多人愿意创业,也积累了一些资金,也有了一些创业成功或失败的经验。现在第三产业也更发达了,不像那个时候第三产业的产值估计只占20-30%,那现在占50%以上。第三产业是容纳劳动力最多的领域之一。”

 

人大教授周孝正此前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也表示,关闭“僵尸企业”所带来的职工失业并不会形成“下岗潮”。他说:“现在民企负责着一多半的就业。国企实际上在它那儿就业的人并不多。”他认为,关闭效率低下却占有庞大资源的“僵尸企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中国青年报引述人社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莫荣的观点说,判断“潮”的出现,要以数据为基础,要看是不是“量大、集中、影响很大”。在他看来,能够称之为“潮”的 包括1989年百万民工下广东引发的“民工潮”、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企改革引发的几千万人“下岗潮”和金融危机时1200万民工“返乡潮”,而现在的失业人数增加还远够不上“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