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 据中国媒体报道,工信部制定的《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修订工作已接近尾声,很快就会出台。

 

草案第三十七条规定,在境内进行网络接入的域名应当由境内域名注册服务机构提供服务,并由境内域名注册管理机构运行管理。境内网络接入、但不属于境内域名注册服务机构管理的域名,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者不得为其提供网络接入服务。该条文在社会各界引发广泛争议,拥护者欢呼,这项条文体现了国家网络主权的观念,反对者则认为这将影响境内网民对境外网站的访问,导致中国互联网的“封闭”。《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对于中国将近7亿多网民意味着什么?该管理办法一旦实施,中国互联网会不会出现“闭关锁国”的局面?

 

何频表示, 这并不奇怪,中国本身就是大局域网,谷歌、推特、脸书等广受欢迎的西方网站在中国都无法访问。不过,大家不要高估局域网对中国的影响,毕竟中国人口众多,而时代也已经今非昔比。

 

中国当然可能出现网络的闭关锁国。正如1989年的天安门事件一样,当时就是因为政府担心政权受到威胁而对人民大动干戈。中共只要认为政治动摇就可能无所不为,包括完全切断国际互联网甚至拉黑电网。

 

章立凡说,这个事件之所以引发中国网民的担心,是因为他们担忧以后无法访问国外网站。争议聚焦的第37条主要要求中国境内接入的网站,要使用境内域名,在国内相关机构注册。据说条例暂时不会影响对境外网站的访问,包括网民翻墙暂时也不会受到影响。防火墙的存在使得对境外网站的访问不稳定,尤其是敏感时期;之所以没有完全封死国际网络,也是对政权自身的考虑,因为那样会影响到中国科技发展。当局的矛盾在于一方面要与世界接轨掌握先进技术,另一方面要控制与国际接触。我们的担忧是某一天中国果真实施局域网,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政府这么做主要出于高层的不自信,对形势莫名其妙的恐惧,制造敌人之后认为敌人要颠覆自己。高层惧怕舆论,这样的紧张状态的确可能导致过激的应急反应。当然,如果完全掐断网络,统治者自己也得不到信息,变成聋子和瞎子,并不会因此而获利。况且,老百姓如果使用不了互联网,结果就是上街。

 

 

 

中国政府加强手机应用商店审查力度

 

中国政府星期一正式启动了旨在进一步杜绝所谓传播违法违规信息等现象的网络应用商店备案工作。

 

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去年8月发布新规定,要求所有所有应用商店必须向网信办注册后才能合法运营。上周五,网信办发表声明,提醒应用商店的运营商在116日前向政府备案。

 

网信办在声明中写道,部分应用商店管理不到位,对APP上架把关不严,“导致一些传播违法违规信息、侵害用户合法权益、存在安全隐患的APP频现,社会反映强烈。”

 

中国75%的智能手机使用安卓程序,但提供安卓APP的谷歌应用商店(Google Play)被中国屏蔽。百度、腾讯和其他一些中国的科技公司为中国用户提供安卓应用商店。据数据分析公司易观的统计,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百度和腾讯的安卓商店都拥有超过2亿活跃用户。

 

随着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量不断上升,中国政府对APP市场的审查力度也在加强。本月初,苹果中国区应用商店应中国政府的要求下架了《纽约时报》APP,称其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