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研究员 徐子轩)

 

新年刚过一个月,亚洲多个地区已完成领导人换血​​,包括越南、老挝、台湾与缅甸。领导人的出线除了本国政治竞争的因素,无可避免的会涉及外在因素,这可以分为两条既重叠又分歧的路径,一是与中国的交往,另一是与西方(美国)的交往。需注意的是,外交乃是内政的延伸,因此与他国的交往亦可以观察该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先说越南。刚结束的越共十二大,结果有些回路转,一开始被看好的改革亲美派总理阮晋勇落马,但保守亲华派的总书记阮富仲留任。有些观察家认为这是改革亲美路线的挫败,但也有些观察家注意到新任国家主席陈大光、总理阮春福和国会主席阮氏金银都属于阮晋勇人马,显示保守亲华派并未掌握全局,越共在政治局内的权力平衡,正反映了越南在美中之间的三角位置。而越中南海争议、TPP的审核等议题将继续牵动三边关系,但河内受制于民间反华意识强烈,必定得与中国保持微妙距离。

 

再看老挝。人民革命党十大选出新总书记沃拉吉,此人曾在越南学习受训,被视为是亲越派代表,他的上任亦隐含老挝长期以来的亲华路线将开始修正。他就职后数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就到访。作为2016年东盟轮值主席国,沃拉吉曾表示东盟将在南海议题上团结,至少不会像柬埔寨那样袒护中国。这可能让华府很受用。不过,老挝对中国的依赖太深,光凭一人领导就想扭转局面绝无可能,更何况越南与老挝皆属于发展中国家,产业相似也难以起互补作用。

 

缅甸民主转型百废待兴

 

跟着是新选出女性总统的台湾。民进党虽尚未正式入主凯达格兰大道一号,但已先掌控了立法权,迎来首位民进党籍的立法院长。民进党即将完全执政,人民与在野党不只要监督过去曾经引起社会动荡的国会黑箱,还要民进党拿出实际的政策,引导台湾往后四年,乃至于八年的去向。总统蔡英文的南向政策可能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与过去李登辉时代的南进政策不同,那只是把东南亚当作中国的替代工厂以分散风险。蔡英文政府的规划更为宏大,是要把台湾融入东南亚,能够分享东南亚的市场。在中国成长渐缓的时刻,其策略的成败关系台湾能否再创奇迹,而台美中三边如何互动,亦是世人注目的焦点。

 

最后是甫进行民主转型的缅甸。自去年全民联(NLD)在国会大选中拿下六成左右席次,更于今年诞生了首位在野党籍的议长,外界都在观察军头们会否重演三十多年前的旧戏,以绝对优势的武力改写选举结果。所幸在内外压力下,缅甸成功转身,成为新兴民主国家的一员。当然,军系势力依然有威胁政治的可能,但相信在一次又一次的过渡政权后,军队终将为国家所有,再非为少数军人独占。同时,缅甸现在可谓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国外资金挹注,这也是为何昂山素姬在面对北京时的姿态如此柔软。须知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与投资者均为中国,北边少数民族的问题亦摆脱不了中国阴影,因此之后不管哪位出任总统,必须得维持与中国的关系,而美国与西方就会成为内比都的外交杠杆。

 

这四个国家和地区的变化有大有小,对于亚洲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更可以看出今年美中竞逐的激烈。无论国家规模,都是两国争相拉拢、并作为筹码的对象,使各国在安全与经济事务分别下注,也因而减缓了亚太的针锋相对。再过数月,美国将选出的新总统,必将受到北京的挑战,适度有节的回应与反击,在在考验世界领袖的智慧,与亚洲和平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