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与世界领导人通话 中国还在等

 

北京 美国总统川普1月就职后已经与十几位世界领导人通了电话。白宫最近公布的一份名单列出了16人,他们代表的国家包括美国的传统盟友,甚至还有俄罗斯。对有些人来说,耐人寻味的是,有一个国家却被漏掉了,那就是中国。

 

川习何时通话?

 

一些中国问题观察家不由纳闷,川普为什么还没有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话?他们俩人什么时候会通话?

 

川普上任后基本上在关注国内事务和国家安全。分析人士说,他的美国优先誓言意味着他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把就业机会带回美国,而不是一个他指责盗走了美国就业机会的国家。

 

川普总统在竞选时发出的要把就业机会带回美国的誓言不仅与中国的利益有冲突,而且川普政府在北京视为“核心利益”的南中国海等问题上的言论以及他当选后与台湾总统蔡英文通话的决定都让中国感到不安。

 

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胡逸山(Oh Ei Sun)说:“从川普的视角来看,他必须要理顺各项政策,而且这些政策之间有时会存在矛盾,然后他才能跟习近平主席进行条理清晰的谈话。”

 

仍是关注目标

 

台湾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教授翁明贤(Wong Ming-hsien)认为,迟迟没有通话并不意味着中国不在川普的雷达屏幕上。

 

翁明贤说,在和中国打交道时并不是只有一个问题。美中关系领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中国货币、贸易赤字、网络安全和其它问题。

 

他说:“在应对跟中国相关的某一个问题时,总会连带出其它许多复杂的问题。”

 

相较之下,翁明贤说,在川普已经着手处理的许多问题中,很多都是美国可以发挥主导作用的,比如国防部长马蒂斯最近访问韩国和日本以及川普最近和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和墨西哥总统涅托等领导人的通话。

 

胡逸山说:“中国是另一个超级大国,我觉得,即使是川普,他在进行这类交谈时也需要做一些预备。我认为,川普总统和习近平主席会在不远的将来见面,不管是双边峰会还是国际会议的间隙。”

 

不过,翁明贤认为,川普现在试图不去聚焦中国政策问题,这是有道理的,因为今年习近平也在关注国内问题。

 

中国今年将召开五年一次的共产党代表大会,重组领导层。预计习近平将在19大上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

 

隐含讯息

 

翁明贤说,对那些更为棘手的问题,川普可能会等一等,最多可能等上半年,然后再试图解决美中之间更重大的问题。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美中首脑迟迟没有通话,这是川普的隐含讯息或手段。他们还说,这凸显新政府可能会彻底重组两国的互动渠道和机制。

 

北京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时殷弘说,跟川普与其他领导人打交道时一样,他似乎是想显示自己的强悍。

 

“川普不给习近平打电话似乎是川普总统有意为之,是想显得他会更强硬。”

 

川普竞选期间在经济、金融和安全领域都批评过中国,元首通话可能有助于扫清疑云。

 

时殷弘说,“一次电话不可能解决任何重大的具体问题,但通话需要两位元首之间相互说一些好话或者表达良好的意愿。不幸的事,这种通话仍然没有发生。”

 

 

 

美国家情报委员会评估中国面临的挑战

 

华盛顿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 NIC)每四年提出全球趋势报告,作为新任或是继任总统及其执政团队的施政参考。该委员会战略未来小组的主任、负责编写这份报告的弗莱博士(Suzanne Fry)星期二在华盛顿介绍这份最新的报告时接受了美国之音记者莉雅的采访,对中国今后5年和未来20年局势的发展做出了她的预测。

 

问:摸准中国的脉搏对于美国的决策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您如何看待中国今后5年的发展?哪个趋势是让华盛顿最为担心的?

 

弗莱答:我们不会把它称为担忧。当我们思考近期的中国,它面临着重大的环境和经济方面的挑战与机遇。它很集中于管控它所面临的人口结构方面的挑战,管控中国新兴中产阶级的心声,包括他们面临的环境压力。坦率的说,我们指望中国在回应老百姓对他们提出的要求方面成为创新者。

 

我有幸在上海的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呆了一些时间,从他们那了解到中国官员在第一时间学习如何建立更有效的行政管理方式。这些做法按照中国的期待和标准来看是有效的,但是是否能够推广到世界其他地方?谁知道?但是从纯粹分析的角度来看,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看到他们在行政管理的创新方面进行这些尝试和持开放的态度,我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

 

中国目前在地缘政治方面的挑战,他们正在把精力集中在国内的问题上。因此,地缘政治或是国际上发生了什么以及对此做出的反应,我们要看这些国际环境在多大程度上被考虑进中国的国内决策。这是我们所关注的。

 

问:在您与中国各个阶层人士的接触之中,他们是否担心中国会出现社会的不稳定?

