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右运动(网络图片)
今年是反右运动60周年。60年前,许多知识分子在毛泽东和各级党组织以 “帮助党整风”为名的反复动员下,对共产党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提出一些批评建议,结果被言而无信的毛泽东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反革命的资产阶级右派分子,打入社会最底层,同“地富反坏”为伍,成为不折不扣的贱民。
毛泽东把这场违宪违法的反右运动定性为“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的社会主义革命”。早在1957年6月8日,在《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的党内指示里,他就已经提出:“这是一个伟大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不打胜这一仗,社会主义是建不成的”。(注1)接着,在7月里写的《一九五七年夏季形势》一文中,进一步明确地指出:“这一次批判资产阶级右派的意义,不要估计小了。这是一个在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单有一九五六年在经济战线上(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不够的,并且是不巩固的。”(注2)9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经过毛泽东修改的社论《这是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指出反右斗争是“为了在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彻底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注3)反右运动基本结束后,11月17日,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会见中国留学生时又再次指出:“我国真正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有人认为是在一九五六年,我看实际上是在一九五七年。一九五六年改变了所有制,这是比较容易的,一九五七年才在政治上、思想上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注4)
毛泽东再三强调反右运动是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就给反右运动定了性,规定了它的意义和性质,而且认为它比经济战线的社会主义革命更加艰难,因而也更加重要;只有在反右派运动取得胜利之后,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彻底完成”。(注5)也就是说,社会主义革命是以反右运动为基本内涵和重要基础的。
在这场政治思想战线的社会主义革命中,55万(一说三百多万)被划为右派分子的公民,包括大量知识分子精英,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子女,都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对象,被驱赶到劳动改造的场所,备受精神的凌辱和肉体的摧残,数以万计的受难者在劳改场所饿死、累死、冻死、被打死。到了文化大革命,他们又成为首先遭迫害的群体,被戴上牛鬼蛇神的新冠,经受批斗、打骂、恐吓、污辱,甚至被杀害。即使是侥幸活下来的幸运者,经过二十一二年的折磨,最美好的年华已被摧残殆尽,身心严重伤害,多数只能苟延残喘,怀恨而终。他们的儿女在贱民的家庭长大,从入托、上学到就业、交友、婚姻,无不横遭排斥,备受歧视,在被扭曲的生活环境里,长期不得翻身。
毛泽东认为反右运动取得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的“彻底完成”。换句话说,社会主义革命的彻底完成,是建立在反右运动取得胜利的基础上的。通过反右运动,几百万无辜公民被送上社会主义革命的祭坛,成为那场革命的牺牲品。社会主义革命是以牺牲中华民族的这个优秀群体为代价而取得的。他们成为牺牲的根据,是因为他们发表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然而,真相大白、思想解放之后,人们发现,那些被认为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多属言之成理的批评建议,洋溢着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关切。把这些出于爱国情怀的中肯批评,定性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反革命言论,列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多么荒唐!事实既已证明,反右运动是一场荒谬绝伦、违宪违法、违背历史规律的社会大浩劫,那么,以反右运动为基本内涵和重要基础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在这个革命胜利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与制度,又该作何理解?至于对这个制度及相应的道路和理论的自信,追溯它的根源,居然是来自六十年前的那个为社会主义革命奠基的反右运动,想起来就不只是荒唐,而且是有点滑稽了。怪不得他们至今还坚持“反右运动是必要的正确的,只是扩大化了”的结论。取消这个结论,岂不就铲除了自信的基础了吗?
我在前一篇纪念反右运动60周年的文章里已经指出,反右运动实际上是被专制统治者诱发、提前到来的民主运动,是一场民主和专制的大搏斗。它包含着两个截然不同的历程:前期是民主力量对专制统治的大批判、大冲击,后期是专制主义对民主主义的大镇压、大迫害。它的全部过程,都是毛泽东为了巩固他的独裁专制统治而设计的罗网,所谓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的社会主义革命,不过是独裁统治者镇压异己的遮羞布,封建专制主义讨伐民主主义的的掩护词。千千万万被划为右派的贱民,被毛泽东列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对象,实际上却是封建专制主义屠刀下的受难者。他们不是历史前进的垫脚石,而是被历史倒退的车轮所碾压的冤魂。
六十年过去了,那一场被毛泽东称为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的社会主义革命的群众运动,始终被笼罩在“反右运动是正确的必要的只是扩大化了”的政治烟幕里。一个甲子的轮回,换不来对那个历史事件的科学评价。绝大多数难友在屈辱地度过一生之后,已经告别人世,不能在有生之年讨回公道,沦为六十年前那场灾难的冤魂。
作为丁酉难友之一员,我侥幸苟活于世。在此丁酉之难60周年之际,谨以一瓣心香,致祭于先我而去的难友:冤魂归来,伏维尚飨!
注:
1、《毛泽东选集》第5卷地432页。
2、同上,第461页。
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第578页。
4、同上,第651页。
5、上引《人民日报》社论中的“彻底完成”四字,是毛泽东审稿时亲自添加上的。
2017年5月10日