 

答:我不会直接提及这些中国人跟我们说了什么,因为我们对他们的言辞和情绪加以保护,但我可以说的是,我们大部分的谈话是关于这些个人对他们今后生活的向往。很多中国人对他们的未来很乐观。他们对我所提到的那些问题感到担忧,但他们对他们的未来很乐观。我认为这也符合中国所处的发展进程,非常类似于50年代的美国。当时很多美国人进入中产阶级,致力于实现美国梦,也是美国梦的推动者。习近平主席也有他的中国梦,这与当时的美国有着历史的对称性。

 

问:你们对20年后的中国有什么用的预测?

 

答:这取决于中国的经济转型是否会发生。中国的未来是否像与我们对话的那些人所希望的那样光明,取决于中国经济能否转型为一个以消费者为基础的经济以及这种转型发生的速度。

 

编者注: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在美国情报部门和决策者之间发挥桥梁作用。对应美国四年一次的总统大选,该机构每四年对今后20年影响世界的力量和选择进行评估,帮助美国政府更好的了解全球的趋势。为了了解全球的趋势,他们在两年的时间里访问了35个国家和一个地区,与2500多名来自各个阶层的人进行了接触和深入的交谈。除了分析长期的趋势以外,这份报告也首次分析了今后五年的发展趋势,使得它对美国新政府有更大的相关性。国家情报委员会以往的全球趋势报告很受决策者的重视,也对政府的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博尔顿建议恢复在台驻军遭美学者反对

 

华盛顿 美国总统川普上任前有关一中政策的言行引发许多争议,他的外交政策顾问博尔顿最近更建议美国恢复在台驻军随着国务卿蒂勒森及其他国安团队成员陆续到位,川普政府如何处理一中政策及台海两岸议题令人关注,许多学者专家也纷纷提出建言。

 

川普团队的外交政策顾问、前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约翰·博尔顿(John Bolton)1月中在《华尔街日报》一篇文章中指出,现在“是重新审视‘一中政策’,并决定美国要赋予它何种意涵的时候了”。

 

博尔顿主张美国恢复在台湾驻军并部署军备。他说,美国可以通过增加对台军售、提升与台湾的军事关系来抗衡北京的好战,并加强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军事态势。

 

对于博尔顿的主张,台湾驻美代表高硕泰上星期五在代表处春节团拜后的媒体访谈中表示,“尊重”美国朋友的看法,他会遵循美台关系既有架构与美国新政府加强沟通。

 

高硕泰说:“当然我们有一些朋友,我们尊重华府一些政策圈内人士对台、美、中关系的看法,我们都予以充分的尊重。但在这个部分我们还是会继续秉持双边关系的架构来和新政府加强沟通,确定大家在这中间都一样没有意外。至于做法是高调或低调,有时需要智慧与想象力。”

 

至于有些人认为,川普总统的行事风格难以预料,美台关系中的意外如果来自美国该如何应对?高硕泰说,作为一名职业外交官,他的工作就是要运用各种途径完成任务,不能将任何情况视为当然,也不能排除任何可能,用他的话说,“永远不要说永远”,达到美台双赢的目标是最终的底线,川普总统就职前与蔡英文总统的通话就是一个例子。

 

高硕泰说:“对我们大家来讲那就是一通礼貌性电话,那是两个民主程序选出来的领导人彼此祝贺当选,仅此而已。如何解读当然是见仁见智,但是对我们来说就是秉持那样的初衷。我们处理的是两个成熟民主国家的关系,怎么样在这个管道里去寻找最大的公约数、共同的利益、创造双赢那才是最终的底线。”

 

与此同时,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荣誉高级研究员墨子刻(Thomas Metzger) 星期二在《华尔街日报》投书,指出博尔顿提出的美国加强与台湾形成紧密军事关系是“受误导的”。

 

墨子刻说,要抗衡中国对美国利益的挑战,不能以威胁要中断北京与台北目前用以维持和平及具有建设性的关系、但却非常脆弱的框架来做手段。他说,虽然中国在东亚和东南亚的军事活动、在经济与网络政策上都挑战美国核心利益,不过川普总统以恢复美国在全世界地位为目标的做法,才是抗衡中国冒进的聪明做法,这个做法也才会对美中两国都有好处。

 

 

中美交恶 中国能否指望俄罗斯支持?

 

民调显示,如果中国和美国发生冲突,多数俄罗斯人主张保持中立,不支持任何一方。川普执政后,更多俄罗斯人开始对美国有好感,不把中国当成友邻的人开始增多。

 

不会伸手相助

 

有官方背景的全俄民意调查中心刚刚发表的报告显示,多数俄罗斯人反对在中美冲突中支持中国或是美国任何一方,53%的被访问者主张俄罗斯应持中立立场。有将近三分之一,29%的人主张应谨慎支持中国,但不应卷入中美冲突,同时俄罗斯应既同中国,也应同美国平行发展关系。

 

中共与俄罗斯共产党关系密切,双方来往互动频繁。但是民调显示,在中美冲突中主张俄罗斯持中立立场的人中,俄共的支持者最多,达62%。仅有2%的俄共支持者表态在中美冲突中应公开支持中国。

 

中国的非友善之举

 

中国不久前在中俄边境地区部署据说是针对美国的洲际弹道导弹的消息引起俄罗斯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同时也有许多俄罗斯人认为中国的举动对俄罗斯非常不友善,这一情绪也反映在最新民调中。有18%的人主张俄罗斯应以牙还牙,在俄中边境地区部署导弹或是反导防御系统,16%的人认为俄罗斯应对中国保持警惕。有24%的人主张俄罗斯不应对此做出反应。

 

新趋势:不满中国

 

民调显示,尽管多数俄罗斯人仍把中国看成友好国家和重要战略伙伴,但目前也出现了对中国不满的趋势。把中国当成盟友和友好国家的人数开始较少,从高峰时2014年的36%下降到了今年的27%,而把中国看成是经济和政治竞争对手的人在增多,从2014年时的8%上升到了今年的10%。把中国看成敌对国家和潜在敌人的人数也有增加,从2014年时的1%跃升到了今年的5%

 

在回答21世纪中国是俄罗斯的敌人还是朋友的问题时,民调结果显示出不利于中国的趋势。认为中国在21世纪是俄罗斯友好国家和盟友的人开始减少,从2014年时的43%下降到了今年的37%。认为中国是恶邻和竞争对手的人在增多,从2014年时的9%提升到了今年的14%

 

在俄普粉多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川普在俄罗斯越来越受欢迎。据报道,川普在俄罗斯媒体的曝光率现已超过普京。川普执政让许多俄罗斯人热切期盼俄美关系能够改善。近几年的民调显示,俄罗斯人一直把美国当成最不友好的国家之一,但这一形势正在改变,俄罗斯人开始重新对美国抱有好感。

 

较少官方背景的列瓦达民调中心刚发表的报告说,有超过三分之一,37%的被访问者对美国持非常友好或是基本友好的态度,持类似观点的人去年为23%。与此同时,对美国持反感态度的人接近一半,为49%。对欧盟持有友好态度的俄罗斯人也开始增多。

 

中国打俄牌引反感

 

全俄民意调查中心负责人费多罗夫说,同10年前相比,俄罗斯人总体上仍对中国友好,不把中国看成是威胁,但也并非一成不变,俄罗斯现在期望同美国改善关系,而中美关系开始阴云密布,俄罗斯不希望成为中美冲突中的人质,如果中国在中美交恶时利用俄罗斯,打俄罗斯牌,那样将会引起俄罗斯人更多反感,在这一形势下,中国在两国边境地区部署战略导弹,让许多俄罗斯人感到困惑不解。

 

旁观中美较量

 

战略问题学者科诺瓦洛夫说,俄罗斯不会卷入中美冲突,而会旁观中美两大力量较量,俄罗斯会使用中国智慧成为坐山观虎斗的猴子。但科诺瓦洛夫认为,虽然俄罗斯许多政治势力对美国总统川普抱有好感,但川普不会奉行亲俄政策,这是许多人的幻想,俄美关系的互信基础遭到严重破坏,不应指望双方关系能很快获得改善。

 

科诺瓦洛夫:“双方之间的很多分歧矛盾仍将继续保持,但我仍然期望双方之间的一些健康想法能有助于推动两国关系改善。因为现在俄美关系可以说是处在冷战结束后的最低点。”

 

俄中邦交稳固

 

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对媒体表示,目前的俄中关系不是同盟,也不具备意识形态色彩,而是符合双方利益。俄罗斯正关注美国新政府的权力移交和新政策出台,但俄中关系不会变化,将保持长久稳定。杰尼索夫再次强调,俄罗斯也不会卷入南中国海争端,而是同争端中的各方,中国、越南等国同时保持友好关系。

 

习普尚未通话

 

俄罗斯各界目前正密切关注中美未来是否能走入全面对抗。独立报说,川普已同世界上近20个国家领导人通了电话,但尚未同中国领导人习近平通